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六十一長集·婦人規古方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十一長集·婦人規古方 (1)

1. 婦人

安胎飲,治妊娠五、七個月,用數服可保全產。

人參,白朮,當歸,熟地,川芎,白芍藥,陳皮,甘草(炙),紫蘇,炙黃芩(各一錢)

上為薑、水煎服。一方有砂仁。

安胎散,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

白話文:

【安胎飲】,用於治療懷孕五到七個月期間,服用幾劑可以確保順利分娩。

  • 人參:滋補元氣的草本植物。
  • 白朮:調節消化系統,增強體質的草本植物。
  • 當歸:補血養血,調經止痛的草本植物。
  • 熟地:補腎養血,滋陰清熱的草本植物。
  • 川芎:活血通絡,調經止痛的草本植物。
  • 白芍:緩和疼痛,調理經脈的草本植物。
  • 陳皮:理氣化痰,助消化的草本植物。
  • 甘草(炙):調和諸藥,緩解不適的草本植物。
  • 紫蘇:發汗解表,調理脾胃的草本植物。
  • 炙黃芩(各一錢):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草本植物。

以上草本植物,用薑水煎煮後服用。還有一種配方叫做【安胎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突然出現腰痛和下出血的情況。

熟地,艾葉,白芍(炒),川芎,黃耆(炒),阿膠(炒),當歸,甘草(炙),地榆(各一錢)

上為薑、棗,水煎服。

泰山盤石散,治婦人血氣兩虛,或肥而不實,或瘦而血熱,或脾肝素虛,倦怠少食,屢有墮胎之患。此方平和,兼養脾胃氣血。覺有熱者,倍黃芩,少用砂仁;覺胃弱者,多用砂仁,少加黃芩。更宜戒欲事惱怒,遠酒醋辛熱之物,可永保無墮。徐東皋曰:婦人凡懷胎二、三個月,慣要墮落,名曰小產,此由體弱氣血兩虛,臟腑火多,血分受熱,以致然也。醫家又謂安胎,多用艾、附、砂仁熱補,尤增禍患而速其墮矣。殊不知血氣清和,無火煎爍,則胎自安而固。氣虛則提不住,血熱則溢妄行,欲其不墮,得乎?香附雖云快氣開鬱,多用則損正氣;砂仁快脾氣,多用亦耗真氣,況香燥之性,氣血兩傷,求以安胎,適又損胎而反墮也。今惟泰山盤石散、千金保孕丸二方,能奪化工之妙,百發百效,萬無一失,甫故表而出之,以為好生君子共知也。

白話文:

藥材包括:熟地、艾葉、炒白芍、川芎、炒黃耆、炒阿膠、當歸、炙甘草、地榆等各一錢。這些藥材需以姜、棗一起加水煮沸後服用。

泰山盤石散是針對婦人血氣兩虛的方子,特別適用於體質虛弱、脾肝素虛、疲憊少食、容易墮胎的情況。這方子調和脾胃,滋養血氣。若感覺有熱氣,可以增加黃芩的用量,減少砂仁的使用;若覺得胃部虛弱,可以增加砂仁的用量,減少黃芩的使用。同時,應當避免房事、惱怒情緒,遠離酒、醋、辛熱食物,這樣可以長久保持無墮胎的狀況。

徐東皋指出,婦人在懷孕二到三個月時,經常出現墮胎的現象,稱為小產,這是因為體質虛弱、血氣兩虛,臟腑內熱,血分受熱所致。許多醫生會用艾、附、砂仁等熱補的方法來安胎,但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實際上,如果血氣清和,沒有火的煎熬,胎兒自然會安穩且堅固。若血氣虛弱,提不起來;血熱,則會過度流動,想要避免墮胎,是不可能的。香附雖然能快速開闊情緒,但過量使用會損傷正氣;砂仁可以促進脾氣,但過量也會耗盡真氣,加上香附的燥性,會使血氣雙重受傷,用來安胎,反而會傷害胎兒並導致墮胎。現在只有泰山盤石散和千金保孕丸兩個方子,能夠抵擋自然之妙,效果百發百中,絕無失敗,因此特此推薦,供好生之人共知。

人參,黃耆,當歸,川續斷,黃芩(各一錢),川芎,白芍藥,熟地(各八分),白朮(二錢),炙甘草,砂仁(各五分),糯米(一撮)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但覺有孕,三、五日常用一服,四月之後方無慮也。

地黃當歸湯,一名內補丸。治妊娠衝任脈虛,補血安胎。

熟地(二兩),當歸(一兩)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為丸法:以當歸炒為末,熟地蒸搗膏和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溫酒或滾湯下。許學士曰:大率妊娠惟在抑陽助陰,然胎前藥最惡陰陽雜亂,致生他病,惟枳殼湯所以抑陽,四物湯所以助陰耳。然枳殼湯其味多寒,若單服恐致胎寒腹痛,更以內補丸佐之,則陽不致強,陰不致弱,陰陽調和,有益胎嗣,此前人末嘗論及也。

白話文:

「人參、黃耆、當歸、川續斷、黃芩(各一錢)、川芎、白芍藥、熟地(各八分)、白朮(二錢)、炙甘草、砂仁(各五分)、糯米(一撮)」 將這些材料用水煎煮,取其濃縮液的七分量,在飯後服用。如果感覺已經懷孕,可以每隔三至五天服用一次。四個月後就不必擔心了。

「地黃當歸湯」,又名「內補丸」。此方適用於妊娠期間衝任脈虛弱,用以補血安胎。

「熟地(二兩)、當歸(一兩)」 每次服用五錢的劑量,用水煎煮後飲用。也可以將此方做成丸狀:使用當歸炒製成粉,熟地蒸煮後搗成膏狀,與粉狀的當歸混合,形成大小如桐子的丸狀,每次服用約一百餘粒,可用溫熱的酒或滾開的水吞服。

許學士認為:妊娠期間主要應注重抑制陽氣、增強陰氣。然而,對於胎兒來說,最忌諱的是陰陽混亂,導致產生其他疾病。因此,「枳殼湯」用於抑制過盛的陽氣,而「四物湯」則用於補充陰氣。然而,「枳殼湯」的藥性多寒,單獨服用可能會導致胎兒寒涼、腹部疼痛。因此,除了使用「枳殼湯」外,還可以配合「內補丸」一同使用,這樣可以避免陽氣過強或陰氣過弱的情況,使陰陽調和,對胎兒有利,這是前人未曾提及的方法。

《良方》,當歸湯,治胎動煩躁,或生理不順,唇口青黑,手足厥冷。

當歸,人參(各二、三錢),阿膠(炒),甘草(炒,各一錢),連根蔥白(一握)

上水四碗,煎四味至半,去滓,下蔥再煎一碗,分二服。

《良方》,阿膠散,或頓僕,或因毒藥胎動不安,或脅痛腹痛,上搶短氣。

阿膠,艾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耆,炙甘草(等分)

上每服四錢,薑、棗、水煎。

《良方》,膠艾湯,治妊娠頓僕,胎動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搶,或去血腹痛。又《金匱》膠艾湯在後。

白話文:

《良方》中的「當歸湯」,用於治療孕婦胎動頻繁、情緒焦慮,或是生理期不順暢,嘴脣和口腔呈青黑色,雙腳和手指冰涼的情況。

所需材料如下:

  • 當歸:兩到三錢
  • 人參:兩到三錢
  • 阿膠(炒):一錢
  • 甘草(炒):一錢
  • 蔥白:一把(整株)

做法:先將四碗水煮沸,然後加入上述四味材料煮至剩餘一半水份,過濾掉渣滓,再加入蔥白,繼續煮至剩下一碗水,分成兩次服用。

《良方》中的「阿膠散」,用於處理突然昏倒、或是因服用了有毒藥物導致胎動不安、或者出現肋骨疼痛、腹部疼痛、以及呼吸急促的情況。

所需材料如下:

  • 阿膠
  • 艾葉
  • 當歸
  • 熟地
  • 川芎
  • 白芍
  • 黃耆
  • 炙甘草(等量分)

做法:每次服用四錢,使用薑、棗與水一起煎煮。

《良方》中的「膠艾湯」,適用於治療妊娠期間突然昏倒、胎動頻繁、腰腹疼痛、或者出現胸腔疼痛、以及出血後腹部疼痛的情況。此外,《金匱》中的「膠艾湯」在後面有詳細說明。

阿膠(炒,一兩),艾葉(數莖)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七味阿膠散,治胎動腹痛。

阿膠(炒),白茯苓,白朮(炒),川芎,當歸,陳皮(各一錢),甘草(炒,三分)

上薑、棗,水煎服。

《良方》,黃耆湯,治氣虛胎動,腹痛下水。

糯米(一合),黃耆(炒),川芎(各一兩)

上水煎,分三服。

《良方》,鉤藤湯,治妊娠胎動腹痛,面青冷汗,氣欲絕。

鉤藤鉤,當歸,茯神,桑寄生,人參(各一錢),苦梗(一錢半)

白話文:

  1. 七味阿膠散:治療懷孕期間的腹部疼痛。配方包括:炒阿膠(一兩)、艾葉(幾根)。使用五升水,煮至剩餘二升,分成三次服用。

  2. 黃耆湯:治療因氣虛導致的懷孕期間腹部疼痛,以及可能出現的下身流液現象。配方包括:糯米(一合)、炒黃耆(一兩)、川芎(各一兩)。加水煮沸後分三次服用。

  3. 鋸藤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腹部疼痛,臉色發青,冷汗,氣息微弱的症狀。配方包括:鉤藤鉤、當歸、茯神、桑寄生、人參(各一錢)、苦梗(一錢半)。

請注意,這些藥方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但並未經過現代科學的嚴格驗證,且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生或中醫師,以確保安全和正確性。

上水煎服。如有煩熱,加石膏。

《良方》,白朮散,治妊娠傷寒內熱等證。

白朮,黃芩(炒,各二錢)

上用薑、棗、水煎服。若陰證者不可用。

《良方》,三味白朮湯,治妊娠內熱心痛。

白朮(四錢),赤芍藥(三錢),黃芩(炒,二錢)

上水煎服。忌桃李、雀肉。

《良方》,四味白朮湯,治妊娠胃虛,惡阻吐水,甚至十餘日漿粥不入。

白朮(炒,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炒),丁香(各二分)

白話文:

  1. 「上水煎服。如有煩熱,加石膏。」
  • 將藥物加水煮沸後飲用。如果出現煩熱的情況,可以加入石膏。
  1. 「《良方》,白朮散,治妊娠傷寒內熱等證。」
  • 白朮散,出自《良方》一書,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傷寒和內熱等症狀。
  1. 「白朮(二錢),黃芩(炒,各二錢)」
  • 白朮與黃芩(炒)各使用二錢的量。
  1. 「上用薑、棗、水煎服。若陰證者不可用。」
  • 使用薑、棗和水一起煎煮後飲用。如果是陰性體質的人則不宜使用。
  1. 「《良方》,三味白朮湯,治妊娠內熱心痛。」
  • 三味白朮湯,出自《良方》一書,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內熱和心痛。
  1. 「白朮(四錢),赤芍藥(三錢),黃芩(炒,二錢)」
  • 白朮四錢、赤芍藥三錢以及黃芩(炒)二錢的量。
  1. 「上水煎服。忌桃李、雀肉。」
  • 煎好後飲用。需避免食用桃子、李子和雀肉。
  1. 「《良方》,四味白朮湯,治妊娠胃虛,惡阻吐水,甚至十餘日漿粥不入。」
  • 四味白朮湯,出自《良方》一書,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胃虛、噁心嘔吐,甚至長達十餘日無法進食漿粥的狀況。
  1. 「白朮(炒,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炒),丁香(各二分)」
  • 白朮(炒)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炒)和丁香各二分的量。

上薑、水煎服。

全生白朮散,治妊娠面目虛浮,四肢腫如水氣,名曰胎腫。

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如未應,佐以人參、甘草。

探胎飲,婦人經水不來三月,疑似,用此驗之。

川芎(不拘多少,為末,不見火)

空心煎艾湯調下方寸匕,覺腹中動則有胎也。臍之下動者,乃血瘕也;不動者,血凝也,病也。

當歸芍藥湯,治妊娠心腹急痛,或去血過多而眩運。

白話文:

上薑指的是薑,需要用水煎煮後服用。

「全生白朮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臉部和身體浮腫,類似於水腫的症狀,稱為胎腫。配方包括: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各半兩)。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並用米飲調服。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配合使用人參、甘草。

「探胎飲」,對於婦女三個月沒有來月經的情況,可以使用此方來確認是否有懷孕的可能。

川芎可以根據需要的量研磨成粉末,不需經過火的烘烤。空腹時,將艾葉煎煮的湯調和川芎粉末,服用一小撮,當感到肚子有動感時,表示有胎兒存在。若肚子下方有動感,是血瘤的表現;若無動感,則是血液凝固,這可能是病症。

「當歸芍藥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心腹疼痛,或者失血過多導致的暈眩。

當歸,白芍藥(炒),白朮(炒),茯苓,澤瀉(各一錢),川芎(二錢)

上水煎服。

益母地黃湯,治妊娠跌墜,腹痛下血。

生地,益母草(各二錢),當歸,黃耆(炒,各一錢)

上薑、水煎服。

《良方》,獨聖散,治妊娠有所傷觸,激動胎元,腹痛下血極效。

砂仁(不拘多少,帶皮同炒,勿令焦黑,取仁為末)

上用熱酒調服四、五分,或一錢。此物有安胎導滯易產之功,實妊婦之要藥也。

白話文:

當歸、白芍藥(炒)、白朮(炒)、茯苓、澤瀉(各一錢)、川芎(二錢)

上藥用水煎煮後服用。

益母地黃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跌倒導致的腹痛和出血。

生地、益母草(各二錢)、當歸、黃耆(炒,各一錢)

上藥加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良方》中的獨聖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外力碰撞,刺激胎兒,引發腹痛和出血,效果極佳。

砂仁(不限量,連皮一起炒,避免燒焦,取出種子磨成粉末)

用熱酒調和此粉末四到五分,或是一錢。此藥具有安定胎兒、導出阻滯物質、促進分娩的功效,是孕婦必備的重要藥物。

《良方》,安胎寄生湯,治妊娠下血,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

桑寄生,白朮,茯苓(各五分),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

二黃散,治胎漏下血,或內熱晡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等證。

生地,熟地。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白朮枳殼湯下。

四聖散,治漏胎下血。

條芩,白朮,砂仁,阿膠(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艾湯調下。一方有芍藥無阿膠。按:此方若改為湯,砂仁用當減半。

白話文:

《良方》中的「安胎寄生湯」,主要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下血現象,或者胎兒不穩,以及腰部和腹部疼痛的症狀。

配方包括:

  • 桑寄生(五分)
  • 白朮(五分)
  • 茯苓(五分)
  • 甘草(一錢)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材料加水煮沸後飲用。

「二黃散」適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下血現象,以及內熱、晡熱、頭痛、頭暈、煩躁、口渴、脅肋脹痛等症狀。

配方包括:

  • 生地
  • 熟地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煎好的白朮枳殼湯中飲用。

「四聖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下血現象。

配方包括:

  • 條芩
  • 白朮
  • 砂仁
  • 阿膠(各等分)

使用方法是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艾湯調和後飲用。有一個變體配方,其中包含芍藥,但不包含阿膠。

《良方》,續斷湯,治妊娠下血尿血。

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續斷,赤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用蔥白煎湯調下。

枳殼湯,治胎漏下血,或因事下血。亦進食和中,並治惡阻。

枳殼(炒),黃芩(炙,各半兩),白朮(炒,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白湯調下。前四證若因脾胃虛弱,宜用補中益氣湯加五味。若因脾胃虛陷,宜用前湯倍加升麻、柴胡。若因晡熱內熱,宜用逍遙散。

