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詮 (3)

1. 喘急(四十六)

喘與氣促不同,喘者氣粗而壅,壅而急,喘為肺邪有餘也;促者氣促而短,上下不相接續,促為肺腎不足也。此二者一實一虛,反如冰炭,若或誤治,無不死也,當詳辨之。

一、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證,必咳嗽多痰,或鼻塞,或身有微熱,或胸滿不清,治當疏散肺邪,宜六安煎,或二陳湯加蘇葉主之。若寒邪外閉之甚者,仍宜加麻黃、北細辛之類。若兼氣血不足,而風寒在肺作喘者,惟金水六君煎為最。

白話文:

喘和氣促是不同的,喘是指呼吸粗重、阻塞,氣流不順暢,是肺部有邪氣積聚的表现;氣促則是呼吸急促、短淺,呼吸之間斷斷續續,是肺腎虛弱的表現。這兩種病症,一個實證一個虛證,就像冰火一樣,如果治療錯誤,必死無疑,所以一定要仔細辨別。

如果是因为寒邪入侵肺部而导致喘的,患者除了喘之外,一定伴随咳嗽、痰多,或者鼻塞、身體微微发热、胸闷气短等症状,治疗方法应该是疏散肺部的邪气,可以使用六安煎或二陈汤加苏叶治疗。如果寒邪阻滞肺部的情况比较严重,还可以加用麻黄、北细辛等药物。如果同时伴有气血不足,且风寒入侵肺部导致喘的,则以金水六君煎为最佳治疗方案。

一、痰因火動而為喘急者,當以清痰降火為主。若痰涎上壅者,先治其痰,宜抱龍丸、清膈煎之類主之。若火上刑肺,肺熱葉舉,大熱大喘者,宜人參石膏湯。若微熱作渴,肺燥液衰而喘者,宜人參麥門冬散。若夏月熱甚,火犯肺金而喘者,仲景竹葉石膏湯,或六味竹葉石膏湯。若火伏三焦,肺胃大腸俱熱,胸腹脹,大便秘結而喘者,前胡枳殼湯。

白話文:

如果咳嗽喘急是因為痰火上炎,就應該以清熱化痰為主。如果痰液堵塞氣管,先要化痰,可以用抱龍丸、清膈煎等藥方。如果肺熱上炎,呼吸急促,可以用人參石膏湯。如果輕微發熱口渴,肺燥津液不足而喘,可以用人參麥門冬散。如果夏季炎熱,火氣攻肺導致喘息,可以用仲景的竹葉石膏湯,或是六味竹葉石膏湯。如果火氣積聚在三焦,肺胃大腸都熱,胸腹脹滿,便秘喘息,可以用前胡枳殼湯。

一、喘以氣虛者,人多不能知之。凡下瀉而上喘者,必虛喘也。凡小兒喘息,覺在鼻尖而氣不長者,必虛喘也,此實氣促,原非氣喘。若見此證,急須速補脾肺,或救腎陰,輕則參姜飲、六氣煎,甚則六味回陽飲。若下為泄瀉而上為喘促者,急用六味回陽飲,或九味異功煎,不可疑也。

若大便不瀉,而或為多汗,或為腹膨,或見痰飲、狂躁,但以陰虛水虧,氣短似喘,而脈氣無神者,急宜貞元飲加人參煨姜之類主之。若治喘促用清痰降火等劑而愈甚者,此必虛證也,速宜改用溫補如前諸法,猶有可救,遲則恐無及矣。

白話文:

喘息之症,辨虛實

一、氣虛喘息,難以辨別。 凡是下瀉之後出現喘息,必定是氣虛所致的虛喘小兒喘息,感覺氣息集中在鼻尖,且氣短不足,也是虛喘,這是因為真氣不足,導致氣短,并非真正的氣喘。遇到這種情況,應當立即補脾肺,或滋補腎陰。輕症可用參姜飲、六氣煎,嚴重則需用六味回陽飲。若下瀉同時伴有喘促,應急用六味回陽飲或九味異功煎,不可猶豫。

