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九人集·婦人規(下) (14)
卷之三十九人集·婦人規(下) (14)
1. 論證(七二)
癥瘕之病,即積聚之別名。《內經》止有積聚疝瘕,並無證字之名,此後世之所增設者。蓋癥者徵也;瘕者,假也。徵者成形而堅硬不移者是也,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是也。成形者,或由血結,謂之血癥,或由食結,謂之食癥。無形者惟在氣分,氣滯則聚而見形,氣行則散而無跡。
此癥瘕之辨也。然又有痛者,有不痛者。痛者聯於氣血,所以有知,氣血行則愈,故痛者易治;不痛者不通氣血,別結窠囊,藥食難及,故不痛者難治,此又治之有辨也。其他如肺之積曰息奔,心之積曰伏梁,脾之積曰痞氣,肝之積曰肥氣,腎之積曰奔豚,以至後世有曰痃癖、曰痞塊之屬,亦不過以形見之處有不同,故名亦因之而異耳。總之非在氣分,則在血分。
白話文:
癥瘕病其實就是積聚的另外一種說法。《內經》只提到積聚、疝氣、瘕,沒有所謂的「癥」這個字,是後世的人才加上的。癥指的是徵兆,瘕指的是虛假。徵兆指的是已經成形且堅硬不移的病症,虛假指的是無形狀但可以聚合也能消散的病症。成形的病症可能是因為血液凝結而形成血癥,也可能是因為食物積聚而形成食癥。無形的病症則出現在氣分,氣滯則聚集成形,氣行則消散無跡。
這就是癥瘕的辨別方法。不過,癥瘕又分為有痛和無痛兩種。有痛的癥瘕與氣血相關,因此有感覺,氣血流通就能治癒,所以有痛的癥瘕比較容易治癒;無痛的癥瘕則不通氣血,病灶形成囊狀,藥物和食物都難以到達,所以無痛的癥瘕比較難治,這就是治療的辨別方法。其他的病症,例如肺部的積聚叫做息奔,心臟的積聚叫做伏梁,脾臟的積聚叫做痞氣,肝臟的積聚叫做肥氣,腎臟的積聚叫做奔豚,還有後世所稱的痃癖、痞塊等等,其實只是病症顯現的位置不同,所以名稱也隨之不同而已。總之,癥瘕不是出現在氣分,就是出現在血分。
知斯二者,則癥瘕二字已盡之矣。但血癥氣瘕,各有虛實,而宜攻宜補,當審之真而用之確也。諸經義另詳積聚門,所當參閱。
《骨空論》曰: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張子和曰:遺溺閉癃,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後小腹有塊,或時動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
白話文:
瞭解這兩點,則「癥瘕」二字的含義已經清楚了。然而,血癥與氣瘕各自都有虛實之分,因此在選擇是否該攻或補時,必須要明確判斷並確切地應用。關於這些理論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積聚門》一章,這是您應該參考的部分。
《骨空論》中提到:任脈出現問題時,男性會表現為內部結節七疝,女性則會出現帶下、癥瘕等症狀。張子和進一步指出:尿失禁、排尿困難、性功能減退、尿道感染、精液滑出、白濁流出等,都是男性疝氣的表現。但如果女性出現血液乾涸、月經來潮不順,或者月經來後腹部出現塊狀物,或者時常感到疼痛移動,前陰部突出,後陰部出現痔核等情況,這也是女性疝氣的表現。但對於女性來說,我們不稱其為疝氣,而是稱之為癥瘕。
2. 血症(七三)