白話文:

《良方》中的「續斷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出現的下血尿血狀況。

當歸、生地黃(各一兩份量)、續斷、赤芍藥(各半兩份量)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份量,空腹時以蔥白煎成的湯水調服。

「枳殼湯」,用於治療胎兒漏出的血液,或者因事導致的出血狀況。同時,此湯也能調節飲食,對抗惡阻(一種懷孕初期的症狀)。

枳殼(炒製)、黃芩(炙烤,各半兩份量)、白朮(炒製,一兩份量)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份量,以白湯調服。

對於前面四種情況如果是由脾胃虛弱所引起的,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五味子。如果是脾胃虛陷所引起,則可以使用前述的湯品再加倍加入升麻和柴胡。如果是傍晚熱度內熱所導致的情況,則可以使用「逍遙散」。

滑胎枳殼散,此方能令胎瘦產易。湖陽公主每產累日不下,南山道人進此方。

粉草(炒,一兩),商州枳殼(麩炒,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沸湯調,日三服。凡孕六、七月宜服之。溫隱居方加當歸、廣木香各等分。或加香附一兩亦可。

枳殼散,方在寒陣。治婦人血熱氣滯,經候不調。

《千金》,鯉魚湯,治妊娠腹脹,胎中有水氣,遍身浮腫,小便不利,或胎死腹中皆效。

白話文:

【滑胎枳殼散】,這是一種能夠使胎兒變得瘦弱,使得分娩變得容易的方劑。湖陽公主每次生產時都會遇到產程長時間不下,於是南山道人便獻上了這個方子。

成分如下:粉草(炒後使用,量為一兩),商州枳殼(麩炒後使用,量為二兩)。

以上所有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為二錢,於空腹時用沸水調和,每日服用三次。通常在懷孕六個月至七月期間適合服用。溫隱居方中還添加了當歸、廣木香等份的量。或者,也可以加上香附一兩。

【枳殼散】,這個方子適用於寒冷的季節。用來治療婦女因血熱、氣滯所導致的經期不調。

《千金》中提到的【鯉魚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腹部脹滿,胎兒內有水氣,全身浮腫,小便不順暢,或是胎兒在腹中死亡等症狀,均有效果。

當歸,芍藥(各一錢),白朮(一錢),茯苓(一錢半),橘紅(五分),鯉魚(一尾,不拘大小)

上作一服,將鯉魚去鱗臟,白水煮熟,去魚,用汁鍾半入藥,加生薑五片,煎一鍾,空心服,當見胎水下。如水未盡,胎死腹中,脹悶未除,再製一服,水盡脹消乃已。

竹葉湯,治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一方有當歸、防風、梔子仁。

白茯苓,麥門冬,黃芩(各三兩)

白話文:

  • 當歸、芍藥(各1錢),白朮(1錢),茯苓(1錢半),橘紅(5分),鯉魚(1尾,不論大小)

上述配方做成一份,先將鯉魚去鱗和內臟,用水煮熟後取出,用魚湯半鍾加入藥物,再加上生薑五片,煎成一碗,於空腹時服用,應當可以看到胎水排出。如果水未完全排出,胎兒在腹中死亡且脹悶症狀仍未緩解,可以再次製作一份,直到水盡脹消爲止。

  • 竹葉湯,用於治療妊娠期間的心悸膽怯、煩躁不安,稱之爲子煩。有一種配方中包含當歸、防風、梔子仁。

  • 白茯苓、麥門冬、黃芩(各3兩)

上每服四錢,竹葉五片,水煎服。若因血虛煩熱,宜兼用四物;若因中氣虛弱,宜兼用四君。

紫蘇飲,治妊娠失調,胎氣不安,上㽲作痛,名曰子懸,或臨產氣結不下等證。

大腹皮,川芎,白芍藥,陳皮,蘇葉,當歸(各一兩),人參,甘草(各半兩)

上每服一兩,薑、蔥、水煎服。一方有香附,無人參。若肝脾氣血虛而有火不安,宜兼逍遙散;若脾氣虛弱而不安,宜用四君、芎、歸。

安榮散,治妊娠小便澀少,遂成淋瀝,名曰子淋,甚妙。

白話文:

上藥每服四錢,加入竹葉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是由於血虛引發的煩熱,則應適當地配合使用四物湯;如果是由於中氣虛弱,則應配合使用四君子湯。

紫蘇飲,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調理失衡,胎兒不穩定,上腹部疼痛,被稱為子懸,或者在生產時氣結無法下達等症狀。

大腹皮、川芎、白芍藥、陳皮、蘇葉、當歸(各一兩),人參、甘草(各半兩)

上藥每服一兩,加入薑、蔥,用水煎煮後服用。有一種配方中加入了香附,但沒有加入人參。如果肝脾的氣血虛弱且伴有內火不安,則應配合使用逍遙散;如果脾氣虛弱而不安,則應使用四君子湯、川芎和當歸。

安榮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小便澀少,進而導致尿瀉,被稱為子淋,效果極佳。

麥門冬,通草,滑石,當歸,燈心,甘草,人參,細辛(等分)

上水煎服。一方人參、細辛加倍,為末,每服二錢,麥冬湯調服。若因肺經鬱熱,宜用黃芩清肺飲;若因膏粱厚味,宜用清胃散;若因肝經濕熱,宜用加味逍遙散。

天仙藤散,治妊娠三月之後,足指發腫,漸至腿膝,飲食不甘,狀似水氣,或腳指間出黃水,名曰子氣。

白話文:

藥方包括:麥門冬、通草、滑石、當歸、燈心、甘草、人參、細辛(以上藥材用量相等,先將所有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個藥方:人參和細辛的用量加倍,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麥冬湯調服。

如果病因是肺部鬱熱,應使用黃芩清肺飲;如果病因是過量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則應使用清胃散;如果病因是肝部溼熱,則應使用加味逍遙散。

「天仙藤散」,此藥方用於治療懷孕三個月後,腳趾開始腫脹,逐漸影響到腿部和膝蓋,飲食無味,狀似水氣,或者腳趾間流出黃水,這被稱為子氣。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炒),陳皮,甘草,烏藥(等分)

上每服三、五錢,加生薑、木瓜各三片,紫蘇三葉,水煎,食前,日進三服。若因脾胃虛弱,宜兼六君子;中氣下陷,須用補中益氣湯。

羚羊角散,治妊娠虛風,頸項強直,筋脈攣急,語言蹇澀,痰涎不利,不省人事,名曰子癇。

羚羊角(鎊),川獨活,棗仁,五加皮,薏苡仁(炒),防風,當歸,川芎,茯神,杏仁(去皮尖,各五分),炙甘草,木香(各一分)

白話文:

材料:

  • 天仙藤(先用水清洗,再稍微炒一下)
  • 香附(炒過)
  • 陳皮
  • 甘草
  • 紅花(以上五種材料等量)

每份服用量為3至5錢,加上生薑、木瓜各三片,紫蘇葉三片,用水煎煮,於餐前服用,每日三次。

如果因脾胃虛弱,則應配合使用「六君子」方。 若中氣下陷,則需使用「補中益氣湯」。

【羚羊角散】 此方用於治療妊娠期間出現的虛風症狀,如頸部和背部僵硬,肌肉緊繃,語言困難,呼吸時有痰聲,意識不清,此為「子癇」。

材料:

  • 羚羊角(磨碎)
  • 川獨活
  • 棗仁
  • 五加皮
  • 薏苡仁(炒過)
  • 防風
  • 當歸
  • 川芎
  • 茯神
  • 杏仁(去皮尖)
  • 炙甘草
  • 木香(各份量分別為:羚羊角1鎊,其他各五分,炙甘草和木香各一分)

上加姜五片,水煎服。若因肝經風熱,或怒火所致,須用加味逍遙散。

多汗,治妊娠脾胃虛弱,氣滯惡阻,嘔吐痰水,飲食少進,益胃和中。一名參橘散。

人參,陳皮,麥門冬,白朮(各一錢),厚朴(制),白茯苓(各五分),炙甘草(三分)

上加淡竹茹一塊,薑、水煎,溫服。若因中脘停痰,宜用二陳、枳殼;若因飲食停滯,宜用六君加枳殼;若因脾胃虛,宜用異功散。

竹茹湯,治孕婦嘔吐不止,噁心少食,服此止嘔清痰。

白話文:

在煎煮藥物時,請加入五片薑。若病症是因為肝經風熱,或是因情緒激動產生的怒火所導致,應使用加味逍遙散進行治療。

對於經常出汗的情況,適用於調理懷孕期間脾胃虛弱、氣血運行不暢、出現噁心反胃、吐出痰液、飲食減少的症狀。這也被稱為「參橘散」。

配方包括:人參、陳皮、麥門冬、白朮(每種各取一分)、厚朴(經過炮製處理)、白茯苓(各取五分)、炙甘草(三分)。

在上述配方中,請再加入一塊淡竹茹,並加入薑及水一起煎煮,然後溫服。如果病症是因為中脘部位積聚了痰液,應使用二陳湯和枳殼;若是飲食過量導致的積滯,則應使用六君子湯加上枳殼;如果是脾胃虛弱導致的,則應使用異功散。

竹茹湯,適用於治療懷孕期間持續嘔吐、噁心且食慾不振的症狀,服用後可以停止嘔吐並清除痰液。

竹茹(彈子大一丸),陳皮,半夏,茯苓(各錢半),生薑(二錢)

水鍾半,粳米一撮,煎七分,溫服。忌羊肉、雞、魚、麵食。

《良方》,半夏茯苓湯,治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不止。

半夏(泡,炒黃),陳皮,砂仁(炒,各一錢),白茯苓(二錢),甘草(炒,五分)

上用薑、棗、烏梅、水煎服。一、二劑後,用茯苓丸(在三九)。

烏附湯,治孕婦噁心阻食,養胃,調和元氣。

白話文:

竹茹(大約如彈子般大小的一顆)、陳皮、半夏、茯苓(各取錢半)、生薑(兩錢)。將這些材料與半杯水及一小撮的糯米一同煮沸,然後減小火候再煮至剩餘七分量,溫熱後服用。飲食禁忌包含羊肉、雞肉、魚類以及麵食。

「良方」中的「半夏茯苓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飲食不消化、嘔吐不停的情況。

半夏(需先浸泡後炒至黃色)、陳皮、砂仁(炒熟後各取一錢)、白茯苓(兩錢)、甘草(炒熟後取五分)。使用薑、棗、烏梅和水一起煎煮後服用。服用一到兩劑後,可開始使用茯苓丸(在第三十九步)。

「烏附湯」,用於治療懷孕婦女的噁心感,並能滋養胃部,調和身體的元氣。

烏藥,香附(制),白朮(土炒),陳皮(各一錢),人參,炙甘草(各八分)

水鍾半,姜三片,煎七分服。吐甚者,加丁香、砂仁各七粒。

《千金》,保孕丸,治妊婦腰背痛,善於小產,服此可免墮胎之患。此即《良方》杜仲丸,但彼等分用。

杜仲(四兩,同糯米炒去絲),川續斷(二兩,酒洗)

上為末,山藥糊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米飲下。忌酒、醋、惱怒。

一母丸,一名知母丸。治妊娠血熱頓僕,胎動不安,或欲墮產。

白話文:

烏藥、香附(經炮製)、白朮(經土炒)、陳皮(各一錢),人參、炙甘草(各八分)。

將上述藥物加水半碗,加入三片薑,煎至剩下七分,待溫後服用。若嘔吐嚴重,可再加入丁香、砂仁各七粒。

《千金》中的「保孕丸」,用於治療懷孕婦女的腰背疼痛,對防止小產有良好效果。這就是《良方》中的「杜仲丸」,只是在用量上有所不同。

杜仲(四兩,與糯米一同炒至無絲),川續斷(二兩,以酒洗淨)。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山藥糊調製成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約八九十粒,空腹時以米飲送服。忌食酒、醋和情緒過激。

「一母丸」,又名「知母丸」,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因血熱突然出現的胎動不安或有墮胎的風險。

知母(炒,為末)

上搗棗肉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人參湯嚼送。或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湯下,或嚼咽之。

束胎丸,懷胎七、八個月,恐胎氣展大難產,用此扶母氣,束兒胎,易產。然必胎氣強盛者乃可服。

條黃芩(酒炒,勿太熟。冬月一兩,夏月半兩),白朮(三兩),陳皮(二兩),白茯苓(七錢半)

上為末,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茯苓丸,治妊娠煩悶頭暈,聞食吐逆,或胸腹痞悶。

白話文:

知母(炒後,研磨成粉末)

將知母與棗肉一起搗碎,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用人參湯咀嚼後吞下。或者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三至四十顆,用白湯下。

束胎丸,適用於懷孕七到八個月時,預防胎兒過大導致生產困難,這藥物能補益母親的元氣,固定胎兒,使生產更容易。但必須是胎兒氣勢旺盛的情況才適合服用。

黃芩(酒炒,不要煮得太熟。冬季使用一兩,夏季使用半兩),白朮(三兩),陳皮(二兩),白茯苓(七錢半)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粥糊調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白湯下。

茯苓丸,適用於治療懷孕期間的煩躁、頭暈、聽到食物就噁心嘔吐,或者胸部和腹部感到脹滿不適的情況。

赤茯苓,人參,桂心,乾薑(炮),半夏(泡洗,炒黃),橘紅(各一兩),白朮(炒),甘草(炒),枳殼(麩炒,各二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日三服。上原方仍有葛根二兩,似非所宜也,用者當酌之。達生散,妊娠臨月服十餘劑則易產,或加砂仁、枳殼。如兼別證,以意增減。《詩》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注曰:先生,首生也。達,小羊也。羊子易生,故以此名之。

人參,白朮,當歸,白芍,陳皮,紫蘇(各一錢),炙甘草(二錢),大腹皮(酒洗,曬乾,三錢)

白話文:

赤茯苓、人參、肉桂、乾薑(炮製)、半夏(浸泡後炒黃)、橘紅(各一兩),白朮(炒)、甘草(炒)、枳殼(麩炒,各二兩)。

以上成分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蜜丸,大小如同桐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用米湯送服,每日三次。原始方中還包含葛根二兩,似乎不太適合,使用時應酌情考慮。

「達生散」,懷孕臨近產期時服用十多劑可以幫助順產,或者可以加入砂仁、枳殼。如果併發其他症狀,可根據情況增減藥量。

《詩經》中有言:「誕彌厥月,先生如達。」註解說:「先生」是指最先出生的嬰兒,「達」是小羊的意思。因為小羊容易生下來,所以用這個名字來命名這款藥方。

人參、白術、當歸、白芍、陳皮、紫蘇(各一錢),炙甘草(二錢),大腹皮(酒洗、曬乾,三錢)。

水一鍾半煎服。一方無當歸、白芍、白朮。

佛手散,一名芎歸湯。亦名當歸湯。治產後去血過多,煩暈不省,並一切胎氣不安,亦下死胎。

川芎(二錢),當歸(三、五錢)

上咀,每用半兩,水煎服。若腹疼加桂;若腹痛自汗,頭眩少氣,加羊肉;若不應,用八珍湯;若用下胎,當為末,以酒調服。

(錢氏),生化湯,此錢氏世傳治婦人者。

當歸(五錢),川芎(二錢),甘草(炙,五分),焦姜(三分),桃仁(十粒,去皮尖、雙仁),熟地(三錢)

白話文:

水煮至半鍾,然後服用。有一個方子不包含當歸、白芍、白朮。

佛手散,又稱芎歸湯,也被稱為當歸湯。用於治療產後失血過多引起的煩躁暈倒,以及所有與胎兒不適有關的狀況,也適用於處理死亡胎兒的情況。

川芎(二錢),當歸(三到五錢)

