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 (12)

1. 囊癰(六十三)

立齋曰:囊癰,屬肝腎二經,陰虛濕熱下注也。腫痛未作膿者,疏肝導濕。腫硬發熱者,清肝降火。已潰者,滋陰托裡。大抵此證,屬陰道虧,濕熱不利所致,故滋陰除濕藥不可缺。常治腫痛小便秘澀者,用除濕為主,滋陰佐之。腫痛已退,便利已和者,除濕滋陰藥,相兼用之。

欲其成膿,用托裡為主,滋陰佐之,候膿成,即針之,仍用托裡滋陰。濕毒已盡者,專用托裡。如膿清,或多,或斂遲者,用大補之劑,及豆豉餅灸之。若潰後,虛而不補,少壯者成漏,老弱者不治。膿清作渴脈大者,亦不治。

又法曰:若小便澀滯者,先用分利,以泄其毒,繼補陰,以令其自消。若濕熱退,而仍腫痛,宜補陰托裡,以速其膿。膿腫而便秘者,熱毒壅閉也,先用托裡消毒散,後用針以泄之,膿去即解。若膿去而腫痛不減者,熱毒未解也,用清肝益營湯。口乾而小便數者,腎經虛熱也,六味丸。

白話文:

立齋說:囊癰屬於肝腎兩經,是陰虛濕熱下注引起的。腫痛還沒化膿的,要疏肝導濕。腫硬發熱的,要清肝降火。已經潰爛的,要滋陰托裡。總之,這種病症是陰道虧虛,濕熱不利造成的,所以滋陰除濕藥物不可缺少。經常治療腫痛小便澀滯的,以除濕為主,滋陰輔助。腫痛消退,小便通暢的,除濕滋陰藥物一起使用。

想要讓它化膿,就以托裡為主,滋陰輔助,等膿形成,就用針刺,仍然用托裡滋陰。濕毒消盡,就專門用托裡。如果膿清澈,或者很多,或者癒合緩慢,就用大補的藥物,並且用豆豉餅灸。如果潰爛後,虛而不補,年輕人會變成漏,年老體弱者就無救了。膿清澈,口渴脈搏大的,也無救了。

另一個方法是:如果小便澀滯,先用利尿藥,泄掉毒素,然後補陰,讓它自己消退。如果濕熱退了,仍然腫痛,就應該補陰托裡,加速化膿。膿腫而且便秘,是熱毒壅塞造成的,先用托裡[消毒散],然後用針刺泄掉,膿消退就解毒了。如果膿消退了,腫痛沒有減輕,是熱毒沒有解掉,就用清肝益營湯。口乾而且小便頻繁,是腎經虛熱,就用六味丸。

內熱晡熱者,肝經血虛也,四物加參、術。體倦食少者,脾氣虛熱也,補中益氣湯。膿水清稀者,氣血俱虛也,十全大補湯。此證雖大潰,而睪丸懸露,治得其法,旬日間肉可漸生而愈。若專攻其瘡,陰道益虛,則腫者不能潰,潰者不能斂,少壯者成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

亦有患痔久漏,而串及於囊者,當兼治其痔,切忌寒藥克伐,虧損胃氣。馬益卿曰:囊癰者,濕熱下注也。有作膿者,此濁氣下流入滲道,因陰道或虧,水道不利而然。膿儘自安,不藥可也,惟在善於調攝耳。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腫甚而囊自裂開,睪丸懸掛水出,以麩炭末敷之,外以紫蘇包裹,仰臥而養之。

白話文:

熱病在下午時段發作,是因為肝經血氣不足所導致的,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黨參和白朮來進行治療。如果感到疲憊且飲食減少,這代表脾氣虛弱導致的虛熱,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如果分泌物呈清稀狀,表示氣血雙虛,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進行治療。即使病竈很大,但睪丸卻懸掛著,只要治療方法正確,十天左右肉質就會逐漸長好並痊癒。但如果專門針對病竈進行治療,會讓陰道更加虛弱,使得腫脹的情況無法消散,已經破潰的也無法收口,壯年的人會因此變成慢性疾病,年老體弱的人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

