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二謨集·痘疹詮 (1)
卷之四十二謨集·痘疹詮 (1)
1. 述原(一)
景岳子曰:痘之與疹,原非一種,雖痘之變態多證,而疹之收斂稍易,然疹之甚者,其勢凶危,亦不減於痘,最為可畏,蓋疹毒痘毒,本無異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詳及,使後人無所宗法,余實悵之。自得羅田萬氏之刻,見其理透法精,鄙念斯慰。今悉從其訓,備述於此,雖其中稍有裁訂,亦不過正其疑似,詳具未詳耳。
使此後患疹者,幸獲迷津之指南,亦以見萬氏之功為不少矣。
白話文:
景岳子說:痘瘡和疹子原本就不是同一种疾病,虽然痘疮的變態症狀很多,而疹子更容易痊癒,但疹子嚴重的,其凶險程度也不亞於痘瘡,同樣令人害怕,因為疹毒和痘毒,本質上並沒有差別。只是古人重視痘瘡而忽略了疹子,很少詳盡說明,導致後人沒有可以學習的典範,我實在感到遺憾。
直到我得到了羅田萬氏的著作,才看到他對此病理透徹,方法精妙,心中才稍感慰藉。現在我完全依照他的訓示,詳細記述於此,即使其中略有修改,也僅僅是糾正一些疑似之處,補足一些未詳述的內容而已。
希望從此以後,患疹子的人,能藉此獲得指引,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也藉此見證萬氏的功勞,絕非僅此而已。
2. 名義(二)
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經受證,脾與肺也,內應於手足太陰,外合於皮毛肌肉,是皆天地間沴戾不正之氣,故曰疹也。然其名目有異,在蘇松曰沙子,在浙江曰醋子在江右湖廣曰麻,在山陝曰膚瘡、曰糠瘡、曰赤瘡,在北直曰疹子。名雖不同,其證則一。但疹在痘前者,痘後必復疹,惟痘後出疹者,方為結局。
白話文:
疹子,是痘病的後期表現,主要由脾經和肺經受邪氣所致。內在與手太陰經和足太陰經相應,外在則影響皮毛肌肉。這些都是天地間不正之氣所致,因此稱為疹子。
不過,各地對疹子的稱呼不同,例如蘇州、松江一帶稱之為「沙子」,浙江地區稱為「醋子」,江西、湖廣等地稱為「麻」,山陝地區稱為「膚瘡」、「糠瘡」或「赤瘡」,而直隸地區則稱為「疹子」。雖然名稱各異,但疹子的病症卻是相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疹子出現在出痘之前,則出痘之後也必會再次出現疹子。只有出痘之後才出現疹子,才算是痘病的最終結果。
3. 疹逆順(三)
萬氏曰:疹以春夏為順,秋冬為逆,以其出於脾肺二經,一遇風寒,勢必難出,且多變證,故於秋冬為不宜耳。夫天行不正之氣,致為人之瘍疹,然古人於痘疹二字,始終歸重於痘,並不分別疹為何物,豈可以二證歸於一證耶?想當時重痘不重疹,故爾略之,致使後人不得心法,因而害事者,往往有之。今以吾家四代傳流,以及今日心得之法,開載於後,用此應病,定不差矣。
敢有毫釐隱匿,天其鑑之。
白話文:
萬氏說:疹子在春夏出現是正常的,在秋冬出現就不正常了。這是因為疹子源於脾經和肺經,一旦遇到風寒,就會很難發出來,並且容易變化成其他病症,所以秋冬就不適合長疹子了。
至於天行不正之氣導致的瘍疹,古代人一直把「痘」和「疹」混為一談,都歸類於「痘」,沒有區分疹子是什麼。怎麼能把兩種病症混為一談呢?想來當時人們重視痘瘡,不重視疹子,所以就輕描淡寫地帶過了,導致後人無法掌握真正的治療方法,因此造成傷害的事情時常發生。
現在我將我家族四代相傳的經驗,以及我今日的見解記錄下來。只要依照此法治病,絕對不會錯。
如果有任何隱瞞,就讓天來鑒證吧!