二、若大便不瀉,卻出現多汗、腹脹、痰飲、狂躁等症狀,且脈象虛弱無力,氣短似喘,這是陰虛水虧所致,應急用貞元飲加入人參、煨姜等藥物治療。如果用清痰降火等藥物治療喘促反而加重,這也一定是虛證,應立即改用溫補方法,如前述各法,尚有救治機會,若延誤治療,恐難挽回。

一、痘疹發喘,乃惡候也,若利止喘定者生,其有瀉利不止,或加脹滿,或為狂躁,或痘毒入肺,口張息肩,目閉足冷而喘甚者,皆不治之證。

白話文:

一、痘疹出現喘息,這是不好的徵兆。如果拉肚子後喘息停止,這個人有可能會康復。但如果拉肚子不停,或者伴有腹脹、狂躁的情況,或者痘毒進入肺部,導致張開嘴巴用肩膀呼吸、眼睛閉合腳冷卻仍喘息加重的症狀,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病症。

2. 聲音(四十七)

痘瘡最要聲音清亮,若卒有失音者,凶兆也。先哲云:瘡已出而聲不變者,形病也,其病輕。瘡未出而聲先變者,氣病也,其病甚。瘡出而聲不出者,形氣俱病也。凡此失音之證,大為痘瘡所忌,然亦有吉有凶,須當詳辨治之。

一、風寒外襲皮毛,壅閉肺竅,或致咳嗽而偶為失音者,此惟外感之證,宜解散之,以加減參蘇飲,或六安煎加薄荷、桔梗主之。或待風寒解散,其聲自出,此固無足慮也。

白話文:

痘瘡失音之辨證論治

痘瘡患者最重要的是聲音清亮,若突然失聲,則為不祥之兆。古人說:「痘瘡已出而聲音不變者,是形體受病,病症較輕;痘瘡未出而聲音先變者,是氣血受病,病症較重;痘瘡已出而聲音不出者,是形體和氣血都受病。」

凡此失音的症狀,都是痘瘡忌諱的,但也有吉凶之分,需要仔細辨證論治。

一、風寒外襲皮毛,阻塞肺竅,或導致咳嗽偶爾失音者,這是外感風寒的證候,宜用辛溫解表藥物治療。

可用 解散 方,或 加減參蘇飲薄荷、桔梗 主治。待風寒散去,聲音自然會恢復,這就不必擔心了。

一、火邪上炎,肺金受制,氣道壅閉而聲不出者,宜導赤散合甘桔湯加炒牛蒡子主之,或用甘桔清金散。

一、上焦陽虛而聲音低小不出者,此心肺不足之病。蓋心主血,肺主氣,痘瘡稠密則血氣俱損,故聲不能出,宜六物煎加麥門冬,或導赤通氣散主之。

一、下焦陰虛而聲不出者,其病在肝腎。蓋腎為聲音之根,若證由肝腎而痘瘡稠密,則精血俱為耗竭,水虧則肺涸,故聲不能出,速當滋陰益水以救其本,宜大補元煎、五福飲,或十全大補湯之類,酌宜用之。

白話文:

如果熱氣上衝,導致肺部功能受阻,氣道阻塞而無法發聲,可以使用導赤散加甘桔湯,並加入炒牛蒡子治療,或者用甘桔清金散。

如果上焦陽氣虛弱,聲音低沉微弱,甚至無法發聲,這是心肺虛損的表現。因為心主血,肺主氣,痘瘡密集會損傷血氣,導致無法發聲,可以使用六物煎加麥門冬,或者導赤通氣散治療。

如果下焦陰氣虛弱,無法發聲,病因在肝腎。因為腎是聲音的根本,如果因為肝腎虛弱而導致痘瘡密集,則精血會耗竭,水液不足導致肺部乾燥,因此無法發聲。要及時滋陰益水,救治根本,可以使用大補元煎、五福飲,或十全大補湯等藥物,根據情況酌情使用。

一、凡啼哭無聲而但見淚出,語言無聲而但見口動者,此皆毒氣歸腎而內敗也。或聲啞如破如梗者,此咽喉潰爛也,皆難治之證。

一、痘後餘毒失音,其證有二:一以咽痛不能言者,此毒氣不淨也,宜甘桔清金散加天花粉。一以腎氣虛不能上達而聲不出者,宜治如前,或用四物湯加麥門冬、白茯苓。

白話文:

如果孩子哭泣卻沒有聲音,只見眼淚流出,或是說話沒有聲音,只見嘴巴動,這都是毒氣積聚在腎臟,導致內部受損。又或是聲音嘶啞,像破裂或卡住一樣,這是咽喉潰爛,都是難以治癒的病症。

患過天花後留下的餘毒導致失聲,症狀有兩種:一種是咽喉疼痛不能說話,這是毒氣未淨,應該服用甘桔清金散加天花粉。另一種是腎氣虛弱,不能上達喉嚨而發不出聲音,應該按照前一種方法治療,或者用四物湯加麥門冬、白茯苓。

3. 驚搐(四十八)

驚者,忽然驚惕而手足搐搦,口眼歪斜,每多忽作忽止,其證多由風熱。蓋心主火而惡熱,肝主風而善動,驚痘之火,內生於心,心移熱於肝,風火相搏,故發驚搐。然未出之先發驚搐者多吉,既出之後發驚搐者多凶。何也?蓋痘毒將散而溪谷開張,竅理疏解,因致牽引伸縮,得疏散達之氣,痘出而驚自止,則其內毒無留於此可見,故俗名驚痘,最為吉也。

若既出之後,則中之伏火亦宜散矣,倘仍見驚搐,則是外毒已出而內毒猶然未盡,此其毒盛莫測,乃可畏也。故凡發驚搐者,必隨發隨止者為吉,不必治也。苦連發不已,此毒伏於心肝二臟,速宜隨證治之,不得誤以為吉證。

白話文:

驚嚇發作時,人會突然驚恐,手腳抽搐,口眼歪斜,而且常是時好時壞,這種症狀多半是由於風熱引起的。因為心主火,怕熱,肝主風,容易活動,驚嚇的火氣,在心裡生起,心又把熱傳到肝,風火交戰,就出現驚嚇抽搐的症狀。然而,在出痘疹前就出現驚嚇抽搐,多半是吉兆,出痘疹後才出現驚嚇抽搐,則凶多吉少。為什麼呢?因為痘毒即將散發,氣血通暢,身體各處的氣機也得以疏通,因此導致牽引伸縮的動作,藉由疏通的氣血,痘疹發出後,驚嚇也自然停止,這表示體內的毒素沒有殘留,所以俗稱「驚痘」,是最吉利的徵兆。

如果出痘疹後還出現驚嚇抽搐,表示體內的伏火還沒散去,倘若還是驚嚇抽搐,說明外毒已經排出,但內毒還沒完全清除,這表示毒性很強,難以預料,非常可怕。所以,只要出現驚嚇抽搐的症狀,只要是發作後就停止,就是吉兆,不需要治療。如果一直持續發作,表示毒素積存在心肝二臟,應立即根據症狀治療,不可誤認為是吉兆。

一、治驚搐之法,最當察其虛實,酌其微甚。如果有風熱實邪,庶可解毒清火,但得稍見清楚,便當培養心脾以防虛敗之患。若止見微邪,則但當以調和氣血為主。

一、驚搐證由風熱相搏,故治宜平肝利小便。蓋平肝則風去,利小便則熱除,風熱既平,驚自愈矣。若過用寒涼,則氣斂而毒反陷伏,痘出不透,多致不救。

一、心脾陽氣虛寒則神怯而易為驚搐,六氣煎加棗仁、硃砂。

一、心脾血虛而驚搐者,七福飲、養心湯。

白話文:

治療驚癇抽搐,首先要仔细观察病人的虚实情况,根据病情轻重进行治疗。如果有风热实邪,就应该解毒清火,但一旦症状稍有好转,就要及时滋养心脾,预防虚弱。如果只是轻微的邪气,则应该以调和气血为主。

惊搐证是由于风热相搏引起的,所以治疗应该以平肝利小便为主。因为平肝可以祛风,利小便可以除热,风热平息,惊搐自然就会痊愈。如果过度使用寒凉药物,会导致气机收敛,毒邪反而内陷,痘疹不透,最终难以救治。

