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1)

1. 論治(共七條)

一、霍亂初起,當陰陽擾亂,邪正不分之時,惟宜以姜鹽淡湯徐徐與之,令其徐飲徐吐,或以二陳湯探吐之,則吐中自有發散之意。必俟滯濁大出,胃氣稍定,乃察其有無泄瀉,有無脹滿,有無嘔惡,以辨邪正虛實,然後隨其證而調理之,自無不愈者。但於吐瀉擾亂之後,胃氣未清,邪氣未淨之時,凡一切食飲之類,寧使稍遲,切不可急與粥湯,以致邪滯復聚,則為害不小也,不可不慎,亦不可妄用涼藥。

一、霍亂初起,胃口不清,邪氣未淨,或痛而嘔惡不止,察其邪甚於上者,宜和胃飲、神香散或平胃散,擇而用之;邪甚於下者,宜五苓散、胃苓湯,或苓朮二陳煎之類主之。

一、霍亂無脹無痛,而但嘔惡不寧者,此脾胃受傷,虛寒證也。若胃氣微虛兼滯者,宜六君子湯,或溫胃飲主之。若但虛無滯者,宜理中湯,或五君子煎主之。若虛而無寒者,止用四君子湯,或五味異功散亦可。若虛在陰分,水中無火,因瀉而嘔惡不已,胸腹膨膨者,必用理陰煎,或去當歸加人參主之。若吐痢,四肢拘急,脈沉而遲,此脾腎證也,宜四君子加薑、附、厚朴,或理陰煎主之。

一、霍亂雜證,凡霍亂後身熱不退,脈數無汗者,宜酌其虛實,於前治法中加柴胡主之。寒邪甚者,宜用麻黃。吐痢,脈浮自汗者,宜四君子加桂枝主之。吐痢,頭痛身熱而渴者,宜五苓散。吐痢因於過食,或瓜果生冷,以致食留不化,遂成痞隔、霍亂者,宜大小和中飲,或六和湯主之。若生冷寒勝者,宜加炮薑、肉桂、吳茱萸之類。

《元戎》曰:太陰證,霍亂者,理中加橘紅,名治中湯。若吐下心腹作痛,手足逆冷,理中去白朮加熟附子,名四順湯。若吐痢後轉筋者,理中加火煅石膏一兩。

一、轉筋腹痛者,因胃氣暴傷,以致陽明、厥陰血燥筋攣而然。法當養血溫經,乃為正治。若邪滯未清者,或先宜和胃飲加肉桂、木瓜主之。若氣虛者,宜四君子湯加當歸、肉桂、厚朴、木瓜之類。陰虛少血者,宜理陰煎加肉桂、木瓜主之。又治轉筋法,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揪兩乳,此《千金》法也。

一、乾霍亂證,最為危候。其證則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瀉而不能行,胸腹攪痛,脹急悶亂,此必內有飲食停阻,外有寒邪閉遏。蓋邪淺者易於行動,故即見吐痢,邪深者陰陽格拒,氣道不通,故為此證。若不速治,多致暴死。宜先用鹽湯探而吐之,一以去其滯隔,一以通其清氣,但使清氣得升,然後濁氣得降,從瀉而出,斯不致害。

藥以溫中散滯破氣等劑,庶乎胃氣可舒而邪隨以散,宜排氣飲加減主之,或神香散,或《局方》七氣湯亦可酌用。向余荊人患此,幾致不救,有治按在腹痛門。

白話文:

論治(共七條)

一、霍亂剛發作時,身體陰陽之氣混亂,邪氣和正氣難以分辨,這時只適合用薑鹽淡湯慢慢地給病人喝,讓他慢慢地喝,慢慢地吐,或者用二陳湯幫助他吐出來,這樣吐的同時也有發散邪氣的作用。一定要等到體內積滯的污濁之物大量排出,胃氣稍微平穩後,再觀察是否有腹瀉、腹脹、噁心等症狀,以此來分辨邪氣的虛實,然後根據具體的症狀進行調理,自然就能痊癒。但在吐瀉之後,胃氣尚未清淨,邪氣尚未完全清除的時候,所有飲食都要稍晚給予,千萬不要急著給粥湯,以免導致邪氣再次聚集,那就會造成不小的危害,不可不謹慎,也不可隨意使用寒涼藥物。

