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須集 (4)

1. 兩感(十一)

病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太陽與少陰表裡俱病,凡頭痛發熱惡寒者邪在表,口乾而渴者邪在裡。二日則陽明與太陰表裡俱病,身熱目痛、鼻乾不眠者邪在表,腹滿不欲食者邪在裡。三日則少陽與厥陰表裡俱病,耳聾脅痛、寒熱而嘔者邪在表,煩滿、囊縮而厥、水漿不入邪在裡。凡兩感者,或三日,或六日,營衛不行,臟腑不通,昏不知人,胃氣乃盡,故當死也。

若此兩感,雖為危證,然不忍坐視,其於拯溺救焚之計所不可免,但當細察其證,亦自有緩急可辨。若三陽之頭痛身熱,耳聾脅痛,惡寒而嘔,此在表者,不得不解於外。其三陰之腹滿口渴,囊縮譫語,此在裡者,不得不和其中。若其邪自外入,而外甚於里者,必當以外為主治,而兼調其內。

白話文:

當一個人同時感受寒邪與熱邪時,第一天會出現太陽與少陰經絡表裡同病,症狀包括頭痛、發熱、怕冷,這些都是表證,口乾舌燥則是裡證。第二天則會影響陽明與太陰經絡表裡同病,表現為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乾口渴、睡不著,這些都是表證,肚子脹滿、不想吃東西則是裡證。第三天則會波及少陽與厥陰經絡表裡同病,出現耳聾、肋骨疼痛、寒熱交替、嘔吐等表證,煩躁、腹脹、小便困難、喝水也無法進食則是裡證。

若同時感受寒熱邪氣,持續三到六天,營氣和衛氣無法運轉,臟腑之間也無法溝通,就會出現神志不清、昏迷、胃氣虛弱的危急狀況,最終可能導致死亡。

即使出現這種危急症狀,我們也不能坐視不管,必須盡力救治。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判斷病情輕重缓急。如果出現三陽經絡的頭痛發熱、耳聾肋痛、怕冷嘔吐等表證,必須先解表治療。如果出現三陰經絡的腹脹口渴、小便困難、神志不清等裡證,則需要內調治療。如果病邪從體外侵入,並且表證重於裡證,就應該以解表為主,同時兼顧內調。

若其邪因虛襲,而元氣不支者,速宜單顧根本,不可攻邪,但使元陽不敗,則強敵亦將自解,其庶幾乎有,可望也。此證變態非常,故不可鑿言方治。

按:門人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若皆以外感為言也,而實有未必盡然者,正以外內俱傷,便是兩感。今見有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厥陰氣逆於臟,少陽復病於腑者,即七情不慎,疲筋敗血之兩感也。

人知兩感為傷寒,而不知傷寒之兩感,內外俱困,病斯劇矣。但傷有重輕,醫有知不知,則死生系之。或謂兩感證之不多見者,蓋亦見之不廣,而義有未達耳。其於治法,亦在乎知其由而救其本也。此言最切此病,誠發人之未發,深足指迷,不可不錄。

白話文:

如果邪氣趁著身體虛弱入侵,而元氣不足以抵抗時,就應該立即專注於根本,不要急著攻打邪氣。只要能保護元氣不衰竭,強大的敵人也會自然消散,這才是希望所在。這種病症變化多端,所以不能用刻板的方劑治療。

有人問道:兩感都是表裡同病,似乎都是由外感引起的,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因為外內俱傷才是兩感。比如少陰先從內部潰敗,然後太陽從外部繼發,這就是縱情肆欲導致的兩感。太陰受傷於內,而陽明再次受感於外,這就是勞累过度、飲食不調造成的兩感。厥陰氣逆於臟腑,少陽又病於腑,這就是七情不慎、疲勞損血造成的兩感。

