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7)
卷之七須集 (7)
1. 飲水(十九)
凡傷寒飲水,因內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若大渴欲飲一升,止可與一碗,常令不足,不可太過。若恣飲過量,使水停心下,則為水結胸,留於胃則為噎、為噦,溢於皮膚則為腫,蓄於下焦則為癃,滲於腸間則為痢下,皆飲水太多之過也。又不可不與,又不可強與,故曰:若還不與非其治,強飲須教別病生也。
凡陽明病口燥,但欲潄水而不欲咽者,以熱在經,而里無熱也,必將為衄,不可與涼藥。
按:飲水一證,本以內熱極而陽毒甚者最其相宜,若似乎止宜實邪,不宜於虛邪也,而不知虛證亦有不同。如陽虛無火者,其不宜水無待言也,其有陰虛火盛者,元氣既弱,精血又枯,多見舌裂唇焦,大渴喜冷,三焦如焚,二便閉結等證,使非藉天一之精,何以濟然眉之急?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標,而繼以甘溫培其本,水藥兼進,無不可也。
其有內真寒,外假熱,陰盛格陽等證,察其元氣,則非用甘溫必不足以挽回,察其喉舌,則些微辛熱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則但將甘溫大補之劑,或單用人參煎成湯液,用水浸極冷而飲之,此以假冷之味,解上焦之假熱,而真溫之性,復下焦之真陽,是非用水而實亦用水之意,余用此活人多矣,誠妙之甚者也。
惟是假熱之證,則證雖熱而脈則微,口雖渴而便則不閉者,此而欲水,必不可與,若誤犯之,則其敗泄元陽,為害不小,有不可不慎也。
白話文:
大凡傷寒病患想喝水,是因為體內的水分已經消耗殆盡,想要藉由喝外在的水來自我救治。如果病患非常口渴,想要喝一升的水,只能給他一碗,而且要讓他常常覺得還不夠,不能喝太多。如果放任他喝過量,水停留在心下,就會形成水結胸;停留在胃裡,就會造成噎嗝、噁心;溢到皮膚,就會造成水腫;蓄積在下焦,就會造成小便不順;滲到腸間,就會造成痢疾。這些都是因為喝太多水造成的過失。但也不能完全不給水,也不能強迫他喝,所以說:「如果不給水,那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強迫他喝水,又會導致其他疾病產生。」
凡是陽明病口乾舌燥,卻只想漱口不想吞下去的,是因為熱在經絡,而不是體內有熱,這往往會造成流鼻血,不可以用寒涼的藥物。
按:飲水這種情況,本來對於體內熱極、陽毒很嚴重的人最適合,好像只適合實證,不適合虛證。卻不知道虛證也有不同。像是陽虛無火的人,當然不適合喝水;而陰虛火旺的人,元氣既虛弱,精血又枯竭,常會出現舌頭乾裂、嘴唇焦乾、非常口渴想喝冰冷的飲料、感覺三焦像火燒、大小便不通等症狀。如果不是藉助水這種天然的精華,要如何解救燃眉之急呢?所以先用冰水來解除表面的症狀,再用甘溫的藥物來培養根本,水和藥物同時進行,沒有不可以的。
還有體內是真寒,外表是假熱,陰氣旺盛而使陽氣格拒在外的情況。觀察他的元氣,如果不用甘溫的藥物來大補,就一定無法挽回;但觀察他的喉嚨和舌頭,稍微辛熱的藥物又無法入口。遇到這種情況,就只能用甘溫大補的藥劑,或單用人參煎成湯藥,把湯藥用冷水浸泡到極冷再喝下去。這是用假冷的味道,來解除上焦的假熱,而用真正溫熱的藥性,來恢復下焦的真陽。這看起來是用水,實際上是借用水的功效。我用這種方法救活很多人,實在是非常奧妙。
只是假熱的病症,雖然看起來發熱,但脈象卻是微弱,雖然口渴,但大小便卻正常。這種情況想要喝水,絕對不能給他,如果錯誤地給他水,就會耗損元陽,造成的傷害不小,不得不謹慎。
2. 三陽陰證辨(二十)
足太陽膀胱經病,凡發熱頭痛,腰脊強,肩背痛,脈浮緊者,是皆太陽證也。若肩背畏寒,噁心欲嘔,或眼目無神,不欲見人,喜暗畏明,眼眶酸澀,或喜向壁臥,或戴眼上視,或頭傾身痛,甚或顏色清白,隱見青黑,或丹田無力,息短聲微,氣促而喘,或咽中閉塞,或角弓發痙,或小水清白,或失小便,或小便短赤而內不喜冷,凡脈見浮空無力,或沉緊細弱者,皆太陽合少陰之陰證也。足陽明胃經之病,凡發熱,頭目痛,不得眠,脈長而數者,本皆陽明證也。
