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六十三長集·痘疹詮古方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三長集·痘疹詮古方 (2)

1. 以下麻疹方

升麻湯(一三九),解散疹毒。

升麻(去須),葛根(去皮,各一錢),芍藥(酒浸,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一盞,煎五分。食遠稍熟服,量人大小加減。

予按:此方即升麻葛根湯也,麻疹之證多屬陽明火毒,凡欲解表散邪,但表實邪盛者最宜用此。然愚謂以柴胡代升麻用之更妙。若血氣稍虛而邪有未解者,惟柴歸飲為最妥。

白話文:

【升麻湯(一三九)】,用於疏散疹毒。

升麻(去除毛根)、葛根(去除外皮,各自使用一錢),芍藥(以酒浸泡,使用二錢),炙甘草(使用一錢)。

將以上材料用水一盞煎煮至五分。在飯後較長時間後服用,並根據個人體型大小適度調整份量。

我參考:這個方子就是升麻葛根湯,麻疹的症狀大多屬於陽明火毒,凡是要解開表皮散除邪氣,對於表皮實質且邪氣旺盛的情況,這是最適合使用的。然而,我認為如果以柴胡代替升麻使用,效果會更加美妙。若身體氣血稍為虛弱但仍有未解的邪氣,柴歸飲是最佳選擇。

升麻透斑湯(百四十),治疹瘡初見紅點一日至三日。

升麻,枳殼(麩炒,各五分),柴胡(錢半),桔梗,前胡(各一錢),乾葛,川芎,茯苓(各七分),陳皮,半夏,甘草(各四分),

上加生薑一片水一鍾,煎五分,作十餘次徐服之。

葛根麥門冬散(一四一),治小兒熱毒斑疹,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白話文:

【升麻透斑湯】(第147號方),用於治療疹子或痘疹在一天至三天內出現紅點的情況。

  • 升麻、枳殼(麩炒,各五分),柴胡(錢半),桔梗,前胡(各一錢),乾葛,川芎,茯苓(各七分),陳皮,半夏,甘草(各四分)。

上方藥物加上一片生薑,用水一鍾,煎至五分,分成十多份慢慢服用。

【葛根麥門冬散】(第141號方),用於治療小孩因熱毒引起的斑疹,以及頭痛和壯熱、心神煩躁的症狀。

葛根(三錢),麥門冬(四錢),人參,川升麻,茯苓,甘草(各二錢),石膏(半兩),赤芍藥(一錢),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不拘時徐徐溫服,仍量兒大小增減。

薛氏曰:前方足陽明胃經之藥也,外除表邪,內清胃火,兼補元氣,若非發熱作渴,表裡有熱者不可用。

若表裡俱虛而發熱作渴者,宜用人參麥門冬散。

(萬氏)麥門冬湯(一四二),治表邪內熱,咳嗽甚者。此即前方去人參者,但分兩稍異耳。

白話文:

葛根(三錢)、麥門冬(四錢)、人參、川升麻、茯苓、甘草(各二錢)、石膏(半兩)、赤芍藥(一錢)。

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大盞,煎煮至剩下六分。無需固定時間,可慢慢溫和服用,並根據兒童的年齡或體重調整藥量。

薛氏指出:這些藥物是針對足陽明胃經的,可以排除外部風邪,清凈胃火,同時補充元氣。如果不是發燒口渴,且表裡都有熱症狀的,則不宜使用。

如果表裡都虛弱但仍然發燒口渴,則適合使用人參麥門冬散。

(萬氏)麥門冬湯(一四二),治療表邪內熱、咳嗽嚴重的情況。這就是前一個方子去掉人參的版本,只是藥量稍有不同。

麥門冬,葛根(去皮,各一錢),升麻(去須,四分),赤芍藥(酒炒),茯苓(各六分),炙甘草(四分),石膏(煅,一錢半),

上水煎服。

(萬氏)柴胡四物湯(一四三),治疹後餘熱。

柴胡,當歸身,川芎,生地黃,白芍藥,人參,麥門冬,知母,竹葉,黃芩,地骨皮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不拘時溫服。

白話文:

麥門冬、葛根(去皮,各等於一錢)、升麻(去須,等於四分)、赤芍藥(酒炒過)、茯苓(各等於六分)、炙甘草(等於四分)、石膏(煅過,等於一錢半),以上材料用水煎煮後飲用。