瘀血留滯作症,惟婦人有之。其證則或由經期,或由產後,凡內傷生冷,或外受風寒,或恚怒傷肝,氣逆而血留,或憂思傷脾,氣虛而血滯,或積勞積弱,氣弱而不行,總由血動之時,余血未淨,而一有所逆,則留滯日積而漸以成症矣。然血必由氣,氣行則血行。故凡欲治血,則或攻或補,皆當以調氣為先。
羅謙甫曰:養正邪自除。必先調養,使營衛充實。若不消散,方可議下。但除之不以漸,則必有顛覆之害。若不守禁忌,縱嗜欲,其有不喪身者鮮矣。
一、血瘀作痛,或成形不散,在臍腹之下。若暫見停蓄而根盤未固者,只宜五物煎,或決津煎加減主之,則血無不去,痛無不止,足稱神劑。
白話文:
婦女容易出現瘀血停滯,導致各種病症。這些病症可能是因為月經期間、產後恢復,或是內傷寒涼、外感風寒、生氣傷肝導致氣逆血滯,也可能是憂慮傷脾導致氣虛血滯,或是長期勞累導致氣虛血行不暢。總之,只要在血流動的時候,殘留的血液沒有完全清除,遇到任何阻礙都會造成瘀血停滯,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病症。
但血液運行需要氣的推動,氣行則血行。因此治療瘀血,無論是攻伐還是補益,都應該先調氣。
羅謙甫說:維持正氣,邪氣自然消散。一定要先調養身體,讓營氣衛氣充實。如果瘀血沒有消散,才能考慮把它排除。但如果沒有循序漸進地排除,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如果不注意禁忌,縱情享樂,恐怕很難保住性命。
如果出現血瘀疼痛,或是形成瘀塊不散,位於肚臍下方,並且停滯時間不長,根基未穩,可以使用五物煎或決津煎加減治療,這樣就能有效地化瘀止痛,堪稱神藥。
一、婦人形氣病氣俱實,或腹脹,或痛甚,而新有所逆,但欲行滯止痛者,宜通瘀煎、失笑散、玄胡當歸散、加減四物湯之類,疏之導之,氣通滯去,痛必自愈。若稍久且堅而欲消之磨之,宜三稜煎、萬病丸之類主之。
一、形氣強壯而瘀血不行,或大病結閉,或腹脹痛甚,有非下不可者,宜《良方》桃仁承氣湯下之最捷,或用奪命丹、桃仁煎、穿山甲散、赤金豆之類皆可。然下須詳慎,非有大實不得已之證,不宜妄用。
白話文:
女性如果氣血瘀滯,導致身體出現實證,例如腹脹、疼痛,又伴隨有逆氣現象,想要行氣活血、止痛,可以服用通瘀煎、失笑散、玄胡當歸散、加減四物湯等方劑,疏通氣血,去除瘀滯,疼痛自然會消失。如果瘀滯時間較長,已經變得堅硬,想要消散它,可以用三稜煎、萬病丸等藥物治療。
如果女性體質強壯,但瘀血停滯,無法運行,或者是大病後導致氣血運行阻塞,出現腹脹疼痛,必須要使用藥物排泄瘀血,可以服用《良方》中記載的桃仁承氣湯,效果最快。也可以服用奪命丹、桃仁煎、穿山甲散、赤金豆等方劑。但是使用瀉藥需要謹慎,如果不是有嚴重的實證,不能隨意服用。
一、養正之法,當察陰陽上下,病之久新,及邪正強弱之勢。其有停瘀雖甚而元氣困弱者,不可攻。病久而弱,積難搖動者,不可攻。凡此之類,皆當專固根本,以俟其漸磨漸愈,乃為良策。如鬱結傷脾者,宜用歸脾湯、逍遙飲、壽脾煎。脾胃虛寒者,宜溫胃飲、養中煎、六君子湯。
肝腎虛寒者,宜大營煎、暖肝煎、理陰煎,或《良方》交加散亦可。脾腎虛寒,大便泄瀉或不實者,宜胃關煎、理陰煎。病久脾腎氣滯而小腹痛脹者,宜八味地黃丸。肝火不清,血熱而滯者,宜加味逍遙散。以上諸證,凡虛中帶滯者,不妨於前藥中各加行氣導滯之品,此在用者之圓活也。
白話文:
養生的方法,要先觀察陰陽虛實、病情的久新程度,以及邪氣和正氣的強弱。如果瘀血停滯嚴重但元氣虛弱,就不可攻伐。如果是久病體虛、積病難以撼動,也不能攻伐。這些情況都應該以固本為主,讓身體慢慢恢復,才是最佳方案。比如,脾胃鬱結導致脾氣受傷的,可以使用歸脾湯、逍遙飲、壽脾煎;脾胃虛寒的,可以使用溫胃飲、養中煎、六君子湯。
