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 (14)

1. 作渴(三十三)

李氏曰:人病疽多有,愈後發渴而不救者,十有八九;或先渴而後患疽者,尤為難治。急用加減八味丸可免前患。若疽安而渴者,服此丸則渴止。疽安而未渴者,預服此丸,則永不生渴。或未發疽而先發渴者,服此不惟渴止,且疽亦不作,氣血加壯,真神劑也。又曰:癰疽已安之後,或未安之際,口舌燥黃,如雞內金者,乃腎水枯竭,心火上炎。

此證最惡。古人云:玉華池竭七朝亡。若誤投以丹藥,則禍在反掌,急用加減八味丸、桑枝煎、五味子湯,以滋補之。又云:一貴人病疽未安而渴作,一日飲水數升。予以加減八味丸治之,諸醫大笑云,此能止渴,我輩當不復業醫。皆用木瓜、紫蘇、烏梅、人參、茯苓、百藥煎等劑,服多而渴愈甚。

不得已用此藥,三日渴止,久服遂不復渴,飲食加倍,健於少壯。蓋此藥非出鄙見,自為兒時,聞先君言有人病渴,用渴藥累年不愈,一名醫使服此藥,降心火,生腎水為最。家藏此方,親用嘗驗,患者當知所鑑。(詳《外科精要》)

馬益卿曰:癰疽作渴,乃氣血兩虛,宜用參耆以補氣,當歸、地黃以養血,或用黃耆六一湯,或用忍冬丸。其方以忍冬藤入瓶內,加無灰酒,微火煨一宿,取出曬乾。少加甘草,俱為末,仍用余酒調糊,為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溫酒下,兼治五痔諸癭氣。

立齋曰:尺脈大或無力而渴者,宜滋陰降火。上部脈沉實而渴者,宜瀉火。上部脈洪數而渴者,宜降火。胃脈數而渴者,宜清胃火。氣虛不能生津液而渴者,宜補中氣。脈大無力或微弱而渴者,宜補氣血。膿血大泄或瘡口出血而渴者,宜大補氣血。如不應,急用獨參湯。

薛氏《樞要》曰:瘡瘍作渴,若焮腫發熱,便利調和者,上焦熱也,用竹葉石膏湯。腫痛發熱,大便秘澀者,內臟熱也,用四順清涼飲。焮腫痛甚者,熱毒蘊結也,用仙方活命飲。漫腫微痛者,氣血虛壅也,用補中益氣湯。若胃火消爍而津液短少者,用竹葉黃耆湯。若胃氣虛弱不生津液者,用補中益氣湯。

若胃氣受傷內無津液者,用七味白朮散。若腎水乾涸作渴,或口舌乾燥者,用加減八味丸。或先口乾作渴,小便頻數,而後患疽,或疽愈後作渴飲水,或舌黃乾硬小便數而疽生者,尤其惡也,苟能逆知其因,預服加減八味丸、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可免是患。《心法》曰:予治瘡瘍作渴,不問腫潰,但脈數發熱而渴,以竹葉黃耆湯治之。

脈不數,不發熱,或脈數無力而渴,或口乾,以補中益氣湯。若脈數而便秘,以清涼飲。若尺脈洪大,按之無力而渴,以加減八味丸,若治口燥舌黃,飲水不歇,此丸尤妙。

白話文:

作渴(三十三)

李氏認為,患疽癒後出現難治的口渴症狀的患者佔大多數,甚至有些人是先口渴後才患疽,更難治療。此時,應及時服用加減八味丸以預防。如果疽已痊癒但仍口渴,服用此丸即可止渴;如果疽已痊癒但尚未口渴,預先服用此丸,則可終身避免口渴。甚至在尚未發病前就先出現口渴,服用此丸不僅能止渴,還能預防疽的發生,還能增強氣血,堪稱神藥。此外,李氏還指出,癰疽痊癒後或痊癒前,如果出現口乾舌燥發黃,像雞的內金一樣,這是腎水枯竭,心火上炎的症狀,此為最嚴重的病症,古人云:「玉華池竭七朝亡」。若誤用丹藥治療,後果不堪設想,應及時服用加減八味丸、桑枝煎、五味子湯等滋補藥物。 李氏還提到一位貴人,癰疽未癒就開始口渴,一天要喝數升水,服用別的藥物效果不佳,其他醫生都認為此方不能止渴,甚至嘲笑李氏,然而,李氏用加減八味丸治療,三日後便止渴,長期服用後,不僅不復口渴,飲食量也增加,身體比年輕時還好。因為此方並非憑空臆想,李氏自幼聽父親說有人因口渴久治不癒,一位名醫用此方治療,降心火,生腎水效果最佳。此方家傳,親自驗證有效,患者應以此為鑒。

馬益卿認為,癰疽伴隨口渴是氣血兩虛所致,宜用人參、黃耆補氣,當歸、熟地黃養血,或者服用黃耆六一湯或忍冬丸。忍冬丸的製作方法是將忍冬藤放入瓶中,加入無灰酒,微火煨烤一夜,取出曬乾,少量加入甘草,研磨成粉末,用餘下的酒調成糊狀,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多粒,溫酒送服,還能治療痔瘡、癭氣等疾病。