4. 疹脈(四)
凡出疹,自熱起至收完,但看右手一指,脈洪大有力,雖有別證,亦不為害,此定存亡之要法也。
景岳曰:按此即陽證得陽脈之義,若細軟無力,則陽證得陰脈矣,一元氣既弱,安能勝此邪毒?是即安危之基也。故凡診得陰脈者,印當識為陰證而速救元神,宜用傷寒溫補托法,參酌治之。若執以麻疹為陽毒而概用清寒,則必不免矣。
白話文:
出疹子的时候,从发热开始到疹子退完,只要看右手食指的脉象,脉搏洪大有力,即使有其他症状,也不会有大碍,这是判断存亡的关键。
景岳说:这说明阳证出现阳脉的表现,如果脉象细弱无力,那就是阳证出现阴脉了,由于元气已经衰弱,怎么能抵抗得了邪毒呢?这就是安危的关键所在。所以,如果诊断出阴脉,就应该认识到是阴证,尽快救治元神,应该使用伤寒温补托法,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如果执着于麻疹是阳毒,一概使用清寒的方法,就必然会失败。
5. 疹證(五)
疹雖非痘之比,然亦由胎毒蘊於脾肺,故發於皮毛肌肉之間,但一時傳染,大小相似,則未有不由天行癘氣而發者。此其源雖內發,而證多屬表,故其內為胎毒,則與痘證同,外有表邪,則與傷寒類。其為毒也,總由君相二火,燔灼太陰,而脾肺受之。
故其為證,則有咳嗽噴嚏,面腫腮赤,目胞浮腫,眼淚汪汪,鼻流清涕,呵欠悶頓,乍涼乍熱,手足稍冷,夜臥驚悸,或噁心嘔噦,或以手掐面日唇鼻者,是即出疹之候,便宜用解毒散邪等藥,不使留停於中,庶無他患。且凡是疹證,必其面亦、中指冷而多嗽,又必大熱五六日,而後見紅點遍身,此其所以與痘與傷寒有異也。
白話文:
疹子雖然不像痘瘡那樣嚴重,但也因胎毒積聚在脾肺,而表現在皮膚、肌肉之間。雖然會快速傳染,且疹子大小相似,但幾乎都是因天行癘氣而引發的。疹子的病源雖然來自內部,但症狀大多屬於外感,所以內因是胎毒,這點和痘瘡相同;外因是外邪,這點和傷寒相似。疹子之所以會發作,主要是因君火相火兩者過盛,灼傷太陰,脾肺受到影響。
因此,疹子的症狀包括咳嗽、打噴嚏、臉部腫脹、腮幫子發紅、眼皮浮腫、眼淚汪汪、流清鼻涕、打呵欠、胸悶、忽冷忽熱、手腳略冷、夜裡睡覺驚悸、噁心嘔吐、用手掐自己的臉、嘴唇、鼻子等,這些都是疹子即將出現的徵兆。應該及時使用解毒散等藥物,避免毒邪停留在體內,以防產生其他疾病。而且,所有的疹子患者,臉部和中指都會冰冷,且經常咳嗽,而且必須發燒五、六天,才會出現全身紅疹,這就是疹子與痘瘡和傷寒不同的特徵。
一、痘欲盡發而不留,疹欲盡出則無病。邪氣鬱遏則留而不去,正氣損傷則困而不伸。毒歸五臟,變有四證,歸脾則泄瀉不止,歸心則煩熱不退而發驚,歸肺則咳嗽血出,歸腎則牙齦爛而疳蝕。
程氏曰:麻疹初出,類傷風寒,頭疼咳嗽,熱甚,目赤頰紅。一二日內即出者輕,必須解表,忌見風寒、葷腥厚味,如犯之,恐生痰涎,變為驚搐,必致危矣。如初起吐瀉交作者順,乾嘔霍亂者逆,欲出不出者危亡立至。
徐氏曰:痘自里而出於臟故重,疹自表而出於腑故輕。
