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2)
卷之七須集 (2)
1. 風寒辨(五)
凡病傷寒者,本由寒氣所傷,而風即寒之帥也。第以風寒分氣令,則風主春而東,寒主冬而北;以風寒分微甚,則風屬陽而淺,寒屬陰而深。然風送寒來,寒隨風入,透骨侵肌,本為同氣,故凡寒之淺者,即為傷風,風之深者,即為傷寒;而不淺不深,半正半邪之間者,即為瘧疾:其有留於經絡,而肢體疼痛者,則為風痹。然則傷風也,傷寒也,瘧疾、風痹也,皆風寒之所為也。
觀《靈樞·九宮八風篇》及歲露論所載,俱甚言虛邪賊風之為害,口問篇言風成為寒熱,此皆指風為寒邪也。即如冬傷於寒者,宜乎其為傷寒也,若春夏秋三時之感冒,則孰非因寒,亦孰非因風而入之。故仲景曰: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因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豈非風寒本為同氣乎。《內經》曰:謹候虛風而避之。
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此杜漸防微之道也。
白話文:
凡是生病是因傷寒而起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受到寒氣侵襲,而風可以說是寒氣的先導。之所以要將風寒分開論述,是因為從氣候時令來看,風主春季並從東方吹來,寒主冬季並從北方而來;從風寒的輕重程度來看,風屬陽且較為表淺,寒屬陰且較為深層。然而風會將寒氣帶來,寒氣也會隨著風侵入體內,它們可以深入骨骼、侵襲肌肉,本質上是同一種氣。所以,凡是寒氣侵襲較淺的,就稱為傷風;寒氣侵襲較深的,就稱為傷寒;而介於不淺不深、半正半邪之間的,就稱為瘧疾;如果寒邪停留在經絡中,造成肢體疼痛的,就稱為風痹。因此,傷風、傷寒、瘧疾、風痹這些病症,都是風寒邪氣所引起的。
觀察《靈樞·九宮八風篇》和《歲露論》的記載,都非常強調虛邪賊風的危害,《口問篇》也說風會引起寒熱的症狀,這些都說明風其實也是寒邪的一種。就像冬天受寒而生的病,自然就是傷寒,但如果春夏秋三季感冒,難道不是因為寒氣,或者說不是因為風邪而侵入體內的嗎?所以張仲景說:「凡是傷寒的病,大多都是由風寒引起的,一開始是因為體表受到風寒侵襲,如果深入體內就難以消散了,沒有用溫熱覆蓋的方法來處理而能消散的。」難道不是因為風寒本來就是同一種氣嗎?《內經》說:「要謹慎觀察虛邪之風並躲避它。」
因此聖人告誡我們避開虛邪的方式,要像躲避箭矢石頭一樣,這樣邪氣就無法傷害到我們了,這就是防微杜漸的道理。
2. 傷寒三證(六)
夫傷寒為病,蓋由冬令嚴寒,以水冰地裂之時,最多殺厲之氣,人觸犯之而即時病者,是為正傷寒,此即陰寒直中之證也。然惟流離窮困之世多有之,若時當治平,民安飽暖,則直中之病少見,此傷寒之一也。其有冬時感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營衛之間,至春夏時,又遇風寒,則邪氣應時而動,故在春則為溫病,在夏則為暑病。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傷,故隨氣傳變,本非即病正傷寒之屬,所當因其寒熱而隨證調治之,此傷寒之二也。又有時行之氣者,如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涼,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是即時行之病,感冒虛風不正之氣,隨感隨發,凡稟弱而不慎起居多勞倦者多犯之,此傷寒之三也。凡此三者,皆傷寒之屬,第其病有不同,治有深淺,苟不能辨,則必致誤人。
白話文:
所謂的傷寒這種疾病,主要是因為冬天非常寒冷,在水結冰、土地凍裂的時候,往往有很多強烈的有害之氣,人如果接觸到這些邪氣,就會立刻生病,這就是典型的傷寒,也就是陰寒之氣直接侵入身體的病症。但是,只有在社會動盪、人民生活困苦的時候,這種情況才會比較多見。如果社會安定、人民生活溫飽,那麼這種直接發病的傷寒就比較少見了,這是傷寒的第一種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冬天受了寒,但當時沒有馬上發病,寒邪潛伏在身體的營衛之間,到了春夏之際,又遇到風寒,那麼邪氣就會隨著時令發作。因此,在春天就表現為溫病,在夏天就表現為暑病。
所以,辛勞的人,在春夏容易得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所傷,所以疾病會隨著時令變化而改變,這不是立即發病的典型傷寒,應該根據寒熱的表現,隨著病情變化來調整治療,這是傷寒的第二種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流行性的邪氣,例如春天應該溫暖反而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反而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反而悶熱,冬天應該寒冷反而溫暖,這就是在不應該出現的時候出現的氣候,因此,一年之中,大人小孩得的病往往很相似,這就是流行性的疾病,因為感受了虛邪不正的氣,隨即就會發病。凡是體質虛弱、不注意生活起居、過度勞累的人,很容易感染這種病,這是傷寒的第三種情況。
