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1)
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1)
1. 論證(共三條)
腰痛證,舊有五辨:一曰陽虛不足,少陰腎衰。二曰風痹、風寒、濕著腰痛。三曰勞役傷腎。四曰墜墮損傷。五曰寢臥濕地。雖其大約如此,然而猶未悉也。蓋此證有表裡虛實寒熱之異,知斯六者庶乎盡矣,而治之亦無難也。
一、腰痛證,凡悠悠慼慼,屢發不已者,腎之虛也。遇陰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濕也。遇諸寒而痛,或喜暖而惡寒者,寒也。遇諸熱而痛,及喜寒而惡熱者,熱也。鬱怒而痛者,氣之滯也。憂愁思慮而痛者,氣之虛也。勞動即痛者,肝腎之衰也。當辨其所因而治之。
一、腰為腎之府,腎與膀胱為表裡,故在經則屬太陽,在臟則屬腎氣,而又為衝任督帶之要會。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陰之不足,最宜以培補腎氣為主。其有實邪而為腰痛者,亦不過十中之二三耳。
白話文:
腰痛這個病症,過去有五種分類:第一種是陽氣虛弱不足,導致腎臟衰退;第二種是風邪、寒邪、濕邪侵襲引起的腰痛;第三種是過度勞累損傷腎臟;第四種是跌打損傷;第五種是睡在潮濕的地方。雖然大致上是這樣分類,但還是不夠全面。其實這個病症還有表裡、虛實、寒熱的區別,了解這六種情況,大概就能掌握全面,治療起來也不困難了。
第一點,腰痛這個病症,凡是隱隱作痛、反覆發作的,多半是腎虛。遇到陰雨天或久坐,腰痛加重而且感覺沉重,這是濕邪引起的。遇到寒冷會腰痛,或是喜歡溫暖、討厭寒冷,這是寒邪引起的。遇到熱會腰痛,或是喜歡涼爽、討厭熱,這是熱邪引起的。如果生氣鬱悶會腰痛,這是氣滯引起的。如果憂愁思慮會腰痛,這是氣虛引起的。如果勞動後會腰痛,這是肝腎衰退引起的。應該辨別腰痛的原因,然後對症治療。
第二點,腰部是腎臟的所在,腎臟和膀胱互為表裡關係,所以從經絡來說屬於太陽經,從臟腑來說屬於腎氣,而且又是衝脈、任脈、督脈、帶脈的交會處。因此,凡是腰痛的,多半是腎陰不足引起的,最適合用補腎氣的方法來治療。其中因實邪引起的腰痛,不過只有十分之二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