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五道集

2. 脈神章(中)

3. 通一子脈義

4. 脈神(一)

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也。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血氣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矧人之疾病,無過表裡寒熱虛實,只此六字,業已盡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虛實二字為最要。蓋凡以表證、里證、寒證、熱證,無不皆有虛實,既能知表裡寒熱,而復能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以一貫矣。且治病之法,無逾攻補。

用攻用補,無逾虛實。欲察虛實,無逾脈息。雖脈有二十四名主病各異,然一脈能兼諸病,一病亦能兼諸脈,其中隱微,大有玄秘,正以諸脈中亦皆有虛實之變耳。言脈至此,有神存矣。倘不知要而泛焉求跡,則毫釐千里,必多迷誤,故予特表此義。有如洪濤巨浪中,則在乎牢執柁杆,而病值危難處,則在乎專辨虛實,虛實得真,則標本陰陽,萬無一失。其或脈有疑似,又必兼證兼理,以察其孰客孰主,孰緩孰急。

能知本末先後,是即神之至也矣。

白話文:

脈象是血氣的精靈,是判斷身體正氣與邪氣的鏡子。體內有什麼狀況一定會表現在外,所以血氣旺盛的人脈象一定也旺盛,血氣衰弱的人脈象一定也衰弱;沒有病的人脈象一定正常,有病的人脈象一定不正常。人的疾病不外乎表、裡、寒、熱、虛、實這六種情況,這六個字已經概括了所有疾病。然而在這六種情況中,又以虛實二字最為重要。因為無論是表證、裡證、寒證、熱證,都可能有虛實的不同。如果能了解表裡寒熱,又能用虛實二字來判斷,那麼千病萬病就能夠融會貫通了。

而且治療疾病的方法,不外乎攻邪和補虛。用攻法或補法,關鍵在於辨別虛實。想要了解虛實,最重要的是觀察脈象。雖然脈象有二十四種名稱,分別代表不同的疾病,但一種脈象可能同時反映多種疾病,而一種疾病也可能出現多種脈象。其中隱藏的奧秘非常深遠,正是因為各種脈象中也都存在虛實的變化。說到脈象這裡,就好像有了神靈一樣。如果不能掌握重點,只是泛泛地追求脈象的表面,就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必定會有很多誤判,所以我特別強調這個道理。

這就好比在洶湧的波濤中,要緊緊握住船舵;而當疾病處於危急關頭時,要專注於辨別虛實。虛實判斷正確,那麼就能掌握疾病的本質與表象、陰陽的變化,絕對不會有差錯。如果脈象有模稜兩可之處,又必須結合病症和病理來分析,以判斷哪個是主要因素,哪個是次要因素,哪個是緩慢的,哪個是緊急的。

能夠了解疾病的本末先後,這就是達到醫術高超的境界了。

5. 部位解(二)

左寸心部也,其候在心與心包絡。得南方君火之氣,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神明清濁。

右寸肺部也,其候在肺與膻中。得西方燥金之氣,腎水受生,肝木受制,其主情志善惡。

右二部,所謂上以候上也,故凡頭面、咽喉、口齒、頸項、肩背之疾,皆候於此。

左關肝部也,其候在肝膽。得東方風木之氣,心火受生,脾土受制,其主官祿貴賤。

右關脾部也,其候在脾胃。得中央濕土之氣,肺金受生,腎水受制,其主財帛厚薄。

右二部居中,所以候中焦也,故凡於脅肋腹背之疾,皆候於此。

左尺腎部也,其候在腎與膀胱、大腸。得北方寒水之氣,肝木受生,心火受制,其主陰氣之壽元。

右尺三焦部也,其候在腎與三焦、命門、小腸。得北方天一相火之氣,脾土受生,肺金受制,其主陽氣之壽元。

右二部,所謂下以候下也,故凡於腰腹、陰道及腳膝之病,皆候於此。按:本經曰: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所以脈之形見上者候上,下者候下,此自然之理也。自王叔和云:心與小腸合於左寸,肺與大腸合於右寸,以至後人遂有左心小腸,右肺大腸之說,其謬甚矣。夫小腸、大腸皆下部之腑,自當應於兩尺。

