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2)
卷之七須集 (2)
1. 風寒辨(五)
凡病傷寒者,本由寒氣所傷,而風即寒之帥也。第以風寒分氣令,則風主春而東,寒主冬而北;以風寒分微甚,則風屬陽而淺,寒屬陰而深。然風送寒來,寒隨風入,透骨侵肌,本為同氣,故凡寒之淺者,即為傷風,風之深者,即為傷寒;而不淺不深,半正半邪之間者,即為瘧疾:其有留於經絡,而肢體疼痛者,則為風痹。然則傷風也,傷寒也,瘧疾、風痹也,皆風寒之所為也。
觀《靈樞·九宮八風篇》及歲露論所載,俱甚言虛邪賊風之為害,口問篇言風成為寒熱,此皆指風為寒邪也。即如冬傷於寒者,宜乎其為傷寒也,若春夏秋三時之感冒,則孰非因寒,亦孰非因風而入之。故仲景曰: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因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豈非風寒本為同氣乎。《內經》曰:謹候虛風而避之。
故聖人日避虛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謂也,此杜漸防微之道也。
白話文:
凡是患了傷寒的人,原本都是因為寒氣入侵所導致,而風是寒氣的先鋒。根據風寒的氣息和方向,風主宰春季,往東吹,寒氣主宰冬季,往北吹;根據風寒的性質和程度,風屬於陽氣,較為表淺,寒氣屬於陰氣,較為深沉。然而風帶著寒氣而來,寒氣隨著風而入,穿透骨骼,侵襲肌肉,本質上是同類的氣息,所以寒氣表淺的,就叫做傷風,風氣深沉的,就叫做傷寒;不淺不深,介於表裡之間的,就叫做瘧疾;如果留滯在經絡,導致肢體疼痛的,就叫做風痺。所以傷風、傷寒、瘧疾、風痺,都是風寒造成的。
看看《靈樞·九宮八風篇》和《歲露論》的記載,都非常強調虛邪賊風的危害,而《口問篇》說風可以轉化成寒熱,這都是指風是寒邪的表現形式。就像冬天受寒的人,很可能就會患上傷寒,而春夏秋三季的感冒,哪一個不是因為寒氣入侵,哪一個不是因為風而引發的?所以仲景說:凡是傷寒的病症,大多是從風寒感染而來的,一開始是表層受到風寒侵襲,深入內裡就無法消散,沒有溫暖覆蓋,不能消散,難道不是因為風寒本質上是同類的氣息嗎?《內經》說:要謹慎地預防虛風,並要避開它。
因此聖人時時警惕虛邪,就像躲避箭石一樣,邪氣就無法傷害,這就是所謂的「杜漸防微」之道。
2. 傷寒三證(六)
夫傷寒為病,蓋由冬令嚴寒,以水冰地裂之時,最多殺厲之氣,人觸犯之而即時病者,是為正傷寒,此即陰寒直中之證也。然惟流離窮困之世多有之,若時當治平,民安飽暖,則直中之病少見,此傷寒之一也。其有冬時感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營衛之間,至春夏時,又遇風寒,則邪氣應時而動,故在春則為溫病,在夏則為暑病。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傷,故隨氣傳變,本非即病正傷寒之屬,所當因其寒熱而隨證調治之,此傷寒之二也。又有時行之氣者,如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涼,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是即時行之病,感冒虛風不正之氣,隨感隨發,凡稟弱而不慎起居多勞倦者多犯之,此傷寒之三也。凡此三者,皆傷寒之屬,第其病有不同,治有深淺,苟不能辨,則必致誤人。
白話文:
傷寒這種疾病,是因為冬天嚴寒,地表凍裂,充滿了致病的寒氣,人接觸到這些寒氣就會馬上生病,這就是正傷寒,也就是陰寒直接入侵人體的表現。不過這種直接入侵的病症,多見於流離失所、生活困苦的人,如果國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裕,就不容易出現這種直接入侵的病症。這是傷寒的第一種情况。
有些人冬天受寒,當時沒有立即生病,寒毒就藏在身體的營衛之間,等到春夏時節,再次遇到風寒,寒毒就會隨著季節變化而發作,春天就變成溫病,夏天就變成暑病。
因此,辛苦勞累的人,在春夏季節容易患上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所致,隨著氣候變化而引發疾病,並非直接患上正傷寒,所以應該根據寒熱症狀,用不同的方法治療。這是傷寒的第二種情况。
還有一種是時行之氣,例如春天應該暖和卻反而寒冷,夏天應該炎熱卻反而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反而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這種情況就是時令不符卻出現了相應的氣候,因此一年四季中,各種年齡的人都會出現類似的疾病,這就是時行之病,也就是感冒、虛風不正之氣,接觸到就發病,體質虛弱、起居不慎、勞累过度的人容易患上這種病。這是傷寒的第三種情况。
