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 (5)
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 (5)
1. 毒草部
附子(百二六),氣味辛甘,醃者大咸,性大熱,陽中之陽也。有毒。畏人參、黃耆、甘草、黑豆、綠豆、犀角、童便、烏韭、防風。其性浮中有沉,走而不守。因其善走諸經,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裡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除嘔噦霍亂,反胃噎膈,心腹疼痛,脹滿瀉痢,肢體拘攣,寒邪濕氣,胃寒蛔蟲,寒痰寒疝,風濕麻痹,陰疽癰毒,久漏冷瘡,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寒不調,小兒慢驚等證。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耆成功,尤贊朮、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故虞搏曰: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裡之冷濕,吳綬曰;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脈沉細者,尤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而不敢用,直待陰極陽竭而用,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此二公之言,皆至言也,不可不察。惟孕婦忌服,下胎甚速。合蔥涎塞耳,亦可治聾。辨製法:附子製法,稽之古者,則有單用童便煮者,有用薑汁鹽水者,有用甘草、黃連者,有數味皆兼而用者,其中宜否,最當詳辨。夫附子之性熱而剛急,走而不守,土人醃以重鹽,故其味鹹而性則降。今之所以用之者,正欲用其熱性以回元陽,以補脾腎,以行參、耆、熟地等功,若制以黃連,則何以藉其回陽?若制以鹽水,則反以助其降性。若制以童便,則必不免於尿氣,非惟更助其降,而凡脾氣大虛者,極易嘔噦,一聞其臭,便動噁心,是藥未入口,而先受其害,且其沉降尤速,何以達脾?惟是薑汁一制頗通,第其以辛助辛,似欠和平,若果直中陰寒等證,欲用其熱,此法為良;至若常用而欲得其補性者,不必用此。又若煮法,若不浸脹而煮,則其心必不能熟,即浸脹而煮,及其心熟,則邊皮已太熟而失其性矣;雖破而為四,煮亦不勻。且煮者必有汁,而汁中所去之性亦已多矣,皆非制之得法者。製法:用甘草不拘,大約酌附子之多寡而用。甘草煎極濃甜湯,先浸數日,剝去皮臍,切為四塊,又添濃甘草湯再浸二三日,捻之軟透,乃咀為片,入鍋文火炒至將干,庶得生熟勻等,口嚼尚有辣味,是其度也。若炒太乾,則太熟而全無辣味,並其熱性全失矣。故制之太過,則但用附子之名耳,效與不效無從驗也。其所以必用甘草者,蓋以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後緩;附子之性毒,得甘草而後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後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後調營衛,此無他,亦不過濟之以仁而後成其勇耳。若欲急用,以厚紙包裹,沃甘草湯,或煨,或炙,待其柔軟,切開,再用紙包頻沃,又炙,以熟為度。亦有用麵裹而煨者亦通。若果真中陰寒,厥逆將危者,緩不及制,則單用炮附,不必更用他制也。
白話文:
附子(百二六)
附子,氣味辛甘,醃製過後則鹹味較重,性大熱,屬陽中之陽。有毒。畏懼人參、黃耆、甘草、黑豆、綠豆、犀角、童便、烏韭、防風。其性浮中有沉,走而不守。由於它善於走遍全身經脈,故與酒的功效相同。
