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四十一謨集

2. 小兒則(下)

3. 吐瀉(二十六)

小兒吐瀉證,虛寒者居其八九,實熱者十中一二。但察其脈證無火,面色清白,氣息平緩,肢體清涼,或神氣疲倦,則悉是虛寒之證,不得妄用涼藥,古人云:脾虛則嘔,胃虛則吐者是也。蓋飲食入胃,不能運化而吐者,此脾氣虛弱,所以不能運也。寒涼入胃,噁心而吐者,此中焦陽氣受傷,所以不能化也。

若邪在中焦,則止於嘔吐,若連及下焦,則併為瀉矣。故在中上二焦者,宜治脾胃,連及下焦者,宜調脾腎。若非實熱火邪,而妄用寒涼消伐者,無有不死。

一、小兒虛寒嘔吐,凡無故吐瀉,察其無火者,必生冷寒氣傷胃所致,今小兒所病,大約皆是此證,宜養中煎,或溫胃飲為主治,其次則五君子煎、理中湯、冬朮煎。若兼血虛燥渴者,宜五君子加當歸。若兼脾腎虛寒,或多痰涎,或兼喘促,宜理陰煎;甚者,人參、附子、理陰煎為最妙,勿謂嘔吐不宜熟地也。若脾氣無寒,或偶有所觸,雖吐而不甚者,宜五味異功散。

若脾中寒滯,氣有不順而嘔吐者,宜藿香安胃散。若上焦不清,多痰兼滯者,宜六君子湯,或更加砂仁、炮薑、木香。

一、小兒傷食嘔吐,若誤會不宜之物,或停積滯濁以致吐者,必胸膈脹滿,或肚腹作痛,此其中必有餘邪,宜和胃飲、益黃散。若但有食滯而胃不寒者,宜大和中飲、小和中飲。若食滯兼痰而吐者,宜二陳湯、六安煎苓朮二陳煎。若飲食雖滯,而因脾虛不能運化者,此其所重在脾氣,不在飲食,止宜養中煎、溫胃飲,或理陰煎、聖朮煎之類,以培其本,不可因飲食之故,而直行消伐也。

一、小兒胃熱嘔吐者,其證最少,蓋內熱者多不致吐,即亦有之,其必多食炙爆甘甜之物,以致滯積胃口,或夏間冒暑,及臟氣素熱者乃有之。凡治熱證,必須詳辨的確,勿得以假熱作真熱也。凡胃火內熱嘔吐者,察其證必煩熱,作渴喜冷,察其脈息必洪大滑數。火之甚者,宜瀉黃散、玉泉散、或竹葉石膏湯。

若有痰食之滯兼火作吐者,宜二陳湯加石膏、黃連、山梔,或加山楂、麥芽之類。若脾胃虛弱而兼火者,宜人參安胃散,或橘皮竹茹湯。若胃火嘔吐作渴者,宜竹茹湯。若夏月胃熱,陽暑傷胃者,必煩熱大渴,吐瀉並作,宜五味香薷飲,或十味香薷飲,或竹茹湯,或橘皮竹茹湯。若內熱之甚者,宜益元散、玉泉散主之。

然暑有陰陽之辨,若因天氣暑熱,過用生冷,以致傷胃而為吐瀉者,此屬陰暑,則宜暖胃溫中,如前虛寒治法,或用五苓散亦妙,凡本條之藥絕不可用。

薛氏曰:凡暑令吐瀉,手足發熱,作渴飲冷者,屬陽證,宜清涼之劑。若手足並冷,作渴飲湯者,屬陰證,宜溫補之劑。故病有屬陰者,誤用寒涼之藥,死後手足青黯,甚則遍身皆然,於此可驗。

一、小兒吐瀉並作者,本屬內傷,然有因寒氣自外而入,內犯臟氣而然者;有因生冷不慎,致傷胃氣而然者;有因中氣本弱,飲食失宜而然者。邪傷陽分則為吐,邪傷陰分則為瀉,若吐瀉並作,則陰陽俱傷之證也。此當察其有滯無滯,詳辨其虛實而治之。若吐瀉初起,邪滯未清者,必有胸腹脹悶實滯等證,此宜先用和胃飲、苓朮二陳煎之類,以清上焦之氣。

若吐瀉初起,腹脹腹痛而拒按者,宜先用胃苓湯,或五苓散加乾薑、木香之類,以分下焦之清。若上無脹滯,或所吐既多而嘔惡不已,此其上焦豈尚有物?但察其形氣困倦,總惟胃虛而然。若虛寒不甚者,宜五味異功散。然無寒不作吐,故惟五君子煎、六味異功煎,及養中煎、溫胃飲之類,皆最宜也。

若下腹雖痛而可按可揉,或腹寒喜熨,或所瀉既多而泄仍不止,此其下焦必空虛已極,惟脾腎虛寒不能固攝而然,非胃關煎不可;其稍輕者,或用四君子加肉豆蔻、補骨脂、丁香之屬;若虛中兼滯者,或助胃膏亦可酌用。其或果由胃火,則火逆於上,熱蓄於下,亦能為吐為瀉,然必有火證火脈者,方是其證,乃宜大小分清飲,或用香連丸,或如前胃熱嘔吐條參而治之。然此證最少,不得輕易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