二、霍亂剛發作時,胃口不清,邪氣未淨,或者出現疼痛、噁心嘔吐不止,如果觀察到邪氣在上部比較嚴重,適合使用和胃飲、神香散或平胃散,選擇其中一種使用;如果邪氣在下部比較嚴重,適合使用五苓散、胃苓湯,或者用茯苓、白朮、陳皮煎服之類的中藥來治療。

三、霍亂沒有腹脹腹痛,只有噁心嘔吐不止的情況,這是脾胃受傷,屬於虛寒的症狀。如果胃氣稍微虛弱又兼有停滯,適合用六君子湯或溫胃飲來治療。如果只是虛弱沒有停滯,適合用理中湯或五君子煎來治療。如果虛弱但是沒有寒氣,只用四君子湯,或五味異功散也可以。如果虛弱在陰分,體內陰寒而沒有陽氣,因為腹瀉而嘔吐不止,胸腹脹滿,必須用理陰煎,或者去掉當歸加入人參來治療。如果同時有嘔吐和腹瀉,四肢拘攣僵硬,脈象沉而遲緩,這是脾腎虛弱的症狀,適合用四君子湯加上薑、附子、厚朴,或者用理陰煎來治療。

四、霍亂引起的其他複雜症狀,凡是霍亂之後身體發熱不退,脈象數而沒有汗的,要根據虛實情況,在前述治療方法中加入柴胡來治療。如果寒邪嚴重,適合用麻黃。如果嘔吐腹瀉,脈象浮而有自汗的,適合用四君子湯加上桂枝來治療。如果嘔吐腹瀉,頭痛發熱又口渴的,適合用五苓散。如果嘔吐腹瀉是因為吃多了東西,或是瓜果生冷食物,導致食物停滯不消化,形成痞塊、腹部不適等霍亂症狀的,適合用大小和中飲或六和湯來治療。如果因為生冷食物導致寒氣太盛,適合加入炮薑、肉桂、吳茱萸之類的藥材。

《元戎》中說:屬於太陰證的霍亂,用理中湯加上橘紅,稱為治中湯。如果嘔吐腹瀉,心腹疼痛,手腳冰冷,用理中湯去掉白朮,加入熟附子,稱為四順湯。如果嘔吐腹瀉後出現轉筋,用理中湯加入煅石膏一兩。

五、轉筋腹痛,是因為胃氣突然受到損傷,導致陽明、厥陰經的血液乾燥,筋脈拘攣所引起的。治療原則應該是養血溫經,這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體內邪氣尚未清除,可以先用和胃飲加上肉桂、木瓜來治療。如果是氣虛,適合用四君子湯加上當歸、肉桂、厚朴、木瓜之類。如果陰虛血少,適合用理陰煎加上肉桂、木瓜來治療。另外,治療轉筋的方法,男子可以用手拉住他的陰部,女子可以用手掐住她的雙乳,這是《千金方》中的方法。

六、乾霍亂這種症狀,是最危險的。它的表現是想吐卻吐不出來,想拉卻拉不出來,胸腹絞痛,脹悶煩亂,這一定是體內有飲食停滯,體外又有寒邪阻礙。一般來說,邪氣淺的容易發作,所以很快就會出現嘔吐腹瀉,邪氣深的陰陽互相阻隔,氣道不通暢,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如果不趕緊治療,很多會突然死亡。應該先用鹽湯讓他吐出來,一方面可以去除停滯的阻礙,一方面可以疏通清氣,只要清氣能夠上升,濁氣才能夠下降,然後從腹瀉排出,這樣就不會造成危害。

藥物應該以溫中散滯、破氣等藥為主,這樣才能夠使胃氣舒暢,邪氣隨之消散,適合使用排氣飲加減來治療,或者使用神香散,或者使用《局方》中的七氣湯也可以酌情使用。之前有個荊州人得了這種病,差點就沒救回來,相關的治療方法在腹痛的章節有記錄。

七、霍亂之後,很多人會有口渴的症狀,這是因為嘔吐腹瀉導致體液喪失,腎水枯竭,所以才會口渴想喝水,這是必然的現象。這時應該用溫熱的藥物調理脾胃來止住嘔吐腹瀉,只要脾氣和順,口渴自然就會停止;或者用獨參湯慢慢地給病人喝,這是最好的方法。也有人本來屬於陽性體質,因為腹瀉導致陰液虧損,或是出現火熱旺盛,喜歡冰冷,體內發熱脈象洪大的情況,適合使用益元散或竹葉石膏湯之類的藥物,用甘涼的藥物來調和,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