肝腎虛寒的,可以使用大營煎、暖肝煎、理陰煎,或者《良方》中的交加散也行。脾腎虛寒,大便經常泄瀉或不成形的,可以使用胃關煎、理陰煎。久病導致脾腎氣滯,肚子脹痛的,可以使用八味地黃丸。肝火旺盛,血熱瘀滯的,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以上這些情況,凡是虛弱中夾雜著積滯的,可以在藥方中加入一些行氣導滯的藥物,這就要靠大夫靈活運用藥物了。
一、婦人久癥宿痞,脾腎必虧,邪正相搏,牢固不動,氣聯子臟則不孕,氣聯衝任則月水不通。內治之法宜如前,外以阿魏膏貼之,仍用熨痞方,或用琥珀膏亦可。然必須切慎七情及六淫、飲食起居,而不時隨證調理,庶乎可愈。
白話文:
女性長期患有癥瘕積聚,脾腎必定虛弱,邪氣與正氣互相搏鬥,牢牢地固定不動,氣機阻塞子宮則無法受孕,氣機阻塞衝任二脈則月經不通。治療方法應與之前相同,外用阿魏膏貼敷,並配合熨痞方,或用琥珀膏亦可。但必須注意七情六欲、飲食起居,並根據症狀變化及時調養,才能期望痊癒。
3. 食癥(七四)
凡飲食留聚而為癥痞者,或以生冷,或以風寒,或以忿怒氣逆,或以勞倦飢餒,而飲食疊進不用消化,則積而成癥矣。然胃氣強者必不致留聚飲食,而飲食之不能化者,必由脾腎氣弱而然。所以治此者,宜酌虛實而為攻補,庶乎得效也。諸治法詳積聚門,宜參而用之。
立齋曰:前證若形氣虛弱,須先調補脾胃為主,而佐以消導。若形氣充實,當先疏導為主,而佐以補脾胃。若氣壅血滯而不行者,宜用烏藥散,散而行之。若脾氣虛而血不行者,宜用四君、芎、歸,補而行之。若脾氣鬱而血不行者,宜用歸脾湯,解而行之。若肝腎血燥而不行者,宜用加味逍遙散,清而行之。
白話文:
當飲食停留在體內,形成癥塊或痞塊時,可能是因為生冷食物、風寒入侵、怒氣逆流、勞累飢餓,導致飲食無法消化而積聚而成。但胃氣強壯的人,通常不會出現飲食停滯的情況,而無法消化食物的原因,多半是脾腎氣虛。因此治療時,要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採取攻補兼施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具體治療方法可參考「積聚門」章節,並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立齋說:如果患者形氣虛弱,應以調補脾胃為主,輔以消導藥物。若形氣充實,則應以疏導為主,輔以補脾胃藥物。如果氣機阻塞,血脈停滯,應服用烏藥散來疏通氣血。若脾氣虛弱,血脈運行不暢,則應服用四君子湯、芎歸等藥物來補益氣血。如果脾氣鬱滯,血脈運行不暢,應服用歸脾湯來解鬱化滯。若肝腎血燥,血脈運行不暢,則應服用加味逍遙散來清熱潤燥。
大抵食積痞塊之證,皆以邪氣盛則實,真氣奪則虛,但當養正辟邪,而積自除矣。雖曰堅者削之,客者除之,若胃氣未虛,或可少用。若病久虛乏者,不宜輕用。
白話文:
大抵對於食積痞塊這樣的病症,主要是因為邪氣過盛導致實證,而真正的元氣流失導致虛證。因此,應當養生強身、避開邪氣,這樣積聚的問題自然會得到清除。雖然有時候會提到堅硬的部分需要削減,異物需要清除,但如果胃氣還沒有虛弱,或許可以適量使用一些方法。但如果病人長期虛弱,就不宜輕易使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