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 (6)

1. 敗毒(八)

《外科樞要》曰:瘡瘍之證,當祭經之傳受,病之表裡,人之虛實,而攻補之。假如腫痛熱渴,大便秘結者,邪在內也,疏通之。焮腫作痛,寒熱頭疼者,邪在表也,發散之。焮腫痛甚者,邪在經絡也,和解之。微腫微痛,而不作膿者,氣血虛也,補托之。漫腫不痛,或不作膿,或膿成不潰者,氣血虛甚也,峻補之。

色黯而微腫微痛,或膿成不出,或腐肉不潰,陽氣虛寒也,溫補之。若泥其未潰,而概用敗毒,復損脾胃,不惟腫者不能成膿,而潰者亦難收斂,七惡之證蜂起,多致不救。馬益卿曰:腫瘍內外皆壅,宜以托裡表散為主。如欲用大黃,寧無孟浪之非。潰瘍內外皆虛,宜以托裡補接為主,如欲用香散,未免虛虛之失,治者審之。

白話文:

《外科樞要》指出,治療瘡瘍要根據經脈傳遞、病邪表裡和患者虛實狀況來決定攻補方法。例如,腫痛、口渴、便秘,表示邪氣在內,需疏通;紅腫疼痛、寒熱頭痛,則邪氣在外,需發散;紅腫劇痛,邪氣在經絡,需和解;輕微腫痛不化膿,則氣血虛弱,需補托;瀰漫性腫脹不痛,不化膿或膿成不潰,則氣血虛甚,需峻補;顏色暗淡、輕微腫痛,膿成不排出或腐肉不潰,則陽氣虛寒,需溫補。切勿盲目使用敗毒藥,以免損傷脾胃,導致病情加重。馬益卿認為,腫瘍內外皆壅塞,應以托裡表散為主,慎用大黃;潰瘍內外皆虛,應以托裡補接為主,慎用香散。治療者需根據實際情況謹慎選擇藥物。

2. 托裡(九)

齊德之曰:凡瘡疽丹腫,結核瘰癧,初覺有之,即用內消之法。經久不除,血氣漸衰,肌寒肉冷,膿汁清稀,毒氣不出,瘡口不合,聚腫不赤,結核無膿,外證不明者,並宜托裡。膿未成者,使膿早成。膿已潰者,使新肉早生。血氣虛者,托裡補之。陰陽不和,托裡調之。大抵托裡之法,使瘡無變壞之證。

凡為瘡醫不可一日無托裡之藥。然而寒熱溫涼,煩渴利嘔,臨證宜審其緩急耳。

馬益卿曰:癰疽因積毒在臟腑,當先助胃壯氣,使根本堅固,次以行經活血藥為佐,參以經絡時令,務使毒氣外泄,治之早者,可以內消。此托裡之旨也。

立齋曰:大凡瘡瘍之作,由胃氣不從。瘡瘍之潰,由胃氣腐化。瘡瘍之斂,由胃氣營養。余嘗治初結未成膿者,托而散之。已成欲作膿者,托而腐之。膿成未潰者,托而開之。膿已潰者,托而斂之。東垣云: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以生血氣,故胃氣乃生髮之源,為人身之本。厥有旨哉。

白話文:

治療瘡疽丹腫、結核瘰癧等病症,初期出現時應採用內消法。若長期不治,血氣衰弱,肌肉冰冷,膿汁稀薄,毒氣無法排出,傷口無法癒合,腫塊不紅,結核無膿,外在症狀不明顯,就應該使用托裡法。還沒化膿的,要促使它早點化膿;已經潰爛的,要促進新肉生長。血氣虛弱的,要托裡補氣;陰陽失調的,要托裡調和。總之,托裡法的目的在於防止瘡瘍惡化。

治療瘡瘍的醫生,每天都應該使用托裡藥。不過,患者的寒熱溫涼、口渴嘔吐等症狀,用藥時要根據病情輕重來調整。

馬益卿認為,癰疽是因臟腑積毒所致,治療時應該先補益脾胃,使身體強健,再配合行氣活血的藥物,同時考慮經絡和季節因素,促使毒氣排出體外。治療得早,就可以用內消法。這就是托裡法的精髓。