人們都知道兩感是傷寒,卻不知道傷寒中的兩感,內外都受困,病情會更加嚴重。但是傷寒有輕重之分,醫生也會有懂不懂之別,因此生死就系於此。有人說兩感症狀不常見,那是因為他們見識不夠廣,也未能真正理解。治療方法的关键在于要了解病因,然后针对根本进行治疗。这段话对于这种疾病的论述最為贴切,真正指出了人們未曾发现的病理,足以讓人醍醐灌顶,不可不记。

2. 表裡辨(十二)

陽邪在表則表熱,陰邪在表則表寒。陽邪在裡則裡熱,陰邪在裡則裡寒。邪在半表半裡之間而無定處,則往來寒熱。邪在表則心腹不滿,邪在裡則心腹脹痛。邪在表則呻吟不安,邪在裡則躁煩悶亂。邪在表則能食,邪在裡則不能食。不欲食者,邪在於表裡之間,未至於不能食也。

邪在表則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滿而嘔。凡初見心煩喜嘔,及胸膈漸生痞悶者,邪在表方傳裡也,不可攻下。凡病本在表,外證悉具,而脈反沉微者,以元陽不足,不能外達也,但當救里,以助陽散寒為上策。前卷傳忠錄中有辨,當互閱之。

白話文:

外邪入侵表層,若屬陽邪則表現為發熱,若屬陰邪則表現為畏寒。外邪入侵內裡,若屬陽邪則表現為內熱,若屬陰邪則表現為內寒。外邪徘徊於表裡之間,無固定位置,則會出現反覆寒熱。外邪在表層時,會感到心腹不適,外邪在內裡時,會感到心腹脹痛。外邪在表層時,會呻吟不安,外邪在內裡時,會躁動煩悶。外邪在表層時,食慾正常,外邪在內裡時,食慾不振。若不願意進食,說明外邪位於表裡之間,但尚未嚴重到完全無法進食。

外邪在表層時,不會感到煩躁和嘔吐,外邪在內裡時,則會感到煩悶並伴隨嘔吐。若剛開始出現心煩嘔吐,以及胸膈逐漸感到痞悶,說明外邪由表及裡,不可使用攻下之法。若疾病本源在表層,外在症狀全部出現,但脈象反而沉微,說明元陽不足,無法外達,應當救治內裡,以助陽散寒為最佳選擇。前卷傳忠錄中有相關辨證,可相互參閱。

3. 寒熱辨(十三)

邪氣在表發熱者,表熱里不熱也,宜溫散之。邪氣在裡發熱者,裡熱甚而達於外也,宜清之。

陽不足,則陰氣上入陽中而為惡寒,陰勝則寒也,宜溫之。陰不足,則陽氣陷入陰中而為發熱,陽勝則熱也,宜清之。

寒熱往來者,陰陽相爭,陰勝則寒,陽勝則熱也。蓋熱為陽,寒為陰,表為陽,里為陰,邪之客於表者為寒,邪與陽相爭則為寒慄;邪之傳於裡者為熱,邪與陰相爭則為熱躁;其邪在半表半裡之間者,外與陽爭則為寒,內與陰爭則為熱,或表或里,或出或入,是以寒熱往來,此半表裡之證也。故凡寒勝者必多寒,熱勝者必多熱,但審其寒熱之勢,則可知邪氣之淺深也。

經曰: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

仲景曰: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停留在體表,導致發熱,這屬於表熱裡不熱,應該用溫和的藥物來散寒解表。如果病邪深入到內部,導致發熱,這屬於裡熱甚而達於外,應該用清熱的藥物來治療。

陽氣不足,陰氣就會上行侵犯陽氣,導致惡寒,陰氣過盛就會表現為寒證,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補陽。陰氣不足,陽氣就會下陷侵犯陰氣,導致發熱,陽氣過盛就會表現為熱證,應該用清熱的藥物來降陽。