以上這三種情況,都屬於傷寒的範疇,只是疾病的表現不同,治療的深淺也有差異。如果不能分辨清楚,就一定會誤診誤治。
3. 六經證(七)
太陽經病,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惡寒,身體痛,無汗,脈浮緊。以太陽經脈由脊背連風府,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表也。
陽明經病,為身熱,目疼,鼻乾,不眠,脈洪而長。以陽明主肌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裡也。
少陽經病,為胸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脈弦而數。以少陽之脈循脅肋,終於耳,故為此證。此二陽三陰之間也。由此漸入三陰,故為半表半裡之經。
太陰經病,為腹滿而吐,食不下,嗌乾,手足自溫,或自利腹痛不渴,脈沉而細。以太陰之脈布胃中;絡於嗌,故為此證。
少陰經病,為舌乾口燥,或自利而渴,或欲吐不吐,或引衣蜷臥,心煩,但欲寐,其脈沉。以少陰之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為此證。
厥陰經病,為煩滿囊縮,或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消渴,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脈沉而弦。以厥陰之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為此證。
成無己曰:熱邪自太陽傳至太陰,則腹滿而嗌乾,未成渴也。傳至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未成消也。傳至厥陰而成消渴者,熱甚能消水故也。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肝居下部,而邪居之,則木火相犯,所以邪上撞心。木邪乘土,則脾氣受傷,所以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脾土既傷,而復下之,則脾氣愈虛,所以痢不止。
正陽明腑病者,由表而傳裡,由經而入腑也。邪氣既深,故為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脈滑而實。此實熱已傳於內,乃可下之。若其脈弱無神,或內無痞滿實堅等證,又不可妄行攻下。
仲景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此三陽皆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此三陰俱受病,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
成無己注曰: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則宜下,故云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三陰受邪,為病在裡,於法當下,然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故云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
太陽證似少陰者,以其發熱惡寒,而脈反沉也。少陰證似太陽者,以其惡寒脈沉,而反發熱也。仲景曰:太陽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若不瘥者,當救其里,宜四逆湯。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
按此二證,謂病在太陽,其脈當浮,而反沉者,因正氣衰弱,裡虛而然,故當用四逆湯,此裡虛不得不救也。病在少陰,證當無熱,而反熱者,因寒邪在表,猶未傳裡,故當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此表邪不得不散也。此二證者,均屬脈沉發熱,但其有頭疼,故為太陽病,無頭疼,故為少陰病。
第在少陰而反發熱者,以表邪浮淺,可以汗解,其反猶輕;在太陽而反脈沉者,以正氣衰微,難施汗下,其反為重。由此觀之,可見陽經有當溫里者,故以生附配乾薑,補中自有散意;陰經有當發表者,故以熟附配麻黃,發中亦有補焉。此仲景求本之治,其他從可知矣。
白話文:
六經病(七)
太陽經的病症,會出現頭部和後頸部疼痛、腰背僵硬、發燒怕冷、身體疼痛、沒有汗,脈象是浮而緊。這是因為太陽經的脈絡從脊背連到風府穴,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經在表面的病症。
陽明經的病症,會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脈象是洪大而長。這是因為陽明經主管肌肉,它的脈絡從鼻子連到眼睛,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三陽經在裡面的病症。
少陽經的病症,會出現胸脅疼痛、耳聾、忽冷忽熱、想吐並且口苦、喉嚨乾燥、眼睛眩暈,脈象是弦而數。這是因為少陽經的脈絡沿著脅肋行走,最終到達耳朵,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這是二陽經和三陰經之間的病症,由此漸漸進入三陰,所以是屬於半表半裡的經絡。
