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鈐古方 (2)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鈐古方 (2)
1. 以下通用方
四君子湯(三二八)方在補陣一。
治瘡瘍脾胄虛弱,或因克伐,腫痛不散,潰斂不能,宜用此以補脾胃,諸證自愈。若誤用攻毒,則七惡隨至。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食而難化,或欲作嘔,或大便不實。若脾胄氣虛,瘡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其用之,蓋氣能攝血故也。凡氣血俱虛之證,宜於此湯但加當歸,脾胄既旺,飲食自進,陰血自生。若用沉陰之劑,脾胃復傷,諸症蜂起。
六君子湯(三二九)方在補陣五。
治脾胃虛弱,或寒涼克伐,腫痛不潰斂,宜服此湯以壯營氣,則諸證自愈。
白話文:
【四君子湯】(方328)在補陣中的應用。主要用來治療腫瘤、脾胃虛弱的情況,或者因為過度的消磨導致腫痛不消,傷口不易癒合。使用此湯可以補充脾胃功能,使各種症狀得到改善。如果錯誤地使用具有攻毒效果的藥物,則可能會引發七種惡性症狀。對於脾胃虛弱,食慾減退,或者食物不易消化,想要嘔吐,或者大便不穩的患者,特別適用此湯,因為脾氣能夠攝取血液。對於氣血兩虛的症狀,可以在此湯基礎上加入【當歸】(方1011),脾胃恢復強健後,食慾自然增加,陰血也能夠得到生成。如果使用具有陰性寒涼效果的藥物,會再次傷害脾胃,導致多種症狀再次出現。
【六君子湯】(方329)在補陣中的應用。主要用來治療脾胃虛弱的情況,或者是因為寒涼的藥物導致腫痛不消,無法痊癒。適合服用此湯以壯大營養氣質,使各種症狀自行恢復。
加味四君子湯(三百三十)方在補陣二。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黃,凡諸氣虛脾虛不能攝血等證。
四物湯(三三一)方在補陣八。
治瘡瘍血虛發熱,或因失血,或因克伐,或因潰後,致晡熱內熱,煩躁不安,皆宜服之。蓋血生於脾,脾虛不能生血者,宜用四君子加當歸、酒炒白朮以補脾。
八珍湯(三三二)方在補陣十九。
治瘡瘍脾胄損傷,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或瘡瘍潰後氣血虧損,膿水清稀,久不能愈。
白話文:
加味四君子湯(三百三十)在補陣二中使用。
用於治療痔漏出血,面色萎黃,以及各種氣虛、脾虛導致不能攝取血液等症狀。
四物湯(三三一)在補陣八中使用。
用於治療創傷出血引起的發熱,或是因為失血、過度消耗、或是傷口癒合後產生的內熱和焦慮不安,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由於血源自脾,如果脾虛不能生成血液,則應使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酒炒白朮來補脾。
八珍湯(三三二)在補陣十九中使用。
用於治療創傷導致的脾胃受損,出現畏寒發熱、煩躁口渴,或者傷口癒合後氣血缺乏,導致膿水清稀,久久不能痊癒的情況。
十全大補湯(三三三)方在補陣二十。
治瘡瘍氣血虛弱,腫痛不愈,或潰瘍膿清、寒熱,自汗盜汗,食少體倦,發熱作渴,頭痛眩暈似中風狀者。
補中益氣湯(三三四)方在補陣三十。
治瘡瘍元氣虧損,惡寒發熱,或因克伐,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或不能起發消散,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