寒熱往來,是陰陽相互爭奪的結果。陰氣盛則表現為寒證,陽氣盛則表現為熱證。因為熱屬於陽,寒屬於陰,體表屬於陽,內部屬於陰。病邪停留在體表,就會與陽氣爭奪,表現為寒慄;病邪傳入內部,就會與陰氣爭奪,表現為熱躁;病邪停留在半表半裡,就會與體表陽氣爭奪,表現為寒,與內部陰氣爭奪,表現為熱,因此出現寒熱往來,這是半表半裡證的表現。所以,寒氣盛者必然表現出更多寒證,熱氣盛者必然表現出更多熱證,只要仔細觀察寒熱的變化趨勢,就能判斷出病邪的深淺程度。

經典記載說:陽氣微弱就會感到惡寒,陰氣虛弱就會感到發熱。

張仲景說:發熱惡寒,是陽氣受損的表現;沒有發熱而只有惡寒,是陰氣受損的表現。

4. 論汗(十四)

仲景《論》曰:寸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其汗也。

曰:三陽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詳見前六經證中。

曰: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此當發其汗。按此一證,雖以太陽經為言,然陽明、少陽日久不解者,亦仍當汗散,但太陽為三陽之表,而主通身之外證,故特舉太陽為言也。

曰: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主之。

曰: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主之。

白話文:

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如果寸口脈浮而緊,浮則代表有風邪,緊則代表有寒邪。風邪會傷及衛氣,寒邪會傷及營氣,營衛氣皆受損,就會導致骨節酸痛,此時應該要發汗。

他說,三陽經都生病了,但還沒有深入臟腑,可以用發汗治療。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前六經證中。

仲景還說,太陽病,脈浮緊,沒有汗發熱,身體疼痛,八九天病症沒有好轉,表證仍然存在的,應該要發汗。雖然這裡是以太陽經為例,但是陽明、少陽經久治不愈的,也應該要發汗治療。不過太陽經是三陽之表,主要負責全身外證,所以特別舉太陽經為例說明。

仲景說,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沒有汗、喘不過氣,可以用麻黃治療。

他說,脈浮而數的,可以發汗,應該用麻黃湯治療。

曰: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邪在表也,不可下,宜麻黃湯主之。

曰: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主之。

曰,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宜葛根湯主之。

曰: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痢,葛根湯主之。

曰: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主之。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作,病人喘不過氣,胸口悶脹,這是邪氣在表面的表現,不能使用瀉下藥物,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

如果陽明病患者,脈搏浮,沒有汗,還喘不過氣,就應該發汗,才能治癒,可以使用麻黃湯來治療。

如果太陽病患者,脖子和後背僵硬痠痛,沒有汗,怕風,可以使用葛根湯來治療。

如果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作,病人一定會拉肚子,可以用葛根湯來治療。

如果太陽中風患者,脈搏浮而緊,發燒畏寒,全身疼痛,沒有汗,卻感到煩躁,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來治療。

如果太陽病患者,發燒出汗,怕風,脈搏緩慢,就叫做中風。如果太陽病患者,頭疼發燒,出汗怕風,可以使用桂枝來治療。

曰: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曰:太陽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證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曰:病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浮虛者,當發汗,宜桂枝湯。

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曰:厥陰證,有下痢,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四逆湯,攻表桂枝湯。

曰:下痢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發汗。按此以身疼痛者為表證,故當散之。

曰:傷寒發汗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他說:太陽病,外在的病症還沒解除,脈象浮弱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適合用桂枝湯。

他說:太陽病,脈象遲緩,出汗很多,稍微怕冷的,表證還沒解除,可以發汗,適合用桂枝湯。

他說:病症像瘧疾一樣,每天下午發熱的,屬於陽明經。脈象浮虛的,應該發汗,適合用桂枝湯。

他說:太陰病,脈象浮的,可以發汗,適合用桂枝湯。

他說:厥陰證,有下痢,肚子脹滿,身體疼痛的,先溫暖裡邊,然後再攻治外邊,溫裡用四逆湯,攻表用桂枝湯。

他說:下痢之後,身體疼痛,大便自然恢復正常的,要趕快救治外證,適合用桂枝湯發汗。根據這個情況,身體疼痛屬於表證,所以應該散解它。

他說:傷寒發汗後,過了半天又感到煩躁,脈象浮數的,可以再次發汗,適合用桂枝湯治療。

曰: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按:此證脈雖沉而身反熱者,正乃陰經之表證也,故宜用此溫散。