附子能去除表裡寒邪,治療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以及嘔噦霍亂、反胃噎膈、心腹疼痛、脹滿瀉痢、肢體拘攣、寒邪濕氣、胃寒蛔蟲、寒痰寒疝、風濕麻痹、陰疽癰毒、久漏冷瘡、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以及婦女經寒不調、小兒慢驚等症狀。
附子具有很強的引火歸源、制伏虛熱之效,善於助人參、黃耆之功,尤其能增強朮、地建的藥效。無論是表證還是里證,只要脈細無神,氣虛無熱,就應該及時使用附子。
虞搏說:「附子稟承了雄壯的特性,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導補氣藥物運行十二經脈,以恢復散失的元陽;引導補血藥物進入血分,以滋養不足的真陰;引導發散藥物開通腠理,以驅逐表面的風寒;引導溫暖藥物到達下焦,以祛除裡面的冷濕。」
吳綬說:「附子是治療陰證的要藥,凡是傷寒傳變至三陰,以及中寒夾陰,雖然身體發熱但脈沉者,都必須使用附子;若是厥冷脈沉細者,更應該急需用之,附子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
近世陰證傷寒,往往懷疑其病症而不敢使用附子,等到陰極陽竭才使用,就已經太遲了。而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不使用附子,將如何救治呢?這兩位醫家的話都非常有道理,不可不仔細思考。
附子禁忌:孕婦忌服,易導致流產。
附子治聾:用蔥涎塞耳,也能治療耳聾。
附子炮製方法
附子炮製方法,考證古法,有單用童便煮的,有薑汁鹽水煮的,有甘草、黃連煮的,也有多種方法結合的。其中哪種方法適合,需要仔細辨別。
附子的性情熱而剛急,走而不守,土人用重鹽醃製,所以味道鹹,性則下降。現在之所以使用附子,正是為了利用其熱性回補元陽,以補脾腎,以增強人參、黃耆、熟地等的功效。如果用黃連來炮製,又如何利用其回陽之效?如果用鹽水炮製,則反而會助其下降的特性。如果用童便炮製,則必然帶有尿味,不僅會加重其下降的特性,而且凡是脾氣虛弱的人,很容易嘔吐,聞到尿味就會作嘔,藥還沒入口,就先受到傷害了。而且其沉降速度更快,如何才能達到脾臟?只有用薑汁炮製比較通順,但是薑汁性辛,用辛助辛,似乎欠缺平和。如果是治療直中陰寒等症,想要利用其熱性,這種方法較好。至於經常使用附子,想要得到其補益的特性,則不必用薑汁炮製。
再說煮法,如果不浸泡脹滿就煮,則其核心必然不能熟透。即使浸泡脹滿再煮,等其核心熟透時,邊皮已經太熟而失去藥性了。即使切成四塊,煮也不均勻。而且煮的時候必然會有湯汁,湯汁裡也帶走了不少藥性,這些都不是炮製的正確方法。
推薦炮製方法
炮製方法:用甘草不拘多少,大約根據附子的多少來決定。將甘草煎成濃甜湯,先浸泡附子數日,剝去皮臍,切成四塊,再添加濃甘草湯浸泡二三日,用手捻之柔軟透徹,然後咀嚼成片,放入鍋中用文火炒至將干,這樣就能使生熟均勻,口嚼尚有辣味,就是熟度適宜。如果炒得太干,則太熟而完全沒有辣味,其熱性也完全消失了。所以炮製過度,就只是用附子的名稱而已,療效與否無法驗證。
之所以一定要用甘草炮製,是因為附子的性情急躁,經過甘草炮製後才能緩和;附子的性情有毒,經過甘草炮製後才能解毒;附子的性情善於走動,經過甘草炮製後才能益心脾;附子的性情善於散發,經過甘草炮製後才能調節營衛。這並不是別的原因,只不過是利用甘草的仁慈來成就附子的勇敢而已。
如果想要急用,可以用厚紙包裹附子,淋上甘草湯,或者煨,或者炙,直到柔軟,切開,再用紙包好反复淋湯,再炙,以熟度適宜為準。也有用麵粉包裹煨的,也行。如果確實是直中陰寒、厥逆將危者,緩慢炮製來不及,則單用炮附,不必再用其他炮製方法。