歸脾湯(三三五)方在補陣三十二。
治瘡瘍憂思傷脾,血虛發熱,食少體倦,或脾不攝血,以致妄行,或健忘怔忡,驚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盜汗,或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婦人經候不調,晡熱內熱,或唇瘡流注,及不能消散潰斂等症。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第三十三)方在補陣第二十。
治療傷口病變氣血虛弱,腫脹疼痛無法痊癒,或者潰瘍排出的膿液清澈、伴有寒熱症狀,自汗或盜汗,食量減少,體力疲倦,發燒口渴,頭痛眩暈類似中風的情況。
【補中益氣湯】(第三十三十四)方在補陣第三十。
治療傷口元氣損失,畏寒發燒,或者因於過度勞累或疾病,四肢疲倦,飲食無興趣,或者傷口無法恢復消散,生長肌肉收斂,也可能兼有飲食勞累,頭痛身體發熱,煩躁口渴,脈搏洪大弦虛,或者微細軟弱。
【歸脾湯】(第三十三五)方在補陣第三十二。
治療傷口憂慮思慮傷害脾臟,血液虛弱引起發熱,食量減少,體力疲倦,或者脾臟不能有效吸收血液導致血液妄行,或者健忘失眠,驚悸難以入睡,或者心脾部位疼痛,自汗或盜汗,或者四肢腫痛,大便不順暢,或者婦女經期不調,下午發熱,內部有熱感,或者嘴脣出現瘡瘡,流注不愈,以及無法消散和癒合的症狀。
獨參湯(三三六)方在補陣三十七。
治瘡瘍一切失血,或膿水出多,氣血俱虛,惡寒發熱,作渴煩躁。蓋血生於氣,故血脫者宜補氣,陽生陰長之理也。用人參一兩,棗十枚、姜十片,水煎徐徐服。
人參養營湯(三三七)方在補陣二十一。
治瘡瘍脾胃虧損,發熱惡寒,血氣俱虛,四體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黃、汲汲短氣,食少作渴,凡大病後最宜用此。
五味異功散(三三八)方在補陣四。
白話文:
【獨參湯】(方號:6705,位置:補陣三十七)
治療所有因傷口或炎症導致的出血情況,或是流膿分泌物過多,伴有氣血雙虛,畏寒發燒,口渴煩躁的情況。因為血源於氣,所以當血流失時,應補充氣,這是陽生陰長的自然規律。配方包括:人參(1兩),大棗(10枚),薑(10片),加水煮沸後慢慢服用。
【人參養營湯】(方號:39408,位置:補陣二十一)
針對因傷口導致的脾胃功能減退,出現發燒畏寒,氣血雙虛,四肢疲倦,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呼吸急促,食量減少,口渴等症狀,尤其適合大病後使用。
【五味異功散】(方號:49,位置:補陣四)
具體功能和使用方法未詳細描述,請根據具體病情使用。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即四君子湯加陳皮。
生脈散(三三九)方在補陣五六。
治瘡瘍胃氣虧損,陰火上衝,口乾喘促。或肢體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黃,汲汲短氣,汗出不止,食少作渴。或膿水出多,氣血俱虛,煩躁不安,睡臥不寧。或濕熱大行,火土合病,脾胃虛弱,身重氣短。或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肢體痿軟,腳欹眼黑等證。
便毒(三百四十)方在補陣四四。
治瘡瘍脾胃虛損,或服峻劑致血氣俱虛,肌熱、大渴引飲,目赤而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病多得於飢飽勞役者,若誤服白虎湯必死。