曰: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曰: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曰: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者,小柴胡湯主之。

曰:陰證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曰: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

白話文:

如果患了少陰病,一開始發病時反而是發熱,脈象沉沉的,就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這是因為雖然脈象沉,但身體卻發熱,正是陰經表證的表現,所以要使用溫散的藥物。

太陽病沒有痊癒,轉移到少陽病,出現脅肋下硬滿、乾嘔無法進食、反覆寒熱,脈象沉而緊,就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嘔吐伴隨發熱,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陽明病發作,出現潮熱、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脅部脹滿,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原本是陰證,不應該出汗,但是現在卻冒頭汗,就表示不是少陰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如果太陽病和陽明病同時發作,太陽病剛開始發病時就出汗,汗出不透,轉移到陽明病後,持續微微出汗,不畏寒。如果太陽病的症狀沒有消失,不能用瀉下藥,瀉下藥是逆治,這種情況可以稍微出點汗。

按:仲景表汗之條,縷悉尚多,今但述其切要者,凡二十四證,以見其宜否之法,而大意可得也。第其所用汗劑,不曰麻黃,則曰桂枝,此寒邪初感,溫散之妙法也。今後人以麻黃、桂枝為異物而不敢用,而復有強為之釋者,謂此在仲景乃為隆冬直中陰寒者設耳,而不知四時陰勝之邪,皆最宜者也。嗚呼,仲景之下,再無仲景,可見醫中之品矣。

一、各經表證,凡有汗出不徹者,皆未足言汗。蓋邪未盡去,其人必身熱不退,而仍覺躁煩,或四體痠疼,坐臥有不安者,以汗出不徹故也。何從知之?但診其脈緊不退,及熱時乾燥無汗者,即其證也,仍宜汗之。如果汗透而熱仍不退,或汗後身熱愈甚者,是即所謂陰陽交,魂魄離,大凶之兆也。

白話文:

張仲景關於發汗的論述非常詳細,這裡只挑選最重要的內容,列舉二十四種症狀,讓大家了解發汗的宜與否,從而掌握其大意。仲景所用的發汗藥物,不是麻黃就是桂枝,這是針對初期感受寒邪,以溫散寒邪的最佳方法。後世有人將麻黃、桂枝視為奇異藥物而不敢使用,又強行解釋說,這只是仲景針對隆冬時節極度陰寒的情況而設的,卻不知道四時陰盛的邪氣,都最適合用這兩種藥物來治療。哎,仲景之後,再也沒有人能與之比肩,可見醫術之精妙啊!

第一,各種經脈的表證,凡是有汗出卻不透徹的,都不能算是真正發汗。因為邪氣尚未完全去除,患者必然會身體發熱不退,並且仍然感到煩躁不安,或者四肢酸痛,坐臥不安,都是因為汗出不透徹造成的。如何判斷呢?只要診斷脈象緊實不退,而且身體發熱卻沒有汗出,就是這個症狀,仍然需要繼續發汗。如果汗透了但熱仍然不退,或者汗後身體熱反而加重,這就是所謂的陰陽交戰,魂魄離散,非常凶險的徵兆。

一、凡汗之不徹者,其故有三:如邪在經絡筋骨,而汗出皮毛者,此邪深汗淺,衛解而營不解,一不徹也;或以十分之邪,而去五分之汗,此邪重汗輕,二不徹也;或寒邪方去,猶未清楚,遽起露風,而因虛復感,此新舊相踵,三不徹也。凡遇此者,當辨其詳,而因微甚以再汗之。