景岳曰:痘疹之屬有四腫,曰痘,曰疹,曰麻,曰斑也。痘則陸續漸出,自小而大,或稀或密,部位顆粒有辨也。疹則一齊發出,大者如蘇子,次者如芥子,小者如蠶子,而成粒成片者是也。麻則最細而碎,如蚊跡模糊者是也。斑則無粒,惟成片,紅紫如雲如錦者是也。大都疹與麻斑同類,即發斑傷寒之屬,而痘則本非其類也。
白話文:
痘痘要全部發出來才不會留下疤痕,疹子要全部長出來才不會生病。邪氣被阻礙就會停留在體內,正氣受損就會無法發揮作用。毒素進入五臟,會出現四種症狀:進入脾臟就會不停地腹瀉;進入心臟就會煩躁發熱並驚厥;進入肺臟就會咳嗽吐血;進入腎臟就會牙齦潰爛,導致疳疾。
程氏說:麻疹剛開始長出來時,就像受了風寒一樣,頭疼咳嗽,發熱嚴重,眼睛發紅,臉頰泛紅。如果一兩天內就長出來,病情就輕,必須要解表,避免風寒、辛辣厚味的食物,如果犯了這些忌諱,可能會生痰涎,轉變成驚厥,危及生命。如果一開始就出現嘔吐腹瀉,是順應天性的,乾嘔霍亂是逆天性的,如果要長不長,那就很危險,隨時可能死亡。
徐氏說:痘痘從內臟長出來,所以比較嚴重;疹子從腑臟長出來,所以比較輕。
景岳說:痘疹有四種腫脹,分別是痘、疹、麻、斑。痘痘是逐漸長出來的,從小到大,有的稀疏,有的密集,位置和顆粒都有區別。疹子是一起長出來的,大的像蘇子,中等大小的像芥子,小的像蠶子,有的成粒,有的成片。麻疹是最細小的,像蚊子叮咬留下的痕跡,模糊不清。斑疹沒有顆粒,只有成片,紅紫色,像雲彩或錦緞一樣。總的來說,疹子和麻斑是同一類,是發斑傷寒的症狀,而痘痘則與它們不同。
蓋痘毒本於肝腎,出自中下二焦,是以終始不妨於食,而全賴水穀為主,所以能會則吉,不能食則凶。故治痘者,不可不顧脾胃。麻疹之毒,則由表邪不解而內犯太陰陽明,病在上中二焦,所以多不能食,故治麻疹者,但宜解散火邪,邪散則自能食矣。是痘疹之治,當各有所重者如此。
白話文:
痘瘡的毒性源於肝腎,從中焦和下焦發出,因此從始至終都不妨礙進食,而完全依靠水穀精華維持,所以能吃就吉利,不能吃就凶險。因此治療痘瘡,不可不重視脾胃。麻疹的毒性,是由表邪不解而入侵太陰陽明經,病症在中焦和上焦,所以多半不能吃,因此治療麻疹,只宜散解火邪,邪氣散去自然就能進食了。所以痘疹的治療,應當各有側重,如此而已。
6. 疹期(六)
出疹之候,初熱一日至次日雞鳴時,其熱即止,止存五心微熱,漸見咳嗽鼻流清涕,或腹中作痛,飲食漸減,到申酉之間,其熱復來。如此者四日,用手滿接髮際處甚熱,其面上熱少減二三分,咳嗽連聲,面燥腮赤,眼中多淚,噴嚏頻發,或忽然鼻中出血。至五日,其熱不分晝夜。
六日早時,其疹出在兩頰下,細細紅點,至午時,兩手背並腰下及渾昏,密密俱有紅點。七日普遍掀發,其鼻中清涕不流,噴嚏亦不行,七日晚,兩頰顏色漸淡。此驗出疹之要法。
凡疹熱六日而出,一定之規也。若醫人無識,用藥太早,耗散元氣,及至出時,變害多矣。或嗽而變喘,或出一二日即隱,或作大瀉,或合目而喘,此醫人用藥不當之害也。吾家治法,定不在五日內用藥,必待見疹,方用徐徐升表。然用藥亦有次第,凡一劑必作十餘次飲之,況疹在皮膚之間,苦作一次服,則藥性催之太急,每致譫語煩躁,故當慎之。