白話文:
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情況,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陳皮」。
「生脈散」(配方編號:37179)在補陣中的位置是五六。
對於患有傷口及胃氣衰弱、陰火上沖,導致口乾、呼吸困難的患者,或者感到四肢疲倦、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喘息短暫、汗流不止、食量減少、口渴等症狀,又或是傷口分泌物過多、氣血雙虛、焦慮不安、睡眠品質不佳,或者因濕熱大作、火土相合導致脾胃虛弱、身體沈重、氣息短促的患者,或者因為金被火剋制,影響了寒水的生成,導致肢體萎軟、腳歪眼黑等症狀。
對於「便毒」(配方編號:340)在補陣中的位置是四四。
對於傷口因脾胃虛弱或服用強烈藥物導致血氣雙虛,出現肌熱、口渴、頻繁飲水、眼睛紅腫、日夜不息,脈象洪大而虛弱,重按無力的患者,這些病症大多由過度飲食、勞累引起,如果誤服「白虎湯」(配方編號:98)必定會有生命危險。
黃耆六一湯(三四一)方在補陣四九。
治瘡瘍陰陽俱虛,盜汗不止。
參朮膏(三四二),方在補陣三九。
治瘡瘍中氣虛弱,諸藥不應,或因用藥失宜,耗傷元氣,虛症蜂起,但用此藥補其中氣,諸症自愈。
(東垣)聖愈湯(三四三),方在補陣九十。
治脾胃虧損,膿水不止,或金瘡出血,心煩不安,眠睡不寧,五心煩熱,飲食少思。
(錢氏)七味白朮散(三四四)方在小兒七。
白話文:
【黃耆六一湯】(第34228號方)在補陣中的排序為第49位。此方適用於治療具有陰陽兩虛特徵的創傷,並能有效控制盜汗現象。
【參朮膏】(第35942號方)在補陣中的排序為第39位。此方適用於治療創傷時中氣虛弱的情況,對於眾多藥物無效或因藥物使用失當導致元氣耗損、虛症頻發的情況,只需使用此方補充中氣,各種症狀自然得以痊癒。
(東垣)【聖愈湯】(第258號方)在補陣中的排序為第90位。此方適用於治療脾胃功能不足,導致膿水不斷流出,或是金瘡出血,引發心煩不安、睡眠不穩、五心煩熱、飲食減少等症狀。
(錢氏)【七味白朮散】(第94號方)適用於小兒治療,其排序為第344位。具體用法與療效詳見小兒治療部分。
治瘡瘍胃氣虛弱,或因克伐,或因吐瀉,口乾作渴,飲食少思。
(陳氏)五味子湯(三四五),方在補陣五八。
治瘡瘍腎水枯涸,口燥咽乾,喘促虛煩。
參附湯(三四六),方在補陣三十七。
治瘡瘍失血過多,或膿瘀大泄、或寒涼汗下,真陽脫陷,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證,急服此湯以救元氣,緩則不治。
人參理中湯(三四七)方在熱陣一。
治瘡瘍脾胃虛寒,嘔吐泄瀉,飲食少思,肚腹作脹或痛、或胸膈虛痞,飲食不入。
白話文:
治療傷口和胃氣虛弱的情況,可能是由於過度消耗或因為嘔吐和腹瀉導致。會出現口乾舌燥、對食物沒有興趣的症狀。
(陳氏) 的「五味子湯」(配方編號:630),在補陣中的第五十八個方法。
治療傷口和腎水乾涸,口乾喉嚨痛,喘息困難,虛懸不安的症狀。
「參附湯」(配方編號:568),在補陣中的第三十七個方法。
治療傷口出血過多,或者膿液大量流失、或者因為寒涼導致出汗和腹瀉,出現真陽外脫,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症狀,急需服用此湯來輓救元氣,緩慢的話可能就無法治療。
「人參理中湯」(配方編號:2422),在熱陣中的第一個方法。
治療傷口和脾胃虛寒的情況,例如嘔吐和腹瀉,對食物沒有興趣,肚子脹痛或者疼痛、或者胸膈部感到虛弱和堵塞,無法正常進食。