一、凡既愈復熱者,其故有四:或以邪氣方散,胃氣未清,因而過食者,是為食復,此其一也;或以表邪方解,原不甚虛,有過慎者,輒加溫補,是誤補而復,此其二也。若此二者,所謂食入於陰,長氣於陽,以致胃氣復閉,陽邪復聚而然,表邪既復,仍宜汗也。又或有以新病方瘳,不能調攝,或勞傷脾陰,因而復熱者,是名勞復,此其三也;或不慎房室,因而再感者,是名女勞復,此其四也。

白話文:

當汗出不暢時,原因有三:一是邪氣深入經絡筋骨,而汗只從皮毛排出,這是邪氣深入,汗出淺表,衛氣解表而營氣未解,導致汗出不徹;二是邪氣重,汗出輕,比如十份邪氣只出了五份汗,也是汗出不徹;三是寒邪剛退,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就急著起身吹風,導致虛弱體質再次受寒,形成新舊病症交替,也是汗出不徹。遇到這些情況,要仔細辨別原因,根據輕重程度再次促進汗液排出。

當病癒後又發熱時,原因有四:一是邪氣剛散,胃氣尚未恢復,就過量飲食,導致食積復熱,這是食復;二是表邪剛解,體質本不虛弱,卻過於謹慎,胡亂服用溫補藥物,導致誤補而復,這是誤補而復。這兩種情況都屬於食入陰分,氣積陽分,導致胃氣閉塞,陽邪復聚,所以再次發熱,仍然需要發汗。三是新病剛癒,不懂得調養身體,或者勞損脾陰,導致再次發熱,這是勞復;四是不注意房事,導致再次受寒,這是女勞復。

若此二者,所謂陰虛者陽必湊之而然,此則或從補,或從汗,當因變制宜,權其緩急,而治分虛實也。

《論》曰:傷寒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宜汗解之。脈沉實者,宜下解之。

一、取汗之法,當取於自然,不宜急暴,但服以湯劑,蓋令溫暖,使得津津微汗,稍令久之,則手足俱周,遍身通達,邪無不散矣。若一時逼之,致使如淋如洗,則急遽間衛氣已達,而營氣未周,反有不到之處,且恐大傷元氣,非善法也。余嘗見有子病者,其父母愛惜之甚,欲其速愈,且當溫暖之令,覆以重被,猶恐不足,而以身壓其上,子因熱極呼叫,其父母曰:猶未也,須再出些方好。及許久放起,竟致亡陽而斃之。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是陰虛,那陽氣就會自動聚集,這時就要根據情況,選擇補陽或發汗的方法,要靈活運用,權衡緩急,治療時也要區分虛實。

古籍中記載:傷寒痊癒後又發燒的,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脈象浮的,應該用發汗的方法解表;脈象沉實的,應該用瀉下法解表。

發汗的方法應該自然而然,不能操之過急。可以服用溫和的湯劑,讓身體溫暖,微微出汗,慢慢地讓汗水遍布手足全身,邪氣自然消散。如果急於求成,逼迫大量出汗,就像淋浴一樣,就會導致衛氣迅速散失,而營氣還沒有完全到達四肢,反而會留下一些病灶,而且容易損傷元氣,這不是好的方法。我曾經見過一個孩子生病,他的父母非常愛他,希望他快點好起來,就給他蓋上厚厚的被子,還擔心不夠暖和,就用自己的身體壓在他身上。孩子因為太熱,就大聲哭喊,他的父母卻說:“還不夠,再出些汗才好。”等了很久才把孩子放開,結果孩子卻因為陽氣耗盡而死去了。

