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9)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9)
1. 痘家藥忌(六十七)
人參、黃耆,皆補氣助陽之劑,凡痘色白陷者宜用之,若紅紫壯實者,用之則愈熱而毒愈熾,紅紫者轉為枯黑,反甚矣。
白朮能燥濕,專補氣分,亦能閉氣,多用則潤,氣不行,痘難成漿,助陽生火,亦難收斂。
茯苓、豬苓、澤瀉滲泄燥濕,能令水氣下行,多服則津液耗散,凡陰虛於下而精血不足者當避之。
川芎性升氣散,凡氣虛者不宜多用,火浮於上而頭痛浮腫者忌之。
白話文:
人參、黃耆
人參和黃耆都是補氣助陽的藥材。對於痘疹顏色白而凹陷的人,可以使用這兩種藥材。但是,如果痘疹顏色紅紫且飽滿,使用這兩種藥材反而會加重熱毒,使紅紫色的痘疹轉變為枯黑色,病情更加嚴重。
白朮
白朮具有燥濕的功能,專門補益氣分,但也可能導致氣閉。過度使用白朮,容易導致濕潤而氣機不暢,痘疹難以化膿。白朮助陽生火,也不利於痘疹收斂。
茯苓、豬苓、澤瀉
茯苓、豬苓、澤瀉具有滲泄燥濕的功效,能使水氣向下運行。但是,過量服用會耗散津液。對於陰虛下陷,精血不足的人,應避免使用這三種藥材。
川芎
川芎性升氣散,對於氣虛的人不宜多用。對於火熱浮於上,頭痛浮腫的人,更應忌用。
生地性寒,腸胃虛寒者慎之。
升麻提氣上衝,凡下虛上實,氣壅煩躁者忌之。
柴胡清散而潤利,汗多者不宜用,脾泄者不宜多用。
紫草性寒利竅,多服成泄瀉,脾氣虛者忌之。
鼠黏子通肌滑竅,多服恐內損中氣,外致表虛。
蟬蛻能開肌竅,多服恐泄元氣以致表虛。
麻黃開竅,大泄肌表,妄用恐表虛氣脫。
乾葛,性涼解肌,多用恐致表虛。
枳殼,下氣寬腸,多用則損中氣。
白話文:
生地性寒,腸胃虛寒的人要謹慎服用。升麻提氣上衝,凡是下虛上實、氣壅煩躁的人忌用。柴胡清散潤利,汗多的人不宜使用,脾虛泄瀉的人也不宜多用。紫草性寒利竅,服用過多會導致腹瀉,脾氣虛弱的人忌用。鼠黏子通肌滑竅,服用過多恐傷及內臟元氣,導致表面虛弱。蟬蛻能開肌竅,服用過多恐泄漏元氣,導致表面虛弱。麻黃開竅,能大量泄出肌膚表面,亂用恐導致表面虛弱,氣力耗散。乾葛性涼解肌,過量服用恐致表面虛弱。枳殼下氣寬腸,過量服用則會損傷中氣。
山楂,散血解結,多則傷血陷氣。
砂仁,散氣動氣,氣虛者不宜用。
烏梅,酸斂,宜散宜行者不宜用。
穿山甲,銳性有餘,補性不足,若任用攻毒而不以王道為之帥,則無異追窮寇而出孤注,能善其終者鮮矣。
人牙,性烈,發表太過,若妄用之,則內動中氣,外增潰爛。
訶子、龍骨、枯礬皆能阻塞肌竅,欲通利者宜避之。
大黃,耗削力雄,血氣中虛者不可輕用。
白話文:
山楂能化瘀散結,但用量過多會傷血耗氣。砂仁能理氣行氣,但氣虛的人不能使用。烏梅性酸收斂,既能散也能行,但對於既要散又要行的情況不宜使用。穿山甲性銳利,補益不足,如果只用它來攻毒而不配合其他藥物引導,就像孤軍奮戰,難以取得好的結果。人牙性烈,發散過度,若不慎使用,會傷及內氣,加重潰爛。訶子、龍骨、枯礬都會阻礙經絡,需要通利者要避免使用。大黃性寒,耗損氣血,血氣虛弱的人不可輕易使用。
黃連,大苦大寒,原非厚腸之物,泄瀉無火者大忌之。
山梔、黃芩、黃柏、石膏、龍膽草、滑石、遠翹、前胡、天花粉之類,皆大寒之物,非有實火熱毒者,不得妄行濫用。
