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6)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6)
1. 治氣(十五)
《五常政大論》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上古天真論》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病安從來。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玉機真藏論》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疏五過論》曰: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治病之道,氣內為寶,循求其理,求之不得,過在表裡。
《六元正紀大論》曰: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間氣同其主無犯。異其主則小犯之,是謂四畏。必謹察之。故曰:無失天信,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治。
《至真要大論》帝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帝曰:不治王氣而然者,何也?曰: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補上治上制以緩,補下治下制以急。急則氣味厚,緩則氣味薄。適其至所,此之謂也。
《根結篇》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
《刺法論》帝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干。(以上俱經旨)
白話文:
治氣(十五)
《五常政大論》說:一定要先了解當年的氣候變化,不要違背自然和諧的規律,不要在氣盛的時候再加強,也不要在虛弱的時候再損耗,這樣做會導致人早夭;不要引入邪氣,也不要失去正氣,這樣才能延長壽命。
《上古天真論》說:上古時代聖人教導百姓,都說虛邪賊風要及時躲避,保持內心安靜無為,真氣自然就會跟隨,疾病又怎麼會產生呢?上古時代有稱為真人的人,他們能掌握天地運行的規律,把握陰陽的變化,呼吸精純的氣,獨立守護精神,身體的肌肉像一個整體一樣。
《玉機真藏論》說:凡是治療疾病,要觀察病人的形體、氣色、光澤,脈搏的強弱,病情的久新,然後再進行治療。不要錯過治療時機。形體和氣色相協調,就表示可以治療;氣色浮於表面,表示容易痊癒;脈象隨著四季變化而相應,表示可以治療;脈象微弱而又滑利,說明胃氣尚存,屬於容易治療的類型,應該根據時機採取治療。形體和氣色不協調,表示難以治療;氣色枯槁沒有光澤,表示難以痊癒;脈象強硬有力,表示病情加重;脈象與四季變化相反,表示無法治療。必須仔細觀察這四種難治的情況,然後明確告知病人。
《疏五過論》說:凡是要診斷疾病的人,必須詢問他的飲食起居習慣,是否曾經有過度的享樂和痛苦,或者先樂後苦,這些都會損傷精氣,精氣枯竭,形體就會衰敗。……治療疾病的原則,體內的氣是最重要的,要遵循這個道理來尋找病因,如果找不到,問題可能出在身體的表面或內部。
《六元正紀大論》說:如果主氣是熱,用藥時就要用熱性藥,但不要過分。如果主氣是寒,用藥時就要用寒性藥,但不要過分。如果主氣是涼,用藥時就要用涼性藥,但不要過分。如果主氣是溫,用藥時就要用溫性藥,但不要過分。客氣和主氣相同,不要犯錯。客氣和主氣不同,可以稍微犯一點錯,這稱為四畏。一定要謹慎觀察。所以說:不要違背自然規律,不要逆著氣候的適宜性,不要助長邪氣的盛勢,也不要贊助邪氣的恢復,這樣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至真要大論》黃帝問道:服用寒性藥反而發熱,服用熱性藥反而發冷,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治療了主導的氣,所以才會出現反作用。黃帝問:如果不治療主導的氣,也會這樣嗎?岐伯回答說:不治療五味所屬的臟腑也會這樣。五味進入胃後,各自歸屬它們所喜歡攻擊的臟腑。酸味先入肝,苦味先入心,甘味先入脾,辛味先入肺,鹹味先入腎。時間久了就會增強其臟腑之氣,這是物質轉化的自然規律;如果氣增強太久,就會導致早夭。
要仔細觀察病機,不要錯失氣機的適宜性,這就是治療的原則。補養上部的病,治療時要用緩和的方法;補養下部的病,治療時要用急迫的方法。急迫的治療要用藥性濃厚的藥物,緩和的治療要用藥性平和的藥物。要讓藥力達到病變的部位,這就是治療的原則。
