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謨集 (5)
卷之四十謨集 (5)
1. 大驚卒恐(十六)
小兒忽被大驚,最傷心膽之氣。口問篇曰:大驚卒恐則氣血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經脈空虛,血氣不次,乃失其常,此《內經》概言受驚之病有如此。矧小兒血氣尢非大人之比,若受大驚,則其神氣失散,潰亂不堪,尚何實邪之有。斯時也,收復止氣猶恐不暇,顧可復為清散耶?即如硃砂、琥珀之類,不過取其鎮重之意,亦作救本之法。今幼科諸書皆以大驚之證,例作急驚論治,誤亦甚矣。
不知急驚、慢驚,一以風熱,一以脾腎之虛,皆不必由驚而得。而此以驚恐致困者,本心膽受傷,神氣陡離之病,所因不同,所病亦異,胡可以同日語也。
白話文:
孩子突然受到驚嚇,最容易損傷心膽之氣。古書《口問篇》記載:突如其來的驚恐會導致氣血分離,陰陽失衡,經絡阻塞,脈道不通。陰陽逆亂,經脈虛空,血氣紊亂,失去正常狀態,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受驚之病。更何况孩子血氣本就比成年人弱,若受驚嚇,神氣就會散失,潰亂不堪,哪還有實力抵抗外邪呢?此時,收復止氣都來不及,更談何清散?即使像硃砂、琥珀這類藥物,也僅是取其鎮重之意,用來救治根本。現在許多兒科書籍都將孩子受驚嚇的症狀歸類為急驚,並以此論治,實在是錯誤的。
急驚、慢驚各有不同,一是由於風熱,一是由於脾腎虛弱,並非都與受驚有關。而那些因驚恐致病的,其實是心膽受傷,神氣驟然離散的病症,病因不同,病症也異,怎麼能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呢?
治大驚氣散之病,當以收復神氣為主,宜《秘旨》安神丸、七福飲、茯神湯、團參散、獨參湯之類,加金銀等物煎服之。
白話文:
治療因驚嚇而導致神氣散亂的疾病,應以恢復神氣為主要原則。建議使用《秘旨》中的安神丸、七福飲、茯神湯、團參散、獨參湯等藥方,並加入金銀等藥材一起煎服。
2. 驚啼(十七)
小兒驚啼,證本與驚風不同,亦與大驚卒恐者有異。蓋小兒肝氣未充,膽氣最怯,凡耳聞驟聲,目視驟色,雖非大驚卒恐,亦能怖其神魂。醒時受怖,寐則驚惕,或振動不寧,或忽爾啼叫,皆神怯不安之證。總宜安神養氣為主,如獨參湯、團參散、七福飲、《秘旨》安神丸之類,皆其所宜。
若微煩熱者,宜生脈散。熱甚者,宜硃砂安神丸,或導赤散。驚哭多淚,忽啼忽止者是驚惕。啼叫無淚,聲長不揚者是腹痛。
白話文:
小孩驚啼跟驚風不一樣,也不同於大人突然受驚嚇。因為小孩肝氣不足,膽氣又很怯弱,即使沒有受到很大的驚嚇,只要聽到突然的聲音或看到突然的景象,也會嚇到神魂。清醒時受驚嚇,睡覺時就驚恐不安,可能動來動去睡不著,也可能突然哭鬧,都是神氣怯弱不安的表現。治療上應該以安神養氣為主,像是獨參湯、團參散、七福飲、安神丸等藥方,都很適合。
如果孩子有點發熱,可以用生脈散。如果熱得很厲害,可以用硃砂安神丸或導赤散。驚嚇哭泣時會流很多眼淚,哭一陣停一陣,這是驚恐不安。哭泣時沒有眼淚,聲音又長又低,這是肚子痛。
3. 發搐(十八)
搐,抽搐也,是即驚風之屬,但暴而甚者,謂之驚風,微而緩者,謂之發搐。發搐不治,則漸成驚風矣。雖錢氏等書,皆以時候之氣,分五臟之證為論治,然病變不測,有難以時氣拘者,是不若察見在之形證,因臟腑之虛實,隨宜施治者之為得也。總之,小兒之實證無他,惟東方之實及中央之滯耳。
