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3)
卷之七須集 (3)
1. 傳經辨(八附合病並病義)
傷寒傳變,不可以日數為拘,亦不可以次序為拘。如《內經》言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之類,蓋言傳經之大概,非謂凡患傷寒者,必皆如此也。蓋寒邪中人,本無定體,觀陶節庵曰:風寒之初中人也無常,或入於陰,或入於陽,非但始太陽、終厥陰也。
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至厥陰,邪氣衰不傳而愈者,亦有不罷再傳者,或有間經而傅者,或有傳至二三經而止者,或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自少陽、陽明而入者,或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所以凡治傷寒,不可拘泥,但見太陽證,便治太陽,但見少陰證,便治少陰,但見少陽、陽明證,便治少陽、陽明,此活法也。又有合病、並病之證。
白話文:
傷寒的傳變過程,不能單靠天數來判斷,也不能只依循固定的順序。像《內經》裡說的,第一天太陽經,第二天陽明經,第三天少陽經,這只是概括性的描述,並非所有傷寒患者都一定會這樣。因為寒邪入侵人體,本身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陶節庵所說,風寒入侵人體的方式沒有固定,可能進到陰經,也可能進到陽經,並非一定從太陽經開始,最後到厥陰經結束。
有些患者可能從太陽經開始,每天傳到一條經絡,六天後到厥陰經,邪氣減弱不再傳播,就自然痊癒了。也有些患者會反复傳播兩次,或者跳過某些經絡,或者只傳播到第二、三條經絡就停止,或者始終只在某一條經絡裡,或者越過其他經絡直接傳播,或者從少陽經、陽明經開始,或者直接從太陽經開始,不出現鬱熱,就進到少陰經,形成真陰證。所以治療傷寒不能死板,不能看到太陽經證狀就只治太陽經,看到少陰經證狀就只治少陰經,看到少陽經、陽明經證狀就只治少陽經、陽明經,這樣才能活命。而且還有一些合併症和並發症的證狀。
曰合病者,兩經或三經齊病,不傳者為合病。並病者,一經先病未盡,又過一經者,為並病。所以有太陽陽明合病,有太陽少陽合病,有陽明少陽合病,有三陽合病。三陽若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所以三陰無合併例也。即仲景亦曰:日數雖多,但見表證而脈浮緊者,猶宜汗之;日數雖少,但見里證而脈沉實者,猶宜下之,誠為不易之論。
故不可執定日數,謂一二日宜發表,三四日宜和解,五六日即宜下,若或不知通變,因致誤人者多矣。故必真知其表邪未解,則當汗之,真知其胃邪已實,方可下之,真知其陰寒邪勝,自宜溫之,真知其邪實正虛,客主不敵,必須補之。但能因機察變,原始要終而纖悉無遺者,方是活人高手。
白話文:
所謂合病,指的是兩個或三個經脈同時生病,但病邪不互相傳染的病症。並病則是指一個經脈先生病,還沒痊癒又累及另一個經脈的情況。因此,有太陽經和陽明經合病,有太陽經和少陽經合病,有陽明經和少陽經合病,也有三陽經合病。如果三陽經與三陰經同時生病,就叫做兩感,所以三陰經沒有合併的病症。
正如張仲景所言,即使病程很長,但只要表現出表證,脈象浮緊,還是應該發汗;即使病程很短,但表現出里證,脈象沉實,還是應該下瀉。這確實是不可改變的原則。
所以,不可死板地依照病程長短,判定一兩天就應該發表,三四天就應該和解,五六天就應該下瀉。如果不懂得臨機應變,就會誤治病人。必須真正了解表邪未解,就應該發汗;真正了解胃邪已實,才能下瀉;真正了解陰寒邪勝,就應該溫補;真正了解邪實正虛,客邪攻伐太過,就必須補益。只有能夠隨機應變,從病因到病程,細緻入微,才能稱得上是救死扶傷的高手。
仲景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白話文:
仲景說:傷寒病發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脈象平穩者,病邪不會傳入其他經脈;如果患者略感想吐,並且躁動煩躁,脈象快速急促,則病邪會傳入其他經脈。