辨毒,附子之性,剛急而熱,制用失宜,難云無毒,故欲制之得法。夫天下之製毒者,無妙於火,火之所以能製毒者,以能革物之性。故以氣而遇火,則失其氣,味而遇火,則失其味,剛者革其剛,柔者失其柔。故制附之法,但用白水煮之極熟,則亦全失辣味,並其熱性俱失,形如蘿蔔可食矣,尚何毒之足慮哉?今制之必用甘草者,蓋欲存留其性而柔和其剛耳。令人但知附子之可畏,而不知太熟之無用也。
故凡食物之有毒者,但製造極熟,便當無害,即河豚、生蟹之屬,諸有病於人者,皆其欠熟而生性之未盡也。故凡食物之有毒者,皆可因此以類推矣。至若藥劑之中,有當煅煉而用者,又何以然?夫物之經火煅者,其味皆咸澀,而所以用煅者,非欲去其生剛之性,則欲用其咸澀之味,而留性與不留性,則其中各有宜否,故凡當煅煉而用者,皆可因此以類推矣。
白話文:
辨別藥性,附子的特性是強烈且溫熱,如果使用方法不當,就不能說它是無毒的,因此我們需要找到適當的方法來控制它。在所有能夠改變藥性的方法中,火是最為精確的。火之所以能夠改變藥性,就是因為它能改變物質的本質。所以,如果藥物遇火,它的氣味會消失;如果味道遇火,它的味道也會消失。剛硬的物質會變得柔軟,柔軟的物質會變得堅硬。因此,我們需要用清水煮附子至極熟,這樣就能完全去除它的辣味和熱性,形狀像蘿蔔一樣可以食用,還有什麼需要擔心的毒性呢?
現在,我們必須使用甘草來進行處理,這是為了保留附子的本性並使其變得柔軟。人們只知道附子的可怕,卻不知道極熟後的附子已無用處。
因此,對於所有具有毒性的食物,只要處理到極度熟透,就應該不會有害。比如河豚和生蟹等對人類有害的食物,都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完全成熟,還保持著生的本性。所以,所有具有毒性的食物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推測。
至於藥物中需要經過煅煉使用的部分,又是為什麼呢?經過火煅的物質,味道都會變為鹹澀。我們使用煅煉的原因,不是為了去掉物質的生硬性,而是為了利用它的鹹澀味道,並保留或不保留其本性,這其中各有適合與不適合的情況。所以,所有需要經過煅煉使用的藥物,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推測。
又如藥之性毒者,何可不避?即如《本草》所云某有毒、某無毒,余則甚不然之,而不知無藥無毒也。故熱者有熱毒,寒者有寒毒,若用之不當,凡能病人者,無非毒也。即如家常茶飯,本皆養人之正味,其或過用誤用,亦能毒人,而況以偏味偏性之藥乎?但毒有大小,用有權宜,此不可不察耳。
矧附子之性,雖云有毒,而實無大毒,但製得其法,用得其宜,何毒之有?今之人不知其妙,且並人參、熟地而俱畏之。夫人參、熟地、附子、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病而至於可畏,勢非庸庸所濟者,非此四物不可,設若逸巡,必誤乃事。令人直至必不得已而後用附子,事已無濟矣。
白話文:
有些藥物本身帶有毒性,我們當然要小心避開。就像《本草綱目》記載的,有些藥物有毒,有些則沒有,但實際上,任何藥物都存在毒性。就好像熱性藥物有熱毒,寒性藥物有寒毒,如果使用不當,任何能治病的藥物都會變成毒藥。甚至像家常的茶飯,本是滋養身體的正餐,如果過度食用或使用方法錯誤,也可能產生毒性,更何況是具有特殊性質的藥物呢?不過,毒性有強有弱,使用藥物也要講究權衡,這點不可不注意。
尤其附子,雖然性寒帶毒,但其實毒性並不強。只要製藥方法得當,使用適宜,就不會產生毒性。現今的人不懂得附子的妙用,甚至和人參、熟地一起害怕。人參、熟地、附子、大黃,是藥物中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遇到嚴重的疾病,就必須依靠這些藥物來治療,否則無法治癒。如果過於謹慎,害怕使用這些藥物,反而會錯失良機。有些人直到病情危急才使用附子,往往已經無濟於事。
事無濟則反罪之,將附子誠廢物乎?