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之類,性皆溫熱,凡煩熱、紫黑、便結、毒盛者,皆不可輕用。
白話文:
黃連性寒,非常苦,本不適合滋養腸胃,如果腹瀉不是因為體內有火氣引起的,就絕對不能使用。
山梔、黃芩、黃柏、石膏、龍膽草、滑石、遠翹、前胡、天花粉這些藥物,都是性寒的,如果體內沒有實火熱毒,就不能隨便亂用。
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這些藥物,性溫熱,如果出現發燒、面色紫黑、便秘、中毒的情況,都不能輕易使用。
栝蔞仁開結陷氣滑腸,凡虛痰虛火及中氣不足,而為喘促脹滿,大便不實者,皆大忌之。
桑蟲,亦名桑蠶,不知創自何人,用以發痘,今浴醫以為奇品,競相傳用。余嚐遍考本草、痘疹諸書,皆所不載,及審其性質,不過為陰寒濕毒之蟲耳。惟其有毒,所以亦能發痘,惟其寒濕,所以最能敗脾。且發痘者,不從血氣而從毒藥,痘雖起而中則敗矣,此與揠苗者何異?矧以濕毒侵脾,弱稚何堪?故每見多服桑蟲者,毒發則唇膚俱裂,脾敗則泄瀉不止,前之既覆,後可鑑矣。其奈濛濛者,率猶長夜之不醒何?蓋其但見痘之死,總未知敗在蟲毒也。
余欲呼之,用斯代柝,而並咎夫作俑者之可恨。
白話文:
【山楂仁】可以幫助消化,對於虛痰、虛火以及中氣不足導致的喘促、腹脹、大便不順的情形,都是禁忌使用的。
【桑蟲】,又名桑蠶,關於它的發明人,我不清楚是誰。人們使用它來發痘,現在的醫學家認為它是珍品,並互相傳授使用方法。我曾經全面查閱了草本植物和天花相關的書籍,卻沒有提到這種東西。當我審視它的性質,不過是一種陰寒濕毒的蟲子罷了。由於它有毒,因此也能夠發痘;由於它寒濕,所以最容易傷害脾臟。而且,發痘的方式並不是由血氣產生,而是由毒藥引起,即使痘子出現了,實際上脾臟已經壞了,這跟拔苗助長有何不同呢?更不用說濕毒侵襲脾臟,對幼小的生命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因此,每次看到有人大量服用桑蟲,一旦中毒就會嘴脣和皮膚都裂開,脾臟受損後會導致不停洩瀉,前人的失誤已經發生,後人應該吸取教訓。但令人難以理解的是,許多人仍然執迷不悟,就像長期陷入黑暗而不醒一樣。他們只看到了痘子的死亡,卻不知道真正的問題出在蟲子的毒素上。
我想要呼籲,用這種方式替代敲打,同時對創造這種方法的人感到憤慨。
2. 痘瘡下論列方(六十八)
保元湯(痘一),調元湯(痘二)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調中湯(小三)
五福飲(新補六),五味異功散(補四)
養中煎(新熱四),七福飲(新補七)
六味異功煎(新熱七),溫胃飲(新熱五)
白話文:
保元湯適合治療痘瘡初起,調元湯則用於痘瘡發展到第二階段。十全大補湯用來補益元氣,適合二十種情況。調中湯適用於輕微的病症,屬於第三階段的治療。五福飲是新補六種情況的藥方,五味異功散則用於補益第四種情況。養中煎適用於新熱病的第四種情況,七福飲適合新補第七種情況。六味異功煎適合治療新熱病的第七種情況,溫胃飲則用於治療新熱病的第五種情況。
三陰煎(新補十一),九味異功煎(新因二二)
胃關煎(新熱九),五陰煎(新補十三)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佐關煎(新熱十)
