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須集 (8)

1. 論傷寒古治法(二十二)

凡傷寒治法,必當先知經絡次序,如一日在太陽,則為發寒、頭痛等證;二日在陽明,則為目痛、鼻乾、不眠等證;三日在少陽,則為耳聾、脅痛、寒熱、口苦等證;四日在太陰,則為腹滿自利等證;五日在少陰,則為舌乾口燥等證;六日在厥陰,則為煩滿囊縮等證,此傷寒傳經之大概也。然病有不同,證有多變,故不可以一定之法,鑿鑿為拘。

今人有不知察變者,每按日按經,執方求治,則證多不合,益見其難矣。即如發熱,無汗,頭痛者,宜於發汗,本太陽經之證治也,然仲景曰:陽明病,外證云何?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此陽明之發熱也;曰: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此陽明之無汗頭痛也;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此少陽之頭痛發熱也。凡三陽皆為表證,而惟少陽則曰半表半裡,不可發汗。

然法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豈非少陽亦所當汗乎?此三陽之治,宜乎若此。至於三陰,則亦有若此者,如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曰: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曰:厥陰證,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凡此皆三陰之發熱,三陰之當汗者也。

至於下證,則惟獨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若不之,恐邪氣乘虛內陷,故不可攻,其他五經,皆有下證。由此觀之,則三陽何嘗無里證,三陰何嘗無表證。故善治者,但見表邪未解,即當解表,若表證未解,不可攻裡也;但見里證已具,即當攻裡,若里證未實,尚宜和解也。或汗、或和、或下,但當隨證緩急,而用得其宜,即古今畫一之法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治療傷寒的方法,必須先了解經絡的運行次序。像是第一天病在太陽經,就會出現發冷、頭痛等症狀;第二天病在陽明經,就會出現眼睛痛、鼻子乾、失眠等症狀;第三天病在少陽經,就會出現耳聾、脅肋痛、忽冷忽熱、口苦等症狀;第四天病在太陰經,就會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第五天病在少陰經,就會出現舌頭乾、口乾等症狀;第六天病在厥陰經,就會出現煩躁、腹部脹滿、陰囊收縮等症狀。這就是傷寒在經絡間傳遞的大致情況。然而,病情千變萬化,症狀也很多樣,所以不能用固定的方法來死板地治療。

現在有些人不了解病情變化,只是按照發病日期和經絡來生搬硬套地用藥,導致症狀常常不對症,治療就更加困難了。就像發燒、沒有汗、頭痛這些症狀,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這是太陽經的證候。但張仲景說過:「陽明病,外面的症狀是什麼呢?」「是身體發熱,自己出汗,不覺得冷,反而覺得熱。」這是陽明經的發熱。「又說:陽明病,反而沒有汗,小便正常,嘔吐咳嗽,手腳冰冷的,一定會頭痛。」這是陽明經沒有汗又頭痛。「又說:傷寒,脈象細而弦,頭痛發熱的,屬於少陽經。」這是少陽經的頭痛發熱。三陽經都屬於表證,但只有少陽經是半表半裡,不能用發汗的藥。

但是也有人說:「兩手寸關尺的脈象都是浮的,是太陽經受病;都是長的,是陽明經受病;都是弦的,是少陽經受病。」這三經都是受病,而且還沒進入內臟,可以用發汗的方法,難道少陽經就不應該發汗嗎?這三陽經的治療,應該是這樣的。至於三陰經,也有類似的情況。例如說:「太陰病,脈象浮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可以用桂枝湯。」又說:「少陰病,剛開始發病,反而發熱,脈象沉的,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又說:「厥陰病,腹瀉、腹脹、身體疼痛的,要先溫暖內裡,再處理表面,用溫裡的四逆湯,再用治療表證的桂枝湯。」這些都是三陰經發熱,三陰經也應該用發汗的例子。

至於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只有少陽經是半表半裡,如果用瀉下的方法,恐怕邪氣會趁虛內陷,所以不能用瀉下。其他的五經,都有可以使用瀉下的情況。從這裡看來,三陽經並不是完全沒有裡證,三陰經也不是完全沒有表證。所以,善於治療的人,只要看到表證還沒解除,就應該先解除表證,如果表證還沒解,就不能攻打內裡;只要看到裡證已經形成,就應該攻打內裡,如果裡證還沒完全形成,應該用和解的方法。可以用發汗、和解、瀉下這些方法,只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恰當地使用,就是從古到今都通用的治療方法。

2. 論古法通變(二十三)

凡用藥處方,最宜通變,不可執滯。觀仲景以麻黃湯治太陽經發熱頭痛,脈浮無汗之傷寒,而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亦用之;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亦用之,此麻黃湯之通變也。

又如桂枝湯,本治太陽經發熱汗出之中風,而陽明病如瘧狀,日晡發熱,脈浮虛,宜發汗者亦用之;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當以汗解者亦用之;太陰病,脈浮,可發汗者亦用之;厥陰證下痢,腹脹滿,身疼痛,宜攻表者亦用之,此桂枝湯之通變也。