立齋認為,瘡瘍的發生是由於脾胃虛弱,無法運化營養。瘡瘍的潰爛是因脾胃腐敗,無法滋養組織。瘡瘍的癒合則需要脾胃的營養。我曾經治療過初期結核,尚未化膿的患者,用托裡法使之消散;已經化膿,但尚未潰爛的患者,用托裡法促使它潰爛;膿已形成,但尚未潰爛的患者,用托裡法促使它潰爛;膿已經潰爛的患者,用托裡法促使它癒合。東垣說:「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以生血氣,故胃氣乃生髮之源,為人身之本。」這句話很有道理。

3. 論汗下(十)

仲景治傷寒,有汗吐下三法。東垣治瘡瘍,有疏通、托裡、和營衛之三法。用之得宜,厥疾瘳矣。假如瘡瘍腫硬木悶,煩熱便秘,脈沉而實,其邪在內,當先疏其內以下之。焮腫作痛,便利調合,脈浮而洪,其邪在表,當先托其里以汗之。仲景曰:瘡家雖身體疼痛,不可發汗,汗之則發痙。

苟不詳審,而妄為汗下,以致血氣虧損,毒反延陷,少壯者難以潰斂,老弱者多致不救。(見《外科樞要》。)

羅謙甫云:丁巳歲冬月,予從軍曹州,有牛經歷者,病頭目赤腫,身前後尤甚,疼痛不可忍,發熱惡寒,牙關緊急,涕唾稠黏,飲食難下,不得安臥。一瘍醫,於腫上砭刺四五百針,腫亦不減,其痛益甚,莫知所由。予往診視,其脈浮緊,按之洪緩。此證乃寒覆皮毛,郁遏經絡,熱不得散,聚而為腫。

白話文:

張仲景治疗伤寒,有汗、吐、下三种方法。李东垣治疗疮疡,有疏通、托里、和营卫三种方法。运用得当,疾病就能痊愈。如果疮疡肿硬、闷热、便秘、脉沉实,说明邪气在内,应先疏通内邪,使其向下排泄。如果肿胀疼痛、大便通畅、脉浮洪,说明邪气在外,应先托里排邪,使其出汗。张仲景说:疮疡患者即使身体疼痛,也不可发汗,发汗会导致痉挛。

如果不明就里,胡乱发汗或下泻,会导致血气亏损,毒邪加重,年轻人难以溃烂愈合,老人则容易危及生命。(出自《外科枢要》)

罗谦甫说:丁巳年冬天,我跟随军队驻扎在曹州,遇到一个名叫牛经历的人,患了头目赤肿,全身前后疼痛难忍,发热恶寒,牙关紧闭,鼻涕唾液粘稠,饮食不进,无法安睡。一位外科医生在肿块上用砭石刺了四五百针,肿块没有减轻,反而更加疼痛,医生也束手无策。我去看诊,发现他的脉象浮紧,按之洪缓。这种情况是寒邪覆盖皮毛,郁遏经络,热气无法散开,聚集而形成肿块。

經云:天寒則地凍水冰,人氣在身中,皮膚緻密,腠理閉,汗不出,氣血強,肉堅澀。當是之時,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必待天溫凍解,而後水可行,地可穿,人脈亦猶是也。又云:冬月閉藏,用藥多而少針石也。宜以苦溫之劑,溫經散寒,其病自已。

所謂寒致腠理,以苦發之,以辛散之也,遂用托裡溫中湯,依方餌之。以薄衣覆其首,以厚被覆其身,臥於暖處,使經血溫,腠理開,寒氣散,陽氣升。大汗出後,腫減八九。再服則去麻黃、防風,加連翹、鼠黏子,腫痛悉愈。經言:汗之則瘡已。信哉斯言。或云:仲景言,瘡家雖身痛不可發汗,其理何也。

白話文:

古書記載:天氣寒冷時,地面就會結冰,水也會凍結成冰。人體的氣血在體內運行,皮膚緊密,毛孔閉塞,汗液無法排出,氣血旺盛,肌肉堅硬。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擅長行水的,也無法穿過冰層;擅長挖地的,也無法鑿穿冰塊;擅長針灸的,也無法治療四肢厥冷。必須等到天氣回暖,冰雪消融,水才能流動,土地才能開挖,人體的經脈也一樣。古書還說:冬天是封藏的季節,用藥多,針灸石藥少。應該使用苦溫的藥物,溫暖經絡,散寒止痛,病症自然就會消失。

