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八須集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須集 (1)

1. 溫病暑病(三十三)

溫病暑病之作,本由冬時寒毒內藏,故至春發為溫病,至夏發為暑病,此以寒毒所化,故總謂之傷寒。仲景曰: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暑病則尤甚矣。蓋暑病者,即熱病也,是雖與寒證不同,然亦因時而名,非謂其病必皆熱也。此外如夏月中暑者,亦謂之暑病,則又非寒毒蓄留之證,在仲景則名之為中暍。義詳暑證門,所當參閱。

一、溫病暑病之治,宜從涼散,固其然也,然必表裡俱有熱證,方可治用清涼。若值四時寒邪客勝,感冒不正之氣,表邪未解,雖外熱如火,而內無熱證可據者,不得以溫暑之名,執以為熱,而概用涼藥。

一、冬有非時之暖,或君相客熱之令而病熱者,名曰冬溫。此與冬月正傷寒大異,法宜涼解,此舍時從證也。若夏月有寒者,其宜溫亦然。

白話文:

溫病和暑病的產生,源於冬天時寒毒積存在體內,到了春天發作就稱為溫病,到了夏天發作就稱為暑病。因為都是寒毒轉化而成的,所以統稱為傷寒。張仲景說:發燒,不畏寒卻口渴的,就是溫病。暑病則更甚。暑病其實就是熱病,雖然與寒證不同,但只是因時而異,並非指病症一定都是熱症。此外,夏天中暑的人,也稱為暑病,這就與寒毒積存無關了,在張仲景的著作中,稱為中暍。詳細內容請參閱暑證門。

治療溫病和暑病,應該以清涼散熱為主,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必須是表裡都有熱症,才能用清涼藥物治療。如果正值寒邪入侵,感冒不正之氣,表邪未解,雖然表面上熱如火,但體內沒有熱症依據,就不能以溫暑之名,強行認為是熱症,而一概使用涼藥。

冬天出現不正常的暖和天氣,或者君主相火客熱導致發熱,就稱為冬溫。這與冬月正傷寒大不相同,應該用清涼藥物解熱,這就是舍時從證。如果夏天出現寒症,也應該用溫熱藥物治療。

《素問·刺志論》曰: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傷寒論》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此二論之言傷寒傷暑者,非即溫病暑病之謂,蓋單指夏月感觸時氣者,所當辨其為寒為暑,而寒則宜溫,暑則宜清也。身寒者,言受寒憎寒;身熱者,言受熱發熱,非曰身冷者方是傷寒,身熱者乃是傷暑也。

但此二論,則一曰氣盛氣虛,一曰脈盛脈虛,詞若異而理則一也。故凡察氣者,當在形色,察脈者,當在本元,合而觀之,則見理精矣。

白話文:

《素問·刺志論》裡說:「氣盛而身體寒冷,是因受寒邪所致,氣虛而身體發熱,是因受暑邪所致。」《傷寒論》也說:「脈象盛而身體寒冷,是因受寒邪所致;脈象虛而身體發熱,是因受暑邪所致。」這兩論所說的「傷寒」、「傷暑」,並非指溫病、暑病,而是單指夏季受時令氣候影響的病症,需要辨別其是寒邪入侵還是暑邪入侵。寒邪入侵則需要溫熱治療,暑邪入侵則需要清涼治療。

所謂「身寒」,是指受寒後感到寒冷、怕冷;「身熱」,是指受熱後感到發熱,並不是說身體冰冷就一定是傷寒,身體發熱就一定是傷暑。

雖然這兩論分別以「氣盛氣虛」和「脈盛脈虛」來描述,但詞彙不同,道理卻是相同的。因此,觀察氣虛實,應觀察患者的形色;觀察脈虛實,應觀察患者的本元,將兩者結合起來觀察,才能洞悉病理。

2. 發斑(三十四)

發斑證,輕則如疹子,重則如錦紋。其致此之由,雖分數種,然總由寒毒不解而然。如當汗不汗,則表邪不解;當下不下,則里邪不解;當清不清,則火盛不解;當補不補,則無力不解;或下之太早,則邪陷不解;或以陽證誤用溫補,則陽亢不解;或以陰證誤用寒涼,則陰凝不解。

凡邪毒不解,則直入陰分,鬱而成熱,乃致液涸血枯,斑見肌表,此實毒邪固結,營衛俱劇之證也。但斑有微甚,勢有重輕,輕者細如蚊跡,或先紅而後黃;重者成粒成片,或先紅而後赤。輕者只在四肢,重者乃見胸腹。輕者色淡而隱,重者色紫而顯。若見黑斑,或大便自利,或短氣,或二便不通,則十死九矣。