另外,有些長期患有痔瘡並且影響到陰囊的病人,需要同時治療痔瘡,切記不要使用寒涼的藥物來削弱脾胃功能。馬益卿曾說,陰囊腫瘤是因為下部的濕熱所引起。如果出現膿液,這是因為混雜的氣體向下流動進入滲道,由於陰道或者水分排泄不暢所導致。膿液自然會平復,不需要藥物治療,重點在於良好的調節和保養。此外,有些情況是腹部腫脹逐漸流進陰囊,腫脹嚴重導致陰囊自行裂開,睪丸懸掛,流出水液,可以使用麩炭末敷上,外面用紫蘇包裹,然後平躺休息來養護。

癰疽入囊者,予嘗治數人,悉以濕熱入肝經施治,而用補陰佐之,雖膿潰皮脫,睪丸懸掛,皆不死。

一男子患此,未作膿而腫痛,以加味龍膽瀉肝湯,二劑少愈,更以四物湯加木通、知母、黃柏而愈。

一男子,焮腫痛甚,小便澀,發熱脈數,以龍膽瀉肝湯,倍用車前子、木通、茯苓,四劑勢去其半。仍用前湯,止加黃柏、金銀花四劑,又減二三,便利如常。惟一處不消,此欲成膿也。再用前湯加金銀花、白芷、皂角刺六劑。微腫痛,脈滑數,乃膿已成,令針之,腫痛悉退。投滋陰托裡藥,及蘇葉末敷之而愈。

白話文:

癰疽形成囊肿的,我曾经治疗过几个人,都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肝经,并用补阴药辅助,虽然脓液溃烂、皮肤脱落,睾丸悬挂,但都没有死亡。

有一个男子患了这种病,还没有化脓就肿痛,用加味龙胆泻肝汤,两剂就好转不少,再用四物汤加入木通、知母、黄柏就痊愈了。

另一个男子,焮肿疼痛很厉害,小便涩滞,发热脉数,用龙胆泻肝汤,加倍用车前子、木通、茯苓,四剂病情减轻一半。继续用之前的汤药,只加黄柏、金银花四剂,又减轻了两三成,小便恢复正常。只有一处没有消退,这将要化脓了。再用之前的汤药加入金银花、白芷、皂角刺六剂。肿痛稍微减轻,脉象滑数,说明脓液已经形成,就用针刺它,肿痛全部消退。服用滋阴托里药,并用苏叶末敷在患处,就痊愈了。

一膏粱之客,陰囊腫脹,小便不利,此中焦積熱,乘虛下注,先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牛膝,四劑漸愈,後用補陰八珍湯,加柴胡、山梔而愈。後不守禁忌,前證復作,仍用補陰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六味丸而痊。又因勞倦發熱,自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虛證悉具,瘡口大開。

余謂五臟氣血俱虛也,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君加當歸各五十餘劑,瘡口始斂,又用六味丸,調補而愈。

白話文:

一位經常食用肥甘厚味之人,患有陰囊腫脹、小便不利的症狀。這是因為中焦積熱,乘虛而下注所致。起初使用龍膽瀉肝湯,加入黃柏、牛膝,服用四劑後症狀逐漸好轉。之後再以補陰八珍湯,加入柴胡、山梔,病情痊癒。

然而,患者不注意禁忌,舊病復發,於是再次使用補陰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六味丸,最終痊癒。後來因勞倦而發熱,自行服用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物,導致虛證顯露,瘡口大開。

我認為這是五臟氣血俱虛所致。於是每日清晨服用補中益氣湯,傍晚服用六君湯加當歸,連續服用五十多劑後,瘡口才開始癒合。之後再服用六味丸調補,終於痊癒。

儒者陳時用,考試不利,一夕飲燒酒入房,其妻不納,翌日陰囊腫脹焮痛,遣人求治,與清肝火除濕熱之劑。城門夜閉,不及歸服。翌日報云,夜來陰囊悉腐,玉莖下面貼囊者亦腐,此肝火挾酒毒而濕熱熾盛也。仍以清肝火除濕之劑加參、耆、歸、術四劑,腐肉盡脫,睪丸懸掛,用大補氣血並塗當歸膏,囊莖全復而愈。