所謂的寒氣導致毛孔閉塞,可以用苦味藥物來疏通,可以用辛辣藥物來散寒。因此,使用溫中湯,依照藥方服用。用薄衣覆蓋頭部,用厚被覆蓋身體,臥在溫暖的地方,讓經血溫暖,毛孔打開,寒氣散去,陽氣上升。大量出汗後,腫脹減輕八九成。再次服用藥物時,去掉麻黃和防風,加入連翹和鼠黏子,腫痛就會完全痊癒。古書上說:出汗了,瘡就會好。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有人問:仲景說瘡家雖然身體疼痛,但不可發汗,這是為什麼呢?

余曰:此說乃營氣不從,逆於肉理,而生瘡腫作身疼痛,非外感寒邪之病,故戒之,以不可發汗,汗之則成痙也。又問:仲景言鼻衄者不可發汗,復言脈浮緊者當以麻黃發之,衄血自止,所說不同,其故何也。予曰:此正與瘡家概同,夫人身血之與汗,異名而同類,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今衄血妄行,為熱所逼,更發其汗,是反助熱邪,重竭津液,必變凶證,故不可汗。

若脈浮則在表,脈緊則在寒,寒邪郁遏,陽不得伸,熱伏營中,迫血妄行,上出於鼻,故當用麻黃湯散其寒邪,使陽氣得舒,其血自止,又何疑焉。或者嘆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潔古之學,可謂知其要者矣。

白話文:

我說:這種情況是因為營氣不通暢,逆行於肉理,才會導致瘡腫和全身疼痛,並不是外感寒邪所致的病症,因此要戒之,不可發汗,發汗反而會導致痙攣。

又問:仲景說鼻衄者不可發汗,又說脈浮緊者當以麻黃發汗,衄血自止,兩種說法不同,原因何在?

我說:這和瘡家所說的一樣,人體的血液和汗液,名稱不同但同屬一類,奪取汗液就會無血,奪取血液就會無汗。現在鼻衄妄行,是熱邪所迫,再發汗,就會反助熱邪,加重津液虧損,必然變成凶險症狀,所以不可發汗。

如果脈浮則是在表,脈緊則是在寒,寒邪鬱遏,陽氣不得伸展,熱邪潛伏於營氣之中,迫使血液妄行,上溢於鼻,所以應該使用麻黃湯散寒邪,使陽氣舒展,血自會止住,還有什麼疑問呢?

有些人可能會嘆息說:知道要點的人,一言以蔽之,不知道要點的人,就會說得天花亂墜。潔古的學問,可謂是知道要點的人了。

東垣云:瘡瘍有因風熱外郁,其人多怒,其色赤,其腫高,結硬而痛,其脈洪緊而弦,是邪客於血脈之上,皮膚之間,故發其汗而通其營衛,則邪氣去矣。又曰:瘡瘍諸病,凡面赤者,雖伏大熱,禁不得攻裡,攻裡則下利,此以陽邪怫鬱在經,宜發表以去之,故曰火鬱則發之。雖大便數日不見,宜多攻其表,以發散陽氣,少加潤燥之藥以潤之。

如見風脈風證,只宜用風藥發表,風邪解則大便自通也。若只乾燥閉澀,止宜潤之,切不可下也。但瘡瘍鬱冒,俗乎昏迷是也,宜汗之則愈。

初虞氏云:凡癰疽始作,須以大黃等藥亟轉利之,勿以困苦為念。與其潰爛而死,不若利之而死,況有生道哉。古人立法,率用五香連翹漏蘆等藥,貧乏者單煮大黃湯以利之,至於膿潰乃服黃耆等藥以排膿,《千金》、《外臺》備矣。世以瘡發於外,不行轉利而死者多矣。立齋曰:按前證,若腫高焮痛,臟腑閉結,屬內外俱實者,當用前藥瀉之。

白話文:

東垣論瘡瘍

東垣先生說:瘡瘍的病因有風熱外郁,這種人往往容易生氣,皮膚發紅,腫起很高,摸起來硬實且疼痛,脈象洪大緊促而弦細,這是邪氣侵犯了血脈和皮膚之間,因此要讓患者發汗,疏通營衛之氣,這樣邪氣就能夠消散。

