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四十謨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十謨集 (2)

1. 看小兒壽夭法(五)

看小兒法,以聽聲為先,察色為次。凡聲音清亮者生,有迴音者生;澀者病,散而無出聲者不壽。忽然大聲而無病者,須細看其身,恐有瘡毒,即須治之。臍帶中無血者生,臍帶銀白色者生。短帶紫脹者,於斷帶之後捻去紫血,可保無虞。額皮寬者壽。卵縫通達黑色者壽,初生下如水泡之狀者險。

面轉微黃之色者吉。生下粉白花色者,必主臍風而死。生下皮寬肉瘦,五六日頓肥者,亦必有臍風之患。生下皮肉不光者死。泣不出聲者死。泣而無淚者死。舌如豬肝者死。口角上有紫色如蝦鬚者死。發粗長者生,細軟不放者死。陰物不起者死。陰囊不收者死,白者死,赤者死。

無糞門者死。臀肉不生者死。股肉不生者不壽。面無彩色者夭。臍帶短大紫色者夭。生下渾身銀白色者夭。生下有齒者大凶,致傷父母,不然必傷自身。生下來裹即撒尿者,殺父母,蕩家財,在世一生勞苦。

2. 脈法(六)

凡小兒形體既具,經脈已全,所以初脫胞胎,便有脈息可辨,故通評虛實論曰:乳子病熱,脈懸小者,手足溫則生,寒則死。乳子病風熱,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此軒岐之診小兒,未嘗不重在脈,亦未嘗不兼證為言也。自《水鏡訣》及《全幼心鑑》等書,乃有三歲以上當察虎口,寅卯辰、風氣命三關之說。

其中之可取者,惟曰:脈從寅關起,不至卯關者易治,苦連卯關者難治,若寅侵卯、卯侵過辰者,十不救一。只此數語,乃於危急之際,亦可用辨吉凶。至若紫為風,紅為傷寒,青為驚,白為疳、及青是四足驚,赤是水驚,黑是人驚,黃是雷驚之類,豈此一線之色,果能辨悉如此,最屬無稽,烏足憑也。

即今幼科所尚,無不以此為科套,全不知脈而信口胡猜,試問其心,果亦有的確之見否?茫然無擄而欲以人子為嘗試,良可嘆也。故凡診小兒,既其言語不通,尤當以脈為主,而參以形色聲音,則萬無一失矣。然小兒之脈,非比大人之多端,但察其強弱緩急四者之脈,是即小兒之肯綮。

蓋強弱可以見虛實,緩急可以見邪正,四者既明,則無論諸證,但隨其病以合其脈,而參此四者之因,則左右逢源,所遇皆道矣。再加以聲色之辨,更自的確無疑,又何遁情之有,此最活最妙之心法也。苦單以一脈鑿言一病,則一病亦能兼諸脈,其中真假疑似,未免膠柱,實有難於確據者。

然法不可廢,最所當察,故擇其得理者,並附於左,亦可以見其概。

錢仲陽曰:小兒之脈,氣不和則弦急,傷食則沉緩,虛驚則促急,風則浮,冷則沉細,脈亂者不治。

薛氏曰:凡看脈,先定浮沉、遲數,陰陽、冷熱。沉遲為陰,浮數為陽。浮主風,沉遲主虛冷,實主有熱,緊主癲癇,洪主熱盛,沉緩主虛瀉,微遲有積有蟲,遲澀主胃脘不和,沉主乳食難化,沉細主乳食停滯。緊弦主腹中熱痛,牢實主大便秘,沉而數者骨中有熱,弦長是肝膈有風,緊數乃驚風為患,四肢掣顫,浮洪乃胃口有熱,沉緊主腹痛有寒,虛濡者有氣,又主慢驚,芤主大便利血。

3. 聲音(七)

聲由氣發,氣實則聲壯,氣虛則聲怯,故欲察氣之虛實者,莫先乎聲音。如《內經》諸篇有曰: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有曰:氣海有餘者,氣滿胸中,悗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有曰: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有曰:手少陰虛則不能言。有曰: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

華元化曰:陽候多語,陰證無聲。多語者易治,無聲者難榮。凡此皆聲音虛實之辨,故彼聖人者,聞聲知情,無所不達,此聲音之學,所以不可忽也。

4. 顏色(八)

脈要精微論曰: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玉版論要篇曰: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

五色篇曰:官五色奈何?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又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

經脈篇曰: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凡察色之法,大都青白者少熱氣,病主陰邪;黃赤者多熱氣,病主陽盛。青主風氣,主肝邪,主脾胃虛寒,主心腹疼痛,主暴驚傷心膽之氣,主驚風,當察兼色以分急慢。白主氣虛,甚則氣脫,主無火,主脾肺不足。白兼青者主慢驚,主大小腸泄瀉。赤主火,主痰熱,主傷寒熱證,主煩渴,主急驚躁擾,主閉桔,主陽邪喘促,主癰瘍痘疹。

黑屬水,主陰寒,主厥逆,主痛極。沉黑主危篤。黃主積聚,主痞塊,主脾病,主脹滿,主脾疳。黃兼白者主脾寒脾弱,主氣虛神怯。黃兼青者主脾虛泄瀉,主慢脾風。黃兼赤者主疳熱。兩顴鮮紅,或作或止者,謂之面戴陽,乃真陰虛弱,此非陽證也,不得以熱赤同論。

錢氏曰:左頰為肝,右頰為肺,額上為心,鼻上為脾,下頦為腎,隨證施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