若面鼻惡寒,面色清白,或鼻尖冷,口氣不熱,或唇口青白微黑,或氣短聲微,鼻息不長,懶於言語,或戴陽面赤,昏沉困倦多眠,或煩躁,面赤身熱,虛狂假斑,脈反微細無力,或身雖發熱,反欲得衣,或口渴不欲飲水,並水漿不入,或惡寒寒慄,噁心嘔逆,或肉瞤心悸,或動氣見於胸腹,或四肢無力,身重懶於舉動,或手足自冷,或肌肉之間以手按之,殊無大熱,或大便不實,自利腹痛,凡脈見浮長無力,或短細結促者,皆陽明合太陰之陰證也。足少陽膽經之病,凡發熱,頭耳牽痛,脅肋痛,往來寒熱,脈見弦數者,本皆少陽證也。
若身雖微熱,而時作時止,時多畏寒,或耳聾,或頭運,或眼目羞澀,或多驚怯恐畏,或嘔苦吐酸,或噁心喜暖,或爪青筋急囊縮,或厥逆下痢,腸鳴小腹痛,凡脈見弦數無力,而沉細微弱者,皆少陽合厥陰之陰證也。以上乃三陽經之陰證。陰證者,即陽虛之證也,皆大忌寒涼克伐之藥,妄用即死。
余恐將來復有如李子建之流者,故特揭而出之,用為提醒後人之鑑云。
白話文:
三陽經陰證的辨別
足太陽膀胱經的疾病,凡是出現發燒頭痛、腰背僵硬、肩背疼痛,脈象浮而緊的,這些都屬於太陽經的證候。如果出現肩背怕冷、噁心想吐,或是眼睛無神、不想見人、喜歡黑暗害怕光亮、眼眶酸澀,或喜歡面向牆壁躺臥,或眼睛向上看,或頭部傾斜身體疼痛,甚至臉色蒼白,隱約可見青黑色,或丹田無力、呼吸短促聲音微弱、氣喘急促,或咽喉阻塞,或身體僵硬抽搐,或小便清澈,或沒有小便,或小便短少顏色紅且身體不喜冷,凡是脈象浮而空虛無力,或沉而緊細微弱的,這些都是太陽經合併少陰經的陰證。
足陽明胃經的疾病,凡是出現發燒、頭目疼痛、無法入睡,脈象長而快的,這些本都屬於陽明經的證候。如果出現臉和鼻子怕冷、面色蒼白,或鼻尖冰冷、口氣不熱,或嘴唇青白微黑,或呼吸短促聲音微弱、鼻息不長,不喜歡說話,或出現戴陽假象面色發紅,昏沉困倦想睡覺,或煩躁、面色發紅身體發熱,虛假的紅疹,脈象反而微細無力,或身體雖然發熱,卻反而想穿衣服,或口渴卻不想喝水,甚至連水都喝不下去,或怕冷發抖、噁心嘔吐,或肌肉顫動心悸,或腸胃有氣在胸腹部跳動,或四肢無力、身體沉重懶得動,或手腳自己發冷,或按壓肌肉,感覺不到有明顯發熱,或大便不成形、腹瀉腹痛,凡是脈象浮長無力,或短細、結代、促的,這些都是陽明經合併太陰經的陰證。
足少陽膽經的疾病,凡是出現發燒、頭部和耳朵牽引疼痛、脅肋疼痛、時冷時熱,脈象弦而快的,這些本都屬於少陽經的證候。如果出現身體雖然微熱,但時而發作時而停止,時常怕冷,或耳鳴耳聾,或頭暈,或眼睛怕見光,或常常驚恐害怕,或嘔吐苦水、吐酸水,或噁心喜歡溫暖,或指甲青紫筋脈繃緊、陰囊收縮,或四肢厥冷下痢,腸鳴小腹痛,凡是脈象弦而快但無力,而沉細微弱的,這些都是少陽經合併厥陰經的陰證。以上是三陽經的陰證。所謂陰證,就是陽氣虛弱的證候,都非常忌諱使用寒涼克伐的藥物,如果妄用就會導致死亡。
我擔心將來還會出現像李子建這樣的人,所以特地將這些寫出來,用來提醒後人作為借鑑。
3. 再論陰證陽證及李子建《傷寒十勸》之害(二十一)
天地間死生消長之道,惟陰陽二氣盡之,而人力挽回之權,亦惟陰陽二字盡之,至於傷寒一證,則尤切於此,不可忽也。第傷寒之陰證陽證,其義有二,所謂二者,曰經有陰陽,證有陰陽也。經有陰陽,則三陽為陽證,三陰為陰證。證有陰陽,則實熱為陽證,虛寒為陰證。凡經之陰陽,則有寒有熱,故陽經亦有陰證,陰經亦有陽證。
證之陰陽,則有假有真,故發熱亦有陰證,厥逆亦有陽證。此經自經,而證自證,乃傷寒中最要之綱領,不可混也。而今之醫流,多不明此,故每致混指陰陽,肆行克伐,殺人於反掌之間,而終身不悟,深為可慨。原其由然,非無所本,蓋本於李子建之《傷寒十勸》。《十勸》之中,惟八勸曰:病已在裡,不可發汗;九勸曰:飲水不可過多;十勸曰:病後當忌飲食房勞;凡此三者,皆為得理,然亦人皆知之,無待其為勸矣。此外七勸,則悉忌溫補。
如一勸云:傷寒頭痛及身熱,便是陽證,不可服熱藥。若此一說,乃悉以陽經之表病,認為內熱之陽證,治以寒涼,必殺人矣。觀仲景治太陽經傷寒,頭痛發熱無汗者,用麻黃湯;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用桂枝湯;太陽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者,當救其里,用四逆湯;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出汗則愈,宜麻黃湯。