將以上材料切碎,每次使用半兩,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腹部疼痛,可添加桂枝;如果腹部疼痛且出冷汗,頭暈,氣息微弱,可以添加羊肉;如果藥物不起作用,可以使用八珍湯;如果需要引產,可以將藥物研磨成粉,用酒調和後服用。

生化湯,這是錢氏家族世代傳授的治療婦女疾病的方子。

當歸(五錢),川芎(二錢),甘草(炙,五分),焦姜(三分),桃仁(十粒,去除皮尖和雙仁),熟地(三錢)

上㕮咀,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溫服。一方無熟地。附加減法:凡胎衣不下,或血冷氣閉,血枯氣弱等證,連服生化湯二、三劑即下,或用此送益母丸一丸即下。蓋益母草行血養血,性善走而不傷人者也;一、凡婦人無論胎前產後,皆宜此藥;一、凡血暈虛暈,加荊芥穗六、七分;一、凡產婦氣虛氣脫,倦怠無力,加人參、黃耆;一、凡陽虛厥逆,加附子、肉桂;一、脈虛煩渴,加麥冬、五味;一、氣壅有痰,加陳皮、竹瀝;一、血虛血燥便結,加麻仁、杏仁、蓯蓉;一、多汗不眠,加茯神、棗仁、黃耆;上體多汗,加麻黃根;下體多汗,加漢防己;一、煩熱,加丹皮、地骨皮;一、口噤如風,反張瘛瘲者,加荊芥、防風各三、四分;一、惡露未盡,身發寒熱,頭痛脅脹,其小腹必然脹痛,加紅花、丹皮、肉桂各三、四分,玄胡一錢;一、內傷飲食,加山楂、陳皮、砂仁,或神麯、麥芽;一、外傷寒濕,或加蒼朮、白朮;一、血積食積,胃有燥糞,臍腹脹痛,加大黃二錢;一、產後下血不止,或如屋漏水沉黑不紅,或斷或來,或如水,或有塊,淋瀝不休,此氣血大虛之候,不可誤用寒涼。其脈浮,脫者,可加附子輩諸陽分藥,否則無救矣。

白話文:

上等的草藥研磨後,用水煎煮,量為二鍾,加入兩枚大棗,煮至約八分濃度,溫服。一方的配方中沒有熟地。

以下是一些附加的使用方法:

  • 如果胎衣不下或者血液冷凝、氣血不足等症狀,連續服用生化湯兩到三次,或者使用此藥物配合益母丸一丸,即可讓胎衣排出。益母草能活血養血,性質柔和,不會傷害身體。
  • 婦女無論在懷孕前或生產後,都適合使用此藥。
  • 若出現血暈虛暈的情況,可以添加荊芥穗六、七分。
  • 若產婦氣虛氣脫,感到疲倦無力,可以加入人參、黃耆。
  • 若是陽虛厥逆,可以加入附子、肉桂。
  • 脈搏虛弱且口渴,可以加入麥冬、五味子。
  • 若有氣體壅塞和痰多的情況,可以加入陳皮、竹瀝。
  • 若血虛血燥導致大便結硬,可以加入麻仁、杏仁、蓯蓉。
  • 若多汗失眠,可以加入茯神、棗仁、黃耆。
  • 上半身多汗,可以加入麻黃根。
  • 下半身多汗,可以加入漢防己。
  • 若煩熱,可以加入丹皮、地骨皮。
  • 若口噤如風,反張瘛瘲,可以加入荊芥、防風。
  • 若惡露未盡,身體發寒熱、頭痛脹脅,小腹必然會脹痛,可以加入紅花、丹皮、肉桂。
  • 若因內傷飲食,可以加入山楂、陳皮、砂仁,或者神麯、麥芽。
  • 若外傷寒濕,可以加入蒼朮、白朮。
  • 若血積食積,胃部有燥糞,臍腹脹痛,可以加入大黃。
  • 若產後下血不止,或者血液沈黑不紅,或者斷斷續續來去,或者像水一樣,或者有塊狀物,持續不停,這都是氣血大虛的症狀,不可誤用寒涼藥物。如果脈搏浮動、脫離正常,可能需要加入附子等補陽藥物,否則可能無法輓救。

佛手散單用當歸三錢,川芎二錢,此即其變方也。

會稽《錢氏世傳》曰:嘗論產證,本屬血虛,陰亡陽孤,氣亦俱病。如大補則氣血陡生,倘失調則諸邪易襲。四物避芍藥之寒,四物得薑、桃之妙。氣毋耗散,法兼補虛;食必扶脾,勿專消導。熱不可用芩、連,恐致宿穢凝滯;寒不宜用桂、附,反招新血流崩。三陽見表證之多,似可汗也,用麻黃則重竭其陽;三陰見里證之劇,似可下也,用承氣則大涸其血。耳聾脅病,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多,乃元弱似邪之證,毋同胃實。

厥由陽氣之衰,難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痓因陰血之虧,豈論剛柔,非滋營胡以潤絡?潮熱似瘧,以瘧治則遷延;神亂如邪,以邪論則立困。總屬大虛,須從峻補。去血多而大便燥,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和氣之能通;患汗出而小便難,六君倍用參、耆,必生津助液之可利。加參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活命長生調攝,須產前加意。

白話文:

佛手散單方使用當歸三錢,川芎二錢,這就是它的變化方。

會稽《錢氏世傳》說:曾經討論產症,本質上是血虛,陰氣消失,陽氣孤獨,氣血都有問題。如果補得太過,氣血會突然產生,如果調理失當,各種邪氣就會輕易侵襲。四物湯避開芍藥的寒性,加上薑、桃的效果更佳。氣不會消耗散失,方法兼顧補虛;飲食必須扶助脾胃,不要專門消導。熱病不適合使用黃芩、黃連,擔心導致舊病凝滯;寒病不適合使用肉桂、附子,反而會引發新血流崩。三陽出現表證多,似乎可以發汗,但使用麻黃則會加重陽氣的耗損;三陰出現裡證嚴重,似乎可以下藥,但使用大承氣則會大大耗盡血液。耳聾脅病,是腎虛積存的惡露,不要使用柴胡;嘩囂多汗,是元氣虛弱似有邪氣的證狀,不要認為是胃實。

這種情況是由於陽氣衰弱,難以分辨寒熱,必須大補才能回復陽氣;筋絞因為陰血缺乏,不分剛柔,必須滋養營養以潤滑脈絡?潮熱像瘧疾,以瘧疾治療則病情延長;精神混亂像邪氣,以邪氣論述則立即困擾。總體屬於大虛,需要進行嚴峻的補充。出血多且大便乾燥,使用蓯蓉加入生化湯,不是因為潤腸和氣就能通暢;患有多汗但小便困難,六君子湯加倍使用參、耆,必定能夠生津助液,有利於排泄。加入參生化頻繁服用,輓救產後的危急;活命長生調理,必須在產前用心。

當歸川芎湯,治小產後瘀血,心腹疼痛,或發熱惡寒。

當歸,熟地,白芍藥(炒),玄胡索(炒),川芎,桃仁,紅花,香附,青皮(炒),澤蘭,牡丹皮

上水煎,入童便、酒各小半。若以手按腹愈痛,此是瘀血為患,宜用此藥,或失笑散消之。若按之反不痛,此是血虛,宜用四物、參、苓、白朮。若痛而作嘔,此是胃虛,宜用六君子。若或作瀉,此是脾虛,宜用六君子送二神丸。

白話文:

【當歸川芎湯】,治療小產後的瘀血、心腹疼痛,或是發燒畏寒。

  • 當歸:補血調經。
  • 熟地:滋陰補腎。
  • 白芍藥(炒):養血緩急。
  • 玄胡索(炒):活血止痛。
  • 川芎:行氣活血。
  • 桃仁:破瘀通絡。
  • 紅花:活血散瘀。
  • 香附:理氣解鬱。
  • 青皮(炒):疏肝理氣。
  • 澤蘭:活血通經。
  • 牡丹皮:清熱涼血。

以上材料加水煎煮,加入一小半的童子尿和酒。如果用手按壓腹部反而更痛,這表示是瘀血造成的,適合使用這個藥方,或者使用「失笑散」來消散瘀血。如果按壓時沒有痛感,這是血虛的表現,應使用四物湯加上參、苓、白朮等來補血。如果痛感伴有噁心,這是胃虛的表現,應使用六君子湯。如果出現腹瀉,這是脾虛的表現,應使用六君子湯送服「二神丸」。

虛暈,治分娩交骨不開,或五、七日不下垂死者。

生男女婦人發(一握,燒存性),自死龜殼(一個,或佔過者亦可,酥炙),川芎,當歸(各一兩)

上咀。每用一兩,水煎服,良久,不問生死胎,自下。

當歸黃耆湯,方在補陣。治妊娠下痢腹痛。

芎歸補中湯,治氣血虛半產。

川芎,當歸,黃耆(炙),白朮(炒),人參,芍藥(炒),杜仲(炒),艾葉,阿膠(炒),瘛瘲(杵,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若脾氣虛弱,須用補中益氣湯;若氣虛有火,宜用安胎飲。

白話文:

針對分娩時骨盆未能順利開張,或者產後七天內仍未能下垂的問題,可用以下藥方進行治療:

  • 使用一握的「生男女婦人發」(需經過燒灼,保留其活性成分),配合一個「自死龜殼」(或使用曾被使用過的龜殼,需酥炙),以及一兩份的川芎和當歸,這些材料均需切碎並煮沸後服用。這種方法對活躍的胎兒無論生死都能促使其自然分娩。

對於懷孕期間出現下痢和腹痛的情況,可以使用「當歸黃耆湯」進行治療。

對於產後出現氣血雙虛引致的半產情況,則適用「芎歸補中湯」進行調理。

所需材料包括:川芎、當歸、黃耆(炙)、白朮(炒)、人參、芍藥(炒)、杜仲(炒)、艾葉、阿膠(炒)、瘛瘲(杵,炒,各一份錢),以及甘草(炙,五分)。

每服量為五錢,使用水煎煮後飲用。若遇到脾氣虛弱的情況,應使用「補中益氣湯」進行調理;若是因氣虛引致的內熱,則應使用「安胎飲」來進行治療。

保生無憂散,臨產服之,補其血,順其氣,或胞胎肥厚,根蒂堅牢者,皆可使之易產。又治小產瘀血腹痛。

當歸,川芎,白芍,乳香,枳殼,南木香,血餘

上等分,每服二、三錢,水煎,日二服。若胞衣既破,其血已涸,或元氣困憊,急用八珍湯斤許,水數碗,煎熟時飲救之,飲盡再製,亦有得生。

人參黃耆湯,治小產氣虛,血下不止。

人參,黃耆(炒),當歸,白朮(炒),白芍(炒),艾葉(各一錢),阿膠(炒,二錢)

白話文:

【保生無憂散】,臨產時服用,可以補充血氣,調順氣息。對於胎兒過大或胎盤牢固的情況,都可以幫助順利生產。同時也能治療小產後因瘀血導致的腹部疼痛。

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乳香、枳殼、南木香、血餘。每種材料均按等份配比,每次服用約二至三錢,用水煎煮,每日服用兩次。如果胎膜已經破裂,血液流失殆盡,或者元氣虛弱,可以立即使用「八珍湯」,用量約為半斤,用水數碗,煎煮後立即飲用,飲完後再製作一次,也有可能會得到新生。

【人參黃耆湯】,用於治療小產後氣虛、血流不止的情況。

成分包括:人參、黃耆(炒)、當歸、白朮(炒)、白芍(炒)、艾葉(各一錢)、阿膠(炒,二錢)。

上作一劑,水煎服。

《良方》,牛膝散,治胎衣不下,腹中脹痛,急服此藥腐化而下,緩則不救。

牛膝,川芎,朴硝,蒲黃(各三兩),當歸(一兩半),桂心(半兩)

上每服五錢,姜三片,加生地黃一錢,水煎服。

《局方》,黑神散,一名烏金散。《靈苑方》名肉桂散。治產後惡露不盡,胎衣不下,血氣攻心,腹痛不止,及治脾腎陰虛,血不守舍,吐衄等證。

白話文:

  1. 上述配方為一劑藥,需用水煎煮後服用。

  2. 「良方」中的「牛膝散」用於治療胎衣不下、腹部脹痛的情況。緊急時可服用此藥物使其腐化排出,若病情緩慢則可能無法救治。

  • 配方包含:牛膝(三兩)、川芎(三兩)、朴硝(三兩)、蒲黃(三兩)、當歸(一兩半)、桂心(半兩)。

  • 每次服用量為五錢,並加入三片薑和一錢生地黃,用水煎煮後服用。

  1. 「局方」中的「黑神散」,又稱「烏金散」。「靈苑方」則稱之為「肉桂散」。這藥方用於治療產後惡露未盡、胎衣不下、血氣衝擊心臟、腹痛不停,以及治療脾腎陰虛、血液不能保持在適當狀態所引發的吐血或鼻血等症狀。

黑豆(二兩,炒),當歸(去蘆,酒洗),熟地,蒲黃,白芍,甘草(炙),乾薑(炮),肉桂(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童便、酒各半調服。《良方》黑神散有炮附子半兩,無蒲黃。

《簡易》,黑神散,方在和陣。治一切失血。

經驗滑石散,治產難,凡水下胎干,胎滯不生,用此最效。

滑石(飛過,一兩),白蜜,香油(各半盞)

上將油、蜜慢火熬熟三、四沸,掠去沫,調滑石末頓服,外以油調於產婦臍腹,上下摩之,立效。

白話文:

  1. 黑神散:取黑豆(炒)二兩、當歸(去蘆頭,以酒浸泡清洗)、熟地、蒲黃、白芍、甘草(炙)、乾薑(炮)以及肉桂(各一兩)。以上材料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使用童子尿和酒等量調和服用。《良方》中提及的黑神散含有炮附子半兩,但不包含蒲黃。

  2. 簡易黑神散:方子在《簡易》中可以找到,適用於治療所有因出血導致的疾病。

  3. 體驗滑石散:用於治療產後難產,尤其對於因水下胎或胎兒滯留導致的產後困難,此方效果極佳。

材料如下:滑石(經過飛粉處理,一兩)、白蜜和香油(各半盞)。

將香油和白蜜以慢火加熱至約三到四次沸騰,去除浮沫,然後加入滑石粉攪拌成糊狀,一次性服用。同時,將香油塗抹在產婦的腹部,從上至下按摩,可迅速見效。

難產方

令產婦以自己髮梢含於口中,噁心即下,亦治胎衣不下。

《良方》,桂心散,治妊娠因病胎不能安者,可下之。

桂心,栝蔞,牛膝,瞿麥(各五分,或一錢),當歸(一錢或二、三錢)

上水煎。

桂香散,治胎死腹中不下。

桂心(三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作一服,酒調下。

下胎小品方。

用麥櫱一升,擂碎,水二升,煮一升,服之即下,神效。按:麥櫱能損氣破血如此,故凡脾胃虛弱,及飲食不化者,不宜用明矣。又方用牛膝一兩,酒一鍾,煎七分,作二服即下。

白話文:

【難產方】

讓產婦將自己的頭髮梢放入嘴裡,有嘔吐感時就會順利分娩,這也適用於胎衣未排出的情況。

《良方》中的【桂心散】,對於懷孕期間因疾病導致胎兒不安定的狀況,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進行引產。

配方如下:

  • 桂心(各五分,或一錢)
  • 栝蔞(各五分,或一錢)
  • 牛膝(各五分,或一錢)
  • 瞿麥(各五分,或一錢)
  • 當歸(一錢或二、三錢)

