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6)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6)
1. 治氣(十五)
《五常政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上古天真論》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病安從來。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玉機真藏論》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說:一定要先了解歲時氣候,不要違背天時,不要過度滋養身體,也不要過度虛損,否則會招致疾病,導致夭折;不要讓邪氣入侵,不要失去正氣,才能長壽。
《上古天真論》說:古代聖人教導人們,都要避開虛邪賊風,並掌握避風的時間,保持安靜淡泊、虛無的心態,真氣自然會隨之而來,疾病又從何而來呢?古代有真人,他們能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身體如同一個整體。
《玉機真藏論》說:凡是治療疾病,都要觀察病人的形體、氣色、脈象,以及病情的新舊,然後再施治。不可延誤時機。形體與氣息相互配合,就能治癒;氣色浮現,表示病容易治好;脈象隨四季變化,就能治癒;脈象弱而滑,表示有胃氣,病情容易治好,要抓住時機治療。形體與氣息失調,就難以治癒;氣色枯槁無光,就難以治好;脈象實而堅,病情會更加嚴重;脈象逆反四季變化,就無法治癒。一定要察明這四種難以治癒的情況,並告知病人。
《疏五過論》曰: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治病之道,氣內為寶,循求其理,求之不得,過在表裡。
《六元正紀大論》曰: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間氣同其主無犯。異其主則小犯之,是謂四畏。必謹察之。故曰:無失天信,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治。
《至真要大論》帝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氣而然者,何也?曰: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白話文:
想要診斷疾病,一定要詢問患者的飲食起居,以及突然感到快樂或痛苦的原因。突然的喜悅或痛苦都會損傷精氣,精氣耗竭,身體就會衰敗。
治療疾病的原則,氣是內在的寶物,要循著道理去尋找,如果找不到原因,問題就出在表裡。
統治氣機要用熱,用熱的時候不要違背。統治氣機要用寒,用寒的時候不要違背。統治氣機要用涼,用涼的時候不要違背。統治氣機要用溫,用溫的時候不要違背。調和氣機與其本性一致,不要違背。與本性相反則要輕微違背,這就是四畏的原則。一定要謹慎觀察。所以說:不要違反天命,不要逆著氣機的宜忌,不要助長其勝利,不要促進其恢復,這就是至善的治療。
皇帝說:服用寒涼藥反而出現發熱,服用溫熱藥反而出現發寒。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治療了患者的正氣,所以才會出現反轉的現象。皇帝說:不是治療正氣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又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因為沒有治療五味所屬的病症。五味進入胃部,各自歸屬於它所喜好的器官,並進行攻伐。酸味首先進入肝臟,苦味首先進入心臟,甘味首先進入脾臟,辛味首先進入肺臟,鹹味首先進入腎臟。時間久了就會增長氣機,這是物質變化規律。氣機增長久了,就會導致夭折。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
《根結篇》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刺法論》帝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干。(以上俱經旨)
白話文:
診斷病症時,要根據病情和病人的體質來決定治療方案,不可違背自然規律。針對上焦虛弱的病症,治療方法應該緩和,用溫和的藥物來補益;針對下焦虛弱的病症,治療方法應該快速,用藥力強勁的藥物來補益。急症要用氣味濃郁的藥物,慢性病要用氣味清淡的藥物,要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這就是所謂的“適其至所”。
《根結篇》中說:如果身體虛弱,而病邪卻很強,這就說明邪氣佔了上風,要趕快用瀉藥來清除邪氣。如果身體強壯,而病邪卻很弱,那就應該趕快用補藥來增強正氣。如果身體虛弱,病邪也很弱,這說明陰陽氣都不足,不能用針灸治療,因為針灸會導致氣血更加虛弱,最終會導致陰陽氣竭,血氣耗盡,五臟空虛,筋骨枯萎,老人就會死亡,壯年人也無法恢復。如果身體強壯,病邪也很強,這說明陰陽氣都充足,要趕快用瀉藥來清除邪氣,並根據虛實情況來調整治療方案。所以說,有餘的要瀉,不足的要補,這就是治療的根本原則。
《刺法論》中說:皇帝問岐伯,五種瘟疫傳播很快,如何才能避免被傳染?岐伯回答:想要不被傳染,就要保持正氣充足,這樣邪氣就無法入侵。要避開瘟疫的毒氣,保持身體的正氣,才能抵禦外邪。
2. 總論氣理(十六)
夫人之有生,無非受天地之氣化耳。及其成形,雖有五行五志,五臟六腑之辨,而總惟血氣為之用。然血無氣不行。血非氣不化,故經曰:血者,神氣也。然則血之與氣,誠異名而同類,而實惟氣為之主。是以天地間陰陽變遷,運數治亂,凡神神奇奇,作於杳冥莫測之鄉者,無非氣化之所為。
使能知此而氣得其正,則何用弗臧。一有違和,而氣失其正,則何往弗否?故帝曰:百病生於氣也。又近見應震王氏曰: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旨哉斯言!是實治身治病第一大綱,而後學鮮有知者。且軒岐言氣,既已靡遺,奈何久未發明,終將冥諱。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活著,不過是受到天地間氣的變化影響。當人體成形後,雖然有五行、五志、五臟六腑的區別,但根本上都是靠血氣運作。然而,血氣相依,血沒有氣就無法運行,氣沒有血就無法轉化。所以古書上說:「血,神氣也。」可見血氣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而氣才是主導的力量。因此,天地間陰陽的變化、運數的興衰、所有神奇莫測的現象,都是氣的變化所造成。
若能明白這個道理,使氣順暢運行,那麼任何事都能順利完成。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氣就失去了平衡,那麼任何事都會不順。所以古人說:「百病生於氣也。」近年來,應震王氏也說:「行醫不懂氣,治病如何憑據?真是笑話,還沒摸到精髓呢!」這句話實在精闢!這是治身治病最重要的原則,但後輩學者卻鮮少有人了解。古人軒岐論述氣的學問,已經非常完備,為何卻一直沒有深入研究,最後都把它當成迷信呢?
故余摭其精微,類述一十五條,詳列如前。俾後學得明造化之大源,則因理觸機,而拯濟無窮,斯見軒岐贊育之恩,與地同矣。時崇禎丙子,後學介賓謹識。
白話文:
因此,我蒐集並整理了其中的精華,列出十五條詳細的內容,如下所述。希望學習者能明白自然界的深奧原理,從此能夠根據原理靈活應對各種情況,救死扶傷不盡其數。這樣就能感受到黃帝和岐伯對我們的恩惠,如同大地一般深厚。當時是崇禎丙子年,學生介賓謹記。
3. 論調氣(十七)
夫百病皆生於氣,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故其在外則有六氣之侵,在內則有九氣之亂。而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止一氣字足以盡之。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是為明哲不凡者,乃能獨見其處。
撮而調之,調得其妙,則猶之解結也,猶之雪汙也。汙去結解,而活人於舉指之間,誠非難也。然而人多難能者,在不知氣之理,並不知調之法。即自河間相傳以來,咸謂木香檳榔可以調氣,陋亦甚矣。夫所謂調者,調其不調之謂也。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氣在表,散即調也;邪氣在裡,行即調也;實邪壅滯,瀉即調也;虛羸困憊,補即調也。
白話文:
人體所有的疾病都源於氣,氣的運作無處不在,一旦氣失調,就會導致各種病症。外在環境的六氣侵襲和內在臟腑的九氣紊亂,都會造成疾病。疾病的類型,無論是虛實、寒熱,或是各種變化,都難以完全描述。要探究疾病的根本,只用一個「氣」字就能概括。哪裡有氣失調,哪裡就是病根所在。只有明智非凡的人,才能獨特地察覺到這個病根所在。