嗟夫!人之所以生者,陽氣耳,正氣耳。人之所以死者,陰氣耳,邪氣耳。人參、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兵不可久用,故良將用於暫;亂不可忘治,故良相不可缺。矧夫附子雖烈,而其性扶陽,有非硝、黃之比;硝、黃似緩,而其性陰泄,又非桂、附可例。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
《內經》曰:門戶不要,是倉廩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今之人履芒硝、大黃若坦途,視參、附、熟地為蛇蠍,愚耶?知耶?
白附子(百二七)味甘辛,大溫,有小毒。其性升,能引藥勢上行。闢頭風諸風,冷氣心疼,風痰眩暈,帶濁,療小兒驚風痰搐,及面鼻遊風,野斑風刺,去面痕,可作面脂,亦治疥癬風瘡,陰下濕癢,風濕諸病。幾欲入藥,炮而用之。
白話文:
事情如果沒有幫助,反而會帶來罪過,難道附子真的就毫无用处吗?
唉!人之所以能够活著,是因为阳气,是正气。人之所以会死去,是因为阴气,是邪气。人参、熟地是治世的好宰相,而附子、大黄则是乱世的好将军。战争不能长期进行,所以良将只在必要时使用;乱世也不能忘记治理,所以良相不可或缺。何况附子虽然性烈,但能扶持阳气,与硝石、硫磺不可同日而语;硝石、硫磺看似温和,但阴气泄露,又不能与桂枝、附子相提并论。华元化说: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
《内经》说:门户不守,就等于粮仓没有粮食。守住的人能活,失守的人就会死。现在的人把芒硝、大黄当作坦途,却把人参、附子、熟地视为毒蛇,真是愚蠢还是明智呢?
白附子味甘辛,性大温,有小毒。它能升提,能引药力上行,可以治疗头风、各种风寒、心痛、风痰眩晕、带下、小儿惊风痰搐、面鼻游风、野斑风刺,去除面部疤痕,可制成面脂,也能治疗疥疮、风疮、阴部湿痒、风湿等病。一般入药都需要炮制后再使用。
大黃(百二八)味苦,氣大寒。氣味俱厚,陰中之陰,降也。有毒。其性推陳致新,直走不守。奪土鬱壅滯,破積聚堅症,療瘟疫陽狂,除斑黃譫語,滌實痰,導瘀血,通水道,退濕熱,開燥結,消癰腫。因有峻烈威風積垢蕩之頃刻。欲速者生用,湯泡便吞;欲緩者熟用,和藥煎服。氣虛同以人參,名黃龍湯;血虛同以當歸,名玉燭散。佐以甘草、桔梗,可緩其行;佐以芒硝、厚朴,益助其銳。用之多寡,酌人實虛,假實誤用,與鳩相類。
白話文:
大黃(百二八)
大黃味苦,性寒,氣味厚重,屬陰中之陰,具有下降的特性。有毒性。其性可推陳致新,直線下降,不守經絡。能去除積聚的土氣、鬱結和阻塞,破除積聚的硬塊,治療瘟疫所引起的陽狂,去除斑點、黃疸和譫語,滌除痰液,導出瘀血,通暢水道,退去濕熱,打開燥結,消散癰腫。因其具有峻烈之威,能迅速清除積垢。若要速效,則生用,以湯水泡服,立即吞下;若要緩效,則熟用,與其他藥材一起煎服。
若患者氣虛,可與人參同用,名為「黃龍湯」;若患者血虛,可與當歸同用,名為「玉燭散」。若佐以甘草、桔梗,可緩和大黃的藥性;若佐以芒硝、厚朴,則可增強其峻烈之性。