然脈之兩尺,左為水位,乃真陰之舍也;右為火位,乃元陽之本也。小腸屬火,而火居火位,故當配於下之右;大腸屬金,而金水相從,故當配於下之左,此亦其當然也。但二腸連胃,氣本一貫,故在《內經》亦不言其定處,而但曰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又於胃氣中,總可察二腸之氣也。

然凡在下焦臟腑,無不各具陰陽,若欲察下部之陽者,當總在右尺;察下部之陰者,當總在左尺,則盡其要矣。或問曰:何以右尺為陽而屬火?曰尺為蛇武之鄉,而地之剛居西北,所以手足之右強於左,是即左陰右陽之義也。此篇尚有詳論,具載《類經,求正錄》中,所當參閱。

正脈十六部(三,浮、沉、遲、數、洪、微、滑、澀、弦、芤、緊、緩、結、伏、虛、實)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脈為陽,凡洪大芤革之屬,皆其類也。為中氣虛,為陰不足,為風,為暑,為脹滿,為不食,為表熱,為喘急。浮大為傷風,浮緊為傷寒,浮滑為宿食,浮緩為濕滯,浮芤為失血,浮數為風熱,浮洪為狂躁。雖曰浮為在表,然真正風寒外感者,脈反不浮,但其緊數而略兼浮者,便是表邪,其證必發熱無汗,或身有痠疼,是其候也。若浮而兼緩,則非表邪矣。

大都浮而有力有神者,為陽有餘,陽有餘則火必隨之,或痰見於中,或氣壅於上,可類推也。若浮而無力空豁者,為陰不足,陰不足則水虧之候,或血不營心,或精不化氣,中虛可知也。若以此等為表證,則害莫大矣。其有浮大弦硬之極,甚至四倍以上者,《內經》謂之關格,此非有神之謂,乃真陰虛極而陽亢無根,大凶之兆也。凡脈見何部,當隨其部而察其證,諸脈皆然。

沉脈,輕手不見,重取乃得。沉脈為陰,凡細小、隱伏、反關之屬,皆其類也,為陽郁之候。為寒,為水,為氣,為郁,為停飲,為癥瘕,為脹實,為厥逆,為洞泄。沉細為少氣,為寒欲,為胃中冷,為腰腳痛,為痃癖。沉遲為痼冷,為精寒。沉滑為宿食,為伏痰。沉伏為霍亂,為胸腹痛。

沉數為內熱。沉弦、沉緊為心腹、小腸疼痛。沉雖屬裡,然必察其有力無力,以辨虛實。沉而實者,多滯多氣,故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氣停積滯者,宜消宜攻。沉而虛者,因陽不達,因氣不舒。陽虛氣陷者,宜溫宜補。其有寒邪外感,陽為陰蔽,脈見沉緊而數,及有頭疼身熱等證者,正屬邪表,不得以沉為里也。

遲脈,不及四至者皆是也。遲為陰脈,凡代緩結澀之屬,皆其相類,乃陰盛陽虧之候。為寒,馬虛。浮而遲者內氣虛,沉而遲者表氣虛。遲在上,則氣不化精,遲在下,則精不化氣。氣寒則不行,血寒則凝滯。若遲兼滑大者,多風痰頑痹之候,遲兼細小者,必真陽虧弱而然。

或陰寒留蓄於中,則為泄為痛;或元氣不榮於表,則寒慄拘攣。大都脈來遲慢者,總由元氣不充,不可妄施攻擊。

數脈,五至六至以上,凡急疾緊促之屬,皆其類也。為寒熱,為虛勞,為外邪,為癰瘍。滑數、洪數者多熱,澀數、細數者多寒。暴數者多外邪,久數者必虛損。數脈有陰有陽。今後世相傳,皆以數為熱脈,及詳考《內經》則但曰:諸急者多寒,緩者多熱,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曰: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

