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

1. 寒陣

保陰煎,治男婦帶濁遺淋,色赤帶血,脈滑多熱,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經期太早,凡一切陰虛內熱動血等證。

生地,熟地,芍藥(各二錢),山藥,川續斷,黃芩,黃柏(各一錢半),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小水多熱,或兼怒火動血者,加焦梔子一、二錢;如夜熱身熱,加地骨皮一錢五分;如肺熱多汗者,加麥冬、棗仁;如血熱甚者,加黃連一錢五分;如血虛血滯,筋骨腫痛者,加當歸二、三錢;如氣滯而痛,去熟地,加陳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屬;如血脫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錢,或烏梅一、二個,或百藥煎一、二錢,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氣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藥;如肢節筋骨疼痛或腫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錢。

白話文:

保陰煎

保陰煎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男女因陰虛內熱導致的帶下、遺精、尿頻、尿血、便血不止、血崩、血淋等症狀,以及月經提前等問題。患者常見脈象滑數,體熱多汗。

方藥組成:

  • 生地:二錢
  • 熟地:二錢
  • 芍藥:二錢
  • 山藥:二錢
  • 川續斷:一錢半
  • 黃芩:一錢半
  • 黃柏:一錢半
  • 生甘草:一錢

服用方法:

  • 水煎服,兩碗水煎至七分,飯後溫服。

加減方:

  • 若小便量多且灼熱,或伴隨怒火攻心而致出血者,可加焦梔子一至二錢。
  • 若夜間發熱、身體發熱者,可加地骨皮一錢五分。
  • 若肺熱咳嗽、多汗者,可加麥冬、棗仁。
  • 若血熱嚴重者,可加黃連一錢五分。
  • 若血虛血瘀,導致筋骨腫痛者,可加當歸二至三錢。
  • 若氣滯疼痛者,可去熟地,加陳皮、青皮、丹皮、香附等。
  • 若血虛脫、血滑,以及便血久治不愈者,可加地榆一至二錢,或烏梅一至二個,或百藥煎一至二錢,文蛤亦可。
  • 若患者為少年或血氣方剛者,可不加熟地、山藥。
  • 若肢節筋骨疼痛或腫脹者,可加秦艽、丹皮各一至二錢。

注釋:

  • 以上藥材的份量以錢為單位,一錢約等於3.75克。

加減一陰煎,方在補陣九。

治水虧火勝之甚者。

抽薪飲,治諸凡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石斛,木通,梔子(炒),黃柏(各一、二錢),枳殼(錢半),澤瀉(錢半),細甘草(三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如熱在經絡肌膚者,加連翹、天花粉以解之;熱在血分大小腸者,加槐蕊、黃連以清之;熱在陽明頭面,或躁煩便實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熱在下焦,小水痛澀者,加草龍膽、車前以利之;熱在陰分,津液不足者,加門冬、生地、芍藥之類以滋之;熱在腸胃實結者,加大黃、芒硝以通之。

白話文:

「加減一陰煎」這個方子屬於補陣九,用來治療水虧火盛的嚴重情況。

「抽薪飲」則用來治療各種火氣旺盛,不適合進補的情況。

藥方包含黃芩、石斛、木通、梔子(炒)、黃柏(各一、二錢)、枳殼(錢半)、澤瀉(錢半)、細甘草(三分)。

以水一鍾半煎煮,煎至七分,飯後溫服。如果內熱嚴重,冷服效果更佳。若熱症位於經絡和肌膚,可加連翹、天花粉來解熱;熱症位於血分大小腸,可加槐蕊、黃連來清熱;熱症位於陽明頭面,或躁煩便實者,可加生石膏來降熱;熱症位於下焦,小便疼痛澀滯者,可加草龍膽、車前來利尿;熱症位於陰分,津液不足者,可加門冬、生地、芍藥之類來滋陰;熱症位於腸胃實結者,可加大黃、芒硝來通便。