傷寒病發六七天,沒有明顯發熱,患者卻躁動煩躁,這是陽氣外散而入陰的表現。
傷寒病發二三天,陽明經、少陽經的症狀都不出現,則病邪不會傳入其他經脈。
傷寒病發三天,三陽經氣已盡,三陰經將要受寒邪,但患者反而能吃飯而不嘔吐,這表示三陰經不受寒邪。
2. 陽證陰證辨(九)
凡治傷寒,須先辨陽證陰證。若病自三陽不能解散,而傳入三陰,則寒鬱為熱,因成陽證。蓋其初病,必發熱頭痛,脈浮緊,無汗,以漸而深,乃入陰經。此邪自陽分傳來,愈深則愈熱,雖在陰經,亦陽證也。其脈必沉實有力,其證必煩熱熾盛,此當攻裡,或消或下,隨宜而用。
若內不有熱,安得謂之陽證乎?若初起本無發熱頭痛等證,原不由陽經所傳,而徑入陰分者,其證或厥冷,或嘔吐,或腹痛瀉利,或畏寒不渴,或脈來沉弱無力,此皆元陽元氣之不足,乃為真正陰證。經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此以傳經不傳經而論陰陽也。陰陽之治,又當辨其虛實如下:
白話文:
凡治傷寒,須先辨陽證陰證。
治療傷寒,首先要辨別陽證和陰證。
若病自三陽不能解散,而傳入三陰,則寒鬱為熱,因成陽證。
如果疾病從三陽經脈不能散解,而傳入三陰經脈,那麼寒邪鬱積就會化為熱,形成陽證。
蓋其初病,必發熱頭痛,脈浮緊,無汗,以漸而深,乃入陰經。
因為疾病初期,必然會發熱頭痛,脈象浮緊無汗,隨著病情加重,逐漸深入陰經。
此邪自陽分傳來,愈深則愈熱,雖在陰經,亦陽證也。
這個邪氣從陽經傳來,越深入就越熱,即使在陰經,也屬於陽證。
其脈必沉實有力,其證必煩熱熾盛,此當攻裡,或消或下,隨宜而用。
陽證的脈象必定沉實有力,症狀必定是煩熱熾盛,此時應該攻邪於裡,可以發汗、消腫或下瀉,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
若內不有熱,安得謂之陽證乎?
如果體內沒有熱,怎麼能稱為陽證呢?
若初起本無發熱頭痛等證,原不由陽經所傳,而徑入陰分者,其證或厥冷,或嘔吐,或腹痛瀉利,或畏寒不渴,或脈來沉弱無力,此皆元陽元氣之不足,乃為真正陰證。
如果疾病初期沒有發熱頭痛等症狀,本來就不是從陽經傳來的,而是直接進入陰經,那麼患者可能會出現厥冷、嘔吐、腹痛瀉利、畏寒不渴、脈象沉弱無力等症狀,這些都是由於元陽元氣不足所造成的,才是真正的陰證。
經曰: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此以傳經不傳經而論陰陽也。
《傷寒論》說:「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這是根據疾病是否傳經來判斷陰陽證。
陰陽之治,又當辨其虛實如下:
治療陰陽證,還要辨別虛實,如下:
一、治傷寒,凡陽證宜涼宜瀉,陰證宜補宜溫,此大法也。第以經臟言陰陽,則陰中本有陽證,此傳經之熱邪也。以脈證言陰陽,則陽中最多陰證,此似陽之虛邪也。惟陰中之陽者易辨,而陽中之陰者為難知耳。如發熱狂躁,口渴心煩,喜冷,飲水無度,大便硬,小便赤,喉痛口瘡,聲粗氣急,脈來滑實有力者,此真陽證也。其有身雖熱,而脈來微弱無力者,此雖外證似陽,實非陽證。
觀陶節庵曰:凡發熱面赤煩躁,揭去衣被,唇口赤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虛狂假斑,脈大者,人皆不識,認作陽證,殊不知陰證不分熱與不熱,須憑脈下藥、至為切當。不問脈之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陰脈,不可與涼藥,服之必死,急與五積散,通解表裡之寒,甚者必須加姜附以溫之。
白話文:
治療傷寒,凡是陽證都應該用寒涼的藥物來瀉火,陰證則應該用溫補的藥物。這是治療傷寒的大原則。但從經絡臟腑的角度來說,陰證中也可能存在陽證,這是因為熱邪傳入經絡造成的。從脈證的角度來說,陽證中則常有陰證,這是因為陽氣虛弱,導致邪氣入侵造成的。
陰證中的陽證比較容易辨別,而陽證中的陰證就比較難辨認。例如,如果患者出現發熱、狂躁、口渴、心煩、喜冷、大量飲水、大便乾燥、小便赤色、喉嚨疼痛、口瘡、聲音嘶啞、呼吸急促,脈搏滑實有力,這就屬於真正的陽證。但是如果患者雖然身體發熱,但是脈搏卻微弱無力,這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像陽證,實際上卻不是。