白話文:
出疹的症候與治療
出疹的症候:
當疹子要發作時,第一天發熱,一直燒到第二天雞鳴時分,熱度才會退去。退熱之後,只會感覺五心微熱,並且逐漸出現咳嗽、流清鼻涕,或者腹痛,食慾減退等症狀。到了下午四點到六點之間,熱度又會重新升起。這樣的循環持續四天。
第五天,用手摸患者的髮際,會感到非常熱,而臉上的熱度則減少二三成。咳嗽頻繁,臉頰乾燥發紅,眼睛充滿淚水,不停打噴嚏,甚至還會突然鼻子出血。
第六天早上,疹子開始從兩頰下方冒出來,呈現細小的紅點。到了中午,疹子擴散到兩手背、腰部以下,甚至全身,密密麻麻都是紅點。
第七天,疹子全面爆發,清鼻涕停止流出,噴嚏也消失。到了晚上,兩頰的顏色逐漸減淡。
以上這些都是出疹的典型症狀。
出疹的治療:
疹子發熱六天才出,這是固定規律。如果醫生不識病症,過早用藥,就會耗散患者的元氣,等到疹子出來時,就會產生很多併發症。例如,咳嗽變為喘息,疹子只出一天兩天就消失,或者出現腹瀉,甚至昏迷、喘不過氣等。這些都是醫生用藥不當造成的後果。
我們家治療出疹的方法,一定不會在五天內用藥。必須等到疹子出現,才用藥緩緩地升發患者的表氣。
用藥時也要講究順序,每一劑藥都要分十幾次喝完。因為疹子是在皮膚表層,如果一次服用太多藥,藥性就會太過急迫,容易造成患者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所以一定要慎重。
景岳曰:按此萬氏之法,謂醫人用藥太早,恐致耗散元氣,故必待見點而後施治,及作一次服,恐藥性催之太急,皆惟恐無益而反以致害,此固其心得之法也。然以愚見,則醫有高下,藥有宜否,但使見有確真,發無不當,則於未出之前,或解或補,必有得預防之力,以潛消其毒者;既出之後,亦必有善調之方,而不致催急者,此在善與不善,或不嫌早與不早也。嘗見庸流之誤治者多,是誠不服藥為中醫也。
此萬氏之說所以不可不遵。
凡疹熱五六日必出矣,醫人用藥見不能散,父母見藥不效,醫人見熱嗽不能除,或以別證治之,主家又或更醫,此世之所以誤者多矣。
白話文:
張景岳說:按照萬氏的醫法,認為醫生用藥太早,恐怕會耗散元氣,所以一定要等到疹子出現才開始治療。同樣地,一次服用太多藥物,恐怕藥性太急,都會擔心沒有效果反而造成傷害,這确实是他们的心得之法。但是以我的看法,醫术有高低,藥物也有合適與否,只要診斷准确,用药得当,即使在疹子出現之前,無論是解毒還是補益,都能起到預防的作用,潛消毒素;疹子出現之後,也一定有好的調治方法,不會過於急躁。這取決於醫生是否精通醫術,以及是否願意早點用藥。我常常看到庸醫誤治,他們真是不願意用藥的中醫。
萬氏的說法不可不遵循。
一般來說,麻疹發熱五到六天就應該出現疹子了。如果醫生用藥後疹子無法散發,家長看到藥物無效,醫生看到發熱咳嗽不能消除,就用其他病症來治療,家裡人又可能換醫生,這就是世人誤治麻疹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