又如小柴胡湯,本治少陽經脅痛乾嘔,往來寒熱之傷寒,而陽明病潮熱胸脅滿者亦用之;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腹滿脅痛,不得汗,身面悉黃,潮熱等證亦用之;婦人中風,續得寒熱,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如瘧狀者亦用之,此小柴胡之通變也。由此觀之,可見仲景之意,初未嘗逐經執方,而立方之意,多有言不能悉者,正神不可以言傳也。所以有此法,未必有此證,有此證,未必有此方。

即仲景再生,而欲盡踵其成法,吾知其未必皆相合,即仲景復言,而欲盡吐其新方,吾知其未必無短長。於戲!方烏足以盡變,變胡可以定方,但使學者能會仲景之意,則亦今之仲景也,又何必以仲景之方為拘泥哉。余故曰:用藥處方,最宜通變,不當執滯也。雖然,此通變二字,蓋為不能通變者設,而不知斯道之理,又自有一定不易之要焉。

苟不知要,而強借通變為談柄,則胡猜亂道,何匪經權,反大失通變之旨矣。

白話文:

使用藥物開立處方時,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靈活變通,不可以固執僵化。看看張仲景用麻黃湯來治療太陽經發熱頭痛、脈浮無汗的傷寒,而陽明病出現脈浮無汗、喘的症狀時也用麻黃湯;太陽病和陽明病合併發病,出現喘和胸悶症狀時也用麻黃湯,這就是麻黃湯的靈活變通運用。

又比如桂枝湯,本來是用來治療太陽經發熱汗出的中風,而陽明病像瘧疾一樣,在傍晚發熱、脈象浮虛,應該發汗的症狀也用桂枝湯;太陽病外表的病症還沒解除,脈象浮弱,應當用發汗來解決的症狀也用桂枝湯;太陰病,脈象浮,可以用發汗來解決的症狀也用桂枝湯;厥陰病出現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應該攻表發汗的症狀也用桂枝湯,這就是桂枝湯的靈活變通運用。

再比如小柴胡湯,本來是用來治療少陽經胸脅疼痛、乾嘔、時冷時熱的傷寒,而陽明病出現潮熱、胸脅脹滿的症狀也用小柴胡湯;陽明經中風,脈象弦浮而大、腹部脹滿、胸脅疼痛、無法出汗、全身和臉色都黃、潮熱等症狀也用小柴胡湯;婦女中風,接著出現忽冷忽熱、月經剛停止、熱邪進入血室,像瘧疾一樣的症狀也用小柴胡湯,這就是小柴胡湯的靈活變通運用。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張仲景的意思,從來不是按照經絡固守成方,而開立處方的用意,有很多是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出來的,因為其中奧妙的精髓是無法用語言傳達的。所以會有這個法則,卻未必有這種症狀,有這種症狀,卻未必一定要用這個方子。

即使張仲景再世,想要完全遵循他以前的成規,我知道也未必都能完全符合,即使張仲景再講述,想要全部說出他新的處方,我知道也未必沒有優缺點。唉!藥方又怎能完全窮盡所有的變化呢,變化又怎能用固定的方子來限定呢?只要學習的人能夠領會張仲景的用意,那麼他也就是當代的張仲景了,又何必拘泥於張仲景的方子呢?所以我說:用藥開立處方,最重要就是要懂得靈活變通,不應該固執僵化。雖然如此,這「靈活變通」兩個字,是為了那些不能靈活變通的人而說的,而且不了解這門醫學的道理,也有它一定不變的原則。

如果不知道這個原則,卻硬要借用靈活變通作為談論的藉口,那麼就會胡亂猜測、顛倒是非,什麼都不是正規的做法,反而會大大失去靈活變通的真正意義。

3. 麻黃桂枝辨(二十四)

按:《傷寒論》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無汗而喘者,名為傷寒,麻黃湯主之。曰: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桂枝湯主之。此以無汗脈緊者為傷寒,故用麻黃湯;有汗脈緩者為中風,故用桂枝湯,是其辨也。

又《論》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然何以又曰: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陽明病,日晡所發熱,脈虛浮者,宜發汗,發汗宜桂枝湯,是豈桂枝為止汗者耶?但麻黃湯無芍藥,而用麻黃,桂枝湯無麻黃,而用芍藥,蓋桂枝性散,芍藥性斂,以芍藥從桂枝,則桂枝不峻,以桂枝從芍藥,則芍藥不寒。

然以芍藥之懦,終不勝桂枝之勇,且芍藥能滋調營氣,適足為桂枝取汗之助,故桂枝湯亦是散劑,但麻黃湯峻,而桂枝湯緩耳。故凡寒邪深固者,恐服桂枝不能解表,則反以助熱,所以脈緊無汗者,宜麻黃不宜桂枝;若脈浮緩有汗,或浮弱者,以其風邪尚淺,宜桂枝不宜麻黃也。此麻黃湯為發表之第一,而桂枝湯則解表之次者也。