徙薪飲,治三焦凡火,一切內熱,漸覺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劑。其甚者,宜抽薪飲。

陳皮(八分),黃芩(二錢),麥冬,芍藥,黃柏,茯苓,牡丹皮(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多鬱氣逆傷肝,脅肋疼痛,或致動血者,加青皮、梔子。

大分清飲,治積熱閉結,小水不利,或致腰腿下部極痛,或濕熱下利,黃疸,溺血,邪熱蓄血腹痛淋閉等證。

茯苓,澤瀉,木通(各二錢),豬苓,梔子(或倍之),枳殼,車前子(各一錢)

白話文:

徙薪飲用於治療三焦凡火、一切內熱,症狀逐漸加重但尚未嚴重者,應先用此方清熱。若症狀嚴重,則應改用抽薪飲。方劑包括陳皮、黃芩、麥冬、芍藥、黃柏、茯苓、牡丹皮,以水煎服。若患者伴隨鬱氣逆傷肝、脅肋疼痛或動血等症狀,可加入青皮和梔子。大分清飲則用於治療積熱閉結、小便不利,或伴隨腰腿下部劇痛、濕熱下痢、黃疸、溺血、邪熱蓄血腹痛淋閉等症狀。方劑包括茯苓、澤瀉、木通、豬苓、梔子、枳殼、車前子,以水煎服。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溫服。如內熱甚者,加黃芩、黃柏、草龍膽之屬;如大便堅硬脹滿者,加大黃二、三錢;如黃疸小水不利,熱甚者,加茵陳二錢;如邪熱蓄血腹痛者,加紅花、青皮各一錢五分。

清流飲,治陰虛挾熱瀉痢,或發熱,或喜冷,或下純紅鮮血,或小水痛赤等證。

生地,芍藥,茯苓,澤瀉(各二錢),當歸(一、二錢),甘草(一錢),黃芩,黃連(各半錢),枳殼(一錢)

水一鍾半,煎服。如熱甚者,加黃柏;小水熱痛者,加梔子。

化陰煎,治水虧陰涸,陽火有餘,小便癃閉,淋濁疼痛等證。

白話文:

水一碗半,煎煮八分,飯後溫服。若體內熱氣過盛,可加黃芩、黃柏、草龍膽等藥;若大便乾硬脹滿,可加大黃二、三錢;若出現黃疸、小便不利、熱氣重的症狀,可加茵陳二錢;若邪熱蓄積於血,導致腹痛,可加紅花、青皮各一錢五分。

清流飲,適用於陰虛挾熱導致的瀉痢,或發熱、怕冷、排泄鮮紅色血便、小便疼痛灼熱等症狀。

生地、芍藥、茯苓、澤瀉各二錢,當歸一至二錢,甘草一錢,黃芩、黃連各半錢,枳殼一錢。

水一碗半,煎煮服用。若熱氣過盛,可加黃柏;若小便灼熱疼痛,可加梔子。

化陰煎,適用於水液虧損、陰津枯竭、陽火過盛,導致小便閉塞、排尿困難、淋漓不盡、疼痛等症狀。

生地黃,熟地,牛膝,豬苓,澤瀉,生黃柏,生知母(各二錢),綠豆(三錢),龍膽草(錢半)車前子(一錢)

水二鍾,加食鹽少許,用文武火煎八分,食前溫服,或冷服。若水虧居多,而陰氣大有不足者,可遞加熟地黃,即用至一、二兩亦可。

茵陳飲,治挾熱泄瀉熱痢,口渴喜冷,小水不利,黃疸濕熱閉澀等證。

茵陳,焦梔子,澤瀉,青皮(各三錢),甘草(一錢),甘菊花(二錢)

白話文:

生地黃、熟地、牛膝、豬苓、澤瀉、生黃柏、生知母各兩錢,綠豆三錢,龍膽草一錢半,車前子一錢,加水兩碗,放少許鹽,用文武火煎煮至八分,飯前溫服或冷服。如果體內水液虧虛嚴重,陰氣不足,可以增加熟地黃的用量,甚至可以加到一兩或兩兩。