蓋東方木實則生火生風,而為熱為驚;中央土實則生濕生滯,而為痰為積。知斯二者,則知所以治實矣。若小兒之虛證,則五臟皆有之,如心虛則驚惕不安,肺虛則氣促多汗,脾虛則為嘔吐、為暴泄、為不食、為痞滿倦臥、為牙緊流涎、為手足牽動,肝虛則為筋急血燥、為抽搐勁強、為斜視目瞪,腎虛則為二便不禁、為津液枯槁、為聲不出、為戴眼、為肢體厥逆、為火不歸源。知此五者,則知所以治虛矣。
白話文:
抽搐,就是驚風的一種,只是發作猛烈者稱為驚風,輕微緩慢者稱為發搐。發搐如果不治療,就會逐漸變成驚風。雖然像錢氏等人的醫書,都以季節的氣候,區分五臟的症狀來論述治療方法,但病情變化難以預測,有些病症並不能完全依據時氣來判斷,所以不如觀察患者當前的形體症狀,根據臟腑的虛實,隨機應變地治療才是正確的。總而言之,小兒的實證,除了東方木氣實證和中央土氣實證以外,別無他症。
因為東方木氣實則生火生風,導致熱症和驚風;中央土氣實則生濕生滯,導致痰濕積聚。了解這兩種情況,就能知道如何治療實證。如果小兒是虛證,那麼五臟都會有表現,比如心虛則驚慌不安,肺虛則氣喘多汗,脾虛則嘔吐、腹瀉、厭食、腹脹倦怠、牙關緊閉流口水、手足抽動,肝虛則筋腱緊繃血燥、抽搐力強、斜視眼球突出,腎虛則大小便失禁、津液枯竭、聲音微弱、眼球突出、肢體厥冷、熱氣不歸於丹田。了解這五種情況,就能知道如何治療虛證。
然此虛實之證,固亦多有疑似者,但以形色、聲音、脈息參而察之,則無有不了然者。諸治責之法,當從急驚,治虛之法,當從慢驚,及如後夜啼諸治法,已盡其蘊,當並察之。總之,諾言實者,乃邪氣之實,非元氣之實也。故治此者,切不可傷及元氣。若病已久,尤當專顧脾腎,則根本完固,諸無不愈矣。
錢仲陽曰:驚癇發搐,男左視無聲,右視有聲,女右視無聲,左視有聲,此相勝也。蓋左為肝部,右為肺部,金木相勝故耳。若握拳拇指在內,女為順;拇指在外,男為順,順則易治,逆則難治。
薛氏曰:寅卯辰時搐而發熱作渴,飲冷便結,屬肝膽經虛熱,用柴芍參苓散;作渴引飲,自汗盜汗,屬肝膽經血虛,用地黃丸;口吻流涎,屬肝木克脾土,用六君子湯。巳午未時發搐,若兼作渴飲水,屬風火相搏,以地黃丸補肝,導赤散、涼驚丸治心。若作渴飲湯,體倦不乳,土虛而木王也,用地黃丸以補腎,六君五湯以補脾。
白話文:
判斷虛實證候,雖然常常會有類似的情況,但仔細觀察患者的形色、聲音、脈息,就能夠清楚分辨。治療實證應該著重於急救,治療虛證應該慢慢調理,此外還要參考夜啼等其他治療方法,這樣才能掌握治療精髓。總之,所謂的實證,其實是指邪氣的實證,而不是元氣的實證。因此治療時,要格外注意不要傷及元氣。如果病程已經很長,更要專注於調理脾腎,這樣就能鞏固根本,各種病症都能痊癒。
錢仲陽說:驚癇發作抽搐時,男性左眼看東西沒有聲音,右眼看東西有聲音,女性右眼看東西沒有聲音,左眼看東西有聲音,這是金木相勝的表現。因為左邊屬於肝,右邊屬於肺,金克木的原理導致這種現象。如果握拳時拇指在內,女性為順,男性為逆;拇指在外,女性為逆,男性為順。順則容易治療,逆則難治。
薛氏說:寅卯辰時發作抽搐,並且伴隨發熱口渴,喝冷水就便秘,屬於肝膽經虛熱,可以用柴芍參苓散治療。如果口渴引飲,自汗盜汗,屬於肝膽經血虛,可以用地黃丸治療。如果口唇流涎,屬於肝木克脾土,可以用六君子湯治療。巳午未時發作抽搐,如果伴隨口渴想要喝水,屬於風火相搏,可以用地黃丸補肝,導赤散、涼驚丸治療心火。如果口渴想喝湯,身體疲倦無力,屬於土虛木旺,可以用地黃丸補腎,六君子湯補脾。
申酉戌時微搐而喘,目微斜,身似熱,睡而露睛,大便淡黃,屬脾肺虛熱,用異功散;若手足逆冷,或喘瀉不食,屬脾肺虛寒,用六君、炮薑、木香;久病而元氣虛者,用六君子、六吠丸二藥主之。亥子丑時微搐身熱,目睛緊斜,吐瀉不乳,厥冷多睡,屬寒水侮土,用益黃散;未應,用六君、薑、桂。傷風發搐,口中氣熱,呵欠,手足動者,名假搐,用大青膏發散風邪。