東垣先生又說:瘡瘍諸病,凡是臉色發紅的,即使有內熱,也不要急著攻治內裡,因為攻裡會導致腹瀉。這是因為陽邪郁結在經絡,應該用發散藥物來驅散它,所以說「火郁則發之」。即使已經好幾天沒有大便,也應該多用發散藥物來散發陽氣,並佐以潤燥的藥物來滋潤。

如果患者有風脈風證,就應該用祛風藥物來發散,風邪去除後,大便自然會通暢。如果只是乾燥閉塞,就應該用潤滑的藥物來治療,絕對不能瀉下。但如果是瘡瘍郁冒,患者昏迷不醒,就應該用發汗藥物治療。

初虞氏論癰疽

初虞氏說:凡是癰疽剛開始出現,就應該用大黃等藥物迅速瀉利,不要因為苦痛而猶豫不決。与其溃烂而死,不如泻利而死,何况还有生还的希望呢!古人治病的方子,大多使用五香、連翹、漏蘆等藥物。貧窮的人可以用單煮大黃湯來瀉利,等到膿潰之後,再服用黃芪等藥物来排脓,《千金》、《外臺》都有記載。現在很多人因為瘡瘍發於外,不及时瀉利,最后因此而死,實在是可惜。

立齋先生說:按照之前的說法,如果腫起很高,發紅疼痛,臟腑閉塞,屬於內外俱實的情況,就應該用之前的藥物來瀉下。

若漫腫微痛,臟腑不實,屬內外俱虛者,當用內托補之。若患腫無頭,肉色不變,當助胃壯氣,令其內消。若疼痛不止,焮腫不消,當用人參黃耆湯以托裡排膿。若飲食少思,肌肉不生,當用參耆托裡散,以補養脾胃。

立齋曰:王德之患發背,脈浮數按之則澀,大便五六日不行,腹不加脹。余曰:邪在表不在裡,但因氣血虛,飲食少,故大便不行,非熱結也,宜生氣血為主。彼不信,以為積毒在內,仍用大黃,遂連瀉不止,更加發熱呃逆,飲食不進而死。其子曰:瀉亦能為害乎。余曰:服利藥而利不止者死。

白話文:

如果腫塊輕微疼痛,臟腑虛弱,屬於內外虛弱的人,應該用內托補氣血。如果腫塊沒有明顯的頭部,肉色沒有變化,就應該幫助胃氣,使其自行消散。如果疼痛不止,腫塊消不下去,應該服用人參黃耆湯來托裡排膿。如果食慾不振,肌肉不長,應該服用參耆托裡散來補養脾胃。

立齋說:王德患背部瘡瘍,脈象浮數按之則澀,大便五六日不通,肚子也沒有脹起來。我說:邪氣在表不在裡,只是因為氣血虛弱,飲食減少,所以大便不通,並不是熱結所致,應該以補氣血為主。他不相信,認為積毒在內,仍然用大黃瀉下,結果連續瀉不止,病情加重,出現發熱呃逆,食慾不振,最後去世。他的兒子說:瀉藥也能致病嗎?我說:服用瀉藥而瀉不止的人就會死。

不當瀉而強瀉,令人洞瀉不禁者死。下多亡陰者死。曰:瘡瘍乃積毒在臟,若不驅逐,何以得解。余曰:瘡瘍雖積毒在臟腑,治法先當助胃氣,使根本堅固,參以行經活血時宜之藥,非宜妄用大黃也。今其病在表,而反以峻利之劑,重奪其陰,其可乎哉。故曰表病里和而反下之,則中氣虛表邪乘虛而入,由是變證百出。

雖云脈浮數者邪在表,當用托裡復煎散,然其間黃芩、蒼朮亦不敢妄用。脈沉實者邪在裡,當用內疏黃連湯,然其中大黃檳榔亦不敢妄用。況浮數澀主氣血皆虛,且邪既在表,而反用峻劑重傷其里,誅伐無過,不死何俟。

白話文:

如果過度瀉泄,導致腹瀉不止,就會危及生命。過度瀉下容易耗損陰氣,也會致命。有人說,瘡瘍是體內積聚的毒素,必須驅逐才能痊癒。我認為,雖然瘡瘍是臟腑積毒,但治療時應該先補益胃氣,使根本堅固,再配合行經活血的藥物,不應該隨便使用大黃。現在病症表現在外,卻用峻烈的瀉藥,會加重陰氣的損耗,這樣合理嗎?所以說,表證明明已經好轉,卻反而使用瀉藥,就會導致中氣虛弱,表邪乘虛而入,從而出現各種變化。