茵陳飲用於治療因體內熱邪導致的腹瀉、熱痢,症狀包括口渴喜飲冷水、小便不利、黃疸、濕熱閉澀等。茵陳、焦梔子、澤瀉、青皮各三錢,甘草一錢,甘菊花兩錢。

用水三、四鍾,煎兩鍾,不時陸續飲之。治熱瀉者,一服可愈。

清膈煎,治痰因火動,氣壅喘滿,內熱煩渴等證。

陳皮(錢半),貝母(二、三錢,微敲破),膽星(一、二錢),海石(二錢),白芥子(五、七分),木通(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一小鐘;如渴甚者,加天花粉一錢;如熱及下焦,小水不利者,加梔子一錢半;如熱在上焦,頭面紅赤,煩渴喜冷者,加生石膏二、三錢;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加澤瀉一、二錢;如痰火閉結,大便不通而兼脹滿者,加大黃數錢,或朴硝一、二錢,酌宜用之。

白話文:

用三到四杯水煎煮藥材,煎到剩下兩杯,分次溫熱服用。治療熱瀉,一劑即可見效。此方名為清膈煎,主治痰火上炎引起的氣喘胸悶、口渴煩躁等症狀。方劑包含陳皮、貝母、膽星、海石、白芥子、木通等藥材。用一杯半的水煎煮,煎到剩下七分,溫熱服用。若熱勢較盛,痰火不降,可加童便一小杯;若口渴嚴重,可加天花粉一錢;若熱邪向下蔓延,小便不利,可加梔子一錢半;若熱邪在上焦,頭面紅赤,煩渴喜冷,可加生石膏二到三錢;若痰火上壅,小便不利,可加澤瀉一到二錢;若痰火閉結,大便不通,伴隨腹部脹滿,可加大黃數錢,或朴硝一到二錢,依症狀酌情使用。

化肝煎,治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證。

青皮,陳皮(各二錢),芍藥(二錢),丹皮,梔子(炒),澤瀉(各錢半,如血見下部者,以甘草代之),土貝母(二、三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如大便下血者,加地榆;小便下血者,加木通,各一錢五分;如兼寒熱,加柴胡一錢;如火盛,加黃芩一、二錢;如脅腹脹痛,加白芥子一錢;脹滯多者,勿用芍藥。

安胃飲,治胃火上衝,呃逆不止。

白話文:

化肝煎

功效: 治療因怒氣傷肝,導致氣逆上衝、肝火旺盛,出現煩躁、胸脇疼痛、腹脹、吐血等症狀。

藥材:

  • 青皮、陳皮:各 2 钱
  • 芍藥:2 钱
  • 丹皮、梔子(炒):各 1.5 钱
  • 澤瀉:1.5 钱(如果出現血下行至下部,則以甘草代替)
  • 土貝母:2-3 钱

用法: 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八分,飯後溫服。

加減:

  • 若大便出血,加地榆 1.5 钱。
  • 若小便出血,加木通 1.5 钱。
  • 若兼有寒熱,加柴胡 1 钱。
  • 若火盛,加黃芩 1-2 钱。
  • 若胸脇腹脹痛,加白芥子 1 钱。
  • 若腹脹積滯明顯,則不使用芍藥。

安胃飲

功效: 治療胃火上炎,導致呃逆不止。

陳皮,山楂,麥芽,木通,澤瀉,黃芩,石斛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如胃火熱甚,脈滑實者,加石膏。

玉女煎,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熟地(三、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如火之盛極者,加梔子、地骨皮之屬亦可;如多汗多渴者,加北五味十四粒;如小水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亦可;如金水俱虧,因精損氣者,加人參二、三錢尤妙。

白話文:

陳皮、山楂、麥芽、木通、澤瀉、黃芩、石斛,用水煎煮,水量為一碗半,煎至七分,飯後服用。如果胃火旺盛,脈象滑而實者,可加石膏。此方名為玉女煎,用於治療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症,療效甚佳。但若大便溏泄,則不適用。

玉女煎的藥方為:生石膏(三到五錢)、熟地(三到五錢或一兩)、麥冬(二錢)、知母、牛膝(各一錢半)。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溫服或冷服。如果火熱過盛,可加梔子、地骨皮等藥;如果多汗多渴,可加北五味十四粒;如果小便不利或火氣難降,可加澤瀉一錢五分或茯苓;如果金水兩虧,因精損傷氣,可加人參二到三錢,效果更佳。

太清飲,治胃火煩熱,狂斑嘔吐等證。可與白虎湯出入酌用。

知母,石斛,木通(各一錢半),石膏(生用,五、七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或加麥門冬。

綠豆飲,凡熱毒勞熱,諸火熱極不能退者,用此最妙。

用綠豆不拘多寡,寬湯煮糜爛,入鹽少許,或蜜亦可。待冰冷,或厚或稀或湯,任意飲食之,日或三、四次不拘。此物性非苦寒,不傷脾氣,且善於解毒除煩,退熱止渴,大利小水,乃淺易中之最佳最捷者也。若火盛口甘,不宜厚味,但略煮半熟,清湯冷飲之,尤善除煩清火。

白話文:

太清飲,用於治療胃火旺盛引發的煩躁、發熱、狂躁斑點、嘔吐等症狀。可以根據情況,與白虎湯搭配使用。

配方:知母、石斛、木通各一錢半,生石膏五到七錢。

用法:水煎,煎至七分,溫服或冷服。也可以根據情況,加入麥門冬。

綠豆飲,適用於各種熱毒、勞熱,以及各種熱症反覆不退的情況。

做法:取綠豆,不限多少,用水煮爛,加少許鹽或蜂蜜。待涼後,可以根據喜好調成濃稠或稀薄的湯水,每日可飲用三到四次。綠豆性不苦寒,不傷脾胃,並且能解毒清熱、退燒止渴,促進小便,是簡單易行、效果顯著的解熱良方。如果火氣旺盛,口渴喜甜,不宜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可以將綠豆稍微煮一下,喝清涼的湯水,效果更佳。

玉泉散,亦名一六甘露散。治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及熱痰喘嗽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其功倍之。

石膏(六兩,生用),粉甘草(一兩)

上為極細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此方加硃砂三錢亦妙。

雪梨漿,解煩熱,退陰火,此生津止渴之妙劑也。

用清香甘美大梨,削去皮,別用大碗盛清冷甘泉,將梨薄切浸於水中,少頃,水必甘美,但頻飲其水,勿食其柤,退陰火極速也。

白話文:

玉泉散

玉泉散,又名一六甘露散。主要用於治療陽明經內熱導致的症狀,例如煩渴頭痛、大小便不通、溫疫斑黃、熱痰咳嗽等等。它是由益元散演變而來,功效更強。

藥方:

  • 生石膏 六兩
  • 粉甘草 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至三錢,用新汲取的冷水、熱湯或人參湯送服。在方中加入硃砂三錢,效果更佳。

雪梨漿

雪梨漿能夠解煩熱、退陰火,是生津止渴的妙方。

將清香甘美的大梨削去皮,放在大碗中,倒入清冷甘甜的泉水,將梨薄切浸泡在水中。一會兒後,水就會變得甘甜美味。只需頻頻飲用此水,不要吃梨肉,便可快速退去陰火。

滋陰八味丸,治陰虛火盛,下焦濕熱等證。此方變丸為湯,即名滋陰八味煎。

山藥(四兩),丹皮(三兩),白茯苓(三兩),山茱萸(肉,四兩),澤瀉(三兩),黃柏(鹽水炒,三兩),熟地黃(八兩,蒸搗),知母(鹽水炒,三兩)

