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7)

1. 夾斑(六十)

痘疹夾斑與夾疹不同,蓋疹則細碎有形,斑則成片無形也。凡痘瘡初出,有片片紅腫如綿紋者,有紅暈與地皮相平而全無興起之意者,是皆夾斑證也。斑以熱毒鬱於血分,而浮於肌肉之間,乃足陽明胃經所主,或以寒邪陷入陽明,鬱而成熱者,亦致發斑,俱宜涼血解毒,但使斑退而痘見者吉,否則皮膚斑爛,瘡易搔癢,而皮嫩易破也。又有赤斑成塊,其肉浮腫結硬者,乃名丹瘤,其毒尤其,瘡未成就,此必先潰,不可治也。

一、治斑之法,大抵斑在起發之前者多用表散,在灌膿之後者多用解利。如遍身通紅者,其治亦同。

一、痘出夾斑輕者,只以升麻葛根湯加石膏、玄參,甚者宜人參白虎湯合六味消毒飲。

一、風寒外感,表邪不解而夾斑者,宜荊防敗毒散,或加石膏、玄參。

一、斑色紫赤而大便秘結者,宜四順清涼飲利之。斑既已退,即宜用四君子之類以固其脾,庶可免其內陷。

程氏曰:凡治夾斑,急宜涼血解毒,以羌活散加酒炒芍藥、紫草、紅花、蟬蛻、木通、官桂、糯米,連進數服。斑退後,以保元湯加木香、豆蔻煎服,以解紫草之寒,防其泄瀉。如痘中夾疹,治亦同此,如稍遲則恐變成黑斑,為難治矣。

一、痘瘡結痂之後而見斑者,此餘毒煎熬血分,必致潰爛,宜黃連解毒湯加當歸、芍藥、黃芩、石膏,甚則大連翹飲。若熱毒熏蒸於內,大便膿血臭穢而見斑者,此胃爛之證,不可治。

一、發斑潰爛者,以救苦滅瘢散敷之。

2. 晝夜啼哭(六十一)

凡小兒出痘而晝夜啼哭者,當辨其虛實表裡而治之。其有內未得出,或外未得散而啼哭者,此毒氣不解之使然也。有陽邪火盛,紅赤焮突而啼哭者,此痘盤疼痛之使然也。有心腎本虛,邪熱乘陰而啼哭者,此或以神志不攝,或以煩熱不寧之使然也。有飲食不節,或偶停滯而啼哭者,此胃氣不和,腹痛腹脹之使然也。

知此之由,而辨得其真,則內未出者表之託之,外未散者解之化之,火之盛者清其熱,神之虛者養其陰。若痘毒本微而無故啼哭者,多由飲食內傷,或二便秘結,此或去其停滯,或通其壅閉,務令表裡和暢,營衛通行,則神魂安泰,而痘無不善矣。或謂啼哭非痰即熱,而不究其本,則失之遠矣。

3. 大小便閉(六十二)

凡痘疹小便欲其清而長,大便欲其潤而實,則邪氣不伏,正氣不病。若小便利者,大便必實,雖二三日不更衣者無礙也。若小便少則病必進,小便秘則病必甚,以火盛故也。但初熱時,大便不宜太實,若二三日不行,宜微潤之,不然恐腸胃不通,則營衛不行,而瘡出轉密。惟起發之後,大便卻宜堅實,若太實而四五日不行,恐熱甚難靨,亦宜微利之。

一、痘疹小水不利而熱微者,宜導赤散;熱甚而小水不利者,宜八正散。

一、痘疹發熱時,大便秘結不行而內外俱熱,有不得不通以疏其毒者,輕則柴胡飲子,甚則三黃丸,再甚則承氣湯。

一、自起發後以至收靨,凡大便不行而火不盛,或虛弱不可通利者,只宜用豬膽導法,或以醬瓜一條如指許導之即出,切不可輕用利藥。

一、大小便俱不通而內熱甚者,八正散或通關散,酌宜用之。

一、熱毒內盛而痘瘡乾黑倒陷,煩躁便結者,百祥丸或承氣湯。然宜慎用,毋輕易也。

一、痘後餘熱不盡,內陷膀胱而小水不利者,導赤散或五苓散。大便不通者,四順清涼飲。

陳氏曰:凡痘瘡四五日不大便,用嫩豬脂一塊,以白水煮熟,切如豆粒與食之,令臟腑滋潤,亦使瘡痂易落。切不可妄投宣泄之藥,以致元氣內虛,多傷兒也。

薛氏曰:前證若因熱毒內蘊,宜用射干鼠黏子湯解之。或發熱作渴,或口舌生瘡,咽喉作痛,並宜用之。

4. 目證(六十三)