一男子,醉而入房,陰囊腫脹大如斗,小腹脹悶,小水淋赤,發熱口乾,痰涎壅盛,此膀胱陰虛,酒毒所乘也。用六味丸料加車前、牛膝作飲,下滋腎丸,諸證頓退。再加五味、麥冬,二劑而愈。卻以補中益氣加麥冬、五味,調理而瘳。若全用淡滲,復損真陰,決致不起。(俱薛按)

白話文:

儒生陳時用參加考試不順利,心情不好,就喝了酒回房間,妻子不讓他進去。第二天,他的陰囊腫脹發紅疼痛,就請人來醫治。醫生給他開了清肝火除濕熱的藥方。城門晚上關閉了,他來不及回去服用藥物。第二天,有人來報告說,他昨晚的陰囊已經腐爛了,連陰莖下面連著陰囊的部分也腐爛了。醫生判斷這是肝火與酒毒結合,導致濕熱過盛。於是,醫生在原本的清肝火除濕的藥方裡,加入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共四味藥。結果腐爛的肉全部脫落,睪丸懸掛著。醫生又用大補氣血的藥方,並塗抹當歸膏,使陰囊和陰莖完全恢復正常,病就好了。

有一位男子,喝醉了酒就進了房間,結果他的陰囊腫脹得像個斗一樣大,小腹脹悶,尿液發紅,發熱口渴,痰多。醫生診斷這是膀胱陰虛,被酒毒入侵。醫生用六味丸的藥材,加上車前子、牛膝,煮成藥喝,同時服用滋腎丸,所有症狀立刻消退。醫生又加了五味子、麥冬,兩劑藥後就痊癒了。最後,醫生又用補中益氣的藥方,再加上麥冬、五味子,調理身體,使他完全康復。如果一味使用清熱利濕的藥方,就會損傷真陰,最終可能會導致死亡。 (以上都是薛氏所記錄的案例)

2. 懸癰(六十四)

立齋曰:懸癰,謂瘡生於玉莖之後,穀道之前,屬足三陰虧損之證。輕則為漏,瀝盡氣血而亡,重則內潰而即殞。大抵此證,原屬肝腎陰虛,故不足之人多患之,雖一於補,猶恐不治,況膿成而又克伐,不死何俟。即寒涼之劑,亦不可過用,恐傷胃氣。惟制甘草一藥,不損血氣,不動臟腑,其功甚捷,最宜用之,不可忽也。

焮痛或發熱者,清肝解毒。腫痛者,解毒為主。腫痛而小便赤澀者,肝經濕熱也,宜分利清肝。不作膿,或不潰者,氣血虛也,宜補之。

又《治法》曰:凡初起濕熱腫痛,或小便赤澀,宜先以制甘草一二劑,及隔蒜灸,更飲龍膽瀉肝湯。焮腫痛甚,宜仙方活命飲,以制甘草佐之。若發熱腫痛者,以小柴胡湯加車前、黃柏、芎、歸。若不成膿,或膿成不潰者,八珍湯補之。若膿已成者,急針之。已潰者,用八珍湯加制甘草、柴胡梢、酒炒黃柏、知母。

白話文:

懸癰病症及治療方法

立齋曰:懸癰,是指瘡瘍長在陰莖之後、肛門之前,屬於足三陰經虧損所致。輕者會出現漏泄,耗盡氣血而亡,重者則內潰而立即死亡。

總體而言,此病症源於肝腎陰虛,因此體虛者容易患之。即使採取補益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治癒,更何況膿瘡已成,又加以克伐,若不亡才怪。即使是寒涼藥物,也不可過度使用,以免傷及胃氣。唯獨制甘草,不傷血氣,不擾動臟腑,功效迅速,最宜使用,不可忽視。

症狀與治療方法:

  • 焮痛或發熱者,應清肝解毒。
  • 腫痛者,以解毒為主。
  • 腫痛且小便赤澀者,為肝經濕熱,宜分利清肝。
  • 不形成膿瘡,或不潰爛者,為氣血虛弱,宜補益。