醫學家陶節庵說:凡是發熱、面紅、煩躁、掀開衣服,嘴唇和嘴巴出現裂口,說話不分場合,胡言亂語、出現虛假斑點,脈搏大的患者,很多人不了解,誤認為是陽證。其實,陰證並不一定要發熱,一定要根據脈象來判斷,才能用藥,這是十分重要的。無論脈搏浮沉、大小,只要手指按下去沒有力氣,重按也完全沒有力氣,這就是陰脈。不能使用寒涼的藥物,否則患者就會死亡。必須使用五積散來通解表裡寒邪,情況嚴重者還要加入生薑和附子來溫暖身體。
又曰:病自陽分傳入三陰者,俱是脈沉,妙在指下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陽,為實為熱,無力者為陰,為虛為寒,此節庵出人之見也。然以余觀之,大都似陽非陽之證,不必謂其外熱、煩躁、微渴、戴陽之類,即皆為陰證也,但見其元陽不足,而氣虛於中,雖有外熱,即假熱耳,設用清涼消耗,則中氣愈敗,中氣既敗,則邪氣愈強,其能生乎?故凡遇此等證候,必當先其所急。人知所急在病,而不知所急在命,元氣忽去,疾如絕弦,呼吸變生,挽無及矣。
治例另列後卷。
一、傷寒綱領,惟陰陽為最,此而有誤,必致殺人。然有純陽證,有純陰證,是當定見分治也。又有陰陽相半證,如寒之即陰勝,熱之即陽勝,或今日見陰,而明日見陽者有之,今日見陽,而明日變陰者亦有之,其在常人最多此證,盤珠膠柱,惟明哲者之能辨也。然以陰變陽者多吉,以陽變陰者多凶,是又不可不察。
白話文:
又說:疾病從陽分傳入三陰的,都是脈沉,關鍵在於手指下感覺有勁還是沒勁,有勁的屬於陽,屬於實證,屬於熱證;沒勁的屬於陰,屬於虛證,屬於寒證。這是節庵提出的看法。然而我觀察下來,大多數情況都像是陽證,但實際上並不是。不必說外熱、煩躁、微渴、發熱等這些症狀就是陰證,只要看到患者元陽不足,氣虛於內,即使有外熱,也只是假熱。如果使用清涼藥物來消耗陽氣,就會使中氣更加虛弱,中氣虛弱,邪氣就會更加強盛,這樣怎麼能治好呢?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先解決最緊急的事情。人們知道病症的急迫性,卻不知道生命的急迫性,元氣一旦消失,病情就會像斷弦一樣急速惡化,呼吸變得急促,到時候就無力回天了。
治療案例在後卷中另行列出。
第一,傷寒治療的綱領,最重要的是陰陽,如果判斷錯誤,就會導致病人死亡。當然,也有一些純粹的陽證和純粹的陰證,這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分別治療。還有一些陰陽兼雜的證候,比如寒證就是陰勝,熱證就是陽勝,或者今天是陰證,明天就變成了陽證,或者今天是陽證,明天就變成了陰證,這在普通人身上是最常見的。就像被珠子困住,被柱子卡住一樣,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分辨清楚。然而,陰變陽的預後大多良好,陽變陰的預後大多凶險,這點不可不察。
凡病人開目喜明,欲見人,多談者屬陽;閉目喜暗,不欲見人,懶言者屬陰。
《論》曰: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按:此陰陽二字,乃以寒熱為言也。陽盛陰虛,言內熱有餘,而外寒不甚也。夫邪必入腑,然後作熱,熱實於內,即陽盛也,故再用溫熱以汗之,則死矣。
陽虛陰盛,言寒邪有餘,而蓄熱未深也。夫邪中於表,必因風寒,寒束於外,即陰盛也,故妄用沉寒以下之,則死矣。所以陽盛者用桂枝則斃,陰盛者用承氣則亡。
白話文:
病人如果睜眼喜歡光亮、想見人、愛說話,就屬於陽性;反之,如果閉眼喜歡黑暗、不想見人、懶得說話,就屬於陰性。
古書上說:如果陽氣盛而陰氣虛,用發汗的方法就會導致死亡,用瀉下藥物反而能治癒;如果陽氣虛而陰氣盛,用發汗的方法就能治癒,用瀉下藥物反而會導致死亡。書中還提到,桂枝藥物下咽,如果是陽氣盛的人就會死亡;承氣湯進入胃中,如果是陰氣盛的人就會死亡。
其實,這裡的陰陽二字,指的是寒熱。陽氣盛而陰氣虛,指的是體內熱氣過盛,而外寒不嚴重。邪氣一定會進入臟腑才會引起發熱,內熱積聚就叫做陽氣盛,所以如果再次使用溫熱藥物發汗,就會導致死亡。