雖然脈象浮數代表邪氣在表,應該使用托裡[復煎散],但其中黃芩、蒼朮也不能隨便使用。脈象沉實代表邪氣在裡,應該使用[內疏黃連湯],但其中大黃、檳榔也不能隨便使用。何况浮数而脉涩,代表气血都很虛弱,邪气已經在表,却用峻猛的药物重伤內里,這種过度治疗,不死才怪呢。

愚謂瘡腫之屬表邪者,惟時毒、丹毒、斑疹,及頭面、頸項、上焦之證多有之。察其果有外邪而脈見緊數,證有寒熱者,方宜表散。然散之之法,又必辨其陰陽盛衰,故或宜溫散,或宜涼散,或宜平散,或宜兼補而散,或宜解毒而散,此散中自有權宜也。又如里證用下之法,則毒盛勢劇者大下之,滯毒稍輕者微下之,營虛便結而毒不解者養血滋陰而下之,中氣不足而便結壅滯者潤導而出之。凡此皆通下之法,但宜酌緩急輕重而用得其當耳。

故必察其毒果有餘及元氣壯實,下之必無害者,方可用下,否則不但目前,且尤畏將來難治之患。是以表證不真者不可汗,汗之則亡陽。里證不實者不可下,下之則亡陰。亡陰亦死,亡陽亦死,醫固可以孟浪乎。

白話文:

愚謂瘡腫之屬表邪者,惟時毒、丹毒、斑疹,及頭面、頸項、上焦之證多有之。

我認為瘡腫一類的疾病,屬於表邪的,只有時毒、丹毒、斑疹,以及頭面、頸項、上焦出現的症狀比較多見。

察其果有外邪而脈見緊數,證有寒熱者,方宜表散。

觀察病人是否真的有外邪入侵,脈象呈現緊數,且有寒熱交替的症狀,就應該用表散的方法來治療。

然散之之法,又必辨其陰陽盛衰,故或宜溫散,或宜涼散,或宜平散,或宜兼補而散,或宜解毒而散,此散中自有權宜也。

但是,散邪的方法,還要辨別陰陽盛衰的情況,因此,有的時候需要用溫散的方法,有的時候需要用涼散的方法,有的時候需要用平散的方法,有的時候需要同時補益身體並散邪,有的時候需要解毒並散邪。這些散邪的方法,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又如里證用下之法,則毒盛勢劇者大下之,滯毒稍輕者微下之,營虛便結而毒不解者養血滋陰而下之,中氣不足而便結壅滯者潤導而出之。凡此皆通下之法,但宜酌緩急輕重而用得其當耳。

另外,如果是里證,用下瀉的方法來治療,那麼毒性很強,病情嚴重的,就要用大力度的下瀉方法;毒性較輕,病情較緩的,就用輕微的下瀉方法;如果氣血虛弱,大便不通,毒素難以排出,就要用滋陰養血的方法來幫助排毒;如果脾胃虛弱,大便不通,就要用潤腸通便的方法來幫助排泄。這些都是通下的方法,但是需要根據病情輕重緩急,適當選擇使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故必察其毒果有餘及元氣壯實,下之必無害者,方可用下,否則不但目前,且尤畏將來難治之患。

所以,必須觀察病人體內的毒素是否過多,元氣是否強壯,下瀉的方法是否會造成傷害,只有在確信下瀉不會有害的情況下,才能使用下瀉的方法。否則,不僅會影響當前的病情,更要擔心日後難以治療的後患。

是以表證不真者不可汗,汗之則亡陽。里證不實者不可下,下之則亡陰。亡陰亦死,亡陽亦死,醫固可以孟浪乎。

因此,如果表證不確切,就不可用汗法治療,因為用汗法治療會損傷陽氣,導致陽氣虛脫。同樣地,如果里證不確切,就不可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因為用下瀉的方法會損傷陰氣,導致陰氣虛脫。陰氣虛脫會導致死亡,陽氣虛脫也會導致死亡,醫生怎麼能如此草率行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