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4)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4)
1. 形氣(七)
《陰陽清濁篇》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帝曰:夫陰清而陽濁,濁者有清,清者有濁,別之奈何?岐伯曰:氣之大別,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走於胃。胃之清氣,上出於口;肺之濁氣,下注於經,內積於海。
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
《決氣篇》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衛氣失常篇》曰:人有肥、有膏、有肉。膏者多氣,多氣者熱,熱者耐寒。肉者多血則充形,充形則平。脂者其血清,氣滑少,故不能大。此別於眾人者也。
《壽夭剛柔篇》曰:形與氣相任則壽,不相任則夭。(詳生死門)
2. 血氣(八)
《營衛生會篇》: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詳血證門)
《五音五味篇》曰: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衝任之脈,不榮口唇,故須不生焉。是故聖人視其顏色,黃赤者,多熱氣。青白者,少熱氣。黑色者,多血少氣。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陽明,常多血多氣。厥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少氣。此天數之常也。
《八正神明論》曰:故養神者,必知形之肥瘦,營衛血氣之盛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
3. 營衛氣(九)
《本藏篇》曰: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闔者也。
《營衛生會篇》帝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衛氣行篇》曰: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是以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
《痹論》曰:營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臟,絡六腑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剽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盲膜,散於胸腹。
《禁服篇》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逆調論》曰: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
《生氣通天論》曰:營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4. 穀氣(十)
《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邪客篇》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詳脾胃門)
《經脈篇》曰: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玉版篇》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詳脾胃門)
《五味篇》曰: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平人絕谷篇》曰:神者,水穀之精氣也。(詳死生門)
《終始篇》曰: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
《平人氣象論》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詳飲食門)
《病能論》曰:食人於陰,長氣於陽。
《陰陽清濁篇》帝曰:願聞人氣之清濁。岐伯曰:受谷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
5. 氣味(十一)
《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詳脾胃門)
《陰陽應象大論》曰: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化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
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
《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詳脾胃門)
《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氣骨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宣明五氣篇》曰: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詳飲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