以上材料用水煎煮。

【桂香散】,對於胎死腹中無法自然分娩的狀況有療效。

配方如下:

  • 桂心(三錢)
  • 麝香(五分)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做成一份,用酒調和後服用。

【下胎小品方】

使用一升的麥櫱,打碎後加入二升水煮至一升,飲用即可幫助分娩。此方法非常靈驗。注意:麥櫱會耗氣破血,因此對於脾胃虛弱或者消化不良的人,應避免使用。另一個方子使用牛膝一兩,加入一鍾酒,煎至七分,分成兩份服用,即可幫助分娩。

《廣濟》,下胎方,並下死胎俱效。

天花粉(四兩),肉桂,牛膝,豆豉(各三兩)

上咀。用水七碗,煎二碗半,分三服,每服後一時許又進一服。

扶羸小品方,虛弱人慾下胎宜用此。

人參,粉草,川芎,肉桂,乾薑,桃仁,黃芩,蟹爪

上等分,每服一兩,水二鍾,煎八分,空心服,未動再服。

下死胎,凡胎死腹中,其舌多見青黑,口中甚穢而嘔,腹中不動,只覺陰冷重墜者是。

用平胃散一兩,以黃酒、河水各一鍾,煎至一鍾,入朴硝三、五錢,再煎三、五沸。溫服,其死胎即化水而出,萬不失一。又方:單用朴硝末三錢,以熱酒和熱童便調服立出,或用佛手散以酒調服亦妙。

白話文:

《廣濟》中的「下胎方」,對於處理死胎有很好的效果。

  • 天花粉(四兩),肉桂,牛膝,豆豉(各三兩)。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七碗水煎煮到剩下二碗半,分成三份服用,每次服用後約一個小時再服用下一份。

「扶羸小品方」,對於身體虛弱且想要引產的人,這個方法很適合使用。

  • 人參,粉草,川芎,肉桂,乾薑,桃仁,黃芩,蟹爪(等量分開)。

每份用量一兩,用二鍾水煎煮到剩八分,空腹時服用,若沒有反應,可再次服用。

對於死胎,通常死胎在腹中,舌頭會出現青黑色,口中味道難聞且嘔吐,腹部不動,只有感覺陰部寒冷且有重墜感的情況,可以確認為死胎。

  • 使用平胃散一兩,加上黃酒和河水各一鍾,煎煮到剩一鍾,加入朴硝三、五錢,再煎三、五次。溫熱服用,死胎會轉化為水排出,百發百中。另一個方子:單獨使用朴硝粉末三錢,用熱酒和熱童便調和服用,死胎馬上就會排出。或者使用佛手散與熱酒調和服用也很有效。

《千金》,去胎方

大麥曲(五升)

漬酒一斗,煮二、三沸,去滓,分五服,隔宿勿食,旦再服,其胎如糜,母無所苦,千金不傳。

《良方》,硫黃散,治產後陽氣虛寒,玉門不閉。

硫黃,烏賊骨(各半兩),五味子(五錢)

上為末,摻患處,日三易。

硫黃湯,治產後玉門不斂,陰戶突出。

硫黃(三錢),菟絲子,吳茱萸(各二錢),蛇床子(一錢半)

上研勻,用水二鍾,煎湯頻洗自收。

白話文:

《千金》去胎方:

使用大麥曲五升,浸泡一斗的酒,煮沸兩到三次,去除酒渣,分成五份服用。隔夜禁食,早晨再服用兩次,這樣胎兒就會像糜粥一樣流出,母親不會感到痛苦,此方法價值千金,但不公開傳授。

《良方》硫黃散,用於治療產後陽氣虛弱、寒涼以及玉門不關閉的症狀:

使用等量的硫黃和烏賊骨(各半兩),以及五味子(五錢)。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塗抹在病處,每天更換三次。

硫黃湯,用於治療產後玉門未能收縮、陰戶突出的症狀:

使用硫黃(三錢)、菟絲子、吳茱萸(各二錢)和蛇牀子(一錢半)。以上材料研磨均勻,用兩鍾水煎煮成湯,頻繁清洗患處,自然收縮。

《良方》,益母丸,一名返魂丹。治婦人赤白帶,惡露時下不止,及治婦人胎前產後經中諸般奇痛,無所不療。

《本草》云:此草胎前無滯,產後無虛,故名益母。

益母草一味,一名充蔚子,一名野天麻。方梗,對節生葉,葉類火麻,四五月間開紫花是,白花者非。

上於五月採取曬乾,連根莖葉,勿犯鐵器,磨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熱酒和童便化下,或隨證用湯引送下。一方:以此為末,每服二錢,或酒或童便,或隨證用引服之。一方:凡產時倉卒未合,只用生益母草搗汁,入蜜少許服之,其效甚大。一、益母膏方:依前採取搗爛,以布濾取濃汁,用砂鍋文武火熬成膏,如黑砂糖色為度,入瓷罐收貯。每服二、三匙,酒、便調下,或於治血湯藥中加一匙服之,尤妙。

白話文:

《良方》中有一個名為「益母丸」的藥方,又稱為「返魂丹」。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婦女的赤白帶病,以及在產前產後期間出現的各種奇特疼痛,基本上能治療婦科的各種問題。

根據《本草》的記載,這種草在產前沒有積滯,在產後沒有虛弱,因此被稱為「益母」。

主要成分是「益母草」,也稱為「充蔚子」、「野天麻」。這種草的梗長而直,對生葉,葉子類似火麻,五、六月開紫色花朵,白花則不是。

在五月份採收後曬乾,連根、莖、葉一起採收,避免接觸鐵器,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煉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用水熱酒或童便一起吞下,或者根據病情使用湯品引導服下。還有一種配方,每次服用兩錢,用水、酒或童便,或根據病情使用引導服用。

在生產時匆忙未完成合併的情況下,僅需使用生益母草搗汁,加入少量蜂蜜服用,效果非常顯著。還有一個益母膏方,按照前述方法搗碎,用布過濾取得濃汁,使用砂鍋以文武火熬煮成膏狀,顏色如黑砂糖為佳,放入瓷罐保存。每次服用兩到三匙,用水、酒調和後服用,或者在「治血湯」中加入一匙,效果更佳。

《良方》,奪命丹,治瘀血入胞,脹滿難下,急服此藥,血即消,衣自下。按:此方頗有回生丹之功用,下死胎必效,須用當歸方。

附子(炮,半兩),乾漆(碎之,炒煙盡),牡丹皮(各一兩)

上為細末,另用大黃末一兩,以好醋一升同熬成膏,和前藥丸,桐子大。溫酒吞五、七丸。一方有當歸一兩。

回生丹,治婦人產後諸疾,汙穢未淨,及一切實邪疼痛,死胎瘀血沖逆等證。

大黃膏法:用蘇木(三兩,河水五碗,煎至三碗,去柤聽用),紅花(三兩,炒黃色,用好酒一大壺,煮十餘滾,去柤聽用),黑豆(三升,煮熟存汁三碗,去豆去皮,曬乾為末,俱聽用),大黃(一斤,為末,用好醋入碗熬成膏,次下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攪勻,又熬成膏,盆內收盛候用。將鍋焦焙乾為末,同豆皮末俱入之)

白話文:

《良方》中提到的「奪命丹」,主要用來治療血塊進入子宮,導致腹脹、難以排便的情況。應立即服用此藥,血塊會消失,腹部也會緩解。這方劑與「回生丹」有類似的療效,特別適合處理胎死腹中的情況,但使用時需要配合當歸。

配方如下:

  • 附子(炮製後,半兩)
  • 乾漆(打碎後,炒至煙盡,一兩)
  • 牡丹皮(一兩)

以上成分研磨成細末,另外準備大黃末一兩,以及好醋一升,一同熬成膏狀,與前藥混合,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用溫熱的米酒吞服五到七顆。

另一個配方是「回生丹」,適用於女性產後各種疾病,如污垢未清或因實邪導致的疼痛,以及胎死腹中的情況。

「大黃膏」的製作方法如下:

  • 蘇木(三兩,加五碗河水煮至三碗,去掉渣,備用)
  • 紅花(三兩,炒至呈黃色,加入一大壺好酒,煮沸十多次,去除渣,備用)
  • 黑豆(三升,煮熟後保留三碗汁,去除豆子和皮,曬乾研磨成粉末,備用)
  • 大黃(一斤,研磨成粉,加入好醋煮成膏,接著加入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攪拌均勻,再次熬成膏,放入盆中保存待用)
  • 鍋焦(焙乾研磨成粉,與黑豆皮粉末一起加入膏中)

人參,白朮,青皮,木瓜(各三錢),當歸,川芎,元胡,蒼朮,香附(童便炒),蒲黃,赤茯苓,桃仁泥,熟地(各一兩),牛膝,三稜,山茱萸,五靈脂,地榆,甘草,羌活,陳皮,白芍(各五錢),良薑(四錢),烏藥(二兩半),木香,乳香,沒藥(各一錢)

上為末,用前大黃膏為丸,彈子大,金簿為衣。不拘時,隨證擇用湯引送下一丸。

白話文:

人參、白朮、青皮、木瓜(各9公克)、當歸、川芎、元胡、蒼朮、香附(童便炒)、蒲黃、赤茯苓、桃仁泥、熟地(各30公克)、牛膝、三稜、山茱萸、五靈脂、地榆、甘草、羌活、陳皮、白芍(各15公克)、良薑(24公克)、烏藥(60公克)、木香、乳香、沒藥(各3公克)

以上所有成分研磨成粉末,使用先前製好的大黃膏做成丸狀,大小如彈子,表面覆蓋金箔。服用時間不限,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湯劑引導吞服一丸。

請注意,這是一個中醫方劑的描述,其用途和劑量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來判斷並指導使用。請在使用前諮詢醫生或中醫師。

斷產灸法,一傳方欲絕產者,灸臍下二寸三分陰動脈中三壯。此當自臍中至骨際折作五寸約之。

《千金》,斷產方

四物湯(一劑),芸臺子(一撮,即油菜子),紅花

水鍾半,煎八分,經後空心服則不受胎。

斷產小品方,斷產墮胎有驗。

故蠶蛻紙(方一尺)

上燒為末,空心酒調服,終身不受孕。

(丹溪),斷子法

用白麵曲一升,無灰酒五升作糊,煮至三升半,濾去滓,分作三服,候經至前一日晚五更及天明各吃一服,經即不(一無不字)行,終身無子矣。

白話文:

【斷產灸法】,一種傳承的方子用於防止生產,灸肚臍下二寸三分處的陰動脈中三壯。這應從肚臍到骨頭邊緣折成大約五寸長來測量。

《千金》 斷產方

四物湯(一份),芸臺子(一把,即油菜籽),紅花

用水煎煮一半的時鐘時間,減至八分,月經結束後空腹服用則不會懷孕。

【斷產小品方】,這方法對於斷產和墮胎有驗證效果。

因此使用蠶蛻紙,長度約一尺。

將它燒成粉末,空腹用酒調和服用,可以終生不受孕。

(丹溪) 斷子法

使用一升的白麵曲,加上五升的無灰酒做成糊狀,煮至三升半,過濾掉渣滓,分成三次服用,等月經開始前一個晚上在五更和天明各吃一次,月經就會停止,終生不會有子孫。

(仲景),羊肉湯,治產婦腹中㽲痛寒痛,血氣不足,虛弱甚者,及寒月生產,寒氣入於子門,手不可犯,臍下脹滿,此產後之寒證也。並治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裡急者。

精羯羊肉(一斤),當歸(三兩),生薑(五兩)

上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加蔥、椒、鹽,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薑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

《良方》,羊肉湯,治產婦脾虛,寒邪內乘,以致腹痛,或頭眩,臍脅急痛。

精羊肉(四兩),當歸,川芎(各半兩),生薑(一兩)

白話文:

【張仲景】,【羊肉湯】,用於治療產後婦女的腹部疼痛和寒痛,因血氣不足及身體虛弱嚴重的情況,特別是冬季生產時,寒氣進入產道,導致腹部脹滿,這是產後寒症的一種表現。此外,它還能治療腹內疼痛的寒冷疝病,以及肝膽部位疼痛,且伴有內急的症狀。

  • 精選山羊羊肉(一斤),
  • 當歸(三兩),
  • 生薑(五兩)。

以上材料用八升水煮沸,提取三升汁液,加入蔥、花椒、鹽,溫和地服用,每日三次,每次七合。如果寒氣較重,可增加生薑至一斤;若疼痛嚴重伴隨噁心嘔吐,則需加入橘皮(兩兩)及白朮(一兩)。

【良方】,【羊肉湯】,用於治療產後婦女脾虛,被寒邪所侵,導致腹痛,或者頭暈,腹部及側腹部疼痛。

  • 精選羊肉(四兩),
  • 當歸,
  • 川芎(各半兩),
  • 生薑(一兩)。

上以水十盞,煎至四盞,分四次空心服。

《良方》,黃雌雞湯,治產後虛羸腹痛。

當歸,白朮(炒),熟地黃,黃耆(炒),桂心(各半兩),小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細切)

上先用水七碗,煮雞至三碗,每用汁一碗,藥四錢煎。日三服。

母雞湯,治產後褥勞,虛汗不止。

人參,黃耆,白朮,白茯苓,麻黃根,牡蠣(煅,各三錢)

上用母雞一隻,去毛雜淨,水六、七碗,同藥煮至三碗,任意服之。

白話文:

上以水十盞,煎至四盞,分四次空心服。- 將十杯水煮沸,煮到剩四杯,分成四份,在空腹時服用。

《良方》,黃雌雞湯,治產後虛羸腹痛。- 根據良方,有黃雌雞湯可以治療產後虛弱和腹部疼痛。

當歸,白朮(炒),熟地黃,黃耆(炒),桂心(各半兩),小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細切)- 使用當歸、炒白朮、熟地黃、炒黃耆、桂心各半兩,以及一隻去頭腳腸翅的小黃雌雞,細切後使用。

上先用水七碗,煮雞至三碗,每用汁一碗,藥四錢煎。日三服。- 首先用七碗水煮雞至三碗,每次使用一碗雞湯和四錢藥材煎煮,每天服三次。

母雞湯,治產後褥勞,虛汗不止。- 有一個母雞湯方子,可以治療產後疲勞和虛汗不停。

人參,黃耆,白朮,白茯苓,麻黃根,牡蠣(煅,各三錢)- 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白茯苓、麻黃根和煅牡蠣各三錢。

上用母雞一隻,去毛雜淨,水六、七碗,同藥煮至三碗,任意服之。- 使用一隻去毛淨的母雞,加上六、七碗水,與藥材一起煮至三碗,隨意飲用。

豬腰湯,治產後褥勞,寒熱如瘧,自汗無力,咳嗽頭痛腹痛俱效。

豬腰(一對),當歸,白芍藥(酒炒,各一兩)

上以藥二味,用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滓,將豬腰切如骰子塊,同晚米一合,香豉一錢,加蔥、椒、鹽煮稀粥。空心日服一次,神效。或加人參更妙。

四神散,治產後血虛,或瘀血腹痛。

當歸(二錢),川芎,芍藥(炒,各一錢),炮姜(五分)

上水煎服。

大岩蜜湯,治產後陽氣虛寒,心腹作痛,不食嘔吐,四肢厥逆。

生地,當歸,芍藥(炒),乾薑,吳茱萸,桂心,獨活,甘草(炒),小草(各一兩),細辛(半兩)

白話文:

【豬腰湯】,用於治療產後褥勞,症狀包括發熱和發冷像瘧疾一樣,自汗、無力,咳嗽、頭痛、腹痛等症狀都有療效。

材料:豬腰(一對)、當歸、白芍藥(酒炒,各一兩)。

做法:以上兩種藥材用水煮沸三碗,然後去除渣滓,接著將豬腰切成骰子大小的塊狀,與一合晚米、一錢香豉一起加入蔥、椒、鹽煮成稀粥。在空腹時一天服用一次,效果神妙。也可以加入人參來增強療效。

【四神散】,用於治療產後血虛或瘀血腹痛。

材料:當歸(二錢)、川芎、芍藥(炒,各一錢)、炮姜(五分)。

做法:以上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大巖蜜湯】,用於治療產後陽氣虛寒,心腹疼痛,不想吃東西、嘔吐,四肢冰冷的症狀。

材料:生地、當歸、芍藥(炒)、乾薑、吳茱萸、桂心、獨活、甘草(炒)、小草(各一兩)、細辛(半兩)。

上每服半兩,水煎服。

《良方》,人參湯,治產後諸虛不足,發熱盜汗,內熱晡熱等證。此即參歸湯,亦名團參散。

人參,當歸(等分)

上為末,先以豬腰子一枚切片,糯米半合,蔥白二莖,入水二鍾,煎汁八分,再入藥三錢煎服。

白茯苓散,治產後褥勞,頭目肢體疼痛,寒熱如瘧。

白茯苓(一兩),人參,當歸,黃耆,川芎,白芍藥(炒),熟地,桂心(各半兩),豬腰(一對)

白話文:

每副藥物服用半兩,用水煎煮後飲用。

「良方」中的「人參湯」,適用於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的情況,如發熱、盜汗和內熱等症狀。此方即是「參歸湯」,又名「團參散」。

所需材料:

  • 人參
  • 當歸(等量)

將以上材料磨成粉末。首先準備一片豬腰,大小適中,糯米半合,兩根蔥白,加水二鍾,煮至剩餘八分水後,加入三錢的藥材,繼續煎煮後飲用。

「白茯苓散」,適用於產後褥勞,以及頭部、四肢疼痛,以及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

所需材料:

  • 白茯苓(一兩)
  • 人參
  • 當歸
  • 黃耆
  • 川芎
  • 白芍藥(炒)
  • 熟地
  • 桂心(各半兩)
  • 豬腰(一對)

上以水三盞,入豬腰並薑、棗各三事,煎二盞,去柤,入前藥半兩,煎一盞服。

《良方》,七珍散,治產後不語。

人參,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兩),細辛(七錢),防風,硃砂(另研,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服。

《良方》,趁痛散,治產後骨節疼痛,發熱頭重,四肢不舉。

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耆(炒),桂心,獨活(加姜,各半兩)

白話文:

取水三杯,加入豬腰與薑、棗各三塊,煮至兩杯,去除棗,加入半兩的藥物,再煮至一杯後服用。

這是《良方》中的「七珍散」,用於治療產後無法說話的狀況。

人參、石菖蒲、生地、川芎(各一兩)、細辛(七錢)、防風、硃砂(分別研磨,各半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湯調和後服用。

這是《良方》中的「趁痛散」,用於治療產後骨節疼痛、發熱頭痛、四肢無力的狀況。

牛膝(以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兩)、當歸、白朮(炒)、黃耆(炒)、桂心、獨活(加入姜,各半兩)。

上每服半兩,水煎。

補脬飲,治產後傷動脬破,不能小便而淋瀝。

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皮根,白芨(各一錢,俱為末)

用水一碗,同煮至絹爛如餳。空心頓服。服時不得作聲,作聲則不效。

《良方》,止汗散

牡蠣(煅粉,半兩),小麥麩(八兩,炒黃為細末)

上每服三、五錢,用豬肉汁調服。

《良方》,麻黃根湯,治產後虛汗不止,身熱發渴,驚悸不安。

麻黃根,人參,黃耆(炒),當歸,牡蠣(煅粉),甘草(炒,等分)

白話文:

上每服半兩,水煎。

【補脬飲】,治產後傷動膀胱破裂,不能排尿而頻尿。

生黃絲絹(一尺長,剪碎),白牡丹皮根,白芨(各一錢,均研成粉末)

用水一碗,與絹一起煮沸至絹軟糯。空腹一次性服用。服藥時不應說話,否則藥效會減弱。

《良方》,止汗散

牡蠣(煅成粉,半兩),【小麥麩】(八兩,炒至金黃研成細粉)

上每服三、五錢,用【豬肉】汁調和服用。

《良方》,【麻黃根湯】,治產後虛汗不止,身體發熱口渴,心神不安。

麻黃根,人參,黃耆(炒製),當歸,牡蠣(煅成粉),甘草(炒製,等量)

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服。

二味參蘇飲,治產後瘀血入肺,咳嗽喘急。

人參(一兩),蘇木(二兩)

上作一劑,水煎服。若既愈,當用六君子以補脾胃。若口鼻黑氣起,宜急用此藥加附子五錢,亦有得生者。

《良方》,黃龍湯,治妊婦寒熱頭疼,嘿嘿不食,脅痛嘔痰,及產後經後外感風寒,熱入胞宮,寒熱如瘧等證。

按:此即小柴胡湯之去半夏也。

柴胡(二錢),黃芩(炒),人參,甘草(各一錢)

上用水煎服。

(陳氏),二母散,治產後熱血上攻,留於肺經,咳嗽喘促。

白話文:

上每服四、五錢,水煎服。這表示每次服用四到五錢的藥材,需要用水煮沸後服用。

參蘇飲,治產後瘀血進入肺部,咳嗽喘息。參蘇飲由人參和蘇木兩種藥材組成。人參用量為一兩,蘇木用量為二兩。將這兩種藥材一起煎煮成一劑,然後服用。如果病情已經好轉,應該使用六君子湯來補益脾胃。如果出現口鼻出現黑色氣體,則應立即使用此藥物加上五錢的附子,有可能會讓患者存活。

《良方》中的黃龍湯,可以治療懷孕期間的發燒、頭痛、食慾不振、肝膽疼痛、嘔吐痰液,以及產後月經停止後,因外感風寒導致熱邪進入胞宮,引起類似瘧疾的症狀。

根據:這是小柴胡湯去掉半夏的一種形式。

柴胡用量為二錢,黃芩需先炒過,人參和甘草各自用量為一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陳氏)的二母散,可以治療產後熱血上衝,停留在肺經,導致咳嗽喘息的症狀。

知母,貝母,人參,桃仁,杏仁(俱去皮尖),白茯苓

上等分,每服五錢,薑、水煎服。

豬蹄湯,治氣血不足,乳汁不下。

用八物湯加黃耆、漏蘆、陳皮、木通,先以豬蹄煮汁二碗,煎藥服之。或加天花粉。

又方:用豬蹄一副,通草二兩,川芎一兩,甘草一錢,穿山甲十四片炒。將豬蹄洗切,入水六碗,同藥煎煮約至三碗,加蔥、薑、鹽料,取汁飲之。忌冷物。要吃羹湯助其氣血,乳汁自下。夏月不可失蓋,時用蔥湯洗乳為佳。

白話文:

知母、貝母、人參、桃仁、杏仁(去皮尖)、白茯苓,這六味藥材按照上等比例分開使用,每次服用量為五錢,使用薑和水來煎煮後服用。

豬蹄湯,用於治療氣血不足,以及乳汁不下的情形。

使用八物湯,加上黃耆、漏蘆、陳皮、木通,首先以豬蹄煮出兩碗汁液,然後再煎藥品服食。也可加入天花粉。

另一個配方:使用豬蹄一副,通草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兩

《良方》,湧泉散,下乳。忌食薑、椒辛辣飲食。

王不留行,瞿麥,麥門冬,龍骨(各二錢)

上用豬蹄汁一碗,酒一杯,煎服。以木梳於乳上梳下。

玉露散,治產後乳脈不行,身體壯熱,頭目昏痛,大便澀滯。

人參,白茯苓,當歸,炙甘草(各五分),桔梗,川芎,白芷(各一錢),芍藥(七分)

上水煎。食後服。如熱甚大便秘結,加大黃三、五分炒用。

白話文:

《良方》中的「湧泉散」是用來通乳的方子,應避免食用薑、辣椒等辛辣食物。

使用以下的草藥:王不留行、瞿麥、麥門冬、龍骨(每種各取二錢)。

將一盞豬蹄汁和一杯酒混合一起煮沸服用。在服用後,可用木梳在乳房上輕梳以幫助通乳。

「玉露散」用於治療產後乳汁不通,伴有身體發熱、頭暈眼花、大便不順的情況。

使用的人參、白茯苓、當歸、炙甘草(各取五分)、桔梗、川芎、白芷(各取一錢)、芍藥(七分)。

以上草藥用水煎煮,於餐後服用。如果出現嚴重的發熱、大便乾結的情況,可適量加入大黃(三至五分,炒製後使用)。

《良方》,漏蘆湯,治婦人肥盛,脈氣壅結,乳少。

漏蘆(二兩),蛇蛻(一條),土瓜根

上共為末,酒調下二錢

栝蔞散,治吹乳腫痛。

栝蔞(一個),乳香(二錢)

上用酒煎服。外用南星為末,以溫湯調塗。

(滑氏),白濁,治肝腎二經氣血虧損,脅脹作痛,或脅脹頭暈,寒熱發熱,或遍身作痛,經候不調。

熟地,白朮(炒,各一兩),棗仁(炒),獨活(各四兩),當歸,川芎,黃耆(炒),山藥,五味子(炒,杵),山茱萸肉,木瓜(各半兩)

白話文:

《良方》中的「漏蘆湯」,適用於治療婦女體態肥胖,脈象與氣血阻塞,導致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所需材料包括:漏蘆(二兩)、蛇蛻(一條)、土瓜根。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以酒調製後服用,每次服用量為二錢。

「栝蔞散」則用於治療乳腺炎引起的腫脹和疼痛。所需材料包括:栝蔞(一個)、乳香(二錢)。此方需以酒煎煮後服用。外敷部分則使用南星研磨成粉末,以溫水調製後塗抹患處。

「滑氏」的「白濁」方,適用於治療肝腎兩經之氣血不足所引發的肋骨脹痛,或者肋骨脹痛伴隨頭暈、寒熱發熱,或者全身疼痛,以及經期不調的情況。所需材料包括:熟地、白朮(炒)、棗仁(炒)、獨活(各一兩)、當歸、川芎、黃耆(炒)、山藥、五味子(炒、杵)、山茱萸肉、木瓜(各半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棗、水煎服。

《金匱》,膠艾湯,治勞傷血氣,衝任虛損,月水過多,淋瀝不止。

阿膠(炒),川芎,炙甘草(各一兩),艾葉,當歸(各兩半),白芍,熟地(各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一方加地榆、黃耆,即名安胎散。

《集驗》,加味八珍湯,治婦人思慮過傷,飲食日減,氣血兩虛,月經不調,夜夢交感,或出盜汗,寢成勞損。

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各一錢),炙甘草,川芎,芍藥,軟柴胡,黃耆(各五分),香附(制),丹皮(各八分)

水鍾半,大棗一枚,煎七分,食前服。

白話文:

上等的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出自《金匱》,有膠艾湯,用於治療勞累導致的血氣失調,以及衝脈和任脈的虛弱,月經過多,淋灕不斷。

所需材料包括:炒阿膠、川芎、炙甘草(各一兩)、艾葉、當歸(各兩半)、白芍、熟地(各二兩)。

上等的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另外有一個方子,加入地榆和黃耆,稱為安胎散。

出自《集驗》,有加味八珍湯,用於治療婦女因思慮過度而傷害身體,飲食逐漸減少,氣血雙虛,月經不調,夜晚夢見性行為,或是出現盜汗,睡眠導致身體疲勞。

所需材料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各一錢)、炙甘草、川芎、芍藥、軟柴胡、黃耆(各五分)、香附(經過制備處理)、丹皮(各八分)。加上一枚大棗,用鐘半的水煎煮至七分,於餐前服用。

《集驗》,調衛養榮湯,治婦人室女一切月經不調,或先或後,或絕閉不通,憎寒壯熱,口苦無味,咳嗽躁煩頭眩,漸成勞證者。

當歸,生地,麥冬,沙參,陳皮,白朮(各一錢),牡丹皮,地骨皮(各八分),柴胡梢,桔梗(各五分),穀芽(一錢),甘草(四分)

上加蓮子、薑、棗,水煎服。痰中見血,加側柏葉;煩躁口乾,加炒山梔,倍麥門冬;脅下脹疼,加青皮、川芎;胸膈滿悶,加黃連姜炒,枳實,去麥冬、地骨皮;夜出盜汗,加黃連、黃耆,去柴胡、桔梗;大便秘結,加桃仁,倍當歸;咳嗽不已,加栝蔞仁、阿膠;小水不利,加木通、茯苓。

白話文:

《集驗》中提到的調衛養榮湯,主要用來治療婦女和處女的月經不調,包括月經提前或延遲,甚至完全停經的情形。此外,對於伴有畏寒發熱、口苦無味、咳嗽焦躁、頭暈等症狀的患者,也能使用此方。以下為其配方:

  • 當歸:活血調經,補血養心。
  • 生地: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 麥冬:潤肺養陰,清心除熱。
  • 沙參: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 陳皮:理氣和胃,化痰消食。
  • 白朮:健脾益氣,固表止汗。
  • 牡丹皮: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 地骨皮:清熱涼血,退虛熱。
  • 柴胡梢:疏肝解鬱,和胃止痛。
  • 桔梗:宣肺利咽,排膿解毒。
  • 谷芽:健脾和胃,消食。
  • 甘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

上記藥物加蓮子、薑、棗一起用水煎煮服用。若痰中帶血,可加用側柏葉;若患者煩躁口乾,可加炒山梔,並加倍麥門冬;若脅下脹痛,可加青皮、川芎;若胸膈滿悶,可加黃連(姜炒)、枳實,並去掉麥冬、地骨皮;若夜晚出現盜汗,可加黃連、黃耆,並去掉柴胡、桔梗;若大便乾結,可加桃仁,並加倍當歸;若咳嗽不止,可加栝蔞仁、阿膠;若小便不利,可加木通、茯苓。

《良方》,當歸散,治經水妄行不止,及產後氣血虛弱,惡露內停,憎寒發熱,宜服此去之。

當歸(酒洗),川芎,白芍(炒),白朮(炒),黃芩(炒,各半兩),山茱萸肉(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日三服。一方無山茱萸。氣虛者,去芩,加桂心一兩。

《良方》,丹參散,《良方》云:丹參一味,其治頗類四物湯,能破宿血,補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帶下,調經,下產後惡血,兼治冷熱勞,腰脊痛,骨節煩疼。

白話文:

《良方》中的當歸散,主要用於治療月經異常出血不止,以及產後氣血虛弱、惡露積聚,伴有畏寒發熱的情況。此藥方適用於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取二錢,用酒調和服用。

藥方內容如下:

  • 當歸(酒洗)
  • 川芎
  • 白芍(炒)
  • 白朮(炒)
  • 黃芩(炒)
  • 山茱萸肉(各半兩)
  • 其中,山茱萸肉的用量為一兩半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服用時,每次取二錢,用酒調和服用。

有一個變種配方,去除黃芩,並添加桂心一兩(如果氣虛)。

《良方》中的丹參散,據《良方》所述,主要成分為丹參一味。它在功效上類似於四物湯,能夠消散舊血,滋補新血,安胎保胎,引產死胎,止住月經過多或帶下,調節月經,消除產後的惡血。此外,它還能治療冷熱勞損、腰背疼痛和骨節痠痛等問題。

丹參(酒洗去土,晾乾,切)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經脈不調,食前服。冷熱勞,不拘時服。