目雖肝之竅,而實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其赤脈屬心,瞳子屬腎,白珠屬肺,黑珠屬肝,裹約屬脾。又太陽為上網,陽明為下網,少陰循外眥,太陽出內眥,此其部分各有所主,故可因證以察其本也。然痘瘡之病目而為障為翳者,多由火炎於內而熱以生風,風熱散於諸經,因多紅赤腫痛之患。故治此者,亦當察其所屬而因證以調之也。

一、戴眼證,凡痘瘡灌膿之後,或大汗大瀉之後,多有目睛上吊,或露白者,謂之戴眼。此精氣為膿血汗液所耗,乃太陽少陰真陰虧竭大虛之證。蓋太陽為上網,血枯則筋急,所以上吊也,速宜大補氣血,以六物煎、六氣煎,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其有以此為風熱而散之解之者,是皆速其死也。若七日以前見此者多不治,或無魂失志,不省人事者亦不治。

一、痘瘡目赤腫痛翳障等證,無不謂之風熱,故古方亦多用清火散風等劑。夫痘瘡之火由中生,目為肝竅,肝主風木而病在目,故云風熱,實以風生於火由內熱也。所以凡治目赤目痛者,不必治風,但治其火,火去則風自息矣。何也?蓋內生之風與外感之風不同,外感之風,升之散之則解散而去,內生之風而再加升散,則火愈熾而熱愈高矣。常見治目多難救而寒涼反以傷脾者,正以升降相雜,而用藥有不精耳。

經曰:高者抑之,果何謂乎。今如古方之治火眼,凡用洗肝散,及洗肝明目散、芍藥清肝散之類,總不如《良方》龍膽瀉肝湯,而《良方》瀉肝湯又不如加味龍膽瀉肝湯之為得宜也。

一、痘瘡眼中流浪赤痛,或多眼眵,此肝火之盛也,宜清解之,以加味龍膽瀉肝湯或抽薪飲,加木賊、蟬蛻之類主之;若大便結閉不通者,亦可少加大黃。

一、痘瘡入眼腫痛,或痘後生翳膜者,宜蒺藜散、蟬菊散,或通神散,外以秦皮散洗之。

一、痘瘡目病,熱少風多而昏暗澀痛,眵淚羞明翳障者,宜密蒙花散,亦以秦皮散洗之。

一、痘後眼閉淚出不敢見明者,此內火不清而陽光爍之,故畏明也,宜洗肝明目散。

一、痘後眼皮風毒赤爛,或痛或癢,燥澀羞明多眵淚者,秦皮散洗之。

一、痘瘡靨後,精血俱耗,而眼澀羞明,光短倦開,或生翳障者,宜四物湯,甚者六物煎加木賊、蟬蛻、白蒺藜。

一、痘斑入眼,在白珠上者不必治,久當自去,惟在黑珠上宜治之,當清肝火。

一、凡病目熱者,最宜忌酒及椒、薑、牛、羊、雞、鵝、鴨一應熱物,並雞鵝鴨蛋皆不可用,以防連綿不愈之患。

一、痘瘡熱毒傷目,凡必用之藥,如生地、芍藥、麥門冬、山梔、玄參、草決明、連翹、黃芩、黃運,肝熱者龍膽草,陽明實熱者石膏、石斛,腎火盛者黃柏、知母,三陰俱熱者地骨皮,火浮不降者木通、澤瀉,翳障不去者木賊草、蟬蛻、白蒺藜,氣虛者人參、黃耆,血虛者當歸、熟地。但火炎於上者不宜升,陰虛於下者不宜泄,是皆治眼之大法。

一、痘瘡護眼法,宜錢氏黃柏膏為佳,從耳前眼皮上下顴面間,日塗三四次,可以護眼稀痘。

一、用點藥者,凡目中生痘,或食發物,或熱毒太盛,上蒸目竅,以致熱毒或生翳障,切不可妄用一切點藥。蓋其非毒即冷,必致寒熱相激,反以為害。惟余之金露散乃為相宜,可間用之以解熱毒之急。

徐氏曰:痘之毒氣自里達表,故有目病,治宜活血解毒而已。活血不至熱,解毒不至寒,但得血活毒散,則目疾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