六味丸(三四八),方在補陣百二十。
此壯水之劑。夫人之生,以腎為主,凡病皆由腎虛而致,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劑,無有不可用者。若腎虛發熱作渴,小便淋秘,痰氣壅盛,咳嗽吐血,頭目眩暈,小便短少,眼花耳聾,咽喉燥痛,口舌瘡裂,齒不堅固,腰腿痿軟,五臟齊損,肝經不足等症,尤多用之,水能生木故也。若腎虛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喑。
此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也。
八味丸(三四九),方在補陣百二一。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胄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症,不能消潰收斂,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
白話文:
【六味丸】(第348號方),在補陣百二十中。
這是一種滋陰補腎的藥方。人之所以能夠生存,主要是因為腎臟的作用,各種疾病往往都是由於腎虛導致的。這個方子是按照「天一生水」的原則來配製的,基本上所有的情況都可以使用。如果出現腎虛引發的發熱、口渴、小便困難、痰多、咳嗽、咳血、頭暈、眼花、耳鳴、喉嚨乾燥疼痛、口腔潰瘍、牙齒鬆動、腰腿疲軟、五臟功能減退、肝經不足等症狀,通常會使用這個方子,因為水可以滋養木類器官。對於腎虛引發的發熱、自汗、盜汗、尿血等情況,這也是很好的治療方式。
【八味丸】(第349號方),在補陣百二一中。
用於治療命門之火不足,無法滋養脾胃,導致脾胄虛弱、寒冷,引起流注鶴膝等症狀,無法消散、收斂。或者出現飲食不振、消化不良、腹部疼痛、夜晚頻尿等問題。
(陳氏)加減八味丸(三百五十)方在古補百二二。
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作渴,咽喉疼痛,口舌生瘡,寢汗憔悴等證。
還少丹(三五一)方在補陣一三五。
治足三陰經虛損,致患鶴膝風等證。又補脾腎,進飲食之良劑也。
大防風湯(三五二),方在補陣九八。
治足三陰虧損,外邪乘虛內患,鶴膝風或附骨疽腫痛,或腫而不痛,不問已潰未潰,用三五劑後,更全用調補之劑。
十宣散(三五三)方在痘疹十四。
白話文:
【陳氏加減八味丸】(三百五十)在古代補陣方中列為第二百二十二位。
此方適用於治療腎水不足、虛火上昇引起的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疼痛、口舌生瘡、失眠多汗等。
【還少丹】(三五一)在補陣中列為第一百三十五位。
此方適用於治療足三陰經的虛弱,導致鶴膝風等症狀,同時也能補益脾腎,增強飲食吸收功能。
【大防風湯】(三五二)在補陣中列為第九十八位。
此方適用於治療足三陰經的損傷,當身體受到外邪侵襲、內部產生疾病時,例如鶴膝風或附骨疽的腫痛,或者腫脹但無痛感的情況。無論病竈是否已經潰破,使用本方三至五劑後,可進一步轉換為調養補益的藥方。
【十宣散】(三五三)在痘疹類方中列為第十四位。
此方適用於處理痘疹相關的症狀。
治瘡瘍脈緩澀,體倦惡寒,或脈浮緊細,用之以散風助陽也。
(薛氏)四神丸(三五四)方在熱陣一五一。
治瘡瘍脾腎虛弱,大便不實,飲食少思,或小腹作痛,或產後泄瀉,肚腹作痛,不思飲食。
五積散(三五五)方在散陣三九。
治風寒濕毒客於經絡,致筋攣骨痛,或腰腳痠疼,或拘急,或身重,並皆治之。
