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8)
卷之七須集 (8)
1. 論傷寒古治法(二十二)
凡傷寒治法,必當先知經絡次序,如一日在太陽,則為發寒、頭痛等證;二日在陽明,則為目痛、鼻乾、不眠等證;三日在少陽,則為耳聾、脅痛、寒熱、口苦等證;四日在太陰,則為腹滿自利等證;五日在少陰,則為舌乾口燥等證;六日在厥陰,則為煩滿囊縮等證,此傷寒傳經之大概也。然病有不同,證有多變,故不可以一定之法,鑿鑿為拘。
今人有不知察變者,每按日按經,執方求治,則證多不合,益見其難矣。即如發熱,無汗,頭痛者,宜於發汗,本太陽經之證治也,然仲景曰:陽明病,外證云何?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此陽明之發熱也;曰: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此陽明之無汗頭痛也;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此少陽之頭痛發熱也。凡三陽皆為表證,而惟少陽則曰半表半裡,不可發汗。
白話文:
治療傷寒,必須先了解經絡循行順序,例如第一天病在太陽經,就會出現發寒、頭痛等症狀;第二天病在陽明經,就會出現眼痛、鼻乾、失眠等症狀;第三天病在少陽經,就會出現耳聾、脅痛、寒熱、口苦等症狀;第四天病在太陰經,就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第五天病在少陰經,就會出現舌乾口燥等症狀;第六天病在厥陰經,就會出現胸悶、小便困難等症狀,這就是傷寒傳經的大致情況。然而,疾病情況各不相同,症狀也可能多變,因此不能用一種固定方法死板地套用。
現在有些人不懂得察覺變化,一味按照日期和經絡,死板地用方劑治療,結果症狀常常對不上,就更顯得難治了。比如發熱、無汗、頭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這屬於太陽經的證狀。但張仲景說:陽明病的外部表現是什麼?答:身體發熱,自汗出,不惡寒,反惡熱,這是陽明經的發熱;答:陽明病,反而沒有汗,但小便頻繁,嘔吐咳嗽,手足冰冷,一定伴隨著頭痛,這是陽明經的無汗頭痛;答:傷寒,脈搏弦細,頭痛發熱,屬於少陽經,這是少陽經的頭痛發熱。這三陽經都屬於表證,但唯獨少陽經既屬表又屬裡,不可發汗。
然法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豈非少陽亦所當汗乎?此三陽之治,宜乎若此。至於三陰,則亦有若此者,如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曰: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曰:厥陰證,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凡此皆三陰之發熱,三陰之當汗者也。
白話文:
醫書上說:脈象浮且短的,是太陽經生病了;脈象浮且長的,是陽明經生病了;脈象浮且弦的,是少陽經生病了。這三條經脈都生病了,但還沒深入臟腑,只要發汗就行了。難道少陽經生病了也應該發汗嗎?這三陽經的治療方法就應該這樣。
至於三陰經,也有類似的治療方法,例如:太陰經生病,脈象浮的,可以發汗,適合用桂枝湯;少陰經生病,剛開始就發熱,脈象沉的,適合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經證候,出現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的,要先溫暖裏頭,然後再攻治外邪,溫裏用四逆湯,攻表用桂枝湯。這些都是三陰經發熱,應該要發汗的例子。
至於下證,則惟獨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若不之,恐邪氣乘虛內陷,故不可攻,其他五經,皆有下證。由此觀之,則三陽何嘗無里證,三陰何嘗無表證。故善治者,但見表邪未解,即當解表,若表證未解,不可攻裡也;但見里證已具,即當攻裡,若里證未實,尚宜和解也。或汗、或和、或下,但當隨證緩急,而用得其宜,即古今畫一之法也。
白話文:
關於下證,只有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經脈。如果沒有處理好,恐怕邪氣趁虛而入,內陷機體,所以不可攻伐。其他五經,都有下證。由此可見,三陽經脈也會有裡證,三陰經脈也會有表證。因此,善於治病的人,只要看到表邪未解,就要解表;如果表證未解,不可攻裡。只要看到裡證已具,就要攻裡;如果裡證未實,還應該和解。或是發汗,或是調和,或是瀉下,都要根據證候的緩急,而用藥得當,這就是古今醫學一貫的原則。
2. 論古法通變(二十三)
凡用藥處方,最宜通變,不可執滯。觀仲景以麻黃治太陽經發熱頭痛,脈浮無汗之傷寒,而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亦用之;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亦用之,此麻黃湯之通變也。