使用大黃的劑量,需根據患者的體質虛實來酌情調整。若誤用或用量過多,則如同鳩鳥之性,會帶來危險。
常山(百二九)味大苦,性寒,有毒。攻溫瘧痰瘧,及傷寒寒熱,痰結氣逆,狂癇癲厥。惟胸腹多滯,邪實氣壯而病瘧者宜之;若老人弱人,俱當忌用。蓋此物性悍,善逐痰飲,得甘草則上行發吐,得大黃則下行發瀉也。亦治鬼毒蠱毒,及頭項瘰癧鼠瘻。
半夏(百三十)味大辛微苦,氣溫。可升可降,陽中陰也。有毒。其質滑潤,其性燥濕降痰,入脾胃膽經。生嚼戟喉,制用生薑。下肺氣,開胃健脾,消痰飲痞滿,止咳嗽上氣,心痛脅痛,除嘔吐反胃,霍亂轉筋,頭眩腹脹,不眠氣結,痰核腫突,去痰厥頭痛,散風閉喉喑、治脾濕泄瀉,遺精帶濁,消癰疽腫毒,殺蜈蚣蜂蠆蟲毒。性能墮胎,孕婦雖忌,然胃不和而嘔吐不止,加薑汁微炒,但用無妨。若消渴煩熱,及陰虛血證,最忌勿加。李時珍曰:半夏能主痰飲及腹脹者,為其體滑味辛而性溫也。滑則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矣。丹溪曰: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白話文:
常山性寒味苦,有毒,可治瘧疾、傷寒、痰結氣逆、狂癇癲厥等症。但僅適用於邪氣實盛、氣力旺盛的患者,老人和體虛者不可服用。常山性烈,能逐痰飲,與甘草同用則上行發吐,與大黃同用則下行發瀉。此外,也能治鬼毒蠱毒、頭項瘰癧鼠瘻等。
半夏味辛微苦,氣溫,可升可降,屬陽中陰,有毒。其性滑潤,能燥濕降痰,入脾胃膽經。生食會刺激喉嚨,需用生薑制之。半夏能下肺氣、開胃健脾、消痰飲痞滿、止咳嗽上氣、心痛脅痛、除嘔吐反胃、霍亂轉筋、頭眩腹脹、不眠氣結、痰核腫突、去痰厥頭痛、散風閉喉喑、治脾濕泄瀉、遺精帶濁、消癰疽腫毒、殺蜈蚣蜂蠆蟲毒。半夏能墮胎,孕婦忌用,但若胃不和而嘔吐不止,可加薑汁微炒後服用。忌用於消渴煩熱及陰虛血證患者。李時珍認為半夏能治痰飲及腹脹,因其滑潤辛溫,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通便,利竅泄小便。丹溪認為二陳湯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攝云:半夏辛而散,行水而潤腎燥。又《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潤也。世俗皆以半夏、南星為性燥,誤矣。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劑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傷打撲皆主之。
南星(百三一)味苦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陰也。性烈有毒,薑汁製用。善行脾肺,墜中風實痰,利胸膈,下氣,攻堅積,治驚癇,散血墮胎。水磨箍蛇蟲咬毒,醋調散腫。破傷風,金瘡折傷瘀血,宜搗敷之。功同半夏,酌用可也。
