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七須集

2. 傷寒典(上)

3. 經義(一)

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內經》傷寒諸義及諸治法之未備者,俱補載瘟疫門,所當參閱。

白話文:

經義(一)

黃帝問:人受到寒邪侵襲,後來卻轉變成發熱的病症,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體內寒邪過盛,就會產生熱象。

《內經》中關於傷寒的各種理論和治療方法,如果還有不夠完善的地方,都已經補充記載在瘟疫相關的篇章裡,應該互相參照閱讀。

4. 傷寒總名(二)

黃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此皆《內經》之明言也。故凡病溫病熱而因於外感者,皆本於寒,即今醫家皆謂之為傷寒,理宜然也。近或有以溫病熱病謂非真傷寒者,在未達其義耳。

白話文:

黃帝說:現在所有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這類。又說:凡是傷寒引起的發熱病,在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這些都是《內經》明確說過的。所以,凡是溫病、熱病,因為外感而引起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寒邪入侵,所以現在的醫生都把它們稱為傷寒,這在道理上是應該的。最近有人把溫病、熱病說成不是真正的傷寒,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其中的含義罷了。

5. 初診傷寒法(三)

凡初診傷寒者,以其寒從外入,傷於表也。寒邪自外而入,必由淺漸深,故先自皮毛,次入經絡,又次入筋骨,而後及於臟腑,則病日甚矣。故凡病傷寒者,初必發熱,憎寒無汗,以邪閉皮毛,病在衛也。漸至筋脈拘急,頭背骨節疼痛,以邪入經絡,病在營也。夫人之衛行脈外,營行脈中,今以寒邪居之,則血氣混淆,經絡壅滯,故外證若此,此即所謂傷寒證也。自此而漸至嘔吐、不食、脹滿等證,則由外入內,由經入腑,皆可因證而察其表裡矣。

若或肌表無熱,亦不憎寒,身無疼痛,脈不緊數者,此其邪不在表,病必屬裡。凡察傷寒,此其法也。

白話文:

一般初次診斷傷寒的人,是因為寒氣從外侵入,傷害到身體表面。寒邪從外進入人體,一定是由淺入深,所以先從皮膚毛髮,接著進入經絡,再來進入筋骨,最後才會到達臟腑,這樣病情就會一天比一天嚴重。所以凡是得了傷寒的人,初期一定會發燒,怕冷而且不出汗,這是因為邪氣閉塞了皮膚毛孔,病在身體的防禦系統(衛)。慢慢會感到筋脈緊繃僵硬,頭部、背部、骨節疼痛,這是因為邪氣進入經絡,病在身體的營養系統(營)。人的衛氣在脈絡外運行,營氣在脈絡內運行,現在寒邪侵入,就會導致血氣混亂,經絡阻塞,所以外在會出現這些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傷寒證。從這裡開始,如果逐漸出現嘔吐、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就是邪氣從外向內,從經絡進入臟腑,都可以根據這些症狀來判斷疾病是在身體表面還是內部。

如果身體表面沒有發燒,也不怕冷,身體沒有疼痛,脈搏也不緊數,就表示邪氣不在體表,疾病一定在身體內部。診斷傷寒,這就是方法。

6. 論脈(四)

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凶吉。診之之法,當問證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先病為本,後病為標。能參合脈證,而知緩急先後者,乃為上工。

一、診法曰:浮脈為在表。故凡脈見浮緊而數者,即表邪也。再加以頭項痛,腰脊強等證,此即太陽經病,當求本經輕重而解散之。

一、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證者,即陽明在經之邪也,宜求本經之寒熱以散之。

一、脈見弦數,而兼少陽之證者,即少陽經半表半裡之病,宜和解而散之。

一、沉脈為在裡,病屬三陰,詳具後六經證辨中。但沉數有力,是即熱邪傳裡也,若表證深入,而內見大滿大實,陽邪熱結等證,治當從下也。

一、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無煩渴等病,此陰證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痢者,此即陰寒直中,治宜溫中也。

一、脈大者為病進,大因邪氣勝,病日甚也。脈漸緩者為邪退,緩則胃氣至,病將愈也。此以大為病進,固其然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當詳辨。如脈體本大,再加洪數,此則病進之脈,不可當也。如脈體本小,因服藥後而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陽,必將汗解,乃為吉兆。蓋脈至不鼓者,由氣虛而然,無陽豈能作汗也。後論汗條中有按,當並閱之。

仲景《傷寒論》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曰:凡脈浮大數動滑,皆陽也;沉澀弱弦微,皆陰也。諸脈浮數,而發熱惡寒,身痛不欲飲食者,傷寒也。若灑淅惡寒,飲食如常,而痛偏一處者,必血氣壅遏不通,成癰膿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寸關尺三部,浮沉、大小、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必愈。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陽氣衰也。脈瞥瞥如羹上珠者,陽氣微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脈微緩者,為欲愈也。陽脈浮,陰脈弱者,為血虛,血虛則筋急也。脈微弱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

陰證無脈,溫之而脈微續者生,暴出者死。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論》曰:寸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於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微,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論》曰:緊脈從何而來?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裡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痢,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按此言緊者,即弦搏不軟之謂,蓋單言其緊,而無滑數之意,乃陽明胃氣受傷之脈,故主為陰寒之證。若緊而兼數,則必以外邪所致。

愚按: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證,此陰實陽虛,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里證,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只當以緊數與否為辨,方為的確。蓋寒邪在表,脈皆緊數,緊數甚者邪亦甚,緊數微者邪亦微,緊數浮洪有力者,邪在陽分,即陽證也,緊數浮沉無力者,邪在陰分,即陰證也。以緊數之脈而兼見表證者,其為外感無疑,即當治從解散。

然內傷之脈,亦有緊數者,但內傷之緊,其來有漸,外感之緊,發於陡然,以此辨之,最為切當。其有似緊非緊,但較之平昔,稍見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證,此其邪之輕者,或以初感而未甚者,亦多見此脈,是又不可不兼證而察之也。若其和緩而全無緊疾之意,則脈雖浮大,自非外邪之證。

按陶節庵曰:夫脈浮當汗,脈沉當下,固其宜也。然其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謂邪熱入腑,大便難也,設使大便不難,豈敢下乎?其脈雖沉,亦有可汗者,謂少陰病,身有熱也,設使身不發熱,豈敢汗乎?若此之說,可見沉有表,而浮亦有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