《治法》記載:

  • 初起濕熱腫痛,或小便赤澀者,宜先用制甘草一二劑,並配合隔蒜灸,再飲用龍膽瀉肝湯。
  • 焮腫痛甚者,宜用仙方活命飲,以制甘草佐之。
  • 若發熱腫痛者,以小柴胡湯加車前、黃柏、芎、歸。
  • 若不形成膿瘡,或膿瘡已成但不潰爛者,用八珍湯補益。
  • 若膿瘡已成者,需急用針刺。
  • 已潰爛者,用八珍湯加制甘草、柴胡梢、酒炒黃柏、知母。

注:

  •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請勿自行診治,如有不適,請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
  • 現代醫學發展迅速,中醫治療也應與時俱進,並參考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小便澀而脈有力者,仍用龍膽瀉肝湯加制甘草。小便澀而脈無力者,清心蓮子飲加制甘草。膿清不斂者,用大補之劑,間以豆豉餅灸之。久而不斂者,用附子餅灸之,並效。欲其生肌收斂,腎虛者,六味地黃丸。血虛者,四物加參、術。氣虛者,四君加芎、歸。脾虛者,補中益氣湯。

氣血俱虛者,八珍湯,並十全大補湯。若用寒涼消毒則誤矣。

白話文:

如果小便排尿困难,脉搏有力,就用龙胆泻肝汤加制甘草。如果小便排尿困难,脉搏无力,就用清心莲子饮加制甘草。如果脓液稀薄难以愈合,就用大补的药剂,间歇用豆豉饼灸治。如果久久不愈合,就用附子饼灸治,两种方法都有效。想要促进伤口愈合,肾虚者用六味地黄丸,血虚者用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气虚者用四君子汤加川芎、当归,脾虚者用补中益气汤。

如果气血都虚弱,就用八珍汤和十全大补汤。如果使用寒凉消毒的药剂,就会弄错了。

陳良甫曰:治穀道前後生癰,謂之懸癰,用粉甘草一兩截斷,以澗水浸潤,炙令透內,細銼,用無灰酒煎服。有人患此已破,服兩劑,瘡即合。

一弱人,莖根結核如大豆許,勞則腫痛,先以十全大補湯去桂加車前、麥冬、酒製黃柏、知母少愈,更服制甘草漸愈,仍以四物車前之類而消。

一男子患此,焮痛發熱,以龍膽瀉肝湯二劑,及制甘草四劑而潰,再用滋陰之劑而愈。若或膿未成,以蔥炒熟敷上,冷即易之,隔蒜灸之亦可。數日不消,或不潰,或潰而不斂,以十全大補湯加柴胡梢為主,間服制甘草並效。若不保守,必成漏矣。

白話文:

陳良甫說:治療大腸前後的癰瘤,稱為懸癰,使用粉甘草一兩,截斷後,以山溝裡的清水浸泡使其濕潤,烤到完全熟透,然後細細研磨,用沒有殘留渣滓的酒來煎煮服用。有人已經破皮患此病,服用了兩副藥,傷口就開始癒合了。

一個體弱的人,生殖器根部有如豆粒大小的結塊,勞累時會腫痛,先用「十全大補湯」去掉肉桂,加上車前子、麥冬、酒製黃柏和知母,病情稍有好轉,再服用調製的甘草,病情逐漸痊癒,繼續服用四物車前等類的藥物來消除病痛。

一名男性患有此病,出現紅腫發熱的症狀,使用龍膽瀉肝湯兩副和調製的甘草四副後,傷口開始潰破,接著再用滋陰的藥物來治療,病情得以痊癒。如果膿包尚未形成,可用大蔥炒熟後敷在患處,冷了就換新的,隔蒜灸也可以。若數日仍未消退,或者傷口未潰,或者潰後不癒合,以「十全大補湯」加上柴胡梢為主要藥方,間歇性地服用調製的甘草也有療效。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理,可能會造成漏症。

一儒者,患懸癰,服坎離丸及四物、黃柏知母之類不應。脈浮洪,按之微細,余以為足三陰之虛,用托裡散及補陰八珍湯漸愈。又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調補化源,半載而痊。大凡瘡瘍等證,若腎經火氣亢盛,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坎離丸,取其苦寒能化水中之火,令火氣衰而水自生。

