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
1. 附按
丹溪治一室女因事忤意,鬱結在脾,半年不食,但日食熟菱棗數枚,遇喜,食饅頭彈子大,深惡粥飯。予意脾氣實,非枳實不能散,以溫膽湯去竹茹與之,數十帖而愈。一女許婚後,夫經商二年不歸,因不食,困臥如癡,無他病,多向里床坐。此思想氣結也,藥難獨治,得喜可解;不然令其怒,使其木氣升發,而脾氣自開,木能制土故也。因自往激之,大怒而哭,良久,令解之,與藥一帖,即求食矣。
予曰:病雖愈,必得喜方已。乃紿以夫回,既而果然,病遂不舉。
白話文:
朱丹溪治療一位女子,因為某些事情不順心,導致情緒鬱結在脾胃,有半年時間都吃不下飯,每天只吃幾顆煮熟的菱角和紅棗,後來遇到高興的事,就開始吃像彈珠大小的饅頭,非常討厭吃粥飯。我認為這是脾氣過於強盛,必須用枳實才能疏散,就用溫膽湯去掉竹茹給她服用,吃了幾十帖就好了。另一個女子,訂婚後,未婚夫出門經商兩年都沒回來,因此吃不下飯,精神恍惚、臥床不起,看起來像癡呆,沒有其他疾病,常常面向裡側的床坐著。這是思慮過度導致氣結,單靠藥物難以治好,得到喜事或許能解決;不然就讓她發怒,使肝氣升發,脾氣自然舒暢,因為肝屬木,能克制脾屬土。所以我親自去激怒她,她大怒哭泣了很久,然後讓她釋懷,再給她吃一帖藥,她就開始想吃東西了。
我說:雖然病是好了,但必須要有喜事才能完全康復。於是就騙她說未婚夫回來了,後來果然靈驗,病就完全根除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