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七須集 (1)
卷之七須集 (1)
1. 經義(一)
水熱穴論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
《內經》傷寒諸義及諸治法之未備者,俱補載瘟疫門,所當參閱。
白話文:
人之所以會因為受寒而轉變成熱病,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當寒氣過盛時,就會產生熱病。
《內經》對於傷寒相關的各種義理以及治療方法尚未完全詳述的部分,都補充在瘟疫門中,應當參考閱讀。
2. 傷寒總名(二)
黃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此皆《內經》之明言也。故凡病溫病熱而因於外感者,皆本於寒,即今醫家皆謂之為傷寒,理宜然也。近或有以溫病熱病謂非真傷寒者,在未達其義耳。
白話文:
黃帝說:「現在所說的熱病,都是傷寒類的病。」
他又說:「凡是因傷寒而導致溫病的,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在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這些都是《內經》中明確記載的。所以凡是因外感而導致溫病熱病的,其根源都在寒氣,也就是現在醫家所說的傷寒,道理確實如此。最近有人說溫病熱病不是真正的傷寒,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3. 初診傷寒法(三)
凡初診傷寒者,以其寒從外入,傷於表也。寒邪自外而入,必由淺漸深,故先自皮毛,次入經絡,又次入筋骨,而後及於臟腑,則病日甚矣。故凡病傷寒者,初必發熱,憎寒無汗,以邪閉皮毛,病在衛也。漸至筋脈拘急,頭背骨節疼痛,以邪入經絡,病在營也。夫人之衛行脈外,營行脈中,今以寒邪居之,則血氣混淆,經絡壅滯,故外證若此,此即所謂傷寒證也。自此而漸至嘔吐、不食、脹滿等證,則由外入內,由經入腑,皆可因證而察其表裡矣。
若或肌表無熱,亦不憎寒,身無疼痛,脈不緊數者,此其邪不在表,病必屬裡。凡察傷寒,此其法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初次患上傷寒時,是因為外來的寒邪入侵,傷及身體表面的緣故。寒邪從外部侵入,必定是逐漸深入,因此先影響皮毛,接著進入經絡,再深入筋骨,最後影響到內臟,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患上傷寒的人,一開始通常會發熱、怕冷、不出汗,這是因為邪氣閉塞了皮毛,病症停留在衛氣層。隨著時間推移,會出現筋脈緊繃、頭部、背部和骨節疼痛的症狀,這是寒邪入侵經絡,病症發展到營氣層。人體的衛氣行於脈外,營氣行於脈中,現在寒邪入侵,導致血氣混亂,經絡阻塞,因此出現這些外在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傷寒證。如果病情繼續發展,出現嘔吐、食慾不振、腹部脹滿等症狀,就代表寒邪由表入裡,由經絡入侵臟腑,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症狀來判斷病情的表裡變化。
如果患者沒有發熱、不畏寒、身體沒有疼痛、脈象也不緊也不數,說明邪氣不在表層,病症必定是屬於內在的。這就是觀察傷寒病症的方法。
4. 論脈(四)
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其脈以浮緊而有力無力,可知表之虛實;沉緊而有力無力,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可知陰陽之凶吉。診之之法,當問證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先病為本,後病為標。能參合脈證,而知緩急先後者,乃為上工。
一、診法曰:浮脈為在表。故凡脈見浮緊而數者,即表邪也。再加以頭項痛,腰脊強等證,此即太陽經病,當求本經輕重而解散之。
一、脈見洪長有力,而外兼陽明證者,即陽明在經之邪也,宜求本經之寒熱以散之。
白話文:
傷寒的邪氣,沒有固定形態,可以入侵陽經的氣分,則太陽經為先,也可以入侵陰經的精分,則少陰經為先。觀察脈象,浮緊有力或無力,可以了解表面的虛實;沉緊有力或無力,可以了解裡面的虛實;脈象在中間,有力或無力,則可推測陰陽的凶吉。診病的方法,應當詢問病症,了解病情的表面情況,觀察脈象,了解病情的內在情況,先發生的疾病為本,後發生的疾病為標。能夠綜合脈象和病症,了解病情緩急先後的,才是高明的醫生。
