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 (2)

1. 氣分諸脹論治(凡八條)

若虛在脾肺者,宜四君子湯、歸脾湯之類主之。若脾虛兼寒者,宜理中湯、溫胃飲、五君子煎。若脾虛兼痰者,宜六君子煎。若腎虛兼痰者,宜金水六君煎。若虛在肝腎者,宜六味地黃湯。若腎虛兼寒者,宜理陰煎,或八味地黃丸,甚者加減《金匱》腎氣湯主之。若以虛證而妄行消伐,則百不活一矣。

其有果以少壯停滯,或肝強氣逆,或時氣亢害為邪者,方可直攻其病,但辨之宜詳,不可忽也。

一、凡外感毒風,邪留膚腠,則亦能忽然浮腫,如東垣所謂八益之邪,自外而入者是也。然其來必速,其證則必有脈緊及頭疼骨痛等證,方是外感之候,先宜解散其邪,如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蔥白湯之類,隨宜用之。若風因火熾,而表裡俱熱者,宜芍藥清肝散,或龍膽瀉肝湯之類主之。

若邪傳入里,太陽陽明並病,而胃實熱甚,必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者,白虎湯主之。若大實大滿,而熱結不退者,大承氣湯,或百順丸下之。若少陽陽明並病,寒熱往來,滿而實者,宜大柴胡湯下之。《五常政大論》曰:下之則脹已,此之類也。

白話文:

如果脹氣是因為脾肺虛弱引起的,應該用四君子湯、歸脾湯這類的藥方來治療。如果脾虛而且有寒象,應該用理中湯、溫胃飲、五君子煎。如果脾虛又兼有痰濕,應該用六君子煎。如果腎虛而且有痰,應該用金水六君煎。如果虛弱是在肝腎方面,應該用六味地黃湯。如果腎虛又兼有寒象,應該用理陰煎,或者八味地黃丸,嚴重的可以加減使用《金匱要略》中的腎氣湯。如果因為虛弱的症狀就隨便使用消伐的藥物,那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

如果是因為年輕力壯時飲食停滯,或是肝氣太旺導致氣逆,或是因為時令不正的邪氣侵犯而引起的脹氣,才可以針對病因直接治療,但診斷時要仔細辨別,不能疏忽。

一、凡是外感風邪,邪氣停留在皮膚肌肉之間,也可能會突然出現浮腫,就像李東垣所說的八種外來邪氣侵入一樣。這種情況通常來得很快,而且一定會有脈象緊繃以及頭痛、骨頭痛等症狀,這才是外感病邪的表現,應該先用藥物來疏散邪氣,例如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蔥白湯等藥方,根據情況選用。如果風邪引起火氣旺盛,表裡都有發熱的症狀,應該用芍藥清肝散,或是龍膽瀉肝湯這類的藥方來治療。

如果邪氣傳入體內,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而且胃腸實熱很嚴重,一定會有午後潮熱、口渴想喝水的症狀,應該用白虎湯來治療。如果脹滿的情況很嚴重,而且熱邪無法消退,應該用大承氣湯,或是百順丸來瀉下。如果少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出現寒熱交替、脹滿且實的情況,應該用大柴胡湯來瀉下。《五常政大論》說:「瀉下之後脹氣就會消除」,說的就是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