曰:緩而滑者曰熱中。舍此之外,則並無以數言熱者。而遲冷數熱之說,乃始自《難經》云數則為熱,遲則為寒,今舉世所宗,皆此說也。不知數熱之說,大有謬誤。何以見之?蓋自余歷驗以來,凡見內熱伏火等證,脈反不數,而惟洪滑有力,如經文所言者是也。至如數脈之辨,大約有七,此義失真,以至相傳遺害者,弗勝紀矣。

茲列其要者如左,諸所未盡,可以類推。一、外邪有數脈。凡寒邪外感,脈必暴見緊數。然初感便數者,原未傳經,熱自何來?所以只宜溫散。即或傳經日久,但其數而滑實,方可言熱;若數而無力者,到底仍是陰證,只宜溫中。此外感之數,不可盡以為熱也。若概用寒涼,無不殺人。

一、虛損有數脈。凡患陽虛而數者,脈必數而無力,或兼細小,而證見虛寒,此則溫之且不暇,尚堪作熱治乎?又有陰虛之數者,脈必數而弦滑,雖有煩熱諸證,亦宜慎用寒涼,若但清火,必至脾泄而敗。且凡患虛損者,脈無不數,數脈之病,惟損最多,愈虛則愈數,愈數則愈危,豈數皆熱病乎?若以虛數作熱數,則萬無不敗者矣。一、瘧疾有數脈。

凡瘧作之時,脈必緊數,瘧止之時,脈必和緩,豈作即有火,而止則無火乎?且火在人身,無則無矣,有則無止時也。能作能止者,惟寒邪之進退耳,真火真熱,則不然也。此瘧疾之數,故不可盡以為熱。一、痢疾有數脈。凡痢疾之作,率由寒濕內傷,脾腎俱損,所以脈數但兼弦澀細弱者,總皆虛數,非熱數也,悉宜溫補命門,百不失一。其有形證多火,年力強壯者,方可以熱數論治。

然必見洪滑實數之脈,方是其證。一、癰瘍有數脈。凡脈數身無熱而反惡寒,飲食如常者,或身有熱而得汗不解者,即癰疽之候也。然瘡瘍之發,有陰有陽,可攻可補,亦不得盡以脈數者為熱證。一、痘疹有數脈,以邪毒未達也,達則不數矣。此當以虛實大小分陰陽,亦不得以數為熱脈。

一、癥癖有數脈。凡脅腹之下有塊如盤者,以積滯不行,脈必見數。若積久成疳,陽明壅滯,而致口臭、牙疳、發熱等證者,乃宜清胃清火。如無火證,而脈見細數者,亦不得認以為熱。一、胎孕有數脈。以衝任氣阻,所以脈數,本非火也。此當以強弱分寒熱,不可因其脈數,而執以黃芩為聖藥。

按:以上數脈諸證,凡邪盛者多數脈,虛甚者尤多數脈,則其是熱非熱,從可知矣。

洪脈,大而實也,舉按皆有餘。洪脈為陽,凡浮芤實大之屬,皆其類也,為血氣燔灼,大熱之候。浮洪為表熱,沉洪為裡熱。為脹滿,為煩渴,為狂躁,為斑疹,為頭疼面熱,為咽乾喉痛,為口瘡癰腫,為大小便不通,為動血,此陽實陰虛,氣實血虛之候。若洪大至極,甚至四倍以上者,是即陰陽離絕,關格之脈也,不可治。

微脈,纖細無神,柔弱之極,是為陰脈。凡細小虛濡之屬,皆其類也,乃血氣俱虛之候。為畏寒,為恐懼,為怯弱,為少氣,為中寒,為脹滿,為嘔噦,為泄瀉,為虛汗,為食不化,為腰腹疼痛,為傷精失血,為眩運厥逆。此雖氣血俱虛,而尤為元陽虧損,最是陰寒之候。