《根結篇》說:形氣不足,病邪之氣有餘,這是邪氣戰勝正氣,要趕快瀉去邪氣。形氣有餘,病邪之氣不足,要趕快補養正氣。形氣不足,病邪之氣也不足,這是陰陽之氣都虛弱了,不能用針刺治療,針刺會使虛弱更加嚴重,虛弱嚴重就會導致陰陽之氣都耗竭,血氣也耗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萎,老人就會死亡,年輕人也會難以恢復。形氣有餘,病邪之氣也有餘,這是陰陽之氣都有餘,要趕快瀉去邪氣,同時調養虛實。所以說有餘的要瀉,不足的要補,這就是治療的原則。
《刺法論》黃帝問道:如果發生五種瘟疫,都會互相傳染,怎樣才能不被傳染呢?岐伯回答說:不被傳染的人,是因為體內正氣充足,邪氣不能侵犯,避開有毒的氣體,使身體的精氣從天竅自然而來,又自然流去,精氣從腦部流出,邪氣就不能侵犯。(以上都是經典的要旨)
2. 總論氣理(十六)
夫人之有生,無非受天地之氣化耳。及其成形,雖有五行五志,五臟六腑之辨,而總惟血氣為之用。然血無氣不行。血非氣不化,故經曰:血者,神氣也。然則血之與氣,誠異名而同類,而實惟氣為之主。是以天地間陰陽變遷,運數治亂,凡神神奇奇,作於杳冥莫測之鄉者,無非氣化之所為。
使能知此而氣得其正,則何用弗臧。一有違和,而氣失其正,則何往弗否?故帝曰:百病生於氣也。又近見應震王氏曰: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處。旨哉斯言!是實治身治病第一大綱,而後學鮮有知者。且軒岐言氣,既已靡遺,奈何久未發明,終將冥諱。
故余摭其精微,類述一十五條,詳列如前。俾後學得明造化之大源,則因理觸機,而拯濟無窮,斯見軒岐贊育之恩,與地同矣。時崇禎丙子,後學介賓謹識。
白話文:
人之所以能活著,無非是承受天地之氣的變化。等到身體成形,雖然有五行、五志、五臟六腑的區別,但總體來說都是靠血氣在運作。然而,血沒有氣就無法運行,血不是靠氣就無法生成變化,所以經典上說:「血就是神氣。」這樣看來,血和氣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上是同一類,而且實際上是以氣為主導。因此,天地間陰陽變化、運數盛衰,凡是那些神妙莫測、在幽暗深遠處發生的奇異現象,無一不是氣化所產生的作用。
如果能了解這個道理,使氣保持正常,那麼還有什麼不能美好的呢?一旦有違和,氣失去了正常狀態,那麼還有什麼不會壞呢?所以黃帝說:「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氣而產生的。」最近看到應震王先生說:「行醫不了解氣,治病又從哪裡找依據呢?真是可笑那些醫界中人,還沒達到真正了解氣的境界。」這話說得太好了!這實在是養生治病的第一大綱,然而後來的學者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道理。而且黃帝和岐伯他們關於氣的論述,已經非常完備了,但為什麼長期以來都沒有被闡明,終究還是隱晦不明呢?
所以我擷取了這些精微的道理,分類總結為十五條,詳細列舉在前面。希望後來的學者能夠明白造化的大源頭,就能夠根據道理觸發靈感,從而救治無數的病人,這樣就能夠體現出黃帝和岐伯贊助養育的大恩德,就像天地一樣廣大無邊了。時在崇禎丙子年,後學介賓謹識。
3. 論調氣(十七)
夫百病皆生於氣,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故其在外則有六氣之侵,在內則有九氣之亂。而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止一氣字足以盡之。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是為明哲不凡者,乃能獨見其處。
撮而調之,調得其妙,則猶之解結也,猶之雪汙也。汙去結解,而活人於舉指之間,誠非難也。然而人多難能者,在不知氣之理,並不知調之法。即自河間相傳以來,咸謂木香檳榔可以調氣,陋亦甚矣。夫所謂調者,調其不調之謂也。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如邪氣在表,散即調也;邪氣在裡,行即調也;實邪壅滯,瀉即調也;虛羸困憊,補即調也。
由是類推,則凡寒之、熱之,溫之、清之,升之、降之,抑之、舉之,發之、達之,劫之、奪之,堅之,削之,泄之、利之,潤之、燥之,收之、澀之,緩之、峻之,和之、安之。正者,正之。假者,反之。必清必靜,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是皆調氣之大法也。