又如桂枝,本治太陽經發熱汗出之中風,而陽明病如瘧狀,日晡發熱,脈浮虛,宜發汗者亦用之;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當以汗解者亦用之;太陰病,脈浮,可發汗者亦用之;厥陰證下痢,腹脹滿,身疼痛,宜攻表者亦用之,此桂枝湯之通變也。
又如小柴胡湯,本治少陽經脅痛乾嘔,往來寒熱之傷寒,而陽明病潮熱胸脅滿者亦用之;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腹滿脅痛,不得汗,身面悉黃,潮熱等證亦用之;婦人中風,續得寒熱,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如瘧狀者亦用之,此小柴胡之通變也。由此觀之,可見仲景之意,初未嘗逐經執方,而立方之意,多有言不能悉者,正神不可以言傳也。所以有此法,未必有此證,有此證,未必有此方。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開處方時,最重要的是要通變靈活,不可墨守成規。看看張仲景用麻黃來治療太陽經發熱頭痛、脈浮無汗的傷寒,而陽明病脈浮無汗且喘的患者也用麻黃;太陽與陽明合病,喘且胸滿的患者也用麻黃,這就是麻黃湯的通變之法。
同樣的,像桂枝,原本是治療太陽經發熱汗出的中風,而陽明病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日晡發熱,脈浮虛,需要發汗的患者也用桂枝;太陽病外在症狀未解,脈浮弱,需要用汗法治療的患者也用桂枝;太陰病,脈浮,可以發汗的患者也用桂枝;厥陰證下痢,腹脹滿,身疼痛,需要攻表治療的患者也用桂枝,這就是桂枝湯的通變之法。
再比如小柴胡湯,原本是治療少陽經脅痛乾嘔、往來寒熱的傷寒,而陽明病潮熱胸脅滿的患者也用小柴胡湯;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腹滿脅痛,不能出汗,身體和臉都發黃,潮熱等症狀的患者也用小柴胡湯;婦女中風,接著出現寒熱,月經剛好結束,熱氣侵入血室,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的患者也用小柴胡湯,這就是小柴胡湯的通變之法。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張仲景在開方時,並非一味拘泥於經絡,他的立方用意,很多都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就像神明無法用語言傳達一樣。因此,遇到這個方法,不一定就一定有這個病症,遇到這個病症,也不一定就要用這個方子。
即仲景再生,而欲盡踵其成法,吾知其未必皆相合,即仲景復言,而欲盡吐其新方,吾知其未必無短長。於戲!方烏足以盡變,變胡可以定方,但使學者能會仲景之意,則亦今之仲景也,又何必以仲景之方為拘泥哉。余故曰:用藥處方,最宜通變,不當執滯也。雖然,此通變二字,蓋為不能通變者設,而不知斯道之理,又自有一定不易之要焉。
苟不知要,而強借通變為談柄,則胡猜亂道,何匪經權,反大失通變之旨矣。
白話文:
假使張仲景再生,想要完全繼承他的成法,我知道未必完全契合;就算張仲景再世,想要全部公開他的新藥方,我知道其中也不免有優劣之分。唉!藥方怎能完全變化無窮,變化怎能固定藥方呢?只要學者能領悟張仲景的精髓,那麼他也等同於當代的張仲景,又何必拘泥於張仲景的藥方呢?因此我說:用藥開方,最重要的是通變,不應該一成不變。雖然說「通變」二字,是針對那些不能通變的人而說的,但其實這條道路的道理,也有它固定不易的原則。
如果不懂得這些原則,就強借「通變」作為談話的把柄,胡亂猜測,不按經方行醫,反倒背離了「通變」的本意。
3. 麻黃桂枝辨(二十四)
按:《傷寒論》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無汗而喘者,名為傷寒,麻黃主之。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桂枝主之。此以無汗脈緊者為傷寒,故用麻黃湯;有汗脈緩者為中風,故用桂枝湯,是其辨也。
又《論》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然何以又曰: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陽明病,日晡所發熱,脈虛浮者,宜發汗,發汗宜桂枝湯,是豈桂枝為止汗者耶?但麻黃湯無芍藥,而用麻黃,桂枝湯無麻黃,而用芍藥,蓋桂枝性散,芍藥性斂,以芍藥從桂枝,則桂枝不峻,以桂枝從芍藥,則芍藥不寒。
白話文:
根據《傷寒論》記載:
太陽病,伴隨頭痛、發熱、惡寒、身體疼痛、嘔吐、脈象陰陽俱緊、無汗且喘的,稱為傷寒,應該用麻黃治療。
太陽病,伴隨頭痛、發熱、出汗、惡風、脈象緩的,稱為中風,應該用桂枝治療。
由此可知,無汗脈緊的屬於傷寒,因此用麻黃湯;有汗脈緩的屬於中風,因此用桂枝湯,這就是辨別的依據。
同樣在《傷寒論》中也提到:桂枝本來是解肌藥,如果患者脈象浮緊,發熱卻不出汗,就不能用桂枝,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不要誤用。
但是為什麼又說:太陽病外證未解,脈象浮弱的,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適合用桂枝湯。陽明病,在下午發熱,脈象虛浮的,也適合發汗,適合用桂枝湯,難道桂枝是止汗藥嗎?
