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八人集·婦人規(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八人集·婦人規(上) (2)

1. 調經論外備用方

加味八珍湯(婦九四,補虛調經),調味養營湯(婦九五,退熱調經),《金匱》膠艾湯(婦九三,勞傷經血不止),《良方》當歸散(婦九六,妄行不止),四物二連湯(婦百十三,血虛內熱),補肝散(婦九二,虛弱不調),益陰腎氣丸(補一二三,血虛不調),丹參散(婦九七調經止血),琥珀散(婦百二,逐瘀通經),白芷散(婦一二六,固經),《良方》黃龍湯(婦八五,經後外感),《良方》人參湯(婦七七,補虛調經),十全大補湯(補二十,溫補氣血)六物煎(新因二十,虛補最妙)

白話文:

加味八珍湯、養營湯、膠艾湯、當歸散、二連湯、補肝散、益陰腎氣丸、丹參散、琥珀散、白芷散、黃龍湯、人參湯、十全大補湯、六物煎,這些藥方分別用於治療婦女各種病症,包括虛弱、經期不順、熱症、出血、血虛、內熱、外感等,針對不同的病因和症狀,提供不同的調理方案。

2. 血熱經早(六)

凡血熱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陰氣之虛實。若形色多赤,或紫而濃,或去多,其脈洪滑,其臟氣、飲食喜冷畏熱,皆火之類也。

治血熱有火者,宜清化飲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飲之類亦可暫用,但不可以假火作真火,以虛火作實火也。大都熱則善流而愆期不止者,如續斷、地榆、丹參、茜根、梔子之屬皆可用。若微火陰虛而經多早者,治宜滋陰清火,用保陰煎之類主之。所謂經早者,當以每月大概論。

白話文:

凡是血熱的人,往往會提早來月經,但一定要觀察其陰氣的虛實程度。如果面色發紅,或者發紫且濃郁,或者經血量多,脈象洪滑,並且喜食冷飲、畏懼炎熱,這些都是火熱的表現。

治療血熱有火的人,宜用清化飲為主。如果火熱非常嚴重,可以暫時使用抽薪飲之類的方劑,但不可將假火當作真火,也不能將虛火當作實火。一般來說,熱症容易導致經血流得多且月經不調,可以用續斷、地榆、丹參、茜根、梔子等藥物。如果體內陰虛而月經提早,則應該滋陰清火,用保陰煎之類的方劑治療。所謂經早,指的是以每月大約的時間來判斷。

所謂血熱者,當以通身臟象論。勿以素多不調,而偶見先期者為早;勿以脈證無火,而單以經早者為熱。若脈證無火,而經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氣虛,不能固攝而然,宜大營煎、大補丸煎,或五福飲加杜仲、五味子之類主之。此輩極多,若作火治,必誤之矣。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氣敗亂之證,當因其寒熱而調治之,不得以經早者並論。

白話文:

所謂「血熱」,應從全身臟腑的表現來判斷。不要因為平時飲食不節導致月經提前,就認為是血熱;也不要因為脈象和症狀沒有火熱之象,就單純以月經提前來判斷血熱。

如果脈象和症狀沒有火熱之象,但月經提前且未到經期,這是因為心脾氣虛,無法固攝血液所致,宜服用「大營煎」、「大補丸」等方劑,或在「五福飲」中加入杜仲、五味子等藥物來治療。此類患者很多,如果誤認為是血熱而使用清熱藥物,必然會造成誤治。

如果月經週期為一個月兩三次,或是半個月一次,或是十天一次,這是血氣紊亂的表現,應根據其寒熱症狀來治療,不可一概而論為經期提前。

3. 血熱論外方

《良方》續繼湯(婦二二),四物二連湯(婦百十三),二黃散(婦二十),一母丸(婦三七)《良方》當歸散(婦九六),延年益嗣丹(婦一三五),《奇效》四物湯(婦百十一),子芩散(婦一二二)

白話文:

《良方》中的續繼湯、四物湯、二黃散、一母丸,以及《良方》中的當歸散、延年益嗣丹,以及《奇效》中的四物湯、子芩散。

4. 血熱經遲(七)

血熱者經期常早,此營血流利及未甚虧者多有之。其有陰火內爍,血本熱而亦每過期者,此水虧血少,燥澀而然治宜清火滋陰,以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煎、滋陰八味丸之類主之。

白話文:

血熱的人經期往往提前,這是因為氣血流通順暢,且血氣虧損不嚴重導致的。但也有一些人,由於內有陰火灼熱,血本虧虛,也容易經期提前,這是因為陰虛血少,導致經血乾燥,所以治療上應該清熱滋陰,可以用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煎、滋陰八味丸等藥物來治療。

5. 血寒經遲(八)

凡血寒者,經必後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陽氣不足,則寒從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謂寒也。至若陰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內而傷,或至血逆,或為疼痛,是又寒滯之證,非血寒經遲之謂也,當詳辨之。