理中湯(熱一),七味白朮散(小七)
六氣煎(新因二一),理陰煎(新熱三)
白話文:
三陰煎、九味異功煎、胃關煎、五陰煎、六味回陽飲、佐關煎、理中湯、七味白朮散、六氣煎、理陰煎。
人參白朮散(小七),六物煎(新因二十)
四君子湯(補一),參苓白朮散(補五四)
四物湯(補八),六君子湯(補五)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六味丸(補百二十)
五君子煎(新熱六),人參建中湯(補二六)
白話文:
人參白朮散、六物煎、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四物湯、六君子湯、金水六君煎、六味丸、五君子煎、人參建中湯。
貞元飲(新補十九),小建中湯(補二二)
黃耆建中湯(補二七),生脈散(補五六)
大補元煎(新補一),人參麥門冬散(痘二三)
胃愛散(痘十九),酸棗仁湯(補八四)
硃砂安神丸(寒一四二),團參散(小十)
白話文:
貞元飲、小建中湯、黃耆建中湯、生脈散、大補元煎、人參麥門冬散、胃愛散、酸棗仁湯、硃砂安神丸、團參散。
大和中飲(新和七),七味安神丸(小七二)
參姜飲(新熱八),小和中飲(新和八)
《秘旨》安神丸(小七一),益黃散(和十九)
大分清飲(新寒五),加減參蘇飲(痘三四)
養心湯(小五九),小分中飲(新和十)
升麻葛根湯(痘二六),寧神湯(小五七)
白話文:
大和中飲、七味安神丸、參姜飲、小和中飲、秘旨安神丸、益黃散、大分清飲、加減參蘇飲、養心湯、小分中飲、升麻葛根湯、寧神湯。
小柴胡湯(散十九),柴葛桂枝湯(痘三六)
茯神湯(小六十),柴胡飲子(痘四二)
柴胡麥門冬散(痘二四),止汗散(小十一)
大連翹飲(寒七八),葛根麥門冬散(痘一四一)
抑扶煎(新熱十一),紫草飲子(痘六七)
白話文:
小柴胡湯、柴葛桂枝湯、茯神湯、柴胡飲子、柴胡麥門冬散、止汗散、大連翹飲、葛根麥門冬散、抑扶煎、紫草飲子,這些都是古代中醫常用的方劑,分別用於治療不同的病症。
解毒防風湯(痘五六),蘇葛湯(痘二七)
大蕪荑湯(痘五六),前胡枳殼散(痘九四)
柴葛煎(新因十八),肉豆蔻丸(小五六)
仙方活命飲(外一),五積散(散三九)
疏邪飲(新因十六),連翹歸尾煎(新因三二)
白話文:
解毒防風湯用於痘疹第五、六日,蘇葛湯用於痘疹第二、七日。大蕪荑湯用於痘疹第五、六日,前胡枳殼散用於痘疹第九、四日。柴葛煎用於新發痘疹第十八日,肉豆蔻丸用於小兒痘疹第五、六日。仙方活命飲用於外感初起,五積散用於散瘀解毒,疏邪飲用於新發痘疹第十六日,連翹歸尾煎用於新發痘疹第三十二日。
柴歸飲(新因十五),敗毒散(散三六)
荊防敗毒散(痘三一),雙解散(痘四一)
羌活散(痘三八),十味羌活散(痘三八)
二陳湯(和一),羌活湯(痘四十)
十三味羌活散(痘三九),橘皮湯(痘九二)
白話文:
柴歸飲、敗毒散、荊防敗毒散、雙解散、羌活散、十味羌活散、二陳湯、羌活湯、十三味羌活散、橘皮湯。
白虎湯(寒二),人參白虎湯(寒三)
惺惺散(小二三),化斑湯(寒三)
人參石膏湯(寒三),十宣散(痘十四)
化毒湯(痘五七),黃連解毒湯(寒一)
和胃飲(新和五),排毒散(痘九八)
白話文:
