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道集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道集 (7)

1. 辨河間(二十八,共九條)

因致後人治痢,多不分寒熱虛實,動以河間之法,及其將危,猶云血色如此,何敢用溫?腹痛如此,何敢用補?死而無悟,深可哀也。誰之咎與?誰之咎與?

一、河間腫脹條云:腫脹者,熱勝則胕腫。如六月濕熱太甚而庶物隆盛,則水腫之義明可見矣。

據此說,豈其然乎?夫腫脹之病,因熱者固有之,而因寒者尤不少。蓋因熱者,以濕熱之壅,而陰道有不利也;因寒者,以寒濕之滯,而陽氣有不化也。故經曰:臟寒生滿病。又曰:胃中寒則脹滿。是皆軒岐之言也。由此觀之,豈脹皆熱病耶?且庶物隆盛,乃太和之陽化,以此擬形質之強壯則可,以此擬胕腫之病象,擬亦下矣。

一、河間曰:戰慄動搖,火之象也。慄,寒慄也。或言寒戰為脾寒者,未明變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熱甚,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慄也。然寒慄者,由火甚似水,實非兼以寒氣也。

據此說,則凡見寒戰皆為火證,而何以經曰陰勝則為寒。又曰陽虛畏外寒。又曰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又曰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凡此者皆屬經言,而河間悉言為火,其然否可知也。

一、河間曰: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所謂恐則喜驚者,恐則傷腎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驚也。

據此所云:恐則喜驚,恐則傷腎。然經曰:肝氣虛則恐,又曰: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夫肝氣既虛,腎氣既傷,而復見氣下氣亂,無非陽氣受傷之病。陽氣既傷,則何由心火遽甚而驚則皆由火也。即曰恐則傷腎,不能滋養肝木,而肝虛則驚,又何不可?且腎水獨衰者有之,豈必水衰即火盛也?今常見驚恐之人,必陽痿遺溺,其虛可知。然因火入心而驚者,固亦有之,未有因恐而驚者,皆可指為火證,則倍理甚矣。

一、河間曰:虛妄者,以心火熱甚,則腎水衰而志不精一,故神志失常,如見鬼神。或以鬼神為陰,而見之則為陰極脫陽而無陽氣者,此妄意之言也。

據此一說,則凡以神魂失守而妄見妄言者,俱是火證,亦不然也。夫邪火盛而陽狂見鬼者,固然有之。又豈無陽氣太虛而陰邪為鬼者乎?《難經》曰:脫陰者,目盲。脫陽者,見鬼。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豈皆妄意之言乎?何自信之如此也。

白話文:

因為這樣,後代醫生在治療痢疾時,多半不分寒熱虛實,動不動就用河間學派的方法,等到病人快不行了,還說「血色是這樣,怎麼敢用溫補?腹痛是這樣,怎麼敢用補藥?」直到病人死了還不醒悟,實在令人悲哀。這是誰的過錯呢?這是誰的過錯呢?

一、河間學派在談論腫脹時說:「腫脹是因為熱氣太盛導致的。」就像六月濕熱過於嚴重,草木茂盛一樣,水腫的道理就很明顯了。

根據這種說法,難道真的是這樣嗎?腫脹這種病,因為熱引起的固然有,但因為寒引起的也不少。因為熱引起的,是濕熱阻礙,導致陰道不暢通;因為寒引起的,是寒濕停滯,導致陽氣無法運行。所以《黃帝內經》說:「臟腑虛寒會產生脹滿的病。」又說:「胃裡有寒氣就會脹滿。」這些都是黃帝和岐伯說的。由此看來,難道所有的脹都是熱病嗎?而且草木茂盛,是陽氣調和的結果,用它來比喻身體的強壯還可以,用它來比喻水腫的病象,就太牽強了。

一、河間學派說:「顫抖搖晃,是火的現象。顫抖,就是寒冷發抖。有人說寒戰是脾寒引起的,是不明白變化之道。這是因為心火太旺,旺到極點而顫抖,反而帶有水氣來壓制它,所以才寒冷發抖。然而這種寒抖,是因為火太盛,看起來像水一樣,實際上並不是夾雜了寒氣。」

根據這種說法,凡是看到寒戰都是火證,那為什麼《黃帝內經》又說「陰氣盛就會發冷」,又說「陽氣虛弱就會怕冷」,又說「陽氣虛弱而陰氣旺盛,身體外面沒有陽氣,所以先會寒冷發抖」,又說「陽明經虛弱就會寒戰並且下巴抖動」?這些都是經書上的話,而河間學派都說成是火證,對不對可以想見。

一、河間學派說:「驚嚇,是心突然跳動而不安定。所謂恐懼導致容易驚嚇,是因為恐懼會傷腎,導致腎水衰弱,心火自然就旺盛,所以容易驚嚇。」

根據這種說法,恐懼導致容易驚嚇,恐懼會傷腎。然而《黃帝內經》說:「肝氣虛弱就會恐懼」,又說「恐懼會導致氣往下沉」,「驚嚇會導致氣亂。」肝氣既然虛弱,腎氣既然受損,又看到氣往下沉,氣亂,這都是陽氣受損的病。陽氣既然受損,又怎麼會因為心火突然旺盛而驚嚇,都說是因為火呢?就算說恐懼會傷腎,不能滋養肝木,導致肝虛而驚嚇,難道不行嗎?而且腎水單獨衰弱的也有,難道腎水衰弱就一定是火氣旺盛嗎?現在常見驚恐的人,一定會陽痿尿失禁,他們的虛弱是可以知道的。然而因為火氣進入心而驚嚇的,固然也有,但如果把因為恐懼而驚嚇的都說成是火證,那就太不合理了。

一、河間學派說:「虛妄,是因為心火太旺,導致腎水衰弱,意志無法集中,所以神志失常,好像看到鬼神。或者把鬼神當成陰邪,看到就認為是陰氣到了極點,陽氣脫失,這種說法是自己胡亂猜測。」

根據這種說法,凡是神魂不守而胡言亂語的,都是火證,也不對。邪火旺盛導致陽氣狂亂而看到鬼的,固然有。難道就沒有陽氣太虛弱而導致陰邪為鬼的嗎?《難經》說:「陰氣脫失,眼睛會瞎。陽氣脫失,會看到鬼。」華元化說:「得到陽氣的就會活,得到陰氣的就會死。」難道這些都是胡言亂語嗎?為什麼這麼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