凡陽氣不足,血寒經遲者,色多不鮮,或色見沉黑,或澀滯而少,其脈或微、或細,或沉遲弦澀,其臟氣形氣必惡寒喜暖。凡此者,皆無火之證,治宜溫養血氣,以大營煎、理陰煎之類加減主之。大約寒則多滯,宜加薑、桂、吳茱萸、蓽茇之類,甚者須加附子。

白話文:

如果血寒,月經就會延遲。血寒的原因是陽氣不足,寒氣從內而生,導致生理機能失調,這就是所謂的「寒」。至於外來的寒邪入侵,或內服生冷食物傷身,導致血逆或疼痛,則是寒滯的表現,不是血寒經遲。這兩種情況要仔細區分。

陽氣不足,血寒經遲的人,臉色通常不紅潤,可能蒼白或暗黑,血量也可能偏少。脈象可能微弱、細小、沉遲、弦澀,而且怕冷喜暖。這些都是陽氣不足的表現,需要溫養血氣,可以用大營煎、理陰煎等方劑加減治療。寒性體質容易氣滯,可以加入薑、桂、吳茱萸、蓽茇等溫熱藥物,嚴重者需要加附子。

6. 血寒論外方

五物煎(新因三),烏雞煎丸(婦一四二),增損四物湯(婦百十),四神散(婦七五)

白話文:

五物煎、烏雞煎丸、增損四物湯、四神散,這些都是古代婦科常用藥方。

7. 血虛經亂(九)

凡女人血虛者,或遲或早,經多不調,此當察臟氣,審陰陽,詳參形證脈色,辨而治之,庶無誤也。蓋血虛之候,或色淡,或澀少,或過期不至,或行後反痛,痛則喜暖喜按,或經後則困憊難支,腰膝如折,或脈息則微弱弦澀,或飲食素少,或形色薄弱。凡經有不調,而值此不足之證,皆不可妄行克削及寒涼等劑,再傷脾腎以伐生氣,則惟有日甚矣。

凡肝脾血虛,微滯微痛者,宜四物湯主之,或加肉桂,或加黃芩,隨寒熱而用之,自無不可。三陰虧弱,無熱無寒,平臟者,宜小營煎、五福飲、六物煎之類主之,此常人最宜之劑。或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之類,皆宜擇用。三陰虧弱兼陽虛者,宜大營煎、理陰煎之類主之。憂思過度,心脾受傷者,七福飲、歸脾湯之類主之。

白話文:

如果女人血虛,經期可能會提早或延後,而且容易不規律,這時要仔細觀察她的臟腑氣息、陰陽狀態,以及外在表現、脈象和面色,才能辨證施治,避免誤診。血虛的人,通常面色蒼白、經血量少或質地粘稠,也可能經期延後或經期結束後疼痛,疼痛時喜歡暖敷或按壓,經期結束後容易疲憊乏力、腰膝痠軟,脈搏微弱細澀,食慾不佳,身形瘦弱。如果經期不調伴隨這些血虛的症狀,絕對不能隨便服用寒涼性的藥物,以免損傷脾腎,反而加重病情。

如果肝脾血虛,輕微瘀滯和疼痛,可以用四物湯治療,可以根據情況加肉桂或黃芩,寒熱證狀不同用藥也不同。三陰虧虛,既不寒也不熱,臟腑平和,可以用小營煎、五福飲、六物煎等方劑治療,這些藥方適合大多數人。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方。三陰虧虛伴隨陽虛的,可以用大營煎、理陰煎等方劑治療。如果思慮過度,心脾受傷,可以用七福飲、歸脾湯等方劑治療。

脾土不健,飲食減少,宜燥宜溫者,溫胃飲、理中湯之類主之。脾土虛陷,不能統攝營氣,而為漏為頻者,宜五福飲、歸脾湯、壽脾煎、秘元煎,或四君子加芎歸主之。肝虛不能藏血,或多驚惕,或多小腹急痛,宜三陰煎、補肝散之類主之。若陰血虛,水不制火,而邪火盛者,或為夜熱盜汗,或為煩渴生痰,是即勞損之漸,速宜調治,用一、二、三、四、五陰等煎,擇宜治之,否則恐成血枯也。

白話文:

如果脾臟功能不好,導致食慾不振,應該選擇溫燥的藥物,像是溫胃飲、理中湯等。如果脾臟虛弱,無法統攝營養氣血,導致漏泄頻數,應該選擇五福飲、歸脾湯、壽脾煎、秘元煎,或是四君子湯加入川芎、當歸等藥物。如果肝臟虛弱,無法藏血,容易驚悸,或腹部疼痛,應該選擇三陰煎、補肝散等藥物。如果陰血虛弱,水不能制火,導致邪火旺盛,出現夜間發熱盜汗、口渴生痰等症狀,這是勞損的徵兆,應及時治療。可以選用一陰煎、二陰煎、三陰煎、四陰煎、五陰煎等方劑,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否則可能會導致血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