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

2. 外科鈐(上)

3. 經義(一)

《癰疽篇》:黃帝曰:血氣已調,形氣乃持。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未知癰疽之所從生,成敗之時,死生之期,有遠近,何以度之,可得聞乎。岐伯曰: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合紀。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蝕;地經失紀,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穀不殖;徑路不通,民不往來,巷聚邑居,則別離異處;血氣猶然。請言其故:夫血脈營衛,周流不休,上應星宿,下應經數。

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熏於五臟,臟傷故死矣。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曰名。

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發於頸,名曰夭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陽氣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治。

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臟。癰發四五日,逞焫之。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纓,急治之。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發於膺,名曰甘疽。色青,其狀如谷實𦸈𧁾,常苦寒熱,急治之,去其寒熱,十歲死,死後出膿。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癰膿,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銼榖𧄍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為取三升,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發於股脛,名曰股脛疽。

其狀不甚變,而癰膿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堅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發於股陰,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兩股之內,不治,十日而當死。發於膝,名曰疵癰。其狀大癰,色不變,寒熱,如堅石。勿石,石之者死;須其柔,乃石之者,生。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不可治也。發於陽者,百日死。發於陰者,三十日死。發於脛,名曰兔齧。其狀赤至骨,急治之,不治害人也。發於內踝,名曰走緩。其狀癰也,色不變,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不死。發於足上下,名曰四淫。其狀大癰,急治之,百日死。發於足傍,名曰厲癰。

其狀不大,初如小指。發,急治之,去其黑者,不消,輒益;不治,百日死。發於足指,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黃帝曰:夫子言癰疽,何以別之。岐伯曰: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腐則為膿。

然不能陷,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故曰癰。黃帝曰:何謂疽。岐伯曰:熱氣淳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良肉皆無餘,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堅,上如牛領之皮。癰者,其皮上薄以澤,此其候也。

《玉版篇》:黃帝曰: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營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小針能取之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黃帝曰:多害者其不可全乎。

岐伯曰:其在逆順焉。以為傷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內藥而嘔者,是二逆也。腹痛渴甚,是三逆也。肩項中不便,是四逆也。音嘶色脫,是五逆也。除此五者,為順矣。

《寒熱病篇》曰:五臟,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腨也,背三,五臟之腧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恇,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生氣通天論》曰:高梁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汗出見濕,乃生痤痱。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陷脈為瘻,留連肉腠,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

《陰陽別論》曰: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

《脈度篇》曰:六腑不和,則留結為癰。

《異法方宜論》曰: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嗜咸,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

《氣穴論》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於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消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溪谷也。

《刺節真邪篇》曰: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痹;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

有所疾前筋,筋屈而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

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凡此數氣者,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

《病能論》:黃帝問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帝曰: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愈,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

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夫氣盛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脈要精微論》帝曰:諸癰腫筋攣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時之病,以其勝治之愈也。

《厥論》曰: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寒熱篇》帝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然。岐伯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鼠瘻之本,皆在於臟,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

宜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黃帝曰:決其死生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通評虛實論》曰: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

《氣交變大論》曰:歲火太過,民病身熱骨痛,而為浸淫。歲金太過,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眥傷,耳無所聞。歲木不及,復則炎暑流火。濕性燥,病寒熱瘡瘍痱疹癰痤。歲金不及,復則寒雨暴至,民病口瘡。歲水不及,民病寒瘍流水。

《五常政大論》曰:委和之紀,其病支廢癰腫瘡瘍。卑監之紀,其動瘍湧分潰癰腫。赫曦之紀,其病笑瘧瘡瘍。堅成之紀,其動暴折瘍疰。少陽司天,火氣下臨,鼻窒瘡瘍。太陽司天,寒氣下臨,甚則胕腫,身後癰。少陰司天,熱氣下臨,甚則瘡瘍。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