今時醫不能察此,但聞汗不出者,不可與桂枝,便謂桂枝能止汗,誤亦甚矣,而不知止汗在芍藥,不在桂枝也。但桂枝性溫,能強衛氣,如《內經》曰: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仲景曰:極寒反汗出者,此亡陽而汗也,助陽乃可以止汗,則正宜用桂枝矣。又《傷寒論》以太陽病無汗脈緊者為傷寒,汗出脈緩者為中風,此風寒之辨也。

然大青龍湯證治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是豈非太陽中風亦有脈緊無汗者耶?可見風之與寒,本不相遠,但風邪淺而寒邪深耳,淺屬陽而深屬陰耳。且近見外感寒邪者,率皆傷寒發熱脈緊無汗等證,至於中風一證,謂其脈緩有汗,而復發熱者,其病本不多見,即有之,亦必外因者少,而內因者多也。倘學者以風寒二字,及麻黃桂枝二湯,必欲分其陰陽同異,而執以為辭,則失之遠矣。

本門前卷有風寒辨,宜並察之。

白話文:

《傷寒論》說:太陽病,症狀是頭痛、發燒、怕冷、全身痠痛、噁心想吐,脈象是陰陽兩脈都緊繃,沒有出汗而且呼吸急促,這種情況稱為傷寒,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又說:太陽病,症狀是頭痛、發燒、有汗、怕風,脈象是緩和的,這種情況稱為中風,應該用桂枝湯來治療。這裡的區別是,沒有出汗而且脈象緊繃的是傷寒,所以用麻黃湯;有出汗而且脈象緩和的是中風,所以用桂枝湯,這是它們的辨別點。

《傷寒論》又說:桂枝本來是用來疏通肌表的,如果這個人脈象是浮而緊繃,發燒但沒有出汗,就不能用桂枝湯,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不要用錯了。然而為什麼又說:太陽病,外在的症狀還沒解除,脈象是浮而虛弱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解除,適合用桂枝湯。陽明病,在午後發燒,脈象是虛而浮的,適合用發汗的方法,發汗適合用桂枝湯,難道桂枝湯是止汗的嗎?只是麻黃湯沒有芍藥,而是用麻黃,桂枝湯沒有麻黃,而是用芍藥。因為桂枝的藥性是發散的,芍藥的藥性是收斂的,用芍藥來配合桂枝,可以使桂枝的藥性不會太過峻猛;用桂枝來配合芍藥,可以使芍藥的藥性不會太過寒涼。

然而以芍藥的柔弱性質,終究比不上桂枝的勇猛性質,而且芍藥能夠滋養調和營氣,正好可以幫助桂枝發汗,所以桂枝湯也是發散的藥劑,只是麻黃湯的藥性比較強,而桂枝湯的藥性比較緩和。因此,凡是寒邪深入體內的,恐怕服用桂枝湯不能夠解除表邪,反而會助長熱邪,所以脈象緊繃而且沒有汗的人,適合用麻黃湯,而不適合用桂枝湯;如果脈象是浮而緩和而且有汗,或是浮而虛弱的,是因為風邪還在比較淺的部位,適合用桂枝湯,而不適合用麻黃湯。這是因為麻黃湯是發汗解表的首選,而桂枝湯則是次之的選擇。

現在的醫生不能夠觀察到這一點,只是聽到沒有出汗,就認為不能用桂枝湯,便說桂枝湯能夠止汗,這是非常錯誤的,而不知道止汗的作用在於芍藥,而不是桂枝。只是桂枝藥性溫熱,能夠增強衛氣,如同《內經》所說:陰氣過多,就會出現多汗且身體發冷的現象。張仲景說:極度寒冷反而出汗的,這是陽氣虛脫而導致的汗,用補陽的方法才能夠止汗,那麼就應該用桂枝湯了。《傷寒論》以太陽病沒有出汗而且脈象緊繃的,稱為傷寒;有出汗而且脈象緩和的,稱為中風,這是風和寒的區別。

然而大青龍湯的證狀治療提到:太陽中風,脈象是浮而緊繃,發燒怕冷,全身痠痛,沒有出汗而且煩躁不安,應該用大青龍湯來治療。難道不是太陽中風也有脈象緊繃而且沒有出汗的情況嗎?可見風和寒的性質其實不遠,只是風邪比較淺,而寒邪比較深而已,淺屬於陽,而深屬於陰。而且最近看到外感寒邪的人,大多都是傷寒發燒、脈象緊繃、沒有出汗等症狀,至於中風這一類疾病,說是脈象緩和而且有汗,並且伴隨發燒的,這種情況其實不多見,即使有,也一定是外在因素較少,而內在因素較多。如果學習的人用風寒二字,以及麻黃、桂枝兩湯,一定要分辨它們的陰陽和不同之處,並且執著於字面上的解釋,那就差之千里了。

本門前一卷有風寒辨的內容,應該一併參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