膽星(百三二)七制、九制者方佳。降痰因火動如神,治小兒急驚必用。總之,實痰實火壅閉上焦,而氣喘煩躁,焦渴脹滿者,所當必用。較之南星,味苦性涼,故散解風痰熱滯。
白話文:
半夏性辛,能散開藥力,並能行水利尿,滋潤乾燥的腎臟。古代醫書《局方》記載用半夏製成的丸藥治療老人虛弱便秘,都是利用它滑潤的特性。世俗常誤以為半夏和南星性燥,其實不然。濕氣去除後,脾土自然乾燥,痰涎就不會產生,這並不是二者性燥的原因。古代治療咽喉疼痛、喉嚨阻塞、吐血和下血的藥方,多用半夏和南星,並非禁忌藥物。這兩種藥物也能散血,因此治療外傷、跌打損傷,也常用它們。
南星味苦辛,性溫,可升可降,屬於陽中帶陰。它性烈有毒,需要用薑汁處理後才能使用。南星擅長行氣脾肺,能降下中焦的風寒痰濕,利通胸膈,降氣化痰,攻破堅硬積聚,治療驚癇,散血墮胎。用水磨研磨後,可敷治蛇蟲咬傷毒,用醋調和則能散瘀消腫。治療破傷風、刀傷、骨折瘀血等,宜搗碎外敷。南星功效和半夏類似,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膽星經過七次或九次炮製後,藥性更佳。它能降痰止咳,如同神藥般治療因火氣上炎引起的痰火,是治療小兒急驚的必備藥物。總而言之,對於痰濕火熱壅塞上焦,導致氣喘、煩躁、口渴、腹脹等症狀的患者,膽星是必不可少的藥物。相比南星,膽星味苦性涼,更擅長散解風痰熱滯。
射干(百三三)味苦,微寒,有毒。陰也,降也。治咳逆上氣,喉痹咽疼,散結氣不得息,除胸腹邪熱脹滿,清肝明目,消積痰結核,痃癖熱疝,降實火,利大腸,消瘀血,通女人經閉。苦酒磨塗,可消腫毒。
大戟(百三四)味苦,太寒,有毒。反甘草。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消急痛,破癥結,下惡血,攻積聚,通二便,殺蠱毒藥毒,療天行瘟瘧黃病,及頸腋癰腫。然大能瀉肺損真氣,非有大實堅者,不宜輕用。若中其毒,惟菖蒲可以解之。
甘遂(百三五)味苦,性寒,有毒。反甘草。專於行水,能直達水結之處,如水結胸者,非此不除。若留痰留飲宿食,症堅積聚,無不能逐,故善治腹腳陰囊腫脹,去面目浮腫,通二便、瀉膀胱濕熱,及痰逆癲癇,噎膈痞塞。然性烈傷陰,不宜妄用。
白話文:
【射乾】(百三三)味道苦,稍微寒涼,具有毒性。屬陰性,具有下降作用。治療咳嗽逆氣、喉嚨疼痛、咽喉堵塞、喘不過氣來、清除胸部和腹部邪熱和脹滿、清肝明目、消除積聚的痰結核、肚脹熱疝、降低實火、通暢大腸、消除瘀血、幫助女性月經不通。用醋磨成糊狀外敷,可以消腫。
【大戟】(百三四)味道苦,極度寒涼,具有毒性。與甘草相剋。性質強烈,能夠去除水邪、痰涎,排泄濕熱和脹滿,消除急痛,打開癥結,排除惡血,攻擊積聚物,通暢二便,殺死蟲毒、藥毒,治療天行瘟瘧黃病,以及頸腋癰腫。然而它極力排泄肺部,損傷真氣,對於沒有大實質堅硬的人,不宜輕易使用。如果中毒,只有菖蒲可以解救。
【甘遂】(百三五)味道苦,性寒,具有毒性。與甘草相剋。專門用於行水,能夠直達水結的地方,如水結在胸中的情況,非此不可去除。對於留下的痰、飲食、宿食、症狀堅硬、積聚等,沒有什麼不能清除,因此適合治療腹部、腳部、陰囊腫脹、消腫、通暢二便、排泄膀胱濕熱、以及痰逆癲癇、噎膈、痞塞。然而其性烈傷陰,不宜隨意使用。