第一,診斷方法:浮脈在表面。所以脈象浮緊而數,就是表邪。如果再加上頭項疼痛、腰脊強直等症狀,這就是太陽經病,應該根據太陽經病情的輕重來治療。
第二,脈象洪長有力,並且伴隨陽明經的症狀,就是陽明經的邪氣,應該根據陽明經的寒熱情況來治療。
一、脈見弦數,而兼少陽之證者,即少陽經半表半裡之病,宜和解而散之。
一、沉脈為在裡,病屬三陰,詳具後六經證辨中。但沉數有力,是即熱邪傳裡也,若表證深入,而內見大滿大實,陽邪熱結等證,治當從下也。
一、沉緊無力,而外無大熱,內無煩渴等病,此陰證也。若或畏寒厥冷,及嘔吐、腹痛、瀉痢者,此即陰寒直中,治宜溫中也。
一、脈大者為病進,大因邪氣勝,病日甚也。脈漸緩者為邪退,緩則胃氣至,病將愈也。此以大為病進,固其然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又當詳辨。如脈體本大,再加洪數,此則病進之脈,不可當也。如脈體本小,因服藥後而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陽,必將汗解,乃為吉兆。蓋脈至不鼓者,由氣虛而然,無陽豈能作汗也。後論汗條中有按,當並閱之。
白話文:
一、當脈搏顯現為弦狀且快速跳動,同時伴有少陽證狀時,這代表了少陽經路的半表半裡病,應採用調和解散的方法進行治療。
一、沈脈表明病症在體內,屬於三陰範疇,詳細請參照六經證狀辨別部分。但如果沈脈帶有數跳且力度足夠,這表示熱邪已經進入體內。若表層病徵已深,且內部出現嚴重飽脹、熱結等症狀,治療策略應從排泄方向著手。
一、沈緊脈且力量不足,外部無大熱,內部無口渴等症狀,這是陰性病症的表現。如果伴有畏寒、發冷、嘔吐、腹痛、拉肚子等症狀,這表示陰寒直接侵入體內,應採用溫暖中焦的方法進行治療。
一、脈搏增大表示病情加重,增大可能是由於邪氣佔優勢,病狀日益惡化所致。脈搏逐漸放緩則表示邪氣正在退散,放緩說明胃氣恢復,預示病情將好轉。脈搏增大確實是病情加重的象徵,但也有一些情況下脈搏增大反而不是病況加重的跡象。例如脈搏原本就很大,再加上洪數(脈搏強烈),這可能表示脈搏增大是正常現象。又如脈搏原本很小,但在服用藥物後逐漸變得滑大有力,這可能表示從陰性轉向陽性,將會透過發汗來痊癒,這是好兆頭。因為脈搏不能自行跳動,這是因為氣虛所致,沒有陽氣怎麼能夠出汗呢?後續的論述中會有更詳細的說明,請一併閱讀。
仲景《傷寒論》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曰:凡脈浮大數動滑,皆陽也;沉澀弱弦微,皆陰也。諸脈浮數,而發熱惡寒,身痛不欲飲食者,傷寒也。若灑淅惡寒,飲食如常,而痛偏一處者,必血氣壅遏不通,成癰膿也。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數為在腑,遲為在臟。寸關尺三部,浮沉、大小、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必愈。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陽氣衰也。脈瞥瞥如羹上珠者,陽氣微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其脈沉者,榮氣微也。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脈微緩者,為欲愈也。陽脈浮,陰脈弱者,為血虛,血虛則筋急也。脈微弱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脉象有阴阳之分,凡是脉浮大数动滑的,都属于阳脉;而沉涩弱弦微的,都属于阴脉。如果脉浮数,并伴有发热恶寒、身痛不欲饮食的症状,就是伤寒。如果出现洒淅恶寒、饮食如常,但疼痛集中于一处,则可能是血气壅遏不通,形成痈脓。寸口脉浮则说明病在表,沉则说明病在里,数则说明病在腑,迟则说明病在脏。寸关尺三部,浮沉、大小、迟数都相等,即使有寒热反复不愈的症状,但脉象阴阳平和,病情即使严重也一定能痊愈。
如果脉浮而汗出如流珠,则说明阳气衰弱;脉跳动像羹汤上的珠子一样,则说明阳气微弱;脉象缠绕像蜘蛛丝一样,则说明阳气衰弱;脉象绵绵像泻漆一样断断续续,则说明失血;脉象沉则说明荣气微弱;脉象浮大则说明气实血虚;脉象微缓则说明将要痊愈。阳脉浮,阴脉弱,则说明血虚,血虚则筋急。脉象微弱并伴有恶寒,则说明阴阳俱虚,不可再发汗、吐泻。