其實,麻黃湯沒有芍藥,而用麻黃;桂枝湯沒有麻黃,而用芍藥,這是因為桂枝的特性是散,芍藥的特性是斂。用芍藥配合桂枝,桂枝就不會太過峻猛;用桂枝配合芍藥,芍藥就不會太寒涼。
然以芍藥之懦,終不勝桂枝之勇,且芍藥能滋調營氣,適足為桂枝取汗之助,故桂枝湯亦是散劑,但麻黃湯峻,而桂枝湯緩耳。故凡寒邪深固者,恐服桂枝不能解表,則反以助熱,所以脈緊無汗者,宜麻黃不宜桂枝;若脈浮緩有汗,或浮弱者,以其風邪尚淺,宜桂枝不宜麻黃也。此麻黃湯為發表之第一,而桂枝湯則解表之次者也。
今時醫不能察此,但聞汗不出者,不可與桂枝,便謂桂枝能止汗,誤亦甚矣,而不知止汗在芍藥,不在桂枝也。但桂枝性溫,能強衛氣,如《內經》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仲景曰:極寒反汗出者,此亡陽而汗也,助陽乃可以止汗,則正宜用桂枝矣。又《傷寒論》以太陽病無汗脈緊者為傷寒,汗出脈緩者為中風,此風寒之辨也。
白話文:
雖然芍藥性柔弱,無法像桂枝一樣強勁,但芍藥能滋養調和營氣,正好可以幫助桂枝發汗,所以桂枝湯也是散寒的藥物。不過,麻黃湯藥性猛烈,而桂枝湯則比較溫和。因此,對於寒邪深入體內的人,如果服用桂枝無法解表,反而可能助長熱氣,所以脈象緊實無汗的人,應該使用麻黃,而不宜用桂枝;如果脈象浮緩有汗,或浮弱無力,說明風邪尚未深入,應該使用桂枝,而不宜用麻黃。所以,麻黃湯是治療外感風寒的首選藥物,而桂枝湯則是第二選擇。
現在有些醫生不懂這些道理,只知道汗出不來就不能用桂枝,就認為桂枝會止汗,這真是大錯特錯。其實,止汗是芍藥的功效,不是桂枝。不過,桂枝性溫,能增強衛氣,正如《內經》所說:「陰氣過盛,會導致多汗畏寒。」張仲景也說:「極寒反汗出的,這是陽氣不足而導致的汗出,應該補益陽氣才能止汗。」所以,這時候反而更應該使用桂枝。此外,《傷寒論》中也提到,太陽病無汗脈象緊實的屬於傷寒,汗出脈象緩慢的屬於中風,這是區分風寒的標準。
然大青龍湯證治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是豈非太陽中風亦有脈緊無汗者耶?可見風之與寒,本不相遠,但風邪淺而寒邪深耳,淺屬陽而深屬陰耳。且近見外感寒邪者,率皆傷寒發熱脈緊無汗等證,至於中風一證,謂其脈緩有汗,而復發熱者,其病本不多見,即有之,亦必外因者少,而內因者多也。倘學者以風寒二字,及麻黃桂枝二湯,必欲分其陰陽同異,而執以為辭,則失之遠矣。
本門前卷有風寒辨,宜並察之。
白話文:
大青龍湯證治說明:
大青龍湯適合治療太陽中風,症狀為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流汗卻感到煩躁。
這是否說明太陽中風也可以出現脈緊無汗的情況呢?是的,可見風和寒本質上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遙遠,只是風邪淺表,寒邪深入而已。淺表屬於陽,深入屬於陰。
而且最近觀察到外感寒邪的人,大多出現傷寒發熱、脈緊無汗等症狀。至於中風一症,說其脈緩有汗,卻又發熱,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即使出現,也是外因引起的比較少,內因引起的比較多。
如果學者執着於風寒二字,以及麻黃桂枝二湯,一定要分清陰陽的差異,執迷不悟於文字上的區分,就會走入歧途。
本門前卷有關於風寒的辨證,應該要一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