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1. 卷之四十二謨集·痘疹詮
2. 麻疹(全)
3. 述原(一)
景岳子曰:痘之與疹,原非一種,雖痘之變態多證,而疹之收斂稍易,然疹之甚者,其勢凶危,亦不減於痘,最為可畏,蓋疹毒痘毒,本無異也。第古人重痘而忽疹,多不詳及,使後人無所宗法,余實悵之。自得羅田萬氏之刻,見其理透法精,鄙念斯慰。今悉從其訓,備述於此,雖其中稍有裁訂,亦不過正其疑似,詳具未詳耳。
使此後患疹者,幸獲迷津之指南,亦以見萬氏之功為不少矣。
白話文:
景岳先生說:痘瘡和疹子,原本就不是同一種病。雖然痘瘡的症狀變化很多,而疹子比較容易痊癒,但疹子嚴重起來,其凶險程度並不亞於痘瘡,甚至更加可怕。因為疹子的毒性和痘瘡的毒性,本質上並沒有不同。只是古人過於重視痘瘡而忽略疹子,記載詳盡的不多,使得後人沒有可以遵循的典範,我很遺憾此事。直到我得到羅田萬氏的刻本,看到其中道理透徹、方法精妙,才稍感安慰。現在我完全根據他的論述,詳細地記述於此,雖然其中略有修改,也只是修正一些疑點,補充一些未詳盡之處而已。
希望以後患有疹子的人,能夠藉此找到方向,也能由此看出萬氏的貢獻非同小可。
4. 名義(二)
疹者,痘之末疾,惟二經受證,脾與肺也,內應於手足太陰,外合於皮毛肌肉,是皆天地間沴戾不正之氣,故曰疹也。然其名目有異,在蘇松曰沙子,在浙江曰醋子在江右湖廣曰麻,在山陝曰膚瘡、曰糠瘡、曰赤瘡,在北直曰疹子。名雖不同,其證則一。但疹在痘前者,痘後必復疹,惟痘後出疹者,方為結局。
白話文:
[名義(二)]
疹子是痘瘡的後期病症,只與脾經和肺經有關。內在影響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外在則表現在皮膚肌肉上。這些都是天地間不正之氣造成的,所以稱為疹子。然而,疹子的名稱各地不同,蘇州、松江地區稱之為「沙子」,浙江稱為「醋子」,江西、湖廣地區稱為「麻」,山陝地區稱為「膚瘡」、「糠瘡」、「赤瘡」,北直隸地區則稱為「疹子」。名稱雖然不同,但症狀卻一樣。痘瘡發病前出現疹子的,痘瘡痊癒後還會再次出現疹子;只有痘瘡後出現的疹子,才表示疾病結束。
5. 疹逆順(三)
萬氏曰:疹以春夏為順,秋冬為逆,以其出於脾肺二經,一遇風寒,勢必難出,且多變證,故於秋冬為不宜耳。夫天行不正之氣,致為人之瘍疹,然古人於痘疹二字,始終歸重於痘,並不分別疹為何物,豈可以二證歸於一證耶?想當時重痘不重疹,故爾略之,致使後人不得心法,因而害事者,往往有之。今以吾家四代傳流,以及今日心得之法,開載於後,用此應病,定不差矣。
敢有毫釐隱匿,天其鑑之。
白話文:
萬氏說:疹子在春夏發疹是順理成章的,在秋冬發疹則屬逆常。因為疹子源於脾經和肺經,一旦遇到風寒,疹子就難以順利排出,而且容易出現多種變證,所以秋冬發疹是不利的。天行不正之氣導致人體出現瘍疹,但古人始終將痘疹二字著重於痘,並沒有仔細區分疹子的種類,難道可以將兩種病症都歸為一種嗎?想來當時重視痘瘡,輕忽疹子,所以對疹子記載不多,導致後人無法掌握其精髓,因此造成許多醫療上的錯誤。現在我將我們家族四代相傳,以及我個人今日的經驗心得記錄下來,用這些方法治療疹子,一定不會錯。