這三種情况,都屬於傷寒,只是病症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深淺之分,如果不能區分清楚,就很容易誤診。
3. 六經證(七)
太陽經病,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惡寒,身體痛,無汗,脈浮緊。以太陽經脈由脊背連風府,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表也。
陽明經病,為身熱,目疼,鼻乾,不眠,脈洪而長。以陽明主肌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為此證,此三陽之裡也。
少陽經病,為胸脅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脈弦而數。以少陽之脈循脅肋,終於耳,故為此證。此二陽三陰之間也。由此漸入三陰,故為半表半裡之經。
太陰經病,為腹滿而吐,食不下,嗌乾,手足自溫,或自利腹痛不渴,脈沉而細。以太陰之脈布胃中;絡於嗌,故為此證。
少陰經病,為舌乾口燥,或自利而渴,或欲吐不吐,或引衣蜷臥,心煩,但欲寐,其脈沉。以少陰之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為此證。
白話文:
太陽經的病症,會出現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發燒怕冷、全身痠痛、沒有汗、脈搏浮緊。這是因為太陽經脈從脊背連接到風府穴,所以會產生這些症狀,屬於三陽經的表證。
陽明經的病症,會出現全身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失眠,脈搏洪大而有力。這是因為陽明經主宰肌肉,其經脈沿著鼻子連接到眼睛,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屬於三陽經的裡證。
少陽經的病症,會出現胸脇疼痛、耳聾、寒熱交替、嘔吐且口苦、喉嚨乾燥、頭昏眼花,脈搏弦緊而快。這是因為少陽經脈沿著胸脇,最終連接到耳朵,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屬於二陽三陰之間的經脈。由此逐漸深入三陰,所以屬於半表半裡的經脈。
太陰經的病症,會出現腹部脹滿且嘔吐、食慾不振、喉嚨乾燥、手腳溫暖,或者腹瀉腹痛卻不口渴,脈搏沉細。這是因為太陰經脈分布在胃部,連接到喉嚨,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少陰經的病症,會出現舌頭乾燥口渴,或者腹瀉卻口渴,或者想吐卻吐不出來,或者拉著衣服蜷縮著睡,心煩意亂,只想睡覺,脈搏沉緩。這是因為少陰經脈貫穿腎臟,連接到肺部,並連接到舌根,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厥陰經病,為煩滿囊縮,或氣上撞心,心中疼熱,消渴,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脈沉而弦。以厥陰之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為此證。
成無己曰:熱邪自太陽傳至太陰,則腹滿而嗌乾,未成渴也。傳至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未成消也。傳至厥陰而成消渴者,熱甚能消水故也。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肝居下部,而邪居之,則木火相犯,所以邪上撞心。木邪乘土,則脾氣受傷,所以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脾土既傷,而復下之,則脾氣愈虛,所以痢不止。
正陽明腑病者,由表而傳裡,由經而入腑也。邪氣既深,故為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脈滑而實。此實熱已傳於內,乃可下之。若其脈弱無神,或內無痞滿實堅等證,又不可妄行攻下。
白話文:
厥阴经的病症,会出现腹部胀满,阴部收缩,或者气往上冲撞心脏,心中疼痛发热,口渴,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吃了就吐蛔虫,泻下不止,脉象沉而弦。这是因为厥阴经的脉络循行于生殖器,并与肝脏相连,所以才会出现这些症状。