只要能精準地調節氣,就能像解開繩結、清除污垢一樣輕鬆地治癒疾病。掌握方法,就能輕而易舉地治病救人。然而,很多人難以做到,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氣的道理,也不懂得調節氣的方法。甚至流傳至今,許多人都認為木香、檳榔可以調節氣,實在是太過淺薄了。
所謂「調」,就是調節氣的失調。無論是哪種氣的失衡,都需要靠調節來平衡。例如,表邪可以用散法來調節;里邪可以用行法來調節;實邪壅滯可以用瀉法來調節;虛弱疲憊可以用補法來調節。
由是類推,則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升之、降之,抑之、舉之,發之、達之,劫之、奪之,堅之,削之,泄之、利之,潤之、燥之,收之、澀之,緩之、峻之,和之、安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靜,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是皆調氣之大法也。
此外有如按摩導引、針灸熨洗,可以調經絡之氣。又如喜能勝憂,悲能勝怒,怒能勝思,思能勝恐,恐能勝喜,可以調情志之氣。又如五穀、五果、五菜、五畜可以調化育之氣。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避風寒,節飲食,慎起居,和喜怒,可以調衛生之氣。及其至也,則精氣有互根之用,陰陽有顛倒之施。
白話文:
由此推論,各種治療方法,像是寒、熱、溫、清、升、降、抑、舉、發、達、劫、奪、堅、削、泄、利、潤、燥、收、澀、緩、峻、和、安,都是針對不同的病症,調整身體的氣機。例如針對虛寒體質,就用溫熱的方式來驅散寒氣;針對氣機升降失調,就用升降的方式來調整氣血運行。此外,還需要辨證論治,對於正氣虛弱的,就用補益的方法來扶正;對於邪氣入侵的,就用驅邪的方法來反制。總之,保持身心清淨安寧,各個器官功能正常運作,就能根除病患。這些都是調氣的重大法則。
除此之外,還有像是按摩、導引、針灸、熨洗等,可以通過疏通經絡來調整氣血運行。另外,情緒也能影響氣機,喜悅可以克制憂愁,悲傷可以克制憤怒,憤怒可以克制思考,思考可以克制恐懼,恐懼可以克制喜悅,通過調整情緒,也能調節氣機。同時,飲食也十分重要,五穀、五果、五菜、五畜可以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此外,春夏季節要養護陽氣,秋冬季節要養護陰氣,避免風寒,注意飲食,規律作息,調和喜怒哀樂,這些都能促進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最終,人體的精氣和陰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可以互相轉化,這也是維持生命運行的根本法則。
或以塞之而實以通之,或以啟之而實以封之,或人見其有而我見其無,或病若在此反以治彼。惟智者能見事之未然,惟仁人能惜人之固有。若此者,何莫非調之之謂。人能知此,豈惟卻病。而凡內而身心,外而庶政,皆可因之而無弗調矣。甚矣,調之為義,其道圓矣!其用廣矣!有神有據,無方無隅,有不可以言宣者,言難盡意也。有不可跡拘者,跡難求全也。
故余於本門,但援經悉理,不敢執方。蓋亦恐一曲之談,有不可應無窮之變也。倘有所須,則各門具列論治,所當互證酌宜,而無負調和之手,斯於斯道可無愧矣。
白話文:
有時用堵塞的方法來達到通暢,有時用開啟的方式來達到封閉,有時人們看到存在,我卻看到不存在,有時疾病看似在這裡,卻要治療別處。只有聰明的人能預見事情的發生,只有仁慈的人能珍惜他人的本性。像這樣的方法,不都是調和之道嗎?人能明白這些,豈止能避免疾病,無論是內心的身心,還是外在的政事,都能運用這些道理,無所不調和。調和之道,其義深遠,其道圓融,其用廣泛。它有神妙的根據,卻無固定的方法和邊界。有些東西無法用言語表達,因為語言難以窮盡其意。有些東西無法用跡象拘泥,因為跡象難以全面涵蓋。
所以我在醫學方面,只根據經書理解道理,不敢執著於方劑。因為我也害怕一種療法,無法應對無窮的變化。如果需要,就應該參考各家醫學門派的論述,互相印證,權衡取捨,這樣才不辜負調和之術,才能在醫學道路上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