我敢保證絕無絲毫隱瞞,上天可以為我作證。
6. 疹脈(四)
凡出疹,自熱起至收完,但看右手一指,脈洪大有力,雖有別證,亦不為害,此定存亡之要法也。
景岳曰:按此即陽證得陽脈之義,若細軟無力,則陽證得陰脈矣,一元氣既弱,安能勝此邪毒?是即安危之基也。故凡診得陰脈者,印當識為陰證而速救元神,宜用傷寒溫補托法,參酌治之。若執以麻疹為陽毒而概用清寒,則必不免矣。
白話文:
疹子出現,從發病到痊癒,只要觀察右手食指的脈象,脈洪大有力,即使有其他症狀,也不會有生命危險,這是判斷生死的重要方法。
景岳說:這就如同陽證出現陽脈的道理,如果脈象細弱無力,那就是陽證卻出現陰脈,元氣已經虛弱,怎麼能夠戰勝邪毒?這是判斷安危的根本。所以,凡是診斷出陰脈,就應該認識到這是陰證,要迅速救治元氣,應該採用傷寒溫補托邪的方法,參考相關治療方法。如果一概把麻疹當作陽毒而使用寒涼的治療方法,那就一定會有危險。
7. 疹證(五)
疹雖非痘之比,然亦由胎毒蘊於脾肺,故發於皮毛肌肉之間,但一時傳染,大小相似,則未有不由天行癘氣而發者。此其源雖內發,而證多屬表,故其內為胎毒,則與痘證同,外有表邪,則與傷寒類。其為毒也,總由君相二火,燔灼太陰,而脾肺受之。
故其為證,則有咳嗽噴嚏,面腫腮赤,目胞浮腫,眼淚汪汪,鼻流清涕,呵欠悶頓,乍涼乍熱,手足稍冷,夜臥驚悸,或噁心嘔噦,或以手掐面日唇鼻者,是即出疹之候,便宜用解毒散邪等藥,不使留停於中,庶無他患。且凡是疹證,必其面亦、中指冷而多嗽,又必大熱五六日,而後見紅點遍身,此其所以與痘與傷寒有異也。
一、痘欲盡發而不留,疹欲盡出則無病。邪氣鬱遏則留而不去,正氣損傷則困而不伸。毒歸五臟,變有四證,歸脾則泄瀉不止,歸心則煩熱不退而發驚,歸肺則咳嗽血出,歸腎則牙齦爛而疳蝕。
程氏曰:麻疹初出,類傷風寒,頭疼咳嗽,熱甚,目赤頰紅。一二日內即出者輕,必須解表,忌見風寒、葷腥厚味,如犯之,恐生痰涎,變為驚搐,必致危矣。如初起吐瀉交作者順,乾嘔霍亂者逆,欲出不出者危亡立至。
徐氏曰:痘自里而出於臟故重,疹自表而出於腑故輕。
景岳曰:痘疹之屬有四腫,曰痘,曰疹,曰麻,曰斑也。痘則陸續漸出,自小而大,或稀或密,部位顆粒有辨也。疹則一齊發出,大者如蘇子,次者如芥子,小者如蠶子,而成粒成片者是也。麻則最細而碎,如蚊跡模糊者是也。斑則無粒,惟成片,紅紫如雲如錦者是也。大都疹與麻斑同類,即發斑傷寒之屬,而痘則本非其類也。
蓋痘毒本於肝腎,出自中下二焦,是以終始不妨於食,而全賴水穀為主,所以能會則吉,不能食則凶。故治痘者,不可不顧脾胃。麻疹之毒,則由表邪不解而內犯太陰陽明,病在上中二焦,所以多不能食,故治麻疹者,但宜解散火邪,邪散則自能食矣。是痘疹之治,當各有所重者如此。
白話文:
疹子雖然不像天花那樣嚴重,但也是因為胎毒積聚在脾肺,所以才長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如果疹子同時傳染多人,大小又相似,那一定是因為流行的瘟疫之氣引起的。疹子的病源雖然是內在的胎毒,但症狀多屬於表證,所以它和天花一樣有內在的胎毒,又和傷寒一樣有外在的表邪。疹子的毒性,總是由心火和相火(君火、相火)灼傷脾胃,而脾肺受到損害。
因此,疹子的症狀會有咳嗽、打噴嚏、面部腫脹發紅、眼皮浮腫、淚汪汪的、流清鼻涕、打哈欠、胸悶、忽冷忽熱、手腳稍冷、夜裡睡覺驚悸、噁心嘔吐,或者用手抓撓面部、嘴唇、鼻子等等。這些都是疹子即將出現的徵兆,應該服用解毒散邪的藥物,不要讓邪氣停留在體內,以免引起其他疾病。而且,凡是疹子,患者的面部和中指都會冰冷,咳嗽比較多,而且必須持續高燒五六天,之後才會在全身出現紅點,這就是疹子與天花和傷寒的不同之處。
一、天花要全部長出來才不會留下後遺症,疹子要全部長出來才不會生病。邪氣鬱結就會停留在體內,正氣受損就會衰弱而無法恢復。毒邪侵入五臟,會出現四種不同的症狀:侵入脾臟就會不停地腹瀉;侵入心臟就會煩躁發熱,並且驚悸;侵入肺臟就會咳嗽吐血;侵入腎臟就會牙齦潰爛,出現疳病(營養不良)。
程氏說:麻疹剛開始,類似傷風感冒,頭痛咳嗽,發熱嚴重,眼睛發紅,臉頰紅潤。一兩天內就發疹的是輕症,必須要解表,避免風寒和辛辣肥膩的食物,如果犯了這些忌諱,恐怕會產生痰涎,變成驚厥,就會很危險。如果一開始就嘔吐腹瀉,是順利的;如果乾嘔、霍亂,是不順利的;如果疹子想出來卻出不來,就會很快危及生命。
徐氏說:天花從內臟長出來,所以比較嚴重;疹子從體表長出來,所以比較輕。
張景岳說:痘疹類疾病有四種腫脹,分別是痘、疹、麻、斑。痘是陸續慢慢長出來的,由小到大,有的稀疏,有的密集,大小和位置都有區別。疹子是一下子全部長出來的,大的像蘇子那麼大,中等大小的像芥子那麼大,小的像蠶豆那麼小,成粒狀或成片狀。麻疹是最細小的,像蚊子叮咬的痕跡一樣模糊不清。斑疹沒有顆粒,只是成片狀,紅紫色的像雲彩一樣,像錦緞一樣。總之,疹子和麻疹、斑疹是同類,屬於發斑傷寒一類,而天花則不是同類。
天花的毒性源於肝腎,來自中焦和下焦,所以從頭到尾對飲食沒有影響,完全依賴水穀精華,所以能吃就吉利,不能吃就凶險。因此,治療天花不能不考慮脾胃。麻疹的毒性是由於表邪沒有解除而侵入脾胃和大腸,病位在上焦和中焦,所以大多數患者不能吃東西,因此治療麻疹,只需要疏散體內火邪,邪氣散了就能吃東西了。所以天花和麻疹的治療,各有側重,就是這樣。
8. 疹期(六)
出疹之候,初熱一日至次日雞鳴時,其熱即止,止存五心微熱,漸見咳嗽鼻流清涕,或腹中作痛,飲食漸減,到申酉之間,其熱復來。如此者四日,用手滿接髮際處甚熱,其面上熱少減二三分,咳嗽連聲,面燥腮赤,眼中多淚,噴嚏頻發,或忽然鼻中出血。至五日,其熱不分晝夜。
六日早時,其疹出在兩頰下,細細紅點,至午時,兩手背並腰下及渾昏,密密俱有紅點。七日普遍掀發,其鼻中清涕不流,噴嚏亦不行,七日晚,兩頰顏色漸淡。此驗出疹之要法。