心脾阳气虚寒会导致神志怯弱,容易惊恐抽搐,可以用六气煎加枣仁、硃砂来治疗。

心脾血虚导致惊搐,可以用七福饮、养心汤来治疗。

一、肝膽氣虛,多恐畏而驚搐者,茯神湯。

一、心血虛,睡中驚搐,或兼微痰者,《秘旨》安毒丸。

一、心虛火盛,多熱躁而驚搐者,寧神湯、酸棗仁湯。

一、痘既出,其色紅紫而煩渴驚搐者,《良方》犀角地黃湯。若煩熱之甚而大便乾澀者,多由陽明之火,人參石膏湯加硃砂。

一、心火獨盛而煩熱驚搐者,硃砂安神丸,或七味安神丸。

白話文:

肝膽氣虛,容易感到恐懼和害怕,並且出現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茯神湯。

心血虛弱,睡夢中驚厥抽搐,或伴隨輕微痰多的,可以服用《秘旨》中的安毒丸。

心氣虛弱,心火旺盛,容易感到煩躁不安,並且出現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寧神湯或酸棗仁湯。

痘疹發出後,顏色紅紫,伴隨口渴、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良方》中的犀角地黃湯。如果煩熱症狀很嚴重,並且大便乾燥的,多半是陽明火盛,可以用人參石膏湯加硃砂。

心火獨盛,感到煩躁不安,並且出現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硃砂安神丸或七味安神丸。

一、心火盛,小水不利而驚搐者,導赤散加黃連、硃砂,或合硃砂益元散。

一、痰涎壅盛,氣急胸滿而驚搐者,抱龍丸、清膈煎,或梅花飲、琥珀散。此宜暫用以開痰涎,但得痰氣稍清,即當酌虛實以調理血氣。

一、肝膽實熱,大便秘結而煩躁驚搐者,瀉青丸,或七味龍膽瀉肝湯。

白話文:

心火旺盛,小便不暢導致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導赤散,加入黃連、硃砂,或者混合硃砂益元散。

痰液阻塞,呼吸急促,胸悶並伴有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抱龍丸、清膈煎,或者梅花飲、琥珀散。這類情況應該暫時服用這些藥物來化解痰液,一旦痰氣稍微消退,就應該根據虛實情況來調理氣血。

肝膽實熱,大便乾燥便秘,並且伴有煩躁不安、驚厥抽搐的,可以服用瀉青丸,或者七味龍膽瀉肝湯。

一、血熱見血而驚搐者,《局方》犀角地黃湯。熱甚者,《良方》犀角地黃湯。若熱甚而大便秘結者,《拔萃》犀角地黃湯。

一、風寒外感,心脾陽虛而微熱不退,或咳嗽惡寒而驚搐者,惺惺散。若虛在陰分,汗不能出,身熱不退而驚搐者,柴歸飲。若外有風邪,內有熱邪,表裡俱熱而驚搐者,生犀散。

一、風寒外感,身熱無汗,但有表邪,別無虛證而驚搐者,敗毒散或蘇葛湯。寒邪閉甚者,紅棉散。然此皆表散之劑,若兼虛邪,不得單用此類。

白話文:

如果出現血熱導致流血並伴隨抽搐,可以服用《局方》的犀角地黃湯。如果熱症嚴重,則可服用《良方》的犀角地黃湯。若熱症嚴重且便秘,則可服用《拔萃》的犀角地黃湯。

如果因為風寒外感,心脾陽虛導致低燒不退,或出現咳嗽惡寒並伴隨抽搐,可以使用惺惺散。如果虛弱在陰分,無法出汗,身體發熱不退並伴隨抽搐,則使用柴歸飲。如果外有風邪,內有熱邪,表裡俱熱並伴隨抽搐,則使用生犀散。

如果風寒外感,身體發熱無汗,只有表邪,沒有其他虛證並伴隨抽搐,可以使用敗毒散或蘇葛湯。如果寒邪閉塞嚴重,可以使用紅棉散。但這些都是表散藥,若同時伴有虛邪,則不能單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