白虎湯(寒二),人參白虎湯(寒三),惺惺散(小二三),化斑湯(寒三),人參石膏湯(寒三),十宣散(痘十四),化毒湯(痘五七),黃連解毒湯(寒一),和胃飲(新和五),排毒散(痘九八)。
葛根解毒湯(痘五三),六安煎(新和二)
消毒散(痘四七),托裡消毒散(痘六)
清膈煎(新寒九),抽薪飲(新寒三)
四味消毒飲(痘四八),黃芩湯(寒百五)
退火丹(痘八四),六味消毒散(痘四九)
生犀散(小二八),益元散(寒百十二)
白話文:
葛根解毒湯、六安煎、消毒散、托裡消毒散、清膈煎、抽薪飲、四味消毒飲、黃芩湯、退火丹、六味消毒散、生犀散、益元散。
玄參地黃湯(痘八六),二妙散(寒一三四)
天水散(寒百十二),當歸六黃湯(寒六五)
瀉黃散(寒五七),導赤散(寒一二二)
導赤通氣散(痘八八),二仙散(痘二十)
神香散(新和二十),五苓散(和八二)
白話文:
玄參地黃湯、二妙散、天水散、當歸六黃湯、瀉黃散、導赤散、導赤通氣散、二仙散、神香散、五苓散。
射干鼠黏子湯(痘七七),五德丸(新熱十八)
四苓散(和一八七),《御藥》大半夏湯(和十一)
保和丸(小三五),八正散(寒百十五)
九味蘆薈丸(小百十五),抱龍丸(小八五)
甘桔湯(因一七五),甘桔清金散(痘八九)
白話文:
醫生開了射干鼠黏子湯來治療痘瘡,還開了五德丸來治療新熱。另外,他還開了四苓散、大半夏湯、保和丸、八正散、九味蘆薈丸、抱龍丸、甘桔湯和甘桔清金散來治療不同的病症。
百祥丸(痘九六),承氣湯(攻一)
四順清涼飲(攻二五),萬氏奪命丹(痘八二)
赤金豆(新攻二),桂枝大黃湯(痘四三)
琥珀散(小八一),三黃丸(攻六八)
《良方》龍膽瀉肝湯(寒六二),梅花飲(小八三)
白話文:
百祥丸、承氣湯、四順清涼飲、萬氏奪命丹、赤金豆、桂枝大黃湯、琥珀散、三黃丸、龍膽瀉肝湯、梅花飲。
香連丸(寒百十三),加味龍膽瀉肝湯(寒六四)
瀉青丸(寒一五一),當歸丸(痘九五)
七味龍膽瀉肝湯(寒六三),通關散(痘八五)
洗膽散(痘百七),洗肝明目散(痘百六)
通神散(痘百十二),蒺藜散(痘百九)
白話文:
香連丸、加味龍膽瀉肝湯、瀉青丸、當歸丸、七味龍膽瀉肝湯、通關散、洗膽散、洗肝明目散、通神散、蒺藜散。
芍藥清肝散(寒六一),蟬菊散(痘百十)
密蒙花散(因三十),仲景竹葉石膏湯(寒五)
秦皮散(痘百十一),茵陳熏法(痘百十九)
六味竹葉石膏湯(寒六),雄黃散(痘一三三)
胭脂塗法(痘一二五),《局方》犀角地黃湯(寒七九)
白話文:
芍藥清肝散、蟬菊散、密蒙花散、仲景竹葉石膏湯、秦皮散、茵陳熏法、六味竹葉石膏湯、雄黃散、胭脂塗法、犀角地黃湯。
蕎麥散(痘一二四),敗草散(痘一二六)
《良方》犀角地黃湯(寒八十),百花膏(痘一二三)
黃柏膏(痘百十三),《拔萃》犀角地黃湯(寒八一)
紅綿散(痘七二),綿繭散(痘一三四)
十一味木香散(痘二一),金露散(新因四四)
救苦滅瘢散(痘一二八),十二味異功散(痘二二)
萬氏牛黃清心丸(小九四)
白話文:
《良方》記載的犀角地黃湯適合寒症,百花膏則適用於痘瘡。此外,書中還提到黃柏膏、紅綿散、綿繭散、十一味木香散、金露散、救苦滅瘢散、十二味異功散等方劑,分別用於治療痘瘡的不同階段或症狀。另外,《拔萃》也記載了犀角地黃湯,適用於寒症。最後,《良方》還提到萬氏牛黃清心丸,可治療小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