凡疹熱六日而出,一定之規也。若醫人無識,用藥太早,耗散元氣,及至出時,變害多矣。或嗽而變喘,或出一二日即隱,或作大瀉,或合目而喘,此醫人用藥不當之害也。吾家治法,定不在五日內用藥,必待見疹,方用徐徐升表。然用藥亦有次第,凡一劑必作十餘次飲之,況疹在皮膚之間,苦作一次服,則藥性催之太急,每致譫語煩躁,故當慎之。
景岳曰:按此萬氏之法,謂醫人用藥太早,恐致耗散元氣,故必待見點而後施治,及作一次服,恐藥性催之太急,皆惟恐無益而反以致害,此固其心得之法也。然以愚見,則醫有高下,藥有宜否,但使見有確真,發無不當,則於未出之前,或解或補,必有得預防之力,以潛消其毒者;既出之後,亦必有善調之方,而不致催急者,此在善與不善,或不嫌早與不早也。嘗見庸流之誤治者多,是誠不服藥為中醫也。
此萬氏之說所以不可不遵。
凡疹熱五六日必出矣,醫人用藥見不能散,父母見藥不效,醫人見熱嗽不能除,或以別證治之,主家又或更醫,此世之所以誤者多矣。
白話文:
疹期(六)
疹子發出的徵兆是:起初發熱一天,到第二天雞鳴時分,熱退了,只留下五心微熱,漸漸出現咳嗽、流清鼻涕,或者肚子痛,食慾下降。到下午四點到六點之間,熱又會回來。這樣持續四天,用手摸頭髮邊緣會覺得很熱,臉上的熱則減少了二三成,咳嗽聲連連,臉頰乾燥發紅,眼睛流淚,頻頻打噴嚏,或者突然流鼻血。到第五天,發熱則不分晝夜了。
第六天早晨,疹子開始出現在兩頰下方,是細小的紅點;到中午時分,手背、腰部以下,以及全身都出現了密密麻麻的紅點。第七天疹子全面爆發,清鼻涕和噴嚏都停止了,第七天晚上,兩頰的顏色逐漸變淡。這是疹子發出的重要規律。
疹子發熱六天後必定會出現,這是固定的規律。如果醫生不懂,用藥過早,耗散元氣,等到疹子真的出現時,反而會造成很多危害,例如咳嗽變喘息、疹子出一兩天就消失、嚴重腹瀉、閉眼喘息等等,這些都是醫生用藥不當造成的後果。我們家治療的方法,一定不在五天內用藥,必須等到疹子出現後,才用藥慢慢地疏通表氣。然而用藥也有步驟,每一劑藥都要分十幾次喝,況且疹子長在皮膚上,苦苦地一次喝完,藥性催得太猛,很容易導致病人神志不清、煩躁不安,所以一定要小心謹慎。
景岳說:按照萬氏的這種方法,認為醫生用藥太早,恐怕會耗散元氣,所以必須等到疹子出現後才治療,而且一次喝完藥,恐怕藥性催得太猛,都唯恐無益反而有害,這是他們經驗所得的治病方法。但是以我的愚見,醫生的水平高低不一,藥物也有適合與否的問題,只要診斷確切,發病情況沒有異常,那麼在疹子未出現之前,或者疏導或者補益,一定可以預防,潛在消解毒素;疹子出現之後,也一定有好的調理方法,而不至於催得太猛,這取決於醫生的醫術好壞,以及用藥早晚的問題。我經常看到庸醫誤治的案例很多,這確實不符合中醫的原則。
所以萬氏的說法不可不遵守。
疹子發熱五六天就一定會出現,醫生用藥卻不能使其消散,父母見藥無效,醫生見熱咳不能去除,或者用其他病症的方法治療,家屬又換醫生,這就是世上誤治病例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