傷風發搐,口氣不熱,肢體倦怠,用異功散補脾土,鉤藤飲清肝木。若因風邪內郁,發熱而變諸證者,當理肺金,清風邪。若外邪既解而內證未除,當理肺補脾。若停食發搐,嘔吐乳食者,宜用消食丸。若傷食後發搐,身熱困睡,嘔吐不思乳會者,當先定搐,後用白餅子下之。
白話文:
申酉戌時輕微抽搐並喘氣,眼睛略微斜視,身體好像發熱,睡覺時眼睛外露,大便淡黃色,屬於脾肺虛熱,使用異功散。如果手腳冰冷,或者喘氣腹瀉不進食,屬於脾肺虛寒,使用六君湯、炮薑、木香。久病導致元氣虛弱的,使用六君子湯、六味丸治療。
亥子丑時輕微抽搐,身體發熱,眼球緊緊斜視,嘔吐腹瀉,不願意吃奶,四肢冰冷,昏昏欲睡,屬於寒水侵犯脾土,使用益黃散。如果效果不好,就使用六君湯、生薑、肉桂。
傷風引起抽搐,口中有熱氣,打哈欠,手腳亂動,稱為假性抽搐,使用大青膏散發風寒。
傷風引起抽搐,口氣不熱,肢體疲倦,使用異功散補益脾土,鉤藤飲清熱肝木。如果因為風寒鬱結在體內,發熱並轉變成其他症狀,就要調理肺金,清除風寒。如果外邪已經消除,但內證沒有清除,就要調理肺臟,補益脾臟。
如果飲食積滯引起抽搐,嘔吐奶水,應該使用消食丸。如果傷食後引起抽搐,身體發熱,昏昏欲睡,嘔吐不願意吃奶,就應該先止住抽搐,然後用白餅子下瀉。
若食既散而前證仍作,或變他證者,脾土傷而肝木乘之也,用六君子加鉤藤鉤以健脾平肝。若肺經虧損而致驚搐等證者,當補脾肺以平肝心,則驚搐自止矣。如手足冷汗,搐眉搐肚,日夜不止,名真搐,當用人參湯、川鳥、全蠍等藥,平其胃氣。百日內發搐,真者內生風,二、三次必死;假者外生風,雖頻發不死。
百日內搐,亦有因乳母七情厚味所致者,當兼治其母,而以固胃為先,不可逕治其兒也。苦涎入心脾則不能言,用涼心、鎮驚、下痰之藥。逆搐者不治。若吐瀉後變證者亦不治。大凡發搐,因風者則面青目赤,因驚則叫呼搐搦,因食則噯吐氣悶,脾肺虛則生黏痰,喉間作鋸聲。
白話文:
如果吃過食物之後,之前的病症依然存在,或者出現其他病症,這是因為脾土受損,肝木乘之,應該用六君子湯加上鉤藤來健脾平肝。如果肺經虛損導致驚搐等症狀,應該補脾肺以平肝心,這樣驚搐就會自然停止。如果出現手腳冰冷出汗,眉毛肚子抽搐,日夜不停,這叫做真搐,應該用人參湯、川烏、全蠍等藥物來平復胃氣。百日內發作抽搐,如果是真的,是由內生風引起的,兩三次就會死亡;如果是假的,是由外生風引起的,即使頻繁發作也不會死亡。
百日內抽搐,也有可能是因為乳母七情厚味所致,應該同時治療其母親,以固胃為先,不可直接治療孩子。苦涎進入心脾就會不能說話,應該用清心、鎮驚、化痰的藥物。逆向抽搐者不治。如果吐瀉之後出現其他病症,也不治。總之,發作抽搐,如果是因為風引起的,就會臉色青白,眼睛發紅;如果是因為驚嚇引起的,就會叫喊、抽搐、痙攣;如果是因為飲食引起的,就會噯氣、嘔吐、氣悶;如果是脾肺虛弱,就會產生黏痰,喉嚨會發出鋸齒般的聲音。
此乃心火不能生脾土,脾土不能生肺金,以致肺不能主氣,脾不能攝涎,故涎氣泛上而喉中作聲耳。若用祛風治痰之劑,則氣散陰消而促其危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中醫理論中的問題:心火不能滋養脾土,導致脾土無法補益肺金,進而影響肺部主管呼吸的功能,脾臟也不能收斂唾液,結果唾液溢出,令喉嚨發出聲音。如果使用消除風邪和化痰的藥物來治療,會使得病情加重,加速危機的來臨。
這是因為心火不能滋養脾土,脾土又不能滋養肺金,所以肺部無法主導呼吸功能,脾臟也無法控制唾液分泌,因此唾液會溢出喉嚨,造成喉嚨有聲音的情況。如果使用能夠去除風邪和化痰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可能會使病情加劇,加速危急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