上加煉蜜搗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滾白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約陰丸,治婦人血海有熱,經脈先期或過多者,或兼腎火而帶濁不止,及男婦大腸血熱便紅等證。

白話文:

滋陰八味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下焦濕熱等症狀。將此方丸劑改為湯劑,便稱為滋陰八味煎。

藥方如下:山藥四兩、丹皮三兩、白茯苓三兩、山茱萸肉四兩、澤瀉三兩、黃柏(鹽水炒)三兩、熟地黃(蒸搗)八兩、知母(鹽水炒)三兩。

將以上藥材加煉蜜搗成丸,每丸大小如梧桐子。可於空腹或午前用滾白湯或淡鹽湯送服,每次服用百餘丸。

約陰丸,用於治療婦女血海有熱,經期提前或經量過多,或兼腎火而帶下不止,以及男女大腸血熱便血等症狀。

當歸,白朮(炒),芍藥(酒炒),生地,茯苓,地榆,黃芩,白石脂(醋煅粹),北五味,丹參,川續斷(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服。火甚者,倍用黃芩;兼肝腎之火甚者,仍加知母、黃柏各等分;大腸血熱便紅者,加黃連、防風各等分。

服蠻煎,此方性味極輕極清,善入心肝二臟,行滯氣,開鬱結,通神明,養正除邪,大有奇妙。

生地,麥門冬,芍藥,石菖蒲,石斛,川丹皮(極香者),茯神(各二錢),陳皮(一錢),木通知母(各一錢半)

白話文:

當歸、白朮(炒)、芍藥(酒炒)、生地、茯苓、地榆、黃芩、白石脂(醋煅粹)、北五味、丹參、川續斷各等分,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藥丸服用。若火氣旺盛者,黃芩的份量加倍;若兼有肝腎之火旺盛者,再加入知母、黃柏各等分;若大腸血熱導致便血者,加黃連、防風各等分。

此方性味平和清涼,擅長進入心肝二臟,疏通滯氣,化解鬱結,通暢神志,滋養正氣,驅除邪氣,功效奇特。

生地、麥門冬、芍藥、石菖蒲、石斛、川丹皮(香氣濃郁者)、茯神各二錢,陳皮一錢,木通、知母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服。如痰勝多郁者,加貝母二錢;痰盛兼火者,加膽星一錢五分;陽明火盛,內熱狂叫者,加石膏二、三錢;便結脹滿多熱者,玄明粉二、三錢調服,或暫加大黃亦可;氣虛神困者,加人參隨宜。

約營煎,治血熱便血,無論脾胃、小腸、大腸、膀胱等證,皆宜用此。

生地,芍藥,甘草,續斷,地榆,黃芩,槐花,荊芥穗(炒焦),烏梅(二個)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前服。如下焦火盛者,可加梔子、黃連、龍膽草之屬;如氣虛者,可加人參、白朮;如氣陷者,加升麻、防風。

白話文:

約營煎 方劑說明及用法

藥方組成:

  • 生地
  • 芍藥
  • 甘草
  • 續斷
  • 地榆
  • 黃芩
  • 槐花(炒焦)
  • 荊芥穗(炒焦)
  • 烏梅(二個)

煎服方法:

  • 水一碗半,煎至七分,飯前服用。

加減用藥:

  • 痰盛多郁者: 加貝母二錢
  • 痰盛兼火者: 加膽星一錢五分
  • 陽明火盛,內熱狂叫者: 加石膏二、三錢
  • 便結脹滿多熱者: 玄明粉二、三錢調服,或暫加大黃亦可
  • 氣虛神困者: 加人參適量

主治:

血熱便血,無論脾胃、小腸、大腸、膀胱等症皆宜用此方。

加減用藥:

  • 下焦火盛者: 可加梔子、黃連、龍膽草等
  • 氣虛者: 可加人參、白朮
  • 氣陷者: 加升麻、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