白話文:

發斑證

發斑證,輕微的像疹子,嚴重的像錦紋。導致這種症狀的原因雖然有好幾種,但總歸是因為寒毒沒有消除而導致。

例如,應該出汗卻不出汗,則表面的邪氣無法排除;應該瀉下卻沒有瀉下,則裡面的邪氣無法排除;應該清熱卻沒有清熱,則火氣旺盛無法消除;應該補益卻沒有補益,則身體無力無法恢復;或者瀉下過早,則邪氣深入體內無法排除;或者把陽虛誤認為陽盛,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則陽氣亢盛無法消除;或者把陰虛誤認為陰盛,用寒涼的方法治療,則陰氣凝滯無法消除。

凡是邪毒沒有消除,就會直接進入陰分,鬱積成熱,最終導致津液枯竭,血液乾枯,斑點出現在皮膚表面。這其實是毒邪固結,營氣和衛氣都受到嚴重影響的表現。

不過,斑點的輕重程度不同,情況也各有輕重。輕微的斑點細小如蚊子叮咬的痕迹,或先紅後黃;嚴重的斑點會結成顆粒或片狀,或先紅後赤。輕微的斑點只出現在四肢,嚴重的斑點則會出現在胸腹部。輕微的斑點顏色淡且隱藏,嚴重的斑點顏色紫且明顯。

如果出現黑斑,或者大便失禁,或者呼吸短促,或者大小便不通,那就十死無生了。

凡病傷寒,而汗、下、溫、清俱不能解,及足冷耳聾,煩悶咳嘔者,便是發斑之候。

一、成無己曰:大熱則傷血,熱不散,裡實表虛,熱邪乘虛出於皮膚而為斑也,慎不可發汗,若汗之,重令開泄,更增斑爛也。自後諸家所述,皆同此說,予則以為不然。蓋凡傷寒之邪,本自外而入,深入不解,則又自內而出,此其表裡相乘,勢所必至,原非表虛證也,但使內外通達,則邪必由表而解矣。

即如犀角地黃湯,乃治斑之要藥,人知此湯但能涼血清毒,而不知此湯善於解表散邪,若用之得宜,則必通身大汗,熱邪頓解,何為不可汗耶?由此言之,則凡脈數無汗,表證俱在者,必須仍從解散。

白話文:

如果有人患了傷寒,用汗、下、溫、清等方法都無法解除病症,並且出現腳冷、耳聾、煩躁、咳嗽、嘔吐等症狀,就代表病症已經發展到發斑的階段。

成無己認為,發燒太厲害會損傷血液,熱氣無法散發,導致內熱積聚,表面虛弱,熱邪趁虛而入,從皮膚表面發散形成斑點。他認為,這種情況下絕對不能發汗,因為發汗會加重身體虛弱,導致斑點更嚴重。後世許多醫家都認同這個觀點。

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傷寒的邪氣原本是從外部入侵,如果深入體內無法排出,就會從內部再向外發散,這是表裡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並不是表面虛弱的症狀。只要讓內外氣血暢通,邪氣就會從表面排出。

例如犀角地黃湯,是治療發斑的重要藥物。有些人只知道它能涼血清毒,卻不知道它還擅長解表散邪。如果用藥得當,患者就會全身大汗,熱邪立刻消失,為什麼不能發汗呢?由此可見,凡是脈象急促、沒有出汗、表面症狀依然存在的情況,就必須繼續使用解表散邪的藥物。

一、凡治發斑,須察表裡。如瘟疫不解,熱入血室,舌焦,煩熱發斑者,犀角地黃湯。內外俱熱,陽明狂躁,大渴發斑者,白虎湯,或加人參。陽毒赤斑,狂言見血者,陽毒升麻湯。疫癘發斑,大熱而燥者,三黃石膏湯。火鬱於經,寒邪不解,脈仍滑數而發斑者,一柴胡飲。

陽明外邪,陽毒不解者,升麻湯。脾腎本虛,外邪不解而發斑者,五柴胡飲。陽明表邪不解,溫熱發斑者,柴胡白虎煎。溫熱毒盛,咽痛發斑者,玄參升麻湯。陰虛水虧,血熱發斑者,玉女煎。陰虛血燥,大熱大渴發斑者,歸葛飲。內虛外實,陰盛格陽發斑者,大溫中飲。太陽陽明惡熱,大便秘結,邪毒在腑發斑者,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治療發斑,必須仔細觀察病情的表裡。如果瘟疫久久不退,熱邪侵入血室,舌頭乾燥,煩躁發熱並出現斑點,則使用犀角地黃湯。如果內外俱熱,陽明經脈躁動,口渴並出現斑點,則使用白虎湯,或加人參。如果是陽毒引起的紅色斑點,患者神志不清,並出現出血,則使用陽毒升麻湯。如果瘟疫發斑,伴隨高熱乾燥,則使用三黃石膏湯。如果火熱鬱積於經脈,寒邪未除,脈象仍然滑數,並出現斑點,則使用一柴胡飲。