芫花(百三六)(反甘草)味苦,微溫,有毒。專逐五臟之水,去水飲寒痰痰癖,脅下痛,咳逆上氣,心腹肢體脹滿,瘴瘧鬼瘧,濕毒寒毒,蠱毒肉毒,蟲魚毒,除疝瘕癰腫,逐惡血,消咽腫。根療瘡疥,亦可毒魚。若搗汁浸線,亦能系落痔瘡。惟其多毒,虛者不可輕用。
玉簪(百三七)味甘辛,性寒,有小毒。用根搗汁,解一切諸毒,下一切骨哽,塗消癰瘍。婦人乳癰初起,但取根擂酒服之,仍以渣敷腫處即消。然性能損齒,故亦可落齒取牙。
白話文:
芫花味苦微溫,有毒性,擅長去除五臟積水,治療水腫、寒痰、痰癖、脅肋疼痛、咳嗽逆氣上衝、心腹肢體脹滿、瘴氣瘧疾、濕毒寒毒、蠱毒肉毒、蟲魚毒,還能消滅疝氣、瘕積、癰腫,驅除惡血,消除咽喉腫脹。其根部可治療瘡疥,也能毒魚。將芫花搗汁浸泡線繩,可治療脫肛痔瘡。但芫花毒性較強,虛弱者不可輕易使用。
玉簪味甘辛性寒,略帶毒性。其根部搗汁可解百毒,治療骨頭卡喉,塗抹可消腫瘍。婦女乳房初起腫痛,可將玉簪根部研磨後加入酒服用,並將藥渣敷於腫處,即可消腫。但玉簪性寒,會損壞牙齒,也可用于拔牙。
鳳仙花(百三八)味微苦,性微溫,有小毒。子名急性子。治產難下胎,消積塊,開噎膈,下骨哽。亦善透骨通竅,故又名透骨草。若欲取牙,但用子研末,入砒少許,點疼牙根,即可取之。然此不生蟲蠹,即烽蝶亦不近,似非無毒者也。
蓖麻子(百三九)味甘辛,性熱,有毒。能逐風散毒,療口眼喎斜,失音口噤,腫毒丹瘤,針刺入肉,止痛消腫,追膿拔毒,俱可研貼。若治舌腫喉痹,宜研爛,紙卷燒煙,熏吸立通。催生下胎,可同麝香、巴豆研貼臍中。
白話文:
【鳳仙花】(第一百零九十七號)味道略帶苦澀,性質稍溫,具微毒性。它的種子名叫【急性子】(第五千八百五十五號)。可以治療產程困難,助於胎兒順利分娩,消除積聚在體內的塊狀物,開闢食道梗阻,並能排除卡在體內的異物。它還具有穿透骨頭和疏通孔隙的能力,因此又稱為【透骨草】(第十千五百六十七號)。如果想要去除牙齒疼痛,只需將種子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砒霜,塗抹在疼痛的牙根上,就能有效治療。然而,這種植物不會生長蟲子,連螞蟻都不會靠近,似乎並非完全無毒。
【蓖麻子】(第一百零九十八號)味道甘辛,性質熱烈,具有毒性。它可以【驅風散毒】,治療口歪眼斜、語音不清、口緊閉、皮膚腫脹、紅斑、針刺入肉、止痛消腫、排除膿液、拔出毒素等症狀,皆可用其研磨後敷貼。若要治療舌頭腫脹或喉嚨疼痛,應將蓖麻子研磨成糊狀,用紙捲成筒燒出煙,然後將煙燻吸,能立即舒緩症狀。對於催生或幫助分娩,可以將蓖麻子與【麝香】(第一千一百七十號)、【巴豆】(第一千七百六十九號)一同研磨後,敷貼在腹部中央。
李時珍曰:一人病偏風,手足不舉,用此油同羊脂、麝香、穿山甲煎膏,日摩數次,兼服搜風養血之藥而愈。
一人病手臂一塊腫痛,用此搗膏貼之,一夜而愈。一人病氣鬱偏頭痛,用此同乳香、食鹽搗貼太陽,一夜痛止。一婦產後子腸不收,搗仁貼其丹田,一夜而上。此藥外用,屢奏奇效,但內服不可輕率爾。或云搗膏,以筋點於鵝、鴨六畜舌根下,即不能食,點於肛門內,即下血死,其毒可知。凡服篦麻者,一生不得食炒豆,犯之必脹死。