成无己说:热邪从太阳经传到太阴经,就会出现腹部胀满,咽喉干燥,但还没有到口渴的程度。传到少阴经,就会出现口干舌燥而口渴,但还没有发展到消渴。传到厥阴经而导致消渴,是因为热邪太过旺盛,能够消耗津液,所以才会出现消渴。凡是喝水很多,但小便很少的,就叫做消渴。肝脏位于身体下部,邪气停留在肝脏,就会导致木火相克,所以邪气会往上冲撞心脏。木邪乘土,脾脏的气机就会受损,所以会出现肚子饿却不想吃东西,吃了就吐蛔虫。脾土受损,再加上泻下不止,脾脏的气机就更加虚弱,所以才会出现痢疾不止。
正阳明腑的病症,是从表传里,从经传腑。邪气已经深入到内,所以会出现潮热自汗,神志不清,口渴,不恶寒,反而怕热,掀开衣服被子,手脚乱动,或者出现斑疹发黄,神志狂乱,五六天大便不通,脉象滑而实。此时实热已经传到内,可以泻下。如果脉象虚弱无力,或者内部没有痞满、坚实等症状,就不要轻易使用攻下之法。
仲景曰: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此三陽皆受病,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此三陰俱受病,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
成無己注曰:三陽受邪,為病在表,法當汗解,然三陽亦有便入腑者,入腑則宜下,故云未入於腑者,可汗而已。三陰受邪,為病在裡,於法當下,然三陰亦有在經者,在經則宜汗,故云已入於腑者,可下而已。
太陽證似少陰者,以其發熱惡寒,而脈反沉也。少陰證似太陽者,以其惡寒脈沉,而反發熱也。仲景曰:太陽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若不瘥者,當救其里,宜四逆湯。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
白話文:
張仲景說,脈象浮大,是太陽經受病,大約一兩天就會發病;脈象洪大,是陽明經受病,大約兩三天就會發病;脈象弦緊,是少陽經受病,大約三四天就會發病。這三陽經受病,還沒有進入內臟,只要發汗即可。脈象沉細,是太陰經受病,大約四五天就會發病;脈象沉緊,是少陰經受病,大約五六天就會發病;脈象微弱緩慢,是厥陰經受病,大約六七天就會發病。這三陰經受病,已經進入內臟,只能用瀉下藥治療。
成無己注解說,三陽經受邪氣,病症在表,一般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三陽經也有直接進入內臟的,這時就要用瀉下藥。所以說三陽經受病,如果還沒有進入內臟,只要發汗即可。三陰經受邪氣,病症在裡,一般用瀉下方法治療,但三陰經也有停留在經絡的,這時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所以說三陰經受病,如果已經進入內臟,只能用瀉下藥治療。
太陽經的症狀有時會像少陰經,因為它也會出現發熱惡寒,但脈象卻是沉的。而少陰經的症狀有時會像太陽經,因為它也會出現惡寒脈沉,但反而會發熱。張仲景說,太陽病,發熱頭痛,脈象反而沉,全身疼痛,如果病情不緩解,就要救治其內臟,應該服用四逆湯。少陰病,一開始就發熱,脈象沉的,應該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
按此二證,謂病在太陽,其脈當浮,而反沉者,因正氣衰弱,裡虛而然,故當用四逆湯,此裡虛不得不救也。病在少陰,證當無熱,而反熱者,因寒邪在表,猶未傳裡,故當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此表邪不得不散也。此二證者,均屬脈沉發熱,但其有頭疼,故為太陽病,無頭疼,故為少陰病。
第在少陰而反發熱者,以表邪浮淺,可以汗解,其反猶輕;在太陽而反脈沉者,以正氣衰微,難施汗下,其反為重。由此觀之,可見陽經有當溫里者,故以生附配乾薑,補中自有散意;陰經有當發表者,故以熟附配麻黃,發中亦有補焉。此仲景求本之治,其他從可知矣。
白話文:
根據這兩種症狀,可以判斷病症在太陽經,脈象應該浮,卻反而是沉的,這是因為正氣衰弱,內虛所致,所以應該使用四逆湯,這是內虛必須救治的。病症在少陰經,症狀應該沒有發熱,卻反而是發熱的,這是因為寒邪在表,還沒傳到內部,所以應該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這是表邪必須散掉的。這兩種症狀都是脈象沉而發熱,但是其中一個有頭痛,所以屬於太陽病,沒有頭痛,所以屬於少陰病。
在少陰經卻反而是發熱的,是因為表邪浮淺,可以用汗法解表,情況相對輕微;在太陽經卻反而是脈象沉的,是因為正氣衰微,難以施汗法或瀉法,情況相對嚴重。從這裡可以看出,陽經需要溫裡,所以用生附子配乾薑,補中自有散寒之意;陰經需要發表,所以用熟附子配麻黃,發表之中也包含了補益。這就是仲景追求本源的治療方法,其他治療方法可以由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