若陽氣衰弱,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六味丸,取其酸溫能生火中之水,使陽氣旺而陰自生。況此證屬腎經精氣虧損者,十有八九,屬腎經陽氣亢盛者,十無一二。然江南之人患此者,多屬脾經陰血虧損,元氣下陷,須用補中益氣湯,升補陽氣,使陽生而陰長。

白話文:

一位讀書人,患有懸癰,服用坎離丸以及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物都沒有效果。脈象浮洪,按之微細,我認為是足三陰經虛弱,於是用托里散和補陰八珍湯,病情逐漸好轉。之後又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經過半年,終於痊癒。

一般來說,瘡瘍等病症,如果腎經火氣過盛,導致陰水不能生化,而出現陰虛發熱的症狀,應該用坎離丸,因為它苦寒能化去水中之火,使火氣減弱,陰水自然生成。

如果陽氣衰弱,導致陰水不能生化,而出現陰虛發熱的症狀,應該用六味丸,因為它酸溫能生出火中之水,使陽氣旺盛,陰水自然生成。這種情況多半是腎經精氣虧損,腎經陽氣過盛的很少。但是,江南地區的人患這種病,多半是脾經陰血虧損,元氣下降,需要用補中益氣湯,升補陽氣,讓陽氣生長,陰氣才能滋長。

若嗜欲過多,虧損真陰者,宜用六味丸,補腎經元氣,以生精血,仍用補中益氣湯,以培脾肺之生氣,而滋腎水。經云陰虛者,脾虛也,但多誤認為腎經火證,用黃柏知母之類,復傷脾肺,絕其化源,反致不起,惜哉。

通府張敬之,患前證,久不愈,日晡熱甚,作渴,煩而喘,或用四物湯、黃柏、知母之類,病益甚,肢體倦,少食,大便不實,小便頻數。謂余曰:何也。余曰:此脾虛之證,前藥復傷而然,遂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數劑,飲食漸進,前證漸愈。更加麥冬、五味,調理乃痊。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縱慾過度,損傷了體內的真陰,應該用六味丸來補益腎經的元氣,以滋生精血;同時也應該服用補中益氣湯,來培補脾肺的生氣,進而滋養腎水。醫書上說,陰虛的人,其實是脾虛,只是很多人誤以為是腎經火證,就用黃柏、知母等寒涼藥物,反而傷害了脾肺,斷絕了氣血生化的來源,導致病情加重,實在可惜。

通府張敬之,患有上述症狀,久治不癒,每天下午發熱很嚴重,口渴、心煩、氣喘,曾經用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物治療,病情反而加重,四肢乏力、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小便頻繁。他問我為什麼會這樣。我告訴他,這是脾虛的症狀,之前的藥物反而加重了病情。於是,我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茯苓、半夏,服用了幾劑之後,他的食慾逐漸恢復,之前的症狀也逐漸好轉。之後又加了麥冬、五味子調理,最終痊癒。

經曰:脾屬太陰,為陰土而主生血。故東垣云:脾虛元氣下陷,發熱煩渴,肢體倦怠等證,用補中益氣湯,以升補陽氣而生陰血。若誤認為腎虛火盛,而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反傷脾胃生氣,是虛其虛矣。況黃柏知母乃瀉陽損陰之劑,若非膀胱陽火盛,而不能生陰水,以致發熱者,不可用也。

(俱薛按)

白話文:

經書記載:脾臟屬於太陰,是陰土,掌管著生血。因此,東垣先生說:脾虛導致元氣下陷,就會出現發熱、口渴、四肢倦怠等症狀,可用補中益氣湯來補益中氣,提升陽氣,從而生發陰血。若誤以為是腎虛火盛,而使用四物湯、黃柏、知母等藥物,反而會損傷脾胃的生氣,使虛上加虛。更何況黃柏、知母是瀉陽損陰的藥物,若非膀胱陽火盛,不能生發陰水,導致發熱,則不可使用。

(薛氏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