這是萬氏的柴胡四物湯(配方編號:26556),用於治療疹子後留下的餘熱。

柴胡、當歸、川芎、生地黃、白芍藥、人參、麥門冬、知母、竹葉、黃芩、地骨皮,以上所有材料磨成細粉。用水一盞,煎至七分後,不分時間溫和飲用。

生地黃散(一四四),治小兒斑疹,身熱口乾,咳嗽心煩者。

生地黃(半兩),麥門冬(七錢),款冬花,陳皮,杏仁(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半),

上每服三五錢,水一大盞,煎六分。不拘時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清肺湯(一四五),治斑疹咳嗽甚者,或二母散,或麥門冬湯。

桔梗(去蘆),片芩,貝母(各七分),防風(去蘆),炙甘草(各四分),知母(七分),

白話文:

【生地黃散】(方號4852,第144則),用於治療小孩出現斑疹、身體發熱、口乾、咳嗽、心煩等症狀。

生地黃(半兩),麥門冬(七錢),款冬花(各三錢),陳皮,杏仁(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半)。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用一大杯水煮至剩六分。不分時間,溫和緩慢地飲用,根據年齡大小適度調整份量。

【清肺湯】(方號145,第144則),用於治療斑疹和咳嗽嚴重的情況,或者可以使用「二母散」或「麥門冬湯」。

桔梗(去除根部),片芩,貝母(各七分),防風(去除根部),炙甘草(各四分),知母(七分)。

上水一鍾,煎五分,入搗碎蘇子五分,再煎溫服。

清肺消毒湯(一四六),治疹瘡收完,不思飲食,鼻乾無涕。

防風,枳殼(各五分),連翹,前胡,黃芩,桔梗(一錢),荊芥,炙甘草

上水一鍾,煎至五六分,作十餘次徐服之。

門冬清肺湯(一四七),治疹後咳嗽不止。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款冬花,知母,貝母,桔梗,牛蒡子,地骨皮,杏仁(去皮尖),馬兜鈴,甘草(等分),

白話文:

上水一鍾,煎至五分後,加入搗碎的蘇子五分,再煎後溫服。

清肺消毒湯(方號:30674),用於治療疹瘡恢復後,出現不思飲食、鼻乾無涕的情況。

防風、枳殼(各五分)、連翹、前胡、黃芩、桔梗(一錢)、荊芥、炙甘草。

以上材料用水一鍾,煎至五六分,分成十餘份慢慢服用。

門冬清肺湯(方號:27205),用於治療疹後咳嗽不斷的情況。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款冬花、知母、貝母、桔梗、牛蒡子、地骨皮、杏仁(去皮尖)、馬兜鈴、甘草(等分)。

水一鍾半,前七分。食後溫服。

清肺消毒化痰湯(一四八),治疹後喘嗽,聲音不清,不思飲食,眼目不清,唇口乾燥。

牛蒡子,防風,荊芥穗,貝母(各五分),連翹,黃芩,前胡,茯苓(各七分),桔梗,枳殼(各一錢),甘草(三分),

上水一鍾,煎五分,作十餘次徐服之。

清金降火湯(一四九),治疹後肺熱聲啞咳喘。

當歸,白芍藥(酒炒),生地黃(酒洗),栝蔞仁,白茯苓,陳皮,貝母(去心),甘草,麥門冬,桑白皮,枯芩(酒炒),山梔(炒),玄參,杏仁(去皮尖),蘇梗,天門冬,黃連(炒),石膏

白話文:


水一鍾半,前七分。食後溫服。

此處指示的是,將水量控制在一鍾半,然後在進食後,溫熱地服用其中的七分之一。


清肺消毒化痰湯(一四八),治疹後喘嗽,聲音不清,不思飲食,眼目不清,脣口乾燥。

牛蒡子,防風,荊芥穗,貝母(各五分),連翹,黃芩,前胡,茯苓(各七分),桔梗,枳殼(各一錢),甘草(三分),

此方名為「清肺消毒化痰湯」,主要用於治療疹子後出現的喘息咳嗽、聲音不清、無食慾、眼睛模糊、口脣乾燥等症狀。


上水一鍾,煎五分,作十餘次徐服之。

將上述材料加水至一鍾,煮沸後再煎煮五分,分成十餘份慢慢服用。


清金降火湯(一四九),治疹後肺熱聲啞咳喘。

當歸,白芍藥(酒炒),生地黃(酒洗),栝蔞仁,白茯苓,陳皮,貝母(去心),甘草,麥門冬,桑白皮,枯芩(酒炒),山梔(炒),玄參,杏仁(去皮尖),蘇梗,天門冬,黃連(炒),石膏,

