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從集·雜證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從集·雜證謨 (2)

1. 經義

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水熱穴論》曰:故水病下為胕腫大腹,上為喘呼,不得臥者,標本俱病。

《評熱病論》曰: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咳甚,上迫肺也。諸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咳甚也。

《太陰陽明論》曰: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逆調論》曰:不得臥而息有音者,是陽明之逆也,足三陽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也。《下經》曰:胃不和則臥不安。此之謂也。夫不得臥,臥則喘者,是水氣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腎者水臟,主津液,主臥與喘也。

帝曰:人之不得偃臥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臟之蓋也,肺氣盛則脈大,脈大則不得偃臥。

白話文:

老年人的氣血衰退,肌肉乾枯,氣的運行管道阻塞不暢,五臟的氣互相衝突,導致體內供給營養的營氣衰少,而保衛體表的衛氣則反過來侵擾體內,所以白天精神不佳,晚上則難以入睡。

《水熱穴論》說:水濕病症,往下會導致四肢浮腫、腹部脹大,往上則會出現呼吸急促、喘息,無法平躺睡覺的症狀,這表示標和本都病了。

《評熱病論》說:無法正常平躺的人,是因為胃氣不和。如果勉強平躺,就會因為咳嗽加劇,向上影響到肺。所有水濕病症,都會導致無法平躺睡覺,躺下則會驚醒,驚醒後咳嗽更加嚴重。

《太陰陽明論》說:感受外界的賊風虛邪,是陽氣受到損傷;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是陰氣受到損傷。陽氣受損就會進入六腑,陰氣受損就會進入五臟。進入六腑會導致身體發熱,無法按時睡覺,向上會出現喘息;進入五臟則會導致腹部脹滿閉塞,向下則會出現拉肚子,久了會變成腸道疾病。

《逆調論》說:無法平躺睡覺且呼吸有聲音的人,是陽明經的氣機逆亂。足三陽經脈的氣是往下走的,現在卻逆行向上,所以呼吸會有聲音。陽明經就是胃脈,胃是六腑之海,其氣也是往下走的,陽明經的氣逆亂,無法按照正常的途徑運行,所以就不能平躺睡覺。《下經》說:胃氣不和則睡不安穩,就是這個道理。那些無法平躺,躺下就喘的人,是水濕之氣侵犯體內所導致的。水濕之氣,是順著津液流動的,而腎臟是水臟,主管津液,也主管睡眠和喘息。

黃帝問:人為什麼會不能平躺睡覺呢?岐伯回答說:肺是五臟的遮蓋,肺氣旺盛的時候脈搏就會變大,脈搏變大就會無法平躺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