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道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道集 (3)

1. 命門余義(二十六,共六條)

蓋命門為北辰之樞,司陰陽柄,陰陽和則出入有常,陰陽病則啟閉無序。故有為癃閉不通者,以陰竭水枯,乾涸之不行也;有為滑泄不禁者,以陽虛火敗,收攝之無主也。陰精既竭,非壯水則必不能行;陽氣既虛,非益火則必不能固,此固其法也。然精無氣不行,氣無水不化,此其中又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亦在乎慧者之神悟,有非可以筆楮盡者。

一、命門有陰虛,以邪火之偏勝也。邪火之偏勝,緣真水之不足也。故其為病,則或為煩渴,或為骨蒸,或為咳血吐血,或為淋濁遺泄。此雖明是火證,而本非邪熱實熱之比。蓋實熱之火其來暴,而必有感觸之故;虛熱之火其來徐,而必有積損之因。此虛火實火之大有不同也。

凡治火者,實熱之火可以寒勝,可以水折,所謂熱者寒之也;虛熱之火不可以寒勝,所謂勞者溫之也。何也?蓋虛火因其無水,只當補水以配火,則陰陽得平而病自可愈。若欲去火以覆水,則既虧之水未必可復,而併火去之,豈不陰陽兩敗乎。且苦寒之物,絕無升騰之生氣,而欲其補虛,無是理也。

故予之治此,必以甘平之劑,專補真陰,此雖未必即愈,自可無害,然後察其可乘,或暫一清解,或漸加溫潤,必使生氣漸來,庶乎脾可健則熱可退,肺漸潤則嗽漸寧,方是漸復之佳兆,多有得生者。若但知知、柏為補陰,則愈敗其腎,而致泄瀉食減,必速其殆矣。

白話文:

命門是人體陰陽樞紐的中心,掌管著陰陽的平衡。陰陽調和,身體的各種機能就能正常運作;陰陽失調,就會出現功能紊亂。因此,小便不通,可能是因為陰液耗竭、水分不足,導致乾涸不暢;而滑泄不禁,可能是因為陽氣虛弱、火氣衰敗,失去固攝的能力。陰精耗盡,必須滋養腎水才能使其正常運行;陽氣衰弱,必須補益火氣才能使其固攝。這本是治療的基本原則。然而,精的運行需要氣的推動,氣的化生需要水的滋養,其中有可分又不可分的微妙之處,需要有智慧的人才能領悟,無法用文字完全表達。

一、命門出現陰虛,是因為邪火過於旺盛。邪火的旺盛,是因為真陰不足。所以,陰虛的症狀表現,可能會有口渴、煩躁、骨蒸潮熱、咳嗽帶血、小便渾濁或遺精等。這些症狀雖然明顯是火熱的表現,但和一般的實熱不同。實熱的火來勢猛烈,通常有外感的原因;而虛熱的火來勢緩慢,通常是長期損耗導致。這就是虛火和實火的根本區別。

凡是治療火熱的,實熱的火可以用寒涼藥來制伏,用水來克制,這就是所謂的「熱者寒之」;而虛熱的火不能用寒涼藥來制伏,而要用溫補的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勞者溫之」。為什麼呢?因為虛火是因陰液不足導致的,應該滋補陰液來平衡火氣,這樣陰陽才能恢復平衡,病自然就會好。如果想用寒涼藥來直接熄滅火氣,以恢復陰液,那麼本已虧虛的陰液未必能恢復,反而可能讓虛火更弱,豈不是陰陽兩敗俱傷嗎?而且,苦寒的藥物沒有升發的生機,想要用它來補虛,是不符合道理的。

所以,我治療這種病症,一定會用甘平的藥物,專門滋補真陰。這樣雖然不能馬上治好,但至少不會有壞處。然後再觀察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有時暫時用些清解藥,有時慢慢加入溫潤的藥物,一定要讓身體的生機能夠逐漸恢復。如果脾胃功能逐漸強健,虛熱就會消退;肺部逐漸潤澤,咳嗽就會平息。這才是病情逐漸好轉的徵兆,許多病人因此得以痊癒。如果只知道用知母、黃柏來滋陰,反而會更損傷腎臟,導致腹瀉、食慾減退,加速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