二陳湯(三五六)方在和陣一。
治瘍癰中脘停痰,嘔吐噁心,或頭目不清,飲食少思等症。
小柴胡湯(三五七)方在散陣十九。
白話文:
治療傷口時,脈象緩慢且微弱,體力疲憊,畏寒,或者脈象浮緊細,使用此藥物可以散風助陽。
治療傷口時,如果脾腎虛弱,大便溏薄,食慾減少,或是小腹疼痛,或者產後腹瀉,肚子疼痛,沒有食慾。
治療風寒濕毒侵入經絡,導致筋肉抽搐、骨頭疼痛,或是腰腳痠痛,或是肌肉僵硬,或者身體沈重,這些都可以通過此方法治療。
治療傷口時,如果中脘有痰停滯,出現嘔吐、噁心,或者頭腦不清,食慾減少等症狀。
治療傷口時,如果傷口處有風寒引起的癢癢,使用此藥物可以散風解毒。
治肝膽經風熱,瘰癧結核,或腫痛色赤,或寒熱往來,或日晡發熱,或潮熱身熱,默默不欲飲食,或怒火口苦,耳聾咳嗽,皆用此藥。
小青龍湯(三五八)方在散陣八。
治肝肺受寒,咳嗽喘急,宜服此發散表邪。
人參敗毒散(三五九)方在散陣三六。
治瘡瘍外有表邪,焮痛寒熱,或拘急頭痛,脈緊有力。
不換金正氣散(三百六十)方在和陣二二。
治瘡瘍脾氣虛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致發寒熱。服此以正脾氣,則痰氣自消,寒熱不作。
白話文:
治療肝膽經的風熱問題,例如淋巴結腫大、紅腫疼痛,或者間歇性的發熱、傍晚時分發熱、潮熱、沒有食慾、口苦、耳鳴、咳嗽等症狀,可以使用這種藥物。
小青龍湯(三五八號方在散陣第八)適用於治療。
對於肝肺受寒引發的咳嗽喘息,適合服用這種發散表邪的藥物。
人參敗毒散(三五九號方在散陣第三十六)適用於此情況。
對於皮膚潰瘍表面伴有表邪,紅腫疼痛、發熱、拘束頭痛、脈象緊張有力的情況,應使用此藥。
不換金正氣散(三百六十號方在和陣第二十二)適用於此。
對於皮膚潰瘍伴隨著脾氣虛弱,寒邪與濕氣交織,痰液積聚在胸膈之間,導致發熱、寒熱交替的情況,服用這種藥物能調理脾氣,痰液與寒熱自然會消失。
加味道遙散(三六一)方在補陣九三。
治瘡瘍肝脾血虛,內熱發熱,或遍身瘙癢,寒熱,或肢體作痛,頭目昏重,或怔忡頰赤,口燥咽乾,或發熱盜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瘡,耳內作痛,或胸乳腹脹,小便欠利。
防風通聖散(三六二),方在攻陣十六。
治時毒熱毒,便秘熱燥邪實等症,若非大滿大實者,不可服用此藥。
消風散(三六三),方在散陣四七、四九。
治風熱癮疹瘙癢,及婦人血風瘙癢,或頭皮腫癢,或諸風上攻,頭目昏眩,項背拘急,鼻出清水,噴嚏聲重,耳作蟬鳴。
白話文:
【補陣九三 - 補虛療瘡瘍】
治療腫塊、肝脾血虛、內部熱症引發的發熱,或者全身性瘙癢、寒熱交織,或是四肢疼痛、頭暈眼花,或者心神不寧、面頰泛紅、口乾舌燥、容易出汗,或者食慾減退、難以入眠,或者口腔長瘡、耳朵疼痛,或者胸部、腹部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通聖散三六二 - 通聖解毒】
治療時令之毒和熱毒引起的便祕、熱燥等實證病症,如果不是大積大實的病態,不可以服用此藥。
【消風散三六三 - 解風熱疹癢】
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疹癢,以及婦女因血風導致的瘙癢,或是頭皮腫癢,或者風氣上行,導致頭暈眼花、背部緊繃,鼻孔流出清水、打噴嚏頻繁、耳朵嗡嗡作響等症狀。
犀角散(三六四)方在痘疹六三。
治時毒癰瘍熱盛,煩躁多渴,赤斑等症。
黃連解毒湯(三六五)方在寒陣一。
治瘡瘍焮痛,煩躁飲冷,脈洪數,或發狂言。
普濟消毒飲(三六六),方在寒陣十三。
治天行時毒,頭面腫痛,或咽喉不利,若饑饉之後患此者最宜用之,仍當兼固胃氣。