太陰經的病症,會出現腹部脹滿想吐、吃不下東西、喉嚨乾燥、手腳自己溫熱,或者自己拉肚子腹痛但不口渴,脈象是沉而細。這是因為太陰經的脈絡分布在胃中,連結到喉嚨,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少陰經的病症,會出現舌頭乾燥口渴,或者自己拉肚子並且口渴,或者想吐卻吐不出來,或者喜歡蜷縮著身體睡覺,心中煩躁,只想睡覺,脈象是沉。這是因為少陰經的脈絡貫穿腎臟連結到肺臟,並連結到舌根,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厥陰經的病症,會出現煩躁不安、睪丸縮緊,或者氣往上衝撞到心口,心中疼痛發熱,消渴,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東西就吐出蛔蟲,拉肚子不止,脈象是沉而弦。這是因為厥陰經的脈絡沿著陰部連結到肝臟,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成無己說:熱邪從太陽經傳到太陰經,就會腹部脹滿並且喉嚨乾燥,但還沒有口渴。傳到少陰經,就會口乾舌燥並且口渴,但還沒有出現消渴病。傳到厥陰經而形成消渴病,是因為熱邪太嚴重,能夠消耗體內的水液。凡是喝水多但小便少的情況,就叫做消渴病。肝臟位於下腹部,如果邪氣停留在這裡,就會導致肝火和心火互相侵犯,所以邪氣會往上衝撞心口。肝木之邪侵犯脾土,就會損傷脾的氣機,所以會感到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了東西就吐出蛔蟲。如果脾土已經受損,又用瀉下的方法,就會讓脾氣更加虛弱,所以會拉肚子不止。
正陽明腑的病症,是由於病邪從表傳到裡,從經絡進入臟腑。邪氣深入,所以會出現潮熱、自己出汗、說胡話、口渴、不覺得冷反而覺得熱、掀開被子、手腳亂動、或者出現斑疹黃疸、精神狂亂、五六天不大便,脈象是滑而實。這是實熱已經傳到體內,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脈象虛弱沒有精神,或者體內沒有痞塊脹滿等實證,就不能隨便用瀉下的方法。
張仲景說:脈象寸關尺都是浮,是太陽經受病,應該在一兩天內發病。脈象寸關尺都是長,是陽明經受病,應該在二三天內發病。脈象寸關尺都是弦,是少陽經受病,應該在三四天內發病。這三陽經都受病,還沒有進入腑,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脈象寸關尺都是沉細,是太陰經受病,應該在四五天內發病。脈象寸關尺都是沉,是少陰經受病,應該在五六天內發病。脈象寸關尺都是微緩,是厥陰經受病,應該在六七天內發病。這三陰經都受病,已經進入腑,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成無己註釋說:三陽經受邪,病在體表,按照法則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是三陽經也有可能進入臟腑,進入臟腑就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所以說還沒進入腑的,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三陰經受邪,病在體內,按照法則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但是三陰經也有可能只是在經絡,在經絡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所以說已經進入腑的,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太陽病的症狀和少陰病相似,是因為都出現發燒怕冷,而脈象卻反而是沉的。少陰病的症狀和太陽病相似,是因為都出現怕冷脈沉,而反而出現發燒。張仲景說:太陽病,出現發燒頭痛,脈象反而沉,身體疼痛,如果沒有好轉,應該救治體內,用四逆湯。少陰病,剛開始發病,反而出現發燒,脈象沉的,應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按照這兩種情況,說病在太陽經,脈象應該是浮的,反而沉是因為正氣衰弱,體內虛寒,所以應該用四逆湯,這是因為體內虛寒不得不救治。病在少陰經,症狀應該是沒有發熱,反而發熱是因為寒邪在體表,還沒傳到體內,所以應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這是因為體表的邪氣不得不散發。這兩種情況,都是脈象沉而且發燒,但是有頭痛的,就是太陽病;沒有頭痛的,就是少陰病。
只是少陰病反而發熱,是因為體表的邪氣較淺,可以用發汗的方法解決,這個反常的情況還算輕微;而太陽病反而脈象沉,是因為正氣衰微,難以用發汗和瀉下的方法治療,這個反常的情況比較嚴重。由此可見,陽經也有應該用溫補裡氣的方法治療的,所以用生附子配乾薑,補中的同時也有散邪的意思;陰經也有應該用發散體表的方法治療的,所以用熟附子配麻黃,發散的同時也有補益的意思。這就是張仲景求本的治療方法,其他情況也可以由此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