凡此之類,豈非皆用熱藥,以治陽經之疼痛發熱乎?且凡寒邪之感人,必先入三陽之表,所以為頭疼發熱等證,使於此時,能用溫散,則淺而且易。故岐伯曰:發表不遠熱,是誠神聖傳心之旨,惟仲景知之,故能用溫散如此,是豈果陽經之病,便是陽證耶?經證不明,而戒用溫熱,最妄之談,此其一也。
又二勸曰:傷寒必須直攻毒氣,不可補益。若據此說,則凡是傷寒,盡皆實證,而必無虛證矣,何岐伯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又曰: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又觀仲景論傷寒之虛證虛脈,及不可汗吐下者,凡百十餘條,此外如東垣、丹溪、陶節庵輩,所用補中益氣,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等湯,則其宜否溫補,概可知矣。矧今之人,凡以勞倦七情,色欲過度,及天稟薄弱之流,十居七八。
使以此輩一旦因虛感邪,若但知直攻毒氣,而不顧元陽,則寇未逐而主先傷,鼠未投而器先破,顧可直攻無忌乎?凡受斯害,死者多矣,妄談之甚,此其二也。
又三勸曰:傷寒不思飲食,不可服溫脾藥。據此一說,則凡見傷寒不食者,皆是實熱證,而何以仲景有曰: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又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飲,而反吐者,以其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也。
又曰: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若此之類,豈非皆寒證之宜溫者耶?但傷寒之熱證固不能食,而寒證之不食者尤多,以中寒而不溫脾,則元陽必脫而死矣。此妄談之三也。
又四勸曰:傷寒腹痛,亦有熱證,不可輕服溫暖藥。據所云亦有熱證,則寒證居多矣,寒痛既多,則何不曰不可輕服寒涼藥,而特以溫暖為禁者何也?獨不見仲景之治腹痛,有用真武湯者,有用通脈四逆湯者,有用四逆散加附子者。有曰手足厥冷,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膀胱關元也。使以此證而亦忌溫暖,則寒在陰分,能無斃乎?此妄談之四也。
再如五勸之傷寒自利,不可例服補藥、暖藥、止瀉藥,六勸之禁用艾火,七勸之手足厥冷,不可例作陰證等說,總屬禁熱之談,余亦不屑與之多辨,第拓取聖賢成法,明哲格言,再悉於此,用救將來,是誠今日之急務也。因詳考仲景《傷寒論》,見其所列三百九十七法,而脈證之虛寒者,一百有餘;一百一十三方,而用人參者二十,用桂附者五十有餘。又東垣曰:實火宜瀉,虛火宜補。
又薛立齋曰:大凡元氣虛弱而發熱者,皆內真寒而外假熱也。凡若此者,豈皆余之杜撰耶?豈子建諸人一無所見耶?若無所見,胡可妄言?若有所見,胡敢妄言?今觀彼十勸之中,凡禁用溫補者,居其八九,而絕無一言戒及寒涼,果何意哉。因致未學認為聖經,遂悉以陰證作陽證,悉以虛證作實證,但知涼瀉之一長,盡忘虛寒之大害。
夫生民元氣足者其幾,能堪此潛消暗剝之大盜乎?嗟!嗟!,何物匪才,敢言十勸,既不能蒐羅訓典,明析陰陽,又不能揣摩實虛,原終要始,總弗求陽德之亨,全不識冰霜之至。後學者多被所愚,致造終身之孽,無辜者陰受其戮,詎思冤魄可憐。余言及此,能不轉慈悲為憤怒,借筆削為箴規,獨思深詆先輩,豈出本心,亦以目擊多艱,難勝嗚咽,實亦有為而云然。
蓋以久感之餘,復有所觸,適一契姻,向以中年過勞,因患勞倦發熱,余為速救其本,已將復元,忽遭子建之徒,堅執十勸以相抗,昧者見其發熱,反為左袒,不數劑而遂以有生之徒,置之死地。因並往日見聞,倍加傷慘,誠可痛可恨也。子建、子建,吾知多冤之積於爾者久矣,故悉此論,以解爾此後之冤孽,爾若有知,尚知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