陽明經脈外邪未解,陽毒未消者,使用升麻湯。脾腎虛弱,外邪未解並出現斑點者,使用五柴胡飲。陽明經脈表邪未解,溫熱發斑者,使用柴胡白虎煎。溫熱毒邪過盛,咽喉疼痛並出現斑點者,使用玄參升麻湯。陰虛體質,津液不足,血熱發斑者,使用玉女煎。陰虛血燥,高熱口渴並出現斑點者,使用歸葛飲。內虛外實,陰盛陽衰並出現斑點者,使用大溫中飲。太陽經脈和陽明經脈惡寒發熱,便秘,邪毒積聚在腑臟並出現斑點者,使用調胃承氣湯。

一、凡本非陽證,妄用寒涼者,每令泄瀉,邪陷不解,予常用大溫中飲、理陰煎之類,解寒托邪,始得大汗,汗後邪達,多有見赤斑風餅隨汗而出,隨出隨沒,頃刻即愈,活者多人矣。凡寒毒為斑,即此可見,使內托無力,則此毒終無出期,日深日甚,難乎免矣。此理甚微,不可不察。

白話文:

凡是本質上不屬於陽證的病症,卻妄用寒涼藥物治療,往往會導致患者腹瀉不止,邪氣深陷體內無法消除。我常用「溫中飲」、「理陰煎」等溫陽解寒的方劑,以溫暖中焦、解寒托邪,使患者發出大量汗液。汗出之後,邪氣隨著汗液排出,很多病人會出現紅色斑點或風疹樣皮疹,隨著汗液的排出而出現又消失,轉瞬即愈,救活了不少人。由此可見,寒毒導致的斑疹,正是通過內托法將其驅逐出去的。如果內托無力,寒毒便無法排出,日積月累,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難以治癒。這其中的道理非常微妙,不可不察。

3. 發黃(三十五)

凡發黃黃疸等證,多由濕熱。如小水不利,或黃或赤,或小腹脹滿不痛,或大便實而渴甚,脈來沉實有力,皆濕熱之證。輕則茵陳五苓散,重則茵陳湯,分利小便,清血瀉火,則黃自退矣。然黃有陰證及諸治法,俱詳黃疸門,宜參用之。

仲景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則為結胸;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曰: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際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曰: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身當發黃。

白話文:

一般來說,發黃、黃疸等症狀,大多是因為體內濕熱所引起。例如小便不暢,顏色發黃或發紅,或小腹脹滿不痛,或大便乾燥卻口渴難耐,脈象沉實有力,這些都是濕熱的表現。症狀輕微的可以用茵陳五苓散治療,症狀嚴重的則要用茵陳湯,都能幫助利尿通便,清血瀉火,黃疸自然會消退。不過黃疸也可能屬於陰證,需要用其他治療方法,詳細內容請參考黃疸門,可以對照使用。

仲景說:太陽病,脈象浮動而數,頭痛發熱,輕微盜汗,反而怕冷,說明表證未解,如果醫生誤用下法,就會導致結胸;如果沒有結胸,但頭部出汗,小便不暢,身體一定會發黃。又說:陽明病,沒有汗,小便不暢,心裡煩悶,身體一定會發黃。陽明病,發熱出汗,這是熱邪外散,不會發黃。只有頭部出汗,身體不出汗,汗液流到脖子就回流,小便不暢,口渴想喝水,這是瘀熱積聚在體內,身體一定會發黃,用茵陳蒿湯治療。又說:傷寒,脈象浮而緩,手腳溫暖,說明病邪在太陰經,身體將會發黃。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曰: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傷寒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孫真人曰:黃疸脈浮者,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耆湯。

白話文:

如果小便排泄順暢,但尿液顏色不黃,且持續七到八天大便乾燥,這就屬於陽明病。所謂傷寒發汗後,身體和眼睛變黃,原因是寒濕停留在體內沒有去除。以為不能使用瀉下藥,其實應該在寒濕中尋找解決方法。傷寒伴隨身體發黃發熱的,可以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

孫真人說:黃疸患者脈象浮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適合使用桂枝加黃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