滑脈,往來流利,如盤走珠。凡洪大芤實之屬,皆其類也,乃氣實血壅之候。為痰逆,為食滯,為嘔吐,為滿悶。滑大、滑數為內熱,上為心肺、頭目、咽喉之熱,下為小腸、膀胱、二便之熱。婦人脈滑數而經斷者為有孕。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自營衛充實之佳兆;若過於滑大,則為邪熱之病。

又凡病虛損者,多有弦滑之脈,此陰虛然也;瀉痢者,亦多弦滑之脈,此脾腎受傷也,不得通以火論。

澀脈,往來艱澀,動不流利,如雨霑沙,如刀刮竹,言其象也。澀為陰脈,凡虛細微遲之屬,皆其類也,為血氣俱虛之候。為少氣,為憂煩,為痹痛,為拘攣,為麻木,為無汗,為脾寒少食,為胃寒多嘔,為二便違和,為四肢厥冷。男子為傷精,女子為失血,為不孕,為經脈不調。

凡脈見澀滯者,多由七情不遂,營衛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其在上,則有上焦之不舒,在下則有下焦之不運,在表則有筋骨之疲勞,在裡則有精神之短少,凡此總屬陽虛。諸家言氣多血少,豈以脈之不利,猶有氣多者乎?

弦脈,按之不移,硬如弓弦。凡滑大堅搏之屬,皆其類也。為陽中伏陰,為血氣不和,為氣逆,為邪勝,為肝強,為脾弱,為寒熱,為痰飲,為宿食,為積聚,為脹滿,為虛勞,為疼痛,為拘急,為瘧痢,為疝痹,為胸脅痛。《瘡疽論》曰:弦洪相搏,外緊內熱,欲發瘡疽也。

弦從木化,氣通乎肝,可以陰,亦可以陽。但其弦大兼滑者,便是陽邪;弦緊兼細者,便是陰邪。凡臟腑間胃氣所及,則五臟俱安,肝邪所侵,則五臟俱病。何也?蓋木之滋生在水,培養在土。若木氣過強,則水因食耗,土為克傷;水耗則腎虧,土傷則胃損;腎為精血之本,胃為水穀之本,根本受傷,生氣敗矣,所以木不宜強也。矧人無胃氣曰死,故脈見和緩者吉,指下弦強者凶。

蓋肝邪與胃氣不和,緩與弦強相左,弦甚者土必敗,諸病見此,總非佳兆。

芤脈,浮大中空,按如蔥管。芤為陽脈,凡浮豁弦洪之屬,皆相類也,為孤陽脫陰之候。為失血脫血,為氣無所歸,為陽無所附,為陰虛發熱,為頭暈目眩,為驚悸怔忡,為喘急盜汗。芤雖陽脈,而陽實無根,總屬大虛之候。

緊脈,急疾有力,堅搏抗指,有轉索之狀,凡弦數之屬,皆相類也。緊脈陰多陽少,乃陰邪激搏之候,主為痛為寒。緊數在表,為傷寒發熱,為渾身筋骨疼痛,為頭痛項強,為咳嗽鼻塞,為瘴為瘧。沉緊在裡,為心脅疼痛,為胸腹脹滿,為中寒逆冷,為吐逆出食,為風癇反張,為痃癖,為瀉痢,為陰疝。在婦人為氣逆經滯,在小兒為驚風抽搐。

緩脈,和緩不緊也。緩脈有陰有陽,其義有三:凡從容和緩,浮沉得中者,此自平人之正脈;若緩而滑大者多實熱,如《內經》所言者是也;緩而遲細者多虛寒,即諸家所言者是也。然實熱者,必緩大有力,多為煩熱,為口臭,為腹滿,為癰瘍,為二便不利,或傷寒溫瘧初愈,而餘熱未清者,多有此脈。