續隨子(百四十)一名千金子。味辛,性溫,有毒。能逐瘀血,消痰飲食積,癥瘕痃癖,除蠱毒鬼疰,水氣冷氣,心腹脹滿疼痛,腹內諸疾,利大小腸,祛惡滯,及婦人血結血閉瘀血等證。研碎酒服,不過三顆,當下惡物,甚者十粒。若瀉多,以酸漿水或薄醋粥食之即止。亦可研塗疥癬惡瘡。此物之功,長於逐水殺蟲,是亦甘遂、大戟之流也。
白話文:
李時珍曰:
第一則
李時珍說:有人患偏風,手腳不能動彈,可以用這種油與羊脂、麝香、穿山甲一起煎成膏,每天塗抹幾次,並配合驅風養血的藥物服用,就能痊癒。
第二則
有人患手臂腫痛,可以用這種油搗成膏貼在患處,一夜就痊癒了。
第三則
有人患氣鬱偏頭痛,可以用這種油與乳香、食鹽搗成膏貼在太陽穴,一夜疼痛就消失了。
第四則
有婦人生產後子宮收縮不良,可以用這種油搗成膏貼在丹田,一夜就恢復了。
這種藥物外用,屢次都收到奇效,但內服不可輕易嘗試。
第五則
有人說,將這種油搗成膏,用筋點在鵝、鴨等家禽的舌根下,它們就不能進食;點在肛門內,就會流血而死,可見其毒性之強。凡服用蓖麻的人,終生都不能吃炒豆,否則必脹死。
續隨子
續隨子,又名千金子。味道辛辣,性溫,有毒。
功效:
- 逐瘀血,消痰食積,治療癥瘕痃癖。
- 除蠱毒鬼疰,水氣冷氣,心腹脹滿疼痛,腹內諸疾。
- 利大小腸,祛惡滯,以及婦女血結血閉瘀血等症狀。
用法:
- 研碎後用酒服用,一般不超過三顆,即可立即排出惡物,嚴重者可服用十顆。
- 若腹瀉過多,可用酸漿水或薄醋粥食用來緩解。
- 也可用研碎後塗抹疥癬惡瘡。
續隨子的功效長於逐水殺蟲,與甘遂、大戟同屬一類藥物。
木鱉子又(百四十)味苦微甘微辛,氣雄劣,性大寒,有大毒。〈本草》言其甘溫無毒,謬也。今見毒狗者,能斃之於頃刻,使非大毒,而有如是乎?人若食之,則中寒發噤,不可解救。按劉績《霏雪錄》云:木鱉子有毒,不可食。昔一薊門人,有兩子患痞,食之相繼皆死,此不可不慎也。若其功用,則惟以醋磨,甩敷腫毒乳癰,痔漏腫痛,及喉痹腫痛,用此醋漱於喉間,引痰吐出,以解熱毒,不可嚥下。或同硃砂、艾葉捲筒,熏疥殺蟲最效。或用熬麻油擦癬亦佳。
番木鱉,味極苦,性大寒,大毒。功用與木鱉大同,而寒烈之性尤甚。
白話文:
【木鱉子】又包含了140種苦味帶微甜和微辣的藥材,氣味強烈但較劣,性質極寒且具大毒性。根據《本草》記載,它被描述為甘溫無毒,這是一個錯誤。現今我們見到的木鱉子竟能在一刻鐘內致狗死亡,如果它不是大毒性藥物,怎麼會有如此威力呢?人類若食用,則會導致中寒發顫,並且無法救治。按照劉績《霏雪錄》的記載,木鱉子有毒,不可食用。過去有一個薊門地區的人,他兩個兒子患有腹脹症,因為食用木鱉子而相繼去世,這說明使用這種藥物必須非常小心。若要談到它的功能,則只能用醋來研磨,然後敷在腫毒、乳腺炎、痔瘡、腫痛,以及喉頭腫痛上,使用這種醋漱口,可以引出痰液,用以解熱毒,但不能吞下。或者,可以將它與【硃砂】、【艾葉】捲成筒狀,燻蒸疥廯,殺蟲效果最佳。也可以用熬製的【麻油】擦抹於皮膚,治療濕疹也非常好。
【番木鱉】,味道極其苦,性質極寒,毒性更大。其功能與木鱉相似,但其寒烈的特性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