陽氣虛而陰氣盛,指的是寒邪過盛,而體內的熱氣還沒有很深。邪氣從體表入侵,通常是因為風寒,寒氣束縛在外就叫做陰氣盛,所以如果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瀉下,就會導致死亡。因此,陽氣盛的人服用桂枝藥物就會死亡,陰氣盛的人服用承氣湯就會死亡。
3. 三陽陽明證(十)
仲景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胃中躁煩實,大便難是也。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內實,大便難,此名陽明也。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
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按:此三陽陽明之證,皆自經傳腑,胃家之實證也。曰太陽陽明者,邪自太陽傳入於胃,其名脾約,以其小便數,大便硬也。正陽陽明者,邪自陽明本經傳入於腑,而邪實於胃也。少陽陽明者,邪自少陽傳入於胃也。胃為腑者,猶府庫之府,府之為言聚也。以胃本屬土,為萬物所歸,邪入於胃,則無所復傳,鬱而為熱,此由耗亡津液,胃中乾燥,或三陽熱邪不解,自經而腑,熱結所成,故邪入陽明胃腑者,謂之實邪。土氣為邪,旺於未申,所以日晡潮熱者,屬陽明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疾病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這三種是什麼呢?
回答說:太陽陽明,指的是脾臟拘緊。正陽陽明,指的是胃部實證。少陽陽明,指的是發汗、利尿,胃中燥熱實滿,大便難以排泄。
問:為什麼會得陽明病呢?
回答:太陽病發汗,或者瀉下,或者利尿,這是耗損津液,胃中乾燥,因而轉屬陽明,內實,大便難,這就叫做陽明病。
問:陽明病的外在症狀是什麼呢?
回答:身體發熱,汗水自然流出,不畏寒反而畏熱。
按:這三種陽明病症,都是由經脈傳入到腑臟,屬於胃部實證。
太陽陽明,指的是邪氣從太陽經傳入到胃部,叫做脾臟拘緊,因為小便次數多,大便硬結。
正陽陽明,指的是邪氣從陽明本經傳入到腑臟,邪氣實證在胃部。
少陽陽明,指的是邪氣從少陽經傳入到胃部。
胃屬於腑臟,就像倉庫一樣,倉庫的意思就是聚集。因為胃原本屬土,是萬物歸宿的地方,邪氣進入胃部,就沒有地方可以傳播,鬱積而化為熱,這是因為耗損津液,胃中乾燥,或是三陽熱邪不解,從經脈傳入到腑臟,熱邪凝聚而形成的。所以邪氣進入陽明胃腑,叫做實邪。
土氣為邪,在未申時刻最旺盛,所以下午潮熱,屬於陽明病。
《論》曰:潮熱者實也,是為可下之證。又曰:潮熱者,此外欲解也,可攻其里焉。又曰:其熱不潮,不可與承氣。此潮熱屬胃可知也。然潮熱雖為可攻,若脈浮而緊,或小便難,大便溏,身熱無汗,此熱邪未全入腑,猶屬表證,仍當和解。若邪熱在表而妄攻之,則禍不旋踵矣。
成無己曰: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傍,故四傍有病,皆能傳入於胃,入胃則更不復傳。如太陽病傳之入胃,則不更傳陽明;陽明病傳之入胃,則不更傳少陽;少陽病傳之入胃,則不更傳三陰也。
白話文:
《論》書中說:發熱時一陣陣地發熱,屬於實證,可以服用瀉藥治療。又說:發熱時,患者感覺體內燥熱,想要解熱,可以用攻裡的方法治療。又說:如果發熱不呈潮熱狀,就不能使用承氣湯。由此可知,這種潮熱屬於胃氣虛弱所致。雖然潮熱可以攻治,但如果脈象浮而緊,或者小便困難、大便稀溏、發熱無汗,這表示熱邪尚未完全進入腑臟,仍然屬於表證,應該用和解的方法治療。如果熱邪在表而妄加攻治,就會立時招致禍患。
成無己說:胃是水谷的匯集之處,負責滋養四肢百骸,所以四肢百骸有病,都能傳入胃部,傳入胃部後就不會再傳向其他部位了。比如太陽病傳入胃部,就不會再傳入陽明經;陽明病傳入胃部,就不會再傳入少陽經;少陽病傳入胃部,就不會再傳入三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