若虛寒者,必緩而遲細,為陽虛,為畏寒,為氣怯,為疼痛,為眩暈,為痹弱,為痿厥,為怔忡健忘,為食飲不化,為驚溏飧泄,為精寒腎冷,為小便頻數。女人為經遲血少,為失血下血。凡諸瘡毒外證,及中風產後,但得脈緩者皆易愈。

結脈,脈來忽止,止而復起,總謂之結。舊以數來一止為促,促者為熱,為陽極;緩來一止為結,結者為寒,為陰極。通謂其為氣為血,為食為痰,為積聚,為癥瘕,為七情鬱結。浮結為寒邪在經,沉結為積聚在內,此固結促之舊說矣。然以予之驗,則促類數也,未必熱;結類緩也,未必寒,但見中止者,總是結脈。

多由血氣漸衰,精力不繼,所以斷而復續,續而復斷,常見久病者多有之,虛勞者多有之,或誤用攻擊消伐者亦有之。但緩而結者為陽虛,數而結者為陰虛。緩者猶可,數者更劇。此可以結之微甚,察元氣之消長,最顯最切者也。至如留滯鬱結等病,本亦此脈之證應,然必其形強氣實,而舉接有力,此多因鬱滯者也。

又有無病而一生脈結者,此其素稟之異常,無足怪也。舍此之外,凡病有不退,而漸見脈結者,此必氣血衰殘,首尾不繼之候,速宜培本,不得妄認為留滯。

伏脈,如有如無,附骨乃見。此陰陽潛伏,阻隔閉塞之候。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或氣閉而伏。為痛極,為霍亂,為疝瘕,為閉結,為氣逆,為食滯,為忿怒,為厥逆、水氣。

凡伏脈之見,雖與沉微細脫者相類,而實有不同也。蓋脈之伏者,以其本有如無,而一時隱蔽不見耳。此有胸腹痛劇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通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然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調其氣而脈自復矣。

若此數種之外,其有積困延綿,脈本細微而漸至隱伏者,此自殘燼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常見庸人診此,無論久暫虛實,動稱伏脈,而破氣導痰等劑,猶然任意,此恐其就道稽遲,而復行催牒耳。聞見略具,諒不至此。

虛脈,正氣虛也,無力也,無神也。有陰有陽。浮而無力為血虛,沉而無力為氣虛,數而無力為陰虛,遲而無力為陽虛。雖曰微濡遲澀之屬,皆為虛類,然而無論諸脈,但見指下無神者,總是虛脈。《內經》曰:按之不鼓,諸陽皆然,即此謂也。故凡洪大無神者,即陰虛也;細小無神者,即陽虛也。

陰虛則金水虧殘,龍雷易熾,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或盜汗遺精,或上下失血,或驚忡不寧,或咳喘勞熱。陽虛則火土受傷,真氣日損,而君相化源之病生焉。或頭目昏眩,或膈塞脹滿,或嘔惡亡陽,或瀉痢疼痛。救陰者,壯水之主;救陽者,益火之源。漸長則生,漸消則死,虛而不補,元氣將何以復?此實死生之關也。

醫不識此,尚何望其他焉?

實脈,邪氣實也,舉按皆強,鼓動有力。實脈有陰有陽,凡弦洪緊滑之屬,皆相類也,為三焦壅滯之候。表邪實者,浮大有力,以風寒暑濕外感於經,為傷寒瘴瘧,為發熱頭痛、鼻塞頭腫,為筋骨肢體痠疼、癰毒等證。里邪實者,沉實有力,因飲食七情內傷於臟,為脹滿,為閉結,為癥瘕,為瘀血,為痰飲,為腹痛,為喘嘔咳逆等證。火邪實者,洪滑有力,為諸實熱等證。

寒邪實者,沉弦有力,為諸痛滯等證。凡其在氣在血,脈有兼見者,當以類求。然實脈有真假,真實者易知,假實者易誤。故必問其所因,而兼察形證,必得其神,方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