玄胡當歸散,亦名延胡索散。治血積小腹疼痛,或因氣逆月經不行,肚腹作痛。

當歸,赤芍藥,劉寄奴,沒藥,枳殼(麩炒),玄胡索(炒)

上為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

牛膝散,治月水不利,臍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氣攻胸膈。

當歸(酒浸),牛膝(酒炒),赤芍藥,桂心,桃仁(去皮尖),玄胡索(炒),牡丹皮(各一兩),木香(三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或每服五、七錢,水煎服。

白話文:

丹參(先用水酒洗淨,去除泥土,晾乾後切片)

上等材料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溫酒調和服用。如果經脈不調,應在餐前服用。對於冷熱勞累引起的症狀,不分時間段都可以服用。

「玄胡當歸散」,又稱「延胡索散」。用於治療血塊聚集於小腹引起的疼痛,或者由於氣流逆轉導致月經不通,肚子疼痛。

當歸,赤芍藥,劉寄奴,沒藥,枳殼(炒至微黃),玄胡索(炒熟)

上等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熱酒調和服用。

「牛膝散」,用於治療月經不通暢,肚臍周圍疼痛,或者小腹牽引到腰部,氣流攻擊胸口和喉嚨。

當歸(用水酒浸泡),牛膝(用水酒炒熟),赤芍藥,桂心,桃仁(去掉皮和尖端),玄胡索(炒熟),牡丹皮(各一兩),木香(三錢)

上等材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調和服用。或者每次服用五到七錢,用水煎煮服用。

《良方》,交加散,治經脈不調,腹中撮痛,或結聚癥瘕,產後中風。又交加散方在和陣。

生地(一斤,取汁),生薑(十二兩,取汁)

上以地黃汁炒姜柤,薑汁炒地黃柤,干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服。加芍藥、玄胡、當歸、蒲黃、桂心各一兩,沒藥、紅花各五錢,尤效。

薑黃散,治瘀血凝滯,肚腹刺痛,或腹脹發熱等證。

薑黃,當歸(酒拌,各二錢),蓬朮(醋炒),紅花,桂心,川芎,玄胡索(炒),丹皮(各五分)

白話文:

《良方》中的交加散是用來治療經脈不調、腹中抽痛,或是結塊癥瘕以及產後中風的藥方。這個藥方還包括了和陣。

材料:生地一斤(取其汁液)、生薑十二兩(取其汁液)。

做法:使用地黃汁來炒薑柤,再用薑汁來炒地黃柤,然後將其乾燥研磨為粉末。每次服用約三錢,並用溫熱的酒來調服。若要更顯效用,可以添加芍藥、玄胡、當歸、蒲黃、桂心各一兩,沒藥、紅花各五錢。

另外,薑黃散是針對瘀血凝滯、肚腹刺痛,或者腹脹發熱等症狀的藥方。

材料:薑黃、當歸(需與酒混合拌勻)、蓬朮(需與醋一起炒)、紅花、桂心、川芎、玄胡索(需炒過)、丹皮(各五分)。

上水、酒各半煎服。

琥珀散,治心膈迷悶,肚腹撮痛,月信不通等疾。

烏藥(二兩),當歸(酒洗),蓬朮(醋製,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服。

溫經湯,治寒氣客於血室,以至血氣凝滯,臍腹作痛,其脈沉緊。

人參,牛膝(酒炒),甘草(炒,各一錢),當歸,川芎,芍藥,牡丹皮,蓬朮(醋炒),桂心(各五分)

上水煎服。

《經驗》,失笑散,治婦人心痛氣刺不可忍,及產後兒枕蓄血,惡血上攻疼痛,並治小腸氣痛。

五靈脂(淨者),蒲黃(等分,俱炒)

白話文:

上水和酒各半量一起煎煮後服用。

琥珀散,用來治療心神混亂,肚子疼痛,月經不順等疾病。

烏藥兩兩兩克,當歸(用酒洗過)一兩,蓬朮(用醋浸泡過)也是一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用溫熱的酒調和服用。

溫經湯,用來治療寒氣侵入血室,導致血液凝滯,肚臍周圍疼痛,脈象沈緊的病症。

人參一錢,牛膝(用酒炒過)一錢,甘草(炒過)一錢,當歸,川芎,芍藥,牡丹皮,蓬朮(用醋炒過),桂心各五分

以上材料用水煎煮後服用。

《經驗》中的失笑散,用來治療婦女的心痛和氣刺無法忍受的症狀,以及產後兒枕蓄血,惡血上沖引起的疼痛,同時也能治療小腸的氣痛。

五靈脂(淨選的),蒲黃(等量,都炒過)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用酒煎,熱服。一方:用好醋一杓熬成膏,再入水一鍾,煎至七分,熱服。一方:用醋糊和丸,龍眼大,每服一丸,以童便和水各半鍾,煎七分,溫服。按:此方若用以止痛,蒲黃宜減半;若用止血,則宜等分,或靈脂減半亦可。

澤蘭湯,治勞怯經閉。

澤蘭葉(二錢),當歸,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用水煎服。

當歸沒藥丸,治血瘀作痛,及血風筋攣骨痹,手足麻木疼痛。

當歸,五靈脂(炒,各一兩),沒藥(五錢)

白話文:

澤蘭湯,用於治療勞累導致的經脈閉塞。

澤蘭葉(二錢),當歸,芍藥(炒,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使用以上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當歸沒藥丸,用於治療血液瘀滯引起的疼痛,以及血風導致的筋肉收縮、骨頭痹痛,和手腳麻木疼痛的症狀。

當歸,五靈脂(炒,各一兩),沒藥(五錢)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醋附丸,治元臟虛冷,月候不調,腹中急痛,赤白帶下,渾身寒熱,胎氣壅滯不固。

香附米(半斤,醋煮,焙乾為末)

上以醋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飲下。

柏子仁丸,治血虛有火,月經耗損,漸至不通,日漸羸瘦而生潮熱,慎勿以毒藥通之,宜柏子仁丸,或前澤蘭湯主之。

柏子仁(炒研),牛膝(酒拌),卷柏(各半兩),澤蘭葉,續斷(各二兩),熟地黃(三兩,酒拌蒸爛,杵膏)

白話文:

【醋附丸】,用於治療本元臟腑虛弱,月經不調,腹部急痛,赤白帶下,全身寒熱,胎氣壅滯不穩固的情況。

  • 香附米(半斤,醋煮後,再焙乾磨成粉末)

以上成分以醋糊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約三十粒,以薑湯送下。

【柏子仁丸】,適用於治療血虛伴有內熱,月經大量流失,逐漸導致經血不通,身體日漸消瘦且出現潮熱症狀,切忌使用毒性藥物進行通經,可考慮使用【柏子仁丸】,或者前澤蘭湯進行治療。

  • 柏子仁(炒後研磨)
  • 牛膝(以酒浸泡)
  • 卷柏(各半兩)
  • 澤蘭葉
  • 遞斷(各二兩)
  • 熟地黃(三兩,以酒浸泡後蒸熟,再研磨成膏)

上為末,入地黃膏加煉蜜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空心米飲下。

烏賊魚骨丸,此即《內經》治血枯方。

烏賊魚骨(去甲,四兩),蘆茹(一兩,即茜根)

上為末,以雀卵搗丸,小豆大。每服五丸,或十丸,鮑魚煎湯下,以飯壓之。鮑魚即今之淡乾魚也。

增損四物湯,治脾虛不攝,血去不止。

人參,當歸,芍藥(炒),川芎,乾薑(炒,各一兩),甘草(炙,四錢)

上每服四錢,水煎服。

白話文:

上部的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地黃膏和煉製的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約一百餘顆,空腹時以米酒送服。

烏賊魚骨丸,這是出自《內經》治療血液枯竭的方法。

烏賊魚骨(去除外層,使用四兩),蘆茹(一兩,即茜根)

上部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鵝蛋液混合後製作成丸狀,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五到十顆,使用鮑魚煮的湯送服,並用飯壓住。

增損四物湯,用於治療脾虛無法收納,出血不停的情形。

人參、當歸、芍藥(炒製)、川芎、乾薑(炒製,各使用一兩),甘草(炙製,四錢)

上部的藥材每次使用四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奇效》,四物湯,治肝經虛熱,血沸騰而崩,久不止。

當歸(酒拌),熟地,白芍,川芎,阿膠(炒),艾葉(炒),黃芩(各半兩)

上每服四錢,水煎。

《良方》,加減四物湯,治婦人血積。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蓬朮,三稜,肉桂,乾漆(炒煙盡,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七錢,水鍾半,煎七分,食遠服。

四物二連湯,治婦人血虛發熱,或口舌生瘡,或晝安夜熱。

當歸,川芎,芍藥,熟地,胡黃連,宣黃連(各一錢)

白話文:

《奇效》: 四物湯,用於治療肝經虛熱、血氣過旺導致的崩漏症狀,且此症狀持續時間長久。配方包括:當歸(需與酒混合)、熟地、白芍、川芎、阿膠(需先炒過)、艾葉(也需炒過)、黃芩(每種藥材各半兩)。

服用時,每次取四錢,用水煎煮後飲用。

《良方》: 加減四物湯,適用於治療婦人因血塊積聚所引起的病症。配方包括:當歸、川芎、芍藥、熟地、蓬朮、三稜、肉桂、乾漆(需先炒至煙盡,比例均勻)。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量為五到七錢,用水半碗,煎至剩七分,於餐前飲用。

四物二連湯,用於治療婦人因血氣不足所引發的發熱症狀,或是口舌生瘡,或者白天安靜但夜晚發熱的情況。配方包括:當歸、川芎、芍藥、熟地、胡黃連、宣黃連(每種藥材各一錢)。

上作一劑,水煎服。

人參當歸湯,治去血過多,內熱短氣,頭痛悶亂,骨節作痛,或虛煩咽燥。

人參,當歸,生地,桂心,麥冬,白芍藥(各等分)

上用粳米一合,竹葉十片,水二鍾,煎一鍾,去米入藥五錢,棗二枚,煎服,或總煎之亦可。虛甚者用熟地黃。

《良方》,一味防風散,治肝經有風,以致血得風而流不歸經者。

用防風去蘆為末。每服一錢,白湯調服。一名獨聖散,每服二錢,空心食前,用酒煮,白麵清飲調下,極效。

龍骨散,治血崩不止。

白話文:

上製成一劑,用水煎煮後服用。

人參當歸湯:此方能治療因失血過多引起的內熱、氣虛、頭痛、胸悶、骨節疼痛,或者虛煩、咽喉乾燥等症狀。

人參、當歸、生地、肉桂、麥冬、白芍藥(以上各份量相等)

再加入一合(約等於現在的60克)的糯米、十片竹葉,用水兩杯(約等於現在的240毫升),煎煮至一杯,去掉糯米後,將藥物加入五錢(約等於現在的15克)、兩個紅棗一起服用,也可以全部煎煮後再服用。若體質虛弱則使用熟地黃。

《良方》中的一味防風散:此方用於治療肝經有風,導致血液隨風流動而不歸其經絡的症狀。

使用防風去除蘆頭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等於現在的3克),用白開水調服。另外有一種名爲獨聖散的配方,每次服用二錢(約等於現在的6克),在空腹時服用,用酒煮後,再用白麪清飲調服,效果極佳。

龍骨散:此方用於治療出血不停的情況。

龍骨(煅),當歸,香附(炒,各一兩),棕毛灰(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空心米湯調下。忌油膩、雞、魚炙爆物。

如聖散,治血崩,三服全愈。

棕櫚子,烏梅肉,乾薑(俱燒存性,為末,各等分)

上每服二錢,空心烏梅湯調服。一方單用棕皮,半燒半生,為末,每空心服二錢亦妙。

槐榆散,治血崩及腸風下血。

槐花,地榆(等分,炒焦)

白話文:

龍骨(煅製)、當歸、香附(炒製,各一份兩錢),棕毛灰(五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於空腹時用米湯調服。應避免食用油膩、雞肉、魚類及其他煎炸食物。

「如聖散」,用於治療血崩,三服即可完全康復。

「棕櫚子」、烏梅肉、乾薑(皆需燒後保持其原有性質,研磨成粉末,各等份)。

以上材料每次服用二錢,於空腹時用烏梅湯調服。有一方單獨使用棕皮,部分燒製部分生製,研磨成粉末,每次於空腹時服用二錢也同樣有效。

「槐榆散」,用於治療血崩以及腸風下血。

槐花、地榆(等份,炒至焦黃)

上二味,用酒煎飲之。

七灰散,治血崩神效。

蓮蓬殼,罌粟殼,醃蟹殼,益母草,旱蓮草,棕毛葉,藕節(各等分,俱燒存性為末)

空心醋點湯調下三錢。一秘方用棉花子,以銅鍋炒黑為末,黃酒調下二、三錢,三、兩次即止,並治崩漏、小產血不止。

棕灰散,方在和陣。治大腸下血,及崩漏失血。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方,使用酒精煎煮後飲用。

「七灰散」,對於血崩有神效。

蓮蓬殼、罌粟殼、醃蟹殼、益母草、旱蓮草、棕毛葉、藕節(各部分等量,都要燒至存在性質後研磨成粉末)

空腹時用醋調和湯水服下三錢。有一個祕方使用棉花子,用銅鍋炒至黑色後研磨成粉末,黃酒調和服用二到三錢,三到兩次就能停止,也適用於治療崩漏、小產出血不止。

「棕灰散」,詳細方子在和陣中。對大腸出血,以及崩漏失血有療效。

柏葉散,治元氣虛弱,崩中漏血,年久不愈,亦治白帶。

柏葉(炒),當歸,生地,續斷,川芎,龜甲(炙),禹餘糧(各一兩半),阿膠(炒,五錢),鱉甲(炙,兩半),赤石脂(煅),牡蠣(煅),地榆,艾葉(炒),鹿茸(炙,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粥飲調下。

子芩散,一名黃芩散。治壯熱崩中下血,是陽乘陰分,故經血泛溢,宜清其北方。

白話文:

【柏葉散】,用於治療元氣虛弱、崩中漏血且長時間未癒,同時也能治療白帶。成分包括炒柏葉、當歸、生地、續斷、川芎、炙龜甲、禹餘糧、阿膠(炒)、炙鱉甲、赤石脂(煅)、牡蠣(煅)、地榆、炒艾葉以及炙鹿茸。所有成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以粥和飲料調和後服用。

【子芩散】,又名【黃芩散】。用於治療壯熱崩中下血的情況,這是因為陽氣侵入陰分,導致經血過量,應使用此方來清淨北方之氣。

條黃芩(不拘多少為細末。)

上燒秤錘粹酒,食前調下三、四錢。一方有乾薑、白芷。一方以木耳、黃芩等分為丸,俱效。

《良方》,防風黃芩丸,治肝經風熱,以致血崩便血尿血等證。

條芩(炒黑),防風(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或食前,米飲,或溫酒送下。

劫勞湯,治勞嗽發熱,盜汗體瘦,唾中有血,或成肺痿。此救本也,非劫勞也,能用此者,庶可望生,此外恐非佳劑矣。

白芍藥(炒,一錢),人參,黃耆(炒),當歸,熟地,甘草(炒),白茯苓,五味子(杵炒),阿膠(炒),半夏(制,各五分,此上乃其原方,似有不足用者,仍宜加倍)

白話文:

  • 黃芩(不論多少,研磨成細粉)。

上述配方需先將秤錘燒熱,然後用酒浸泡,於飯前調製服用三至四錢。另一個方子含有乾薑和白芷,還有一個方子將木耳和黃芩按相同比例製成丸狀,這些方法都有效果。

《良方》中的防風黃芩丸,用於治療肝經風熱導致的血崩、便血、尿血等症狀。

黃芩(炒至黑色),防風(等量)