梔子清肝散(三六七)方在寒陣六十。
治三焦、足少陽風熱,耳內作癢生瘡,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間作痛,或寒熱往來。
白話文:
【犀角散】(方364)在痘疹篇63。
治療時毒引起的癰瘍熱度高,煩躁口渴,紅斑等症狀。
【黃連解毒湯】(方365)在寒陣篇1。
治療傷口紅腫疼痛,煩躁飲用冷水,脈搏強大且數次,或者出現狂言。
【普濟消毒飲】(方366)在寒陣篇13。
治療流行性時毒引起的頭面部腫痛,或者咽喉不適,對於饑餓後出現這種症狀的人來說,這是最適合使用的藥方,同時應該兼顧胃氣的調理。
【梔子清肝散】(方367)在寒陣篇60。
治療三焦、足少陽風熱,耳朵內癢生瘡,或者分泌液導致疼痛,或者胸乳間疼痛,或者寒熱交織反覆出現。
柴胡清肝散(三六八)方在寒陣五九。
治鬢疽,及肝膽三焦風熱怒火之症,或頭胸作痛,或瘡毒發熱。
加味龍膽瀉肝湯(三六九)方在寒陣六四。
治肝經濕熱,或囊癰便毒,下疳懸癰,焮腫作痛,或潰爛不愈,或睪丸懸掛,小便澀滯,或婦人陰瘡癢痛,或男子陰挺,痔漏,腫痛,或出膿水。
清心蓮子飲(三百七十)方在寒陣三二。
治膀胱陰虛濕熱,玉莖腫痛,或莖竅澀滯,口苦咽乾,小便色赤,或白濁,夜安靜而晝發熱。
黃芩清肺飲(三七一)方在寒陣三八。
治瘡瘍肺經陰虛火燥而小便不通。
(東垣)清胃散(三七二),方在寒陣五四。
治膏粱積熱,唇口腫痛,齒齦潰爛焮痛,上連頭面,或惡寒發熱。
竹葉石膏湯(三七三)方在寒陣五。
治癰疽胃火盛,腫痛作渴。
竹葉黃耆湯(三七四)方在寒陣七。
治癰疽氣血虛,胃火盛而作渴。
滋腎丸(三七五)方在寒陣一六三。
白話文:
【黃芩清肺飲】(第三七一號方)在寒陣三八中。用於治療肺部因陰虛火燥導致的小便不通。
【清胃散】(第三七二號方)在寒陣五四中。用於治療膏粱積熱所引起的嘴脣、口腔腫痛、牙齦潰爛並伴有疼痛,以及連帶頭面部的不適,或者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
【竹葉石膏湯】(第三七三號方)在寒陣五中。用於治療癰疽由於胃火旺盛所引致的腫痛和口渴。
【竹葉黃耆湯】(第三七四號方)在寒陣七中。用於治療癰疽因氣血虛弱,加上胃火旺盛導致的口渴。
【滋腎丸】(第三七五號方)在寒陣一六三中。用於治療因腎虛導致的各種症狀。
治瘡瘍腎經陰虛發熱,作渴便赤,足熱腿軟等證。凡不渴而小便秘,熱在下焦血分也,最宜此藥。經云:無陰則陽無以化,若脾肺燥熱所移,此當清其化源。
瀉青丸(三七六),方在寒陣百五一。
治肝經實熱,瘰癧腫痛寒熱,或脅乳作痛,大便秘結。
大蘆薈丸(三七七)方在小兒百十五。
治肝火下疳潰爛,或焮腫作痛,或治小兒疳膨食積,口鼻生瘡,牙齦蝕爛等瘡,並蟲蝕肛門癢痛。
五苓散(三七八)方在和陣一八二。
白話文:
治療腫瘤、腎經陰虛導致的發熱、口渴、尿色赤、腳熱、腿軟等症狀。如果沒有口渴但小便困難,這表明熱氣位於下焦的血液部分,這種情況最適合使用這種藥物。古經典中提到:沒有陰液,陽氣就無法形成,如果脾肺因燥熱移動,應當清潔其產生源頭。
【瀉青丸】(配方編號:653),詳細內容見《寒陣》第105頁。
治療肝經實熱導致的瘰癧腫痛、寒熱、或者肋部、乳房疼痛,以及大便乾結。
【大蘆薈丸】(配方編號:24713),詳細內容見《小兒》第115頁。
治療肝火引起的下疳潰瘍、腫脹疼痛,或者用於治療小兒的疳積食滯、口鼻生瘡、牙齦腐爛等症狀,以及蟲類侵襲導致的肛門瘙癢和疼痛。
【五苓散】(配方編號:50),詳細內容見《和陣》第182頁。
治瘡毒下部濕熱,小便短少。
五淋散(三七九)方在寒陣百十七。
治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如膏油,或熱沸便血。