陰證無脈,溫之而脈微續者生,暴出者死。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論》曰:寸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於陽中,則灑淅惡寒也。尺脈微,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論》曰:緊脈從何而來?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裡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痢,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按此言緊者,即弦搏不軟之謂,蓋單言其緊,而無滑數之意,乃陽明胃氣受傷之脈,故主為陰寒之證。若緊而兼數,則必以外邪所致。
白話文:
陰證病人若無脈搏,用溫熱法治療後脈搏微弱而延續,則有生機;但若脈搏突然出現,則必死無疑。陰病病人若出現陽脈,則有生機;陽病病人若出現陰脈,則必死無疑。
《傷寒論》說:寸脈微弱,稱為陽氣不足,陰氣上行侵入陽氣之中,就會出現發冷怕寒的症狀。尺脈微弱,稱為陰氣不足,陽氣下降侵入陰氣之中,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寸口脈搏微弱且澀,微弱表示衛氣運行不暢,澀則表示榮氣不足。衛氣衰弱,面色就會發黃,榮氣不足,面色就會發青。榮氣是根,衛氣是葉,榮衛皆微弱,則根葉枯槁,就會出現寒慄、咳嗽、吐痰帶血、吐口水等症狀。
《傷寒論》說:緊脈從哪裡來呢?比如說病人沒有汗出或者嘔吐,是因為肺部寒涼,所以脈搏緊。又比如病人咳嗽,是因為喝了冷水,所以脈搏緊。又比如病人腹瀉,是因為胃中虛寒,所以脈搏緊。按此可知,緊脈指的是脈搏弦緊而不柔軟,僅指緊,不含滑數之意,是陽明胃氣受傷的表現,故主為陰寒證。若緊脈兼有數脈,則必是外邪入侵所致。
愚按: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證,此陰實陽虛,寒勝者然也。浮脈亦有里證,此陽實陰虛,水虧者然也。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只當以緊數與否為辨,方為的確。蓋寒邪在表,脈皆緊數,緊數甚者邪亦甚,緊數微者邪亦微,緊數浮洪有力者,邪在陽分,即陽證也,緊數浮沉無力者,邪在陰分,即陰證也。以緊數之脈而兼見表證者,其為外感無疑,即當治從解散。
然內傷之脈,亦有緊數者,但內傷之緊,其來有漸,外感之緊,發於陡然,以此辨之,最為切當。其有似緊非緊,但較之平昔,稍見滑疾而不甚者,亦有外感之證,此其邪之輕者,或以初感而未甚者,亦多見此脈,是又不可不兼證而察之也。若其和緩而全無緊疾之意,則脈雖浮大,自非外邪之證。
白話文:
古人認為脈象浮在表面就是表證,沉在裏面就是里證,這是流傳已久的說法。但實際上,沉脈也可能出現表證,這是因為體內陰寒實證,陽氣虛弱導致的。同樣地,浮脈也可能出現里證,這是因為陽氣實證,陰液不足造成的。所以,想要判斷表邪,不能單看浮沉,應該結合脈象的緊、數來判斷,這樣才能更準確。
寒邪在表,脈象都會緊而數,緊數程度越嚴重,寒邪越重,緊數輕微,寒邪也輕微。如果脈象緊數,浮而洪大有力,則寒邪在陽分,屬於陽證;如果脈象緊數,浮而沉細無力,則寒邪在陰分,屬於陰證。如果脈象緊數,同時伴有表證,就一定是外感風寒,應該採取解表散寒的治療方法。
不過,內傷的脈象也可能出現緊數,但內傷的緊數是逐漸形成的,而外感風寒的緊數是突然出現的,根據這個特點就可以區分。有些脈象看似緊數,但比平常稍微滑利,不那麼緊,也可能是外感風寒,這可能是寒邪輕微,或者剛開始感染還沒很嚴重,這種情況也要結合其他症狀綜合判斷。如果脈象和緩,完全沒有緊數的跡象,即使脈象浮大,也不屬於外邪引起的疾病。
按陶節庵曰:夫脈浮當汗,脈沉當下,固其宜也。然其脈雖浮,亦有可下者,謂邪熱入腑,大便難也,設使大便不難,豈敢下乎?其脈雖沉,亦有可汗者,謂少陰病,身有熱也,設使身不發熱,豈敢汗乎?若此之說,可見沉有表,而浮亦有里也。
白話文:
根據陶節庵的說法:脈象浮應該要發汗,脈象沉應該要瀉下,這是基本的原則。但是,脈象雖然浮,也有需要瀉下的情況,比如邪熱入侵內臟,導致大便秘結。如果病人沒有便秘,就不應該瀉下。同樣,脈象雖然沉,也有需要發汗的情況,比如少陰病,身體發熱。如果病人沒有發熱,就不應該發汗。由此可見,沉脈也有表證,而浮脈也有裡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