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以酒製成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於飯後或飯前,可以用米湯或溫酒送服。

劫勞湯,用於治療勞咳伴發熱、自汗、體質消瘦、咳嗽時有血跡,或者演變為肺痿。這是救治根本的方法,而非強迫休息。能使用這種療法的人,有望復原,否則可能效果不佳。

白芍藥(炒製,1錢),人參,黃耆(炒製),當歸,熟地,甘草(炒製),白茯苓,五味子(杵炒),阿膠(炒製),半夏(製造,各5分)。這是一個原始方劑,如果認為不足,仍應加大份量。

上薑、棗、水煎,日三服。鄉人楊元鼎女,及笄病此甚危,百藥無效,偶遇名醫,得此方服三十餘劑,遂愈不發。

《集驗》,歸神湯,治婦人夢交盜汗,心神恍忽,四肢乏力,飲食少進。

人參,白朮,白茯苓,歸身(各一錢),棗仁,陳皮(各八分),圓眼肉(七枚),甘草,羚羊角,琥珀(末,各五分)

上羚羊、琥珀二味不煎,余藥煎熟去柤,入二末和勻。食前服。

白芷散,治下元虛弱,赤白帶下,或經行不止等證。

白芷(一兩),海螵蛸(二枚,燒),胎髮(一團,煅)

白話文:

上薑、棗、水煎,日三服:取用上薑、棗加入水中煮沸,每日服用三次。

《集驗》中的「歸神湯」,用於治療婦人夢交、盜汗、心神不定、四肢疲軟、飲食減少的情況。

人參、白朮、白茯苓、歸身(各取一錢)、棗仁、陳皮(各取八分)、圓眼肉(七枚)、甘草、羚羊角、琥珀(分別研磨成粉,各取五分)。

其中羚羊和琥珀兩味不需煮沸,其他藥物煮沸後去渣,將兩種粉末混勻。在餐前服用。

「白芷散」用於治療下元虛弱、赤白帶下、或月經不停等症狀。

白芷(一兩)、海螵蛸(兩枚,烤過)、胎髮(一團,煅過)。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海藏),白芍藥散,治婦人赤白帶下,臍腹疼痛,如神。

白芍(二兩,炒),乾薑(半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溫米湯調下,晚又進一服,十日見效。

克應丸,治婦人赤白帶下。

熟地,赤芍(各二兩),當歸(二兩),赤石脂(煅,醋淬),龍骨,牡蠣(煅,酒淬),茯苓,丹皮,艾葉(制),川芎(各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良方》,滑石散,治熱淋。

白話文: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海藏),白芍藥散,治療婦人赤白帶下,臍腹疼痛,如同神跡。

白芍(二兩,炒),乾薑(半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清晨溫米湯調服,晚上再進一服,十天後見效。

克應丸,治療婦人赤白帶下。

熟地,赤芍(各二兩),當歸(二兩),赤石脂(煅,醋淬),龍骨,牡蠣(煅,酒淬),茯苓,丹皮,艾葉(制),川芎(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醋糊做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服五十丸,清晨以白湯送下。

《良方》,滑石散,治療熱淋。

滑石(五分,研),通草,車前子,葵子(各四分)

上為末,以漿水調服。

芍藥散,治婦人血滯腰脅痛。

白芍藥,玄胡(炒),肉桂(各一兩),香附米(二兩,醋一升,鹽半兩,同煮乾)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白湯調下。

《良方》,通氣散,治腎虛腰痛神效。

破故紙(酒炒為末)

上每服二錢,先嚼胡桃肉半個,空心以溫酒送下。

白話文:

  1. 滑石(五分,研磨)、通草、車前子、葵子(各四分):以上材料研磨後混合,用漿水調和服用。此方針對婦人因血液滯留引起的腰脅疼痛。

  2. 芍藥散:此方專門針對婦人因血滯所導致的腰脅疼痛。芍藥、玄胡(炒)、肉桂(各一兩),香附米(二兩,醋一升,鹽半兩,同煮乾燥):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不限時間,以熱水調和服用。

  3. 《良方》中的通氣散:此方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痛有很好的療效。破故紙(酒炒後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早晨空腹時,先咀嚼半個胡桃,然後以溫酒送服。

四制香附丸,調經養血,順氣受孕。

香附米(一斤,分四制,酒、醋、童便、米泔各浸一宿,曬乾用),當歸(酒洗),熟地(酒洗),白芍藥(四兩),川芎(各四兩),澤蘭葉,白朮,陳皮(各三兩),黃柏(酒炒),甘草(酒炒,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大典》,女金丹,此韓飛霞方也,一名不換金丹。內加熟地黃一兩,即名勝金丹。治婦人久虛無子,及產前產後一切病患。此藥能安胎催生,妊娠臨月服五、七丸,產時減痛。婦人子宮寒冷無孕,如服月餘,男女自至。

白話文:

【四制香附丸】,調理經期,補血養血,促進順利受孕。

材料如下:

  • 香附米(一斤,分成四份分別浸泡於酒、醋、童便、米泔水一晚,晾乾後使用)
  • 當歸(酒洗)
  • 熟地(酒洗)
  • 白芍藥(四兩)
  • 川芎(各四兩)
  • 澤蘭葉
  • 白朮
  • 陳皮(各三兩)
  • 黃柏(酒炒)
  • 甘草(酒炒,各一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酒和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十個丸子,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

【大典】中的【女金丹】,這是韓飛霞的配方,也被稱為【不換金丹】。在配方中加入一兩熟地黃,就成為【勝金丹】。這藥物能穩定胎盤,加速分娩,對於懷孕的女性,在臨月時可以服用五到七個丸子,分娩時能減輕疼痛。對於婦女子宮寒冷、不易受孕的情況,如果服用超過一個月,就能自然懷上男或女的嬰兒。

又治半身不遂,帶濁血崩,及產後腹痛吐逆,子死腹中,氣滿煩悶,臍腹作痛,月水不通,中風口噤,痢疾消渴,敗血上衝,頭疼寒熱,血運血泄,見鬼迷悶,產後傷寒,虛煩勞瘦。凡婦人諸疾,不問久近,並宜服之,兼治男子下虛無力等證。

人參,白朮(炒),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白薇(酒洗),丹皮,白芷,藁本肉桂,玄胡,沒藥(另研),赤石脂(另研,上各一兩),香附(醋浸三日,炒香,十五兩)

上共十六味,為末,煉蜜丸,彈子大,以瓷瓶收貯封固。每服一丸,空心溫酒化下,食乾物壓之;服至四十九丸為一劑,以癸水調平受妊為度。妊中三、五日服一丸,產後二、三日服一丸。醋湯下亦妙。

白話文:

此方適用於治療多種症狀,包括半身不遂、帶下、崩漏、產後腹痛、嘔吐、子死腹中、氣滿煩悶、臍腹疼痛、月經不通、中風口啞、痢疾、消渴、敗血上沖、頭痛發熱、血行異常、見鬼精神錯亂、產後感冒、虛弱、疲憊等婦女和男性下部虛弱無力等疾病。

人參、白朮(炒)、茯苓、炙甘草、當歸、川芎、白芍、白薇(酒洗)、丹皮、白芷、藁本、肉桂、玄胡、沒藥(研磨)、赤石脂(研磨)等十六味草藥,按照比例混合研磨,加入煉製的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狀,用瓷瓶密封保存。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用溫酒化開,然後吃些乾糧壓下。每次服用49丸為一個療程,直到達到調理身體,準備懷孕的程度。在懷孕期間,可以每隔3-5天服用一丸;產後2-3天後開始服用。用醋水送服效果也非常好。

琥珀丸,治婦人或老或少,或產前產後百病,及療三十六種諸病,七疝八瘕,心腹刺痛,卒中癱瘓,半身不遂,八風十二痹,手足痠疼,乳中結核結毒,懷胎驚動,傷犯不安,死胎不下並治。

琥珀,硃砂(各另研),沉香,阿膠(炒珠),附子(制),川芎,肉桂,五味子,石斛(各五錢),牛膝(酒浸),當歸,肉蓯蓉(酒洗,曬),人參,熟地,續斷,木香,沒藥(各一兩)

一方有牛黃、珍珠、乳香、玄胡(各一兩,共二十一味)。

白話文:

【琥珀丸】,用於治療女性無論年齡大小,產前產後的各種疾病,以及三十種以上的疾病,如疝氣、癥瘕、心腹疼痛、突然中風、半身不遂、風濕性多種病痛、手腳痠痛、乳房結塊、懷孕驚嚇、受傷不適、死胎不下等症狀皆可使用。

成分包括:琥珀、硃砂(各自研磨),沈香,阿膠(炒製),制附子,川芎,肉桂,五味子,石斛(各自五錢),牛膝(酒浸泡),當歸,肉蓯蓉(酒洗,曬乾),人參,熟地,續斷,木香,沒藥(各自一兩)。

另外有一方增加了牛黃、珍珠、乳香、玄胡(各自一兩,共二十一味)。

上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食前、午後溫酒化開服。凡服法或薑湯,或米湯,或酒,或燈草湯,或隨證用引,皆可下。若傷寒中風,角弓反張,用麻黃隨證改湯引送下。孕婦臨月,宜一日一服,至產順利,不覺疼痛。凡婦人服至五服十服之後,日倍飲食,其功言不盡述,服者當自覺也。

延年益嗣丹,滋補元氣,益精黑髮。按:此方即還元丹也,但製法分兩不同,宜參酌用之。方在補陣。

人參,天門冬(酒浸,去心),麥門冬(同上,各三兩),熟地黃(酒蒸,搗),生地黃(各二兩)白茯苓(酒浸,曬乾),地骨皮(酒浸,各五兩),何首烏(鮮者,半斤)

白話文:

將蜂蜜煉製成丸狀,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一丸,應於空腹、飯前、午後,以溫熱的酒溶解後服用。根據病情的不同,也可以選擇使用薑湯、米湯、酒或是燈草湯來調和服藥,甚至可以根據症狀調整引藥的方式。如果遇到傷寒或中風,導致角弓反張的情況,則可使用麻黃進行對症處理,並配合湯藥一同服用。

「延年益嗣丹」能滋養身體的元氣,增強體力,同時有助於頭髮變得濃密黑亮。這款藥方與「還元丹」相似,但製造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時需適當考量。主要用於補充身體的機能。

所需材料包括:人參、天門冬(需以酒浸泡並去除中心部分)、麥門冬(同法處理)、熟地黃(需以酒蒸煮並搗碎)、生地黃(各取三兩)、白茯苓(需以酒浸泡並曬乾)、地骨皮(需以酒浸泡,各取五兩)、何首烏(鮮品,取半斤)。

上將何首烏去皮切片,如干者用米泔水浸軟拈切,外用砂鍋入黑羊肉一斤,黑豆三合,量著水,上用甑箅,箅上放首烏煮而蒸之,以肉爛為度。鍋蓋須密,勿令泄氣。取起曬乾為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續嗣降生丹,治婦人五臟虛損,子宮冷憊,不能成孕。並治男子精寒不固,陽事衰弱,白濁夢泄,婦人帶下寒熱,諸虛百損,盜汗短氣,無不感應。此方乃溫隱居《求嗣保生篇》所載,云東京焦員外三世無嫡嗣,後遇一神僧,問其故。曰:無嗣者有三:一、祖宗無德,自身無行;二、夫妻年命恐犯禁忌;三、精神不守,妻妾血寒。焦公曰:治之有道乎?僧曰:先修德,後修身。三年之後到台山,令行童賜以方藥,名續嗣降生丹,依方服之,後不及二十年,子孫數人皆貴顯。此方無怪誕克伐之品,且溫且固,凡血海虛寒者,服之必佳。但溫力有餘,補力不足,倘益以人參、白朮、熟地、川芎、炙甘草各一兩,則八珍全而溫補贊育之功當非淺也,因命名曰加味續嗣降生丹。

白話文:

上級的首烏,去皮切片,如果是乾燥的,需要用米泔水浸泡軟化後再切片。外鍋使用砂鍋,加入一斤的黑羊肉和三合的黑豆,加上適量的水,上面放上首烏,開始蒸煮至肉熟軟為止。鍋蓋必須密封,避免氣體散失。取出後曬乾研磨成粉,然後用煉製的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約70-80顆,空腹時以溫熱的酒送服。

「續嗣降生丹」,這方子可以治療婦女五臟虛弱、子宮冷涼,無法懷孕的問題。同時也能治療男性精液寒冷、性功能減退、夢中遺精,以及婦女帶下病(白帶)伴隨寒熱,各種虛弱的狀況,包括盜汗、呼吸急促等症狀,對這些問題都有很好的療效。這方子來自溫隱居的《求嗣保生篇》,講述了東京的一位焦員外,三世都沒有子孫後代。後來遇到了一位神僧,神僧指出無子的原因可能有三個:一是祖先無德,自身行為不端;二是夫妻命運可能有禁忌;三是精神不穩,妻子的身體寒涼。焦員外詢問有沒有方法解決,神僧回答要先修德行,再修身養。在三年後前往台山,由童僕贈予藥方,就是「續嗣降生丹」。按照藥方服用後,不到二十年,焦員外的子孫多人都成為顯赫人物。這方子不含怪異或攻擊性的成分,而是溫和而強固,適合血海虛寒的人服用,效果一定很好。但要注意,這方子的溫暖之力較強,補益之力稍弱,如果再加上人參、白朮、熟地、川芎、炙甘草各一兩,就能達到八珍全而溫補贊育的效果,因此稱為「加味續嗣降生丹」。

當歸(酒洗),杜仲(酒炒),茯神,益智仁,龍骨(煅),桂心,吳茱萸(制),乾薑(半生半熟),川椒(去目),臺烏藥(各一兩),白芍藥(酒炒),川牛膝(酒浸),半夏(制),防風,秦艽,石菖蒲(去毛),北細辛,桔梗(各五錢),附子(一枚,重一兩者,臍下作一竅,入硃砂一錢,麵裹煨熟,取出硃砂,留為衣),牡蠣(大片者,以童便浸四十九日,每五日一換,取出,用硫黃一兩為末,酒和塗遍,用皮紙糊實,米醋浸濕,外以鹽泥厚固之,候乾,用炭五斤煅過為末。每料止用二兩,余可收貯再用)

白話文:

當歸(用水酒洗淨)、杜仲(用水酒炒過)、茯神、益智仁、龍骨(經煅燒)、桂心、吳茱萸(經制備)、乾薑(部分生、部分熟)、川椒(去籽)、臺烏藥(各一兩份量)、白芍藥(用水酒炒過)、川牛膝(用水酒浸泡)、半夏(經制備)、防風、秦艽、石菖蒲(去毛)、北細辛、桔梗(各五錢份量)、附子(一枚,重量約一兩,於肚臍下方開一小孔,放入一錢硃砂,用麵粉包裹後慢火煮熟,取出硃砂,保留其為衣);牡蠣(大塊者,以童子尿浸泡四十九天,每五天更換一次,取出,用硫磺一兩研磨成粉末,與酒混合塗遍全身,用皮紙包裹實體,以米醋浸泡濕潤,外層以鹽泥厚厚包覆,待乾燥後,使用五斤炭火煅燒成粉末。此材料僅使用二兩,餘下的可以儲存再次使用。)

上為末,以酒煮糯米糊為丸,梧子大,以前硃砂為衣。每服三、五十丸,漸至七、八十丸,空心滾白湯,或鹽湯,溫酒下。

河車種玉丸

紫河車(一具,只要母氣壯盛、厚大新鮮者,但去胞內瘀血,不必挑去鮮紅血脈,以米泔水洗淨,用布絞乾,石臼內生杵如糊,用山藥末四、五兩收干,捻為薄餅八、九個,於砂鍋內焙乾,以香如肉脯為妙),大熟地(酒洗烘乾,八兩),枸杞(烘乾,五兩),白茯苓(人乳拌曬三次),歸身(酒洗),人參,菟絲(制),阿膠(炒珠,各四兩),丹皮(酒洗),白薇(酒洗,各二兩)沉香(一兩),桂心,山茱萸,香附米(用酒、醋、水三件各半碗,浸三日,曬乾略烘,各三兩)大川芎(酒浸,切片曬乾,二兩)