此外有如按摩導引、針灸熨洗,可以調經絡之氣。又如喜能勝憂,悲能勝怒,怒能勝思,思能勝恐,恐能勝喜,可以調情志之氣。又如五穀、五果、五菜、五畜可以調化育之氣。又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避風寒,節飲食,慎起居,和喜怒,可以調衛生之氣。及其至也,則精氣有互根之用,陰陽有顛倒之施。
或以塞之而實以通之,或以啟之而實以封之,或人見其有而我見其無,或病若在此反以治彼。惟智者能見事之未然,惟仁人能惜人之固有。若此者,何莫非調之之謂。人能知此,豈惟卻病。而凡內而身心,外而庶政,皆可因之而無弗調矣。甚矣,調之為義,其道圓矣!其用廣矣!有神有據,無方無隅,有不可以言宣者,言難盡意也。有不可跡拘者,跡難求全也。
故余於本門,但援經悉理,不敢執方。蓋亦恐一曲之談,有不可應無窮之變也。倘有所須,則各門具列論治,所當互證酌宜,而無負調和之手,斯於斯道可無愧矣。
白話文:
各種疾病都源於氣的失調,因為氣的作用無所不在,一旦失調,就會導致各種疾病。所以,氣在體外會受到六種外邪的侵擾,在體內則會產生九種氣機紊亂。而疾病的表現,有虛有實、有寒有熱,變化多端,難以名狀。如果要追溯疾病的根本,一個「氣」字就足以概括。凡是氣機失調的地方,就是疾病的根源。只有聰明不凡的人,才能獨自發現這個關鍵點。
只要抓住這個關鍵點,然後加以調理,如果調得巧妙,就能像解開繩結一樣,像洗去污垢一樣。當污垢去除、繩結解開,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救活人,這其實不難。然而,大多數人做不到,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氣的道理,也不知道調理的方法。從河間學派流傳下來的說法,認為木香檳榔可以調理氣機,這種觀點太過於狹隘了。所謂的「調」,就是調理那些失調的氣。凡是氣機不正,都必須依賴調理。比如邪氣在體表,用發散的方法就是調理;邪氣在體內,用疏通的方法就是調理;實邪壅塞,用瀉下的方法就是調理;虛弱疲憊,用補益的方法就是調理。
由此類推,凡是寒性的病,用溫熱的方法調理;熱性的病,用寒涼的方法調理;溫性的病,用清涼的方法調理;需要升提的,用升提的方法調理;需要下降的,用下降的方法調理;需要抑制的,用抑制的方法調理;需要舉托的,用舉托的方法調理;需要發散的,用發散的方法調理;需要通達的,用通達的方法調理;需要攻逐的,用攻逐的方法調理;需要奪取的,用奪取的方法調理;需要堅固的,用堅固的方法調理;需要削減的,用削減的方法調理;需要泄的,用泄的方法調理;需要利的,用利的方法調理;需要潤的,用潤的方法調理;需要燥的,用燥的方法調理;需要收斂的,用收斂的方法調理;需要澀的,用澀的方法調理;需要緩和的,用緩和的方法調理;需要峻烈的,用峻烈的方法調理;需要調和的,用調和的方法調理;需要安定的,用安定的方法調理。對於正氣不足的,要扶正;對於邪氣過盛的,要反向調節。必須保持清靜,讓氣機各自安定,這樣才能治癒各種疾病。這些都是調理氣機的重要法則。
此外,還有像按摩導引、針灸熨洗等方法,可以調理經絡之氣。又如喜能克服憂,悲能克服怒,怒能克服思,思能克服恐,恐能克服喜,這些可以調理情志之氣。又如五穀、五果、五菜、五畜,可以調理化育之氣。還有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避開風寒,節制飲食,注意作息,平和情緒,這些可以調理養生之氣。當調理達到極致時,精氣之間會有相互依存的作用,陰陽之間會有顛倒應用的變化。
有時需要用阻塞的方法來達到通暢的目的,有時需要用啟開的方法來達到封閉的目的。有時別人看到的是有,而我看到的卻是無;有時疾病好像在這裡,卻要從別處治療。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預見事情的發展,只有仁慈的人才會珍惜人的固有生命力。像這樣,又有哪一樣不是調理呢?如果人們能夠理解這些,那就不僅僅是治療疾病了。凡是內在的身心,外在的政事,都可以藉由調理而達到和諧。調理的意義實在太重大了,它所包含的道理是圓滿的,它的應用範圍是廣泛的。它有神奇的效果,有事實的依據,沒有固定的模式,也無處不在。有些道理是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的,因為語言難以完全表達它的含義。有些原則是不能被固定的方法所限制的,因為方法難以窮盡所有的變化。
因此,我在本門學派中,只是引用經典的道理,不敢固執於固定的方劑。因為我害怕片面的說法,無法應對無窮無盡的變化。如果需要治療,各門學派都有詳細的論述,應該互相參證,酌情選擇合適的方法,這樣才能不辜負調理的意義,也才能對得起醫者這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