是但知汗出何妨,而不知汗之殺人,此強發之鑑也。又有邪本不甚,或挾虛、年衰感邪等證,醫不能察,但知表證宜解,而發散太過;或誤散無效,而屢散不已,因而即被其害者有之;或邪氣雖去,遂致胃氣大傷,不能飲食,而羸憊不振者有之,此過汗之戒也。凡發汗太過,一時將致亡陽,或身寒而慄,或氣脫昏沉等候,速宜煎獨參湯一兩許飲之,或甚者以四味回陽飲速為挽回,庶可保全,否則恐致不救。

一、脈有忌汗者,如《傷寒論》曰: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裡,不可汗。汗亡津液,必大便難而譫語。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以亡陽故也。

白話文:

只要知道出汗沒問題,卻不知道出汗會要人命,這就是過於強行發汗的警示。有些人原本病邪不重,或者體虛、年老體弱而感染風寒,醫生卻沒有察覺,只知道表證需要解表,就過度發散;或是誤判散寒無效,便一再發散,結果反而因此受傷。還有些人,雖然邪氣已經去除,卻導致脾胃受損嚴重,不能吃東西,體虛無力,這就是過度出汗的教訓。凡是發汗過度,短時間內就會導致陽氣耗損,出現手腳冰冷發抖、昏昏沉沉等症狀,就要趕快服用參湯一兩左右,情況嚴重者要服用四味回陽湯來緊急救治,才能保住性命,否則恐怕就無藥可救了。

有些脈象是忌諱出汗的,比如《傷寒論》裡就提到:太陽病,發熱怕冷,熱多寒少,脈象微弱,這是沒有陽氣,不能發汗。弦脈代表陽氣運作,微脈代表陰寒,上實下虛,是想得到溫暖。微弦脈代表虛弱,不能出汗,出汗就會手腳冰冷,無法恢復。傷寒四五天,脈象沉而氣喘,沉脈代表病邪深入體內,不能出汗。出汗會損失津液,就會導致便秘、神志不清。少陰病,脈象微弱,不能出汗,因為會導致陽氣耗損。

傷寒,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下也。尺脈弱而無力者,切不可汗下。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景岳子曰:按以上忌汗諸脈,可見仲景大意,故凡治傷寒,但見脈息微弱,及沉細無力者,皆不可任意發汗。然欲去外邪,非汗不可,而仲景云脈微弱者不可發汗,夫脈弱非陽,既不可用寒涼,而寒邪在表,又不可用攻下,然則舍汗之外,又將何法以治此表邪乎?不知溫中即可以散寒,而強主即可以逐寇,此仲景之意,豈不盡露於言表,而明悟者當心會之矣。

且凡病外感而脈見微弱者,其汗最不易出,其邪最不易解,何也?正以元氣不能托送,即發亦無汗,邪不能解,則愈發愈虛,而危亡立至矣。夫汗本乎血,由乎營也,營本乎氣,由乎中也,未有中氣虛而營能盛者,未有營氣虛而汗能達者。脈即營之外候,脈既微弱,元氣可知,元氣愈虛,邪愈不解,所以陽證最嫌陰脈,正為此也。

白話文:

傷寒患者如果脈搏微弱且畏寒,說明陰陽俱虛,不可再發汗或服用瀉下藥。尺脈(小指側脈)弱而無力者,更不可發汗。尺脈遲緩者,也不可發汗,因為氣血不足,血液量少。

景岳子說:以上這些忌諱發汗的脈象,可以看出仲景的精妙之處。因此,治療傷寒時,只要發現脈搏微弱、沉細無力,都不可隨意發汗。雖然要驅散外邪,必須要發汗,但仲景說脈搏微弱者不可發汗。脈搏弱說明陽氣不足,既不可使用寒涼藥物,又因寒邪在表,不可使用攻下藥物。那麼除了發汗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表邪呢?其實溫中可以散寒,強主可以逐邪,這就是仲景的本意,明白的人自然能從中領悟。