白話文:

上級的草藥被研磨成粉末,使用糯米糊做成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如同梧桐子,再以硃砂作為藥丸的表層保護。每次服用的藥丸數量從三十到五十粒開始,可以逐漸增加到七十到八十粒,最好在空腹時使用滾白湯、鹹湯或者溫熱的酒來服用。

「河車種玉丸」

紫河車(一個,只選擇母體氣質強健、肥厚新鮮的,只需要去除內部瘀血,不必去除鮮紅的血管,用水米洗淨後用布絞乾,然後在石臼中生製成糊狀,加入山藥粉末四到五兩收乾,捏成八到九個薄餅,在砂鍋中烘乾,直到香味如肉乾為佳),大熟地(用酒洗過後再烘乾,重量為八兩),枸杞(烘乾,重量為五兩),白茯苓(用人乳拌勻晾乾三次),當歸(用酒洗過),人參,菟絲(經過加工處理),阿膠(炒成珠狀,各四兩),丹皮(用酒洗過),白薇(用酒洗過,各二兩),沈香(一兩),桂心,山茱萸,香附米(用酒、醋、水三種液體各半碗浸泡三天,晾乾後稍微烘乾,各三兩),大川芎(用酒浸泡後切片晾乾,重量為二兩)。

上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空心或酒,或白湯、鹽湯任下。如帶濁多者,加赤、白石脂各二兩,須以清米泔飛過用。服藥後忌生蘿蔔、生藕、蔥、蒜、綠豆粉之類。

八珍益母丸,治血氣兩虛,脾胃並弱,飲食少思,四肢無力,月經不調,或腰痠腹脹,或斷或續,赤白帶下,身作寒熱,罔不獲效。服一月之後即可受胎;虛甚者,用藥一觔,必能受子。

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川芎(各一兩),當歸(酒洗),熟地(酒洗,各二兩),炙甘草(五錢)芍藥(醋炒,一兩),益母草(四兩,五六月採取,止用上半截帶葉者,不見鐵器,曬,杵為末)

白話文:

上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空心或酒,或白湯、鹽湯任下。 將蜜煉好後與藥物混合製成丸狀,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約百餘丸,空腹時可配以酒、白開水或加鹽的開水下肚。

如帶濁多者,加赤、白石脂各二兩,須以清米泔飛過用。 如果分泌物混濁較多,可添加赤石脂和白石脂各二兩,需以清米湯過濾後使用。

服藥後忌生蘿蔔、生藕、蔥、蒜、綠豆粉之類。 服用後應避免食用生蘿蔔、生藕、蔥、蒜及綠豆粉等食物。

[八珍益母丸],治血氣兩虛,脾胃並弱,飲食少思,四肢無力,月經不調,或腰痠腹脹,或斷或續,赤白帶下,身作寒熱,罔不獲效。服一月之後即可受胎;虛甚者,用藥一觔,必能受子。 _[八珍益母丸] 可以治療血氣兩虛、脾胃功能不足、食慾不振、四肢乏力、月經不調、腰部痠痛、腹部脹滿、間歇性月經、赤白帶下以及全身發冷發熱的問題,服用後皆有療效。在一個月後,可以開始懷孕;對於更嚴重的虛弱情況,使用一斤藥材,一定能夠成功懷孕。

人參,白朮(土炒),茯苓,川芎(各一兩),當歸(酒洗),熟地(酒洗,各二兩),炙甘草(五錢)芍藥(醋炒,一兩),益母草(四兩,五六月採取,止用上半截帶葉者,不見鐵器,曬,杵為末) 人參、白朮(經過土炒)、茯苓、川芎(各一兩)、當歸(經過酒洗)、熟地(經過酒洗,各二兩)、炙甘草(五錢)、芍藥(經過醋炒,一兩)、益母草(四兩,只取五六月採收的部分,保留葉片,不接觸鐵器,曬乾後研磨成粉末)。

上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空心蜜湯,或酒下一丸。或為小丸亦可。脾胃虛寒多滯者,加砂仁一兩,薑汁炒;腹中脹悶者,加山楂肉一兩,飯上蒸熟;多郁者,加香附一兩,酒製。此徐思鶴《醫統》方。又一方名八珍益母十全丸,於前方內用益母草八兩,外加沉香四錢。思鶴曰:資益坤元,補養氣血,除淋帶,壯形體,胎前和氣,產後補虛,真婦人之聖劑,超古今之神方,有室家者不可不知也。予哂斯世之醫,惟集古方香附勝金丹為女人開鬱調經之要藥,殊不審古今虛實之異。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煉製成蜂蜜丸,大小如彈子。早晨空腹時,可以服用一顆蜂蜜丸或者用酒送服。也可以做成小丸服用。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加一兩的砂仁,用薑汁炒制;對於腹部脹滿的人,可以加一兩的山楂肉,用飯蒸熟;對於情緒抑鬱的人,可以加一兩的香附,用酒浸泡。這是由徐思鶴的《醫統》中記載的方子。

另一個方子名叫「八珍益母十全丸」,在前面的方子中加入八兩的益母草,並外加四錢的沈香。徐思鶴說,這個方子能滋養坤元,補充氣血,消除淋病和帶下,強健身體,孕前調理氣血,產後補充虛弱,是真正適合女性的聖藥,超越古今的神方,每個家庭都應該瞭解。

我嘲笑當今醫學界,只收集古老的方子,用香附勝過金丹作為女性解鬱調經的主要藥物,卻沒有注意到古今之間虛實的不同。

古人氣實,故可用香附開導,香附味辛性燥,但能開破而已,多用之大耗氣血,虛者愈甚,病者愈甚,而於滋補何有哉?今世十婦九虛,非補不可,再用香附以耗之,寢成怯弱之證,是辨之不早,則危殆而難痊矣。婦人經脈不調,或氣血兩虛而身體素弱者,宜服此以調養之。

經不通者,服一料即通;不調者,一月即調。素不孕者,服一月即孕。胎前間用一服,則胎固而安。產後用一服,以童便、酒化開調下,則無壅滯血運之候。多服之補虛活血,凡治產後諸病極穩。若急欲取效,以酒調化服。

烏雞丸,治婦人羸弱,血虛有熱,經水不調,崩漏帶下,骨蒸不能成胎等疾。

白話文:

古人認為氣足,所以可以使用香附來調理,香附的味道辛辣且性燥,但主要是具有開闊和破壞的功能。過量使用會大量消耗體內的氣血,對於虛弱的人來說,這種影響會更加嚴重,反而無法達到滋補的效果。現在的婦女大多虛弱,補充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再使用香附來耗損體力,可能會導致身體變得更加衰弱。如果不盡早辨識和治療,病情可能會變得更為嚴重,難以恢復。婦女的經脈如果不調暢,或者存在氣血雙虛、身體素弱的情況,適合服用此藥來調節和滋養。

對於經絡不通暢的婦女,服用一次藥物就能夠暢通;對於經絡調節不好的,一個月就能得到改善。對於長期不孕的婦女,服用一個月後就能懷孕。在懷孕期間,每隔一段時間服用一次,可以確保胎兒穩定和安全。產後服用一次,配合童便和酒來調和後服用,可以避免產後血液凝滯和運行不暢的問題。過量服用此藥物可以補充虛弱和活血,對於產後各種疾病的治療非常穩定。如果迫切需要效果,可以將藥物與酒一起調和後服用。

烏雞丸是一種治療婦女虛弱、血虛有熱、經水不調、崩漏帶下、骨蒸不能成功孕育等疾病的藥物。

烏骨白毛公雞(一隻,重二斤半許者,閉殺之,去毛雜。外用艾葉四兩,青蒿四兩,切碎,納一半在雞肚內。以小酒罈一個,入雞並所剩蒿艾,用童便和水灌令沒雞二寸許,煮絕干,取出去骨。余俱同搗如薄餅,焙乾為細末聽用),南香附(去毛淨,一斤,分四分,用米泔、童便、酒、醋各浸一分,春秋一、二日,夏一日,冬四日。

取出曬乾,略炒),人參,熟地,當歸(酒浸洗),生地,川芎,白芍(各三兩),黃耆,白朮,川牛膝,柴胡,知母,丹皮(各二兩),鱉甲(醋浸炙黃,三兩),白茯苓(二兩半),秦艽(一兩半),黃連(炒),地骨皮,貝母,玄胡索乾薑(炮焦,各一兩)

白話文:

烏骨白毛公雞:選擇一隻約2.5市斤的烏骨白毛公雞,用閉殺法宰殺,去除內臟和雜物。外用艾葉四兩、青蒿四兩,切成碎片,將其中一半放入雞腹內。使用小酒罈一個,將雞與剩下的蒿艾放入,用童便加水灌至雞身二寸左右,煮至完全乾燥,取出並去除雞骨。剩下的材料全部一起打成薄餅狀,烤乾後研磨成細粉備用。

南香附:選用一斤的南香附,去除毛髮,分成四份,分別用米泔、童便、酒、醋浸泡,春秋季浸泡一天到兩天,夏季一天,冬季四天。取出後曬乾,輕微炒制。

人參、熟地、當歸(酒浸洗)、生地、川芎、白芍(各3兩)、黃耆、白朮、川牛膝、柴胡、知母、丹皮(各2兩)、鱉甲(醋浸炙黃,3兩)、白茯苓(2兩半)、秦艽(1兩半)、黃連(炒)、地骨皮、貝母、玄胡索乾薑(炮焦,各1兩):這些藥材按照規定的份量準備好,分別進行處理,如浸泡、炒制、炙黃等,然後合併備用。

上俱為末,用酒、醋各半煮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漸加至百丸,溫酒、米飲任下。忌煎炒辛辣等物及莧菜。

又烏雞丸

熟地,當歸,白朮,山藥,山茱萸,棗肉,柿餅,蓮肉(各四兩),黃耆(蜜炙,三兩),鹿角膠,狗脊,杜仲,枸杞,蓮鬚,香附,阿膠,川芎(各二兩),烏藥(一兩半)

上藥制淨,用烏骨雞一隻,悶殺之,干去毛去雜,連骨椎碎,用酒、醋各半同藥煮熟,去骨烘乾,共為末,即將余汁少入面打糊為丸。任意用引送下。

白話文:

上文所述為製藥方程式,其主要步驟如下:

  1.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包括:熟地、當歸、白朮、山藥、山茱萸、紅棗肉、柿餅、蓮子(各四兩)、黃耆(蜜炙,三兩)、鹿角膠、狗脊、杜仲、枸杞、蓮鬚、香附、阿膠、川芎(各二兩)、烏藥(一兩半)。

  2. 用烏骨雞一隻,悶殺後去除羽毛和其他雜物,保持完整骨架,連同骨架一同切碎,並與等量的酒和醋一起烹煮,直到材料熟透。

  3. 擿除骨頭,將材料烘乾,然後將所有材料混合研磨成粉。

  4. 最後,使用上述混合物中的一部分汁液加入麵粉調和成糊狀,以此作為藥丸的外殼。

  5. 服用時,可隨意選擇熱酒或米湯作為引藥,每次服用約五十到六十個藥丸,隨著身體適應,可逐漸增加至一百個。

(唐氏),烏雞丸

人參,懷生,懷熟,青蒿子(去梗),香附(四制),鱉甲(各三兩),白朮,棗仁肉,枸杞,麥冬,雲苓,地骨皮(去骨),丹皮(去骨),白芍(各二兩),歸身(二兩半),川芎,甘草(各一兩)

上先將諸藥備完聽用,乃取絲毛烏骨白公雞一隻,約重一斤許者,撲倒,去毛穢頭足腸雜不用,將雞切作四塊。先以鱉甲鋪銅鍋底,次入雜藥以免焦腐,漸漸加童便約至鬥許,煮至極爛撈起,曬乾為末。將鱉甲去裙,並雞骨俱以原汁醮炙至干,為末,同前藥煉蜜為丸,桐子大。每空心用清湯送下百餘丸。

《秘方》,烏雞煎丸,治婦人百病,血氣虛勞,赤白帶下。

白話文:

【唐氏,烏雞丸】

材料:

  • 人參
  • 懷生(一種草藥)
  • 懷熟(另一種草藥)
  • 青蒿子(去梗)
  • 香附(四次製造)
  • 鳥甲(各三兩)
  • 白朮
  • 柿子仁肉
  • 枸杞
  • 麥冬
  • 雲苓
  • 地骨皮(去骨)
  • 丹皮(去骨)
  • 白芍(各二兩)
  • 歸身(二兩半)
  • 川芎
  • 甘草(各一兩)

做法: 所有藥物準備好後,取一隻約一斤重的絲毛烏骨白公雞,撲倒後去毛、頭、腳和內臟,將雞切成四塊。先在銅鍋底部放鳥甲,再放入其他藥物,避免焦糊。然後加入童便,約到鬥那麼多,煮至非常軟糯,撈起後曬乾研磨成粉。接著去除鳥甲的裙邊,以及雞骨,都以原本的汁液浸泡烤乾,研磨成粉。最後,將這些粉末與前藥混合,再加入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桐子。

用途: 這個祕方中的烏雞丸,可以治療婦女的各種疾病,特別是血液和氣息的虛弱勞損,以及紅白帶下的問題。

人參,官桂,地骨皮(各二兩),茯苓(三兩),黃耆(蜜炙),當歸(各六兩),生地,熟地,香附(各四兩)

上將烏骨白雞一隻,男用雌,女用雄,籠住。將黃耆末和炒麵丸如芡實,餵雞二、七日,將雞縛死,干掃去毛,並腸雜令淨,捶碎其骨,入前藥於腹內縫密,用酒、醋各一瓶煮一宿,取去骨,焙乾為末,用前汁打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鹽湯下。

萬病丸,治月經瘀閉,臍腹作痛,及產後癥瘕等病。

乾漆(炒煙出青白為度),牛膝(酒洗,焙,各一兩)

上為末,生地黃汁一升,用砂鍋慢火熬膏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這個配方包括了以下的草藥材料:

  • 人參:增強身體的元氣。
  • 官桂:溫暖身體,散寒止痛。
  • 地骨皮:清熱涼血,滋陰養肝。
  •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安神。
  • 黃耆(蜜炙):補中益氣,固表防風。
  • 當歸:調理血氣,活血通經。
  • 生地、熟地:滋補腎陰,養血安神。
  • 香附: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主要的藥物配方是將烏骨白雞(雄性或雌性根據性別使用)用黃耆粉末與炒麵混合,做成像芡實大小的丸子餵食,接著將雞宰殺,清理乾淨內臟,然後將藥物填入雞體內,用酒和醋一起煮一晚,取出雞骨,將雞肉烘乾研磨成粉,與先前的雞汁混合,再加入麵粉做成大小如桐子的丸子。

每日服用50至60個丸子,空腹時用鹽水吞下。

萬病丸主要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腹部疼痛以及產後的症瘕等疾病。其成分包括乾漆(經過炒製,煙色呈現青白色)、牛膝(酒泡過後,再經過烘焙處理,每種各一兩)。這部分的藥物需要研磨成粉,然後使用生地黃的汁液,以慢火熬煮成膏狀,再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日服用20個丸子,空腹時用米湯吞下。

請注意,這些藥物的使用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中藥的療效和副作用可能會因人而異,且不適當地使用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