立齋認為,尺脈大或無力伴隨口渴者,應滋陰降火;上部脈沉實伴隨口渴者,應瀉火;上部脈洪數伴隨口渴者,應降火;胃脈數伴隨口渴者,應清胃火;氣虛不能生津液而口渴者,應補中氣;脈大無力或微弱伴隨口渴者,應補氣血;膿血大泄或瘡口出血伴隨口渴者,應大補氣血。如無效,應急用獨參湯。

薛氏《樞要》中記載,瘡瘍伴隨口渴,若紅腫發熱,大便通暢者,屬上焦熱,用竹葉石膏湯;腫痛發熱,大便秘結者,屬內臟熱,用四順清涼飲;紅腫疼痛嚴重者,屬熱毒蘊結,用仙方活命飲;腫脹輕微疼痛者,屬氣血虛滯,用補中益氣湯;若胃火灼傷津液不足者,用竹葉黃耆湯;若胃氣虛弱不能生津液者,用補中益氣湯;若胃氣受損,體內無津液者,用七味白朮散;若腎水枯竭而口渴,或口舌乾燥者,用加減八味丸。如果先出現口乾口渴,小便頻繁,然後患疽,或者疽癒後出現口渴飲水,或者舌黃乾燥硬實,小便頻數,然後患疽,都是非常嚴重的,如果能預先知道原因,預先服用加減八味丸、補中益氣湯滋補元氣,就可以避免這些疾病。《心法》中記載,治療瘡瘍伴隨口渴,不論腫脹或潰爛,只要脈數發熱伴隨口渴,就用竹葉黃耆湯;脈不數,不發熱,或者脈數無力伴隨口渴,或者口乾,就用補中益氣湯;如果脈數伴隨便秘,就用清涼飲;如果尺脈洪大,按之無力伴隨口渴,就用加減八味丸,治療口燥舌黃,飲水不止,此丸尤其有效。

2. 瀉痢(三十四)

立齋曰:瘡瘍大便泄瀉,或因寒涼克伐,脾氣虧損。或因脾氣虛弱,食不克化。或因脾虛下陷,不能升舉。或因命門火衰,不能生土。或因腎經虛弱,不能禁止。或因脾腎虛寒,不能司職。所主之法,若寒涼傷脾,六君加木香、砂仁,送二神丸。脾虛下陷,用補中益氣,送二神丸。

命門火衰,用八味丸料,送四神丸。腎虛不禁,用姜附湯加吳茱萸、五味。脾腎虛寒,用參附湯,送四神丸。《病機》云:脈沉而細,身不動作,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身重,四肢不舉者,參附湯主之。仲景云:下痢腸鳴,當溫之。脈遲緊,痛未止,當溫之。

大孔痛,當溫之。心痛當救里,可與理中、附子、四逆輩。《精要》云:癰疽嘔吐,腎脈虛者,不治。凡此難治之證,如按前法治之,多有可生者。

御醫王彭峰之內,年逾四十,背疽不起發,泄瀉作嘔,食少厥逆,脈息如無,屬陽氣虛寒。用大補劑加附子、薑、桂,不應。再加附子二劑,瀉愈甚。更以大附子、薑、桂各三錢,參、耆、歸、術各五錢,作一劑,腹內始熱,嘔瀉乃止,手足漸溫,脈息遂復。更用大補而潰,再用托裡而斂。十年後,仍患脾胃虛寒而歿。(薛按)

白話文:

瀉痢(三十四)

醫生說:皮膚瘡瘍和腹瀉,可能是因為寒涼之邪損傷脾胃,導致脾氣虧虛;也可能是脾氣虛弱,食物無法消化;或者脾氣虛弱下陷,不能向上提升;或是命門火衰弱,不能溫煦脾土;或者腎經虛弱,不能約束腸道;也可能是脾腎兩虛,寒邪傷及,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治療方法如下:如果寒涼傷及脾胃,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木香、砂仁,並服用二神丸;如果是脾虛下陷,則用補中益氣湯,並服用二神丸;如果是命門火衰,則用八味丸,並服用四神丸;如果是腎虛不能約束腸道,則用姜附湯加吳茱萸、五味子;如果是脾腎兩虛,則用參附湯,並服用四神丸。《傷寒論病機》中記載:脈象沉細,身體乏力,眼神呆滯,飲食減少,鼻息微弱,則用姜附湯治療;如果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則用參附湯治療。張仲景說:下痢伴腸鳴,應該溫中;脈象遲緩而緊,疼痛未止,也應該溫中;大腸疼痛,也應該溫中;心痛則要救護心陽,可以用理中丸、附子、四逆湯等。醫學精要中記載:癰疽伴嘔吐,且腎經虛弱者,難以治療。這些難治的病症,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療,很多都能治癒。

御醫王彭峰,四十多歲,背部瘡瘍未發,伴腹瀉嘔吐,食慾不振,四肢厥冷,脈息微弱,屬於陽氣虛寒。先用大補的方劑加上附子、生薑、桂枝,但無效。又加服兩劑附子,腹瀉反而加重。後來用大劑量的附子、生薑、桂枝,以及人參、黃耆、熟地、白朮,腹中才感到溫暖,嘔吐腹瀉才停止,手腳也漸漸溫暖,脈息也恢復了。之後繼續服用大補方劑使瘡瘍潰破,再用托裡斂瘡的方劑治療。十年後,他仍然脾胃虛寒而死。(薛氏評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