此外,所有外感疾病患者,如果脈搏微弱,其汗最難發出,邪氣也最難消除,這是因為元氣無法托送汗液,就算發汗也無效,邪氣無法消除,反而會更加虛弱,危及生命。汗液來源於血液,由營氣輸送,營氣來源於中氣,中氣虛弱,營氣自然不足,營氣不足,汗液就難以排出。脈象是營氣的外部表現,脈搏微弱,說明元氣虛弱,元氣越虛弱,邪氣就越難消除。因此,陽證最忌諱陰脈,正是這個道理。

故治此者,但遇脈息微弱,正不勝邪等證,必須速固根本,以杜深入,專助中氣,以托外邪,必使真元漸充,則脈必漸盛,自微細而至滑大,自無力而至有神,務令陰脈轉為陽脈,陰證轉為陽證。斯時也,元氣漸充,方是正復邪退,將汗將解之佳兆。故凡治表邪之法,有宜發散者,有宜和解者,有宜調補營衛者。

如果邪實而無汗,則發散為宜;有汗而熱不除,則和解為宜;元氣虛而邪不能退,則專救根本,以待其自解自汗為宜。此逐邪三昧,萬全之法也。今有庸流,但見其外,不見其內,每不論證之陰陽,脈之虛實,但知寒涼可以退熱,但知發散可以解表,不知元陽一敗,則土崩瓦解,立見潰矣。反掌殺人,而終身不悟,是真下愚不移者也。

白話文:

因此,治療這種疾病時,只要遇到脈象微弱、正氣不足以抵抗邪氣的情況,必須迅速固本培元,防止病情加重,專注於補助中氣,以托住外邪,必使真元漸漸充實,這樣脈象就會漸漸強健,從微細變得滑大,從無力到有神,務必讓陰脈轉變為陽脈,陰證轉變為陽證。這時,元氣漸漸充實,纔算是正氣恢復、邪氣退散的好徵兆。所以,無論治療表邪的方法,有適合發散的,有適合和解的,有適合調補營衛的。

如果邪氣實而沒有出汗,則適合發散;有出汗但熱不消退,則適合和解;如果元氣虛弱而邪氣無法退去,則專心補救根本,等待其自行痊癒出汗為宜。這是逐邪的關鍵,是萬全之策。然而,現今有些庸醫,只看到表面,卻看不到內部,往往不考慮病情的陰陽變化、脈象的虛實,只知道用寒涼藥物來退熱,只知道用發散藥物來解表,卻不知道一旦元陽崩壞,就如同土崩瓦解,立刻會導致病情惡化。這樣的醫生輕易就能傷害患者,卻終生不會覺醒,真是真正的愚昧之人,難以改變。

若而人者,亦可謂之醫乎?

證有忌汗者,如《傷寒論》曰:當汗者,下之為逆;當下者,汗之為逆。下痢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以重亡津液故也。汗家不可發汗。陽虛不得重發汗。衄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

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逆冷。諸動氣不可發汗。(動氣義詳後論下。)

白話文:

如果說人也能算是醫生,那麼這句話就說明了醫生的重要性。

有些人不能出汗,就像《傷寒論》裡說的:該出汗時卻瀉下,就是逆了道理;該瀉下時卻出汗,也是逆了道理。 瀉痢導致腸胃虛弱,不能用表面的方法治療,出汗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因為會加重體液的流失。 那些原本就容易出汗的人,就不要再發汗了。 陽氣虛弱的人,也不適合大量的出汗。 鼻出血的人,同樣不能出汗。 失血過多的人,也不能出汗。 小便不利的人,也不能出汗,否則會導致便血。 喉嚨乾燥的人,也不適合出汗。 喉嚨阻塞的人,也不能出汗,否則會吐血,氣息將要斷絕。

身體沉重、心慌的人,也不適合出汗。 患有瘡瘍的人,即使身體疼痛,也不能出汗,因為出汗會導致痙攣。 咳嗽且小便不利,或是小便失禁的人,也不能出汗,否則會導致四肢厥逆發冷。 任何容易動氣的人,都不能出汗。 (動氣的詳細解釋,後面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