此方名為「清金降火湯」,主要用於治療疹子後因肺部熱毒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喘息等症狀。


這兩個方子都是古時的藥方,包含了多種草藥材料。在使用這些藥方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醫生的指導來選擇和調配藥材,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交互作用。

上等分,加姜一片,水煎服。

二母散(百五十),方在寒陣四九。治肺熱咳嗽,及疹後嗽甚者。

透斑和中湯(一五一),治疹瘡二三日泄瀉。

升麻,乾葛,豬苓,澤瀉,陳皮,半夏,川芎,茯苓(各七分),前胡,桔梗(各一錢),柴胡(錢半),甘草(三分),

上加生薑三片,水一鍾,煎至五分,作數次徐服之。

解毒化滯湯(一五二),治疹後吃食太早,咬指甲,撕口唇,翛眼毛,看手,咬人等證。

白話文:

上等的藥方,加一片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二母散」(百五十),在《寒陣四九》方中。用來治療肺熱咳嗽,以及疹子後咳嗽加重的情況。

「透斑和中湯」(一五一),用於治療疹子或痘瘡發生兩到三天後的腹瀉。

升麻、乾葛、豬苓、澤瀉、陳皮、半夏、川芎、茯苓(每種各七分)、前胡、桔梗(每種各一錢)、柴胡(一錢半)、甘草(三分)。

以上加三片薑,一鍾水,煎至五分,分成多次慢慢服用。

「解毒化滯湯」(一五二),用於治療疹子後食用過早,咬指甲,撕裂口脣,拔眉毛,看手,咬人等症狀。

防風,荊芥,枳殼,神麯(炒),麥芽(炒,各五分),連翹,黃芩,茯苓,前胡(各七分),桔梗(一錢),山楂,甘草(各三分),

上水一鍾,煎五分,作十餘次徐徐服之。

大青湯(一五三),解斑疹大毒良方。

生地黃,石膏,玄參,地骨皮,知母,木通,甘草,青黛,荊芥穗(各等分),

上水一盞,加淡竹葉十二片,煎七分。溫服,無時。

白話文:

防風、荊芥、枳殼、神麯(炒)、麥芽(炒)、連翹、黃芩、茯苓、前胡(各七分)、桔梗(一錢)、山楂、甘草(各三分)。

以上藥物用水一鍾,煎至五分,分成十餘份慢慢服用。

大青湯(一五三),是治療斑疹大毒的良方。

生地黃、石膏、玄參、地骨皮、知母、木通、甘草、青黛、荊芥穗(各等分)。

以上藥物用水一盞,加入淡竹葉十二片,煎至七分。溫熱服用,無特定時間。

羚羊角散(一五四)治小兒斑疹後,餘毒不解,上攻眼目,羞明雲翳,眵淚俱多,紅赤腫閉。

羚羊角(鎊),黃耆,黃芩,草決明,車前子,升麻,防風,大黃,芒硝(等分),

水一盞,煎半盞,稍熱服。

羌菊散(一五五),治痘疹熱毒上攻,眼目生翳並暴赤羞明。

羌活,甘菊花,蟬蛻,蛇蛻,防風,穀精草,木賊,甘草,白蒺藜,山梔子,大黃,黃連,沙苑蒺藜(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清米湯調下。

白話文:

【羚羊角散】(一五四):用於治療小孩出現斑疹後,剩餘的毒素未能清除,導致上攻眼目,使眼睛畏光、雲翳出現、眼屎及淚水都增多,眼睛紅腫閉合的情況。

  • 羚羊角 (鎊)、黃耆 (鎊)、黃芩、草決明、車前子、升麻、防風、大黃、芒硝(等量)
  • 將以上材料加水一盞,煮至半盞,稍微加熱後服用。

【羌菊散】(一五五):用於治療痘疹熱毒上攻,造成眼睛生出雲翳和突然發紅、畏光的情況。

  • 羌活、甘菊花、蟬蛻、蛇蛻、防風、穀精草、木賊、甘草、白蒺藜、山梔子、大黃、黃連、沙苑蒺藜(等量)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使用清米湯調和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