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七天集·雜證謨 (4)
卷之三十七天集·雜證謨 (4)
1. 諸經死證(七)
《經脈篇》曰: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
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足厥陰氣絕則筋絕。
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診要經終論》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岐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睘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2. 諸病死證(八)
《脈要精微論》曰:五臟者,中之守也。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垂,府將壞矣。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玉版篇》帝曰:諸病皆有逆順,可得聞乎?岐伯曰:腹脹、身熱、脈大,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衄而不止,脈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是四逆也。咳,脫形身熱,脈小以疾,是五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而死矣。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
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脫,脈搏,是三逆也。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如是者,不過一時而死矣。
《五禁篇》帝曰:何謂五逆?岐伯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躁盛,是一逆也。病泄,脈洪大,是二逆也。著痹不移,䐃肉破,身熱,脈偏絕,是三逆也。淫而奪形,身熱,色夭然白,及後下血⿰草力,血⿰草力篤重,是四逆也。寒熱奪形,脈堅搏,是謂五逆也。
《玉機真藏論》曰:五實死,五虛死。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注泄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
《寶命全形論》曰:夫鹽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泄;弦絕者,其音嘶敗;木敷者,其葉發;病深者,其聲噦。人有此三者,是謂壞府,毒藥無治,短針無取。
《五色篇》: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帝曰: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者,必不病而卒死。
《奇病論》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謂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陽明脈解篇》曰: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厥論》曰: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少陽厥逆,機關不利,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詳厥逆門)
《通評虛實論》帝曰:消癉虛實何如?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帝曰:癲疾何如?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曰虛則可治,實則死。帝曰:腸澼便血何如?曰:身熱則死,寒則生。腸澼下白沫何如?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癲狂篇》曰:癲疾者,癲發如狂者,死不治。
《厥病篇》曰:風痹淫濼,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中,股脛淫濼,煩心頭痛,時嘔時悗,眩已汗出,久則目眩,悲以喜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也。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痹論》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臟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