八正散(三百八十)方在寒陣百十五。
治下疳便毒,小便淋漓,脈證俱實者。
清肺飲三月(八一),方在和陣三五一。
治瘡瘍渴而小便不利,乃肺經有熱,是絕寒水生化之源,宜用此藥以清化源,其水自生而便自利。
益元散(三八二),方在寒陣百十二。
白話文:
治療下部濕熱所引發的傷口及毒症,如果出現小便量減少的情況。
「五淋散」(方號379)在寒陣篇中的第117條中有詳細說明。
對於膀胱有熱,導致排尿不暢,尿液可能呈現豆狀、砂石狀、膏油狀,或是熱沸且伴有出血的狀況。
「八正散」(方號15)在寒陣篇中的第115條中有詳細說明。
針對下疳(一種性病)伴隨便毒、小便頻繁,且脈象及症狀皆為實質性的問題。
「清肺飲」三月版(方號81)在和陣篇中的第351條中有詳細說明。
治療因傷口乾渴但小便不利的狀況,這是因為肺經有熱,阻礙了寒水生成的源頭,應使用此藥物來清潔並活化這個源頭,這樣水分自然會再生,小便也會變得順暢。
「益元散」(方號40025)在寒陣篇中的第112條中有詳細說明。
治瘡瘍小水不利,內生煩熱作渴。
四順清涼飲(三八二)方在攻陣二五。
治瘡瘍煩躁飲冷,焮痛脈實,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玉燭散(三八四)方在攻陣二四。
治便癰初起,腫痛發熱,大小便秘,宜用此行散之。若邪實毒甚者,宜桃仁承氣湯。
人參平肺散(三八五)方在寒陣三七。
治火克肺金,傳為疽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葶藶大棗瀉肺湯(三八六)方在和陣百四十。
白話文:
治療長有膿包、小便不順暢,體內會產生煩熱感和口渴的情況,可以使用「四順清涼飲」(三八二號方),在攻陣二五中找到。
對於膿包發炎、焦慮不安、對冷飲敏感、膿包紅腫疼痛、脈搏堅硬、大便乾結、小便色紅且刺痛的人,可以使用「玉燭散」(三八四號方),在攻陣二四中找到。
初期膿包出現、腫脹疼痛、發燒、大便和小便都不順暢時,應使用「行散之法」。如果病情嚴重,則可使用「桃仁承氣湯」。
為了治療由於火氣過旺導致肺部功能受損,進而引發膿包、咳嗽、呼吸困難、痰多、胸腔脹滿、吞嚥困難等症狀,可以使用「人參平肺散」(三八五號方),在寒陣三七中找到。
針對因火氣克伐肺部金屬,導致膿包、咳嗽、喘息、痰液壅塞、胸腔不舒適、咽喉不順等症狀,可以使用「葶藶大棗瀉肺湯」(三八六號方),在和陣百四十中找到。
治肺證胸膈脹痛,上氣喘急,或身面浮腫,鼻塞聲重。
枳殼散(三八七)方在寒陣百一。
治煩熱便血。
失笑散(三八八)方在婦人百四。
治跌撲,產後心腹絞痛,或不知人事,或經行瘀血作痛成癃。
槐角丸(三八九)方在寒陣一七五。
治痔漏腫痛,便血脫肛。
紫金錠(三百九十)方在因陣二百二。
治癰疽諸毒。
(《良方》)通關散(三九一)方在古因九八。
搐鼻,開牙關。
白話文:
治療肺部疾病引起的胸部和膈肌脹痛,以及呼吸困難,或者出現全身或面部浮腫,鼻塞,聲音沈重的情況。
「枳殼散」(三八七號方),此方見於「寒陣百一」。
用於治療煩熱引起的便血癥狀。
「失笑散」(三八八號方),此方見於「婦人百四」。
用於治療跌倒或碰撞後導致的心腹絞痛,或者昏迷不醒,以及經期瘀血引起的疼痛和尿瀦留。
「槐角丸」(三八九號方),此方見於「寒陣一七五」。
用於治療痔瘡發炎、腫痛,以及大便時出血和脫肛的情況。
「紫金錠」(三百九十號方),此方見於「因陣二百二」。
用於治療癰疽等各種毒症。
「通關散」(三九一號方),此方見於「古因九八」。
用於治療抽鼻和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