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1)

1. 述古(共二條)

丹溪曰:郁病大率有六,曰:氣鬱者,胸脅疼痛,脈沉而澀。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則發,脈沉而細。熱鬱者,瞀悶煩心,尿赤,脈沉而數。痰鬱者,動則喘息,脈沉而滑。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而芤。食鬱者,噯酸腹飽,不喜飲食。或七情之邪郁,或寒熱之交侵,或九氣之怫鬱,或兩濕之侵凌,或酒漿之積聚,故為留飲濕鬱之疾。又如熱鬱而成痰,痰鬱而成癖,血鬱而成瘕,食鬱而成痞滿,此必然之理也。

戴氏曰:郁者,結聚不得發越也,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變化不得變化,故傳化失常而鬱病作矣。大抵諸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用藥雜亂而成郁,故凡病必參郁治。

白話文:

朱丹溪說:鬱病大致有六種情況,分別是:氣鬱,會感到胸脅疼痛,脈象沉而澀。濕鬱,會全身遊走性疼痛,或者關節疼痛,遇到陰天會發作,脈象沉而細。熱鬱,會頭暈煩悶,小便赤黃,脈象沉而數。痰鬱,活動時會喘息,脈象沉而滑。血鬱,會四肢無力,食慾正常卻會便血,脈象沉而芤。食鬱,會打嗝酸腐,腹脹飽悶,不喜歡飲食。這些鬱病可能是因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或者受到寒熱之邪的侵襲,或者九氣(肝、心、脾、肺、腎、膽、胃、大腸、小腸)運行不暢,或者受到內外濕邪的侵擾,或者因為喝酒積聚的緣故,所以會形成停滯的痰飲濕鬱之病。此外,熱鬱可能會發展成痰,痰鬱可能會發展成積癖,血鬱可能會發展成癥瘕,食鬱可能會發展成痞滿,這是疾病發展的必然規律。

戴氏說:所謂的「鬱」,就是指氣機結聚,不能順利地疏散宣洩。該上升的不能上升,該下降的不能下降,該變化的不能變化,因此導致傳導和變化失常,鬱病就產生了。大多數疾病都可能同時伴隨著鬱的狀況,有的是鬱積久了才產生疾病,有的是疾病久了才產生鬱積,有的則是亂用藥物導致了鬱。所以,凡是治療疾病,都必須同時考慮到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