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十六天集·雜證謨

2. 諸氣

3. 經義

4. 天地氣(一)

《本神篇》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詳二十九卷,遺精門)

《天元紀大論》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生氣通天論》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於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勿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四氣調神論》曰:天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槁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惟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天地之氣,盈虛如何?岐伯曰:天氣不足,地氣隨之。地氣不足,天氣從之。運居其中而常先也。故上勝則天氣降而下,下勝則地氣遷而上,多少而差其分。微者,小差;甚者,大差。甚則位易氣交易,則大變生而病作矣。

《五常政大論》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故其何也?岐伯曰: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大小之異也。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大小之異耳。

《五運行大論》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憑乎?曰:大氣舉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故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在中,火遊行其間,寒暑六入,故令虛而化生也。

《方盛衰論》曰: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陰陽並交者,陽氣先至,陰氣後至,是以聖人持診之道,先後陰陽而持之。

《太陰陽明論》曰: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白話文:

天地之氣(一)

《本神篇》說:天賦予我們的本質是「德」,地賦予我們的是「氣」,德的運行和氣的充盈不足,才有了生命的產生。(詳細內容在第二十九卷的遺精門)

《天元紀大論》說:在天上是「氣」,在地上則形成「形體」,形體與氣互相感應,就能化生出萬物。

《生氣通天論》黃帝問:自古以來能與天相通,是生命根本的要素,這個根本源於陰陽。在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人體的氣通過九州、九竅、五臟和十二節等部位,與天上的氣相通。生命有五種,氣有三種,如果常常違反這些原則,邪氣就會傷害人,這關乎壽命的長短。清淨的天氣,能使人意志安定,順應天氣變化,陽氣就會穩固,即使有外邪,也不能傷害人,這是因為順應了時序。所以,聖人能傳遞精神,吸收天氣的精華,從而達到神明的境界。如果失去這些原則,就會導致體內九竅閉塞,體外肌肉壅滯,衛氣渙散,這就叫做自我傷害,是氣的損耗。

《陰陽應象大論》說:清輕的陽氣是天,渾濁的陰氣是地;地氣上升形成雲,天氣下降形成雨;雨來自地氣,雲來自天氣。所以,清陽之氣從上竅出來,濁陰之氣從下竅出來;清陽之氣發散於皮膚紋理,濁陰之氣運行於五臟;清陽之氣充實四肢,濁陰之氣歸於六腑。只有賢人能上應天道來養護頭部,下效地道來養護足部,中間遵循人事來養護五臟。天氣與肺相通,地氣與咽喉相通,風氣與肝相通,雷氣與心相通,穀氣與脾相通,雨氣與腎相通。

六經(經絡)像河流,腸胃像大海,九竅是水氣注入的地方。將天地比作陰陽,陽氣散發的汗,就像天地的雨水;陽氣運行,就像天地的疾風。暴躁的氣像雷,逆行的氣像陽。因此,治理身體如果不效法天地的規律,不遵循大地的法則,災禍就會降臨。

《四氣調神論》說:天氣是清淨光明的,它蕴藏的德性不會停止,所以不會下降。如果天氣陰暗,日月的光輝也會暗淡,邪氣就會乘虛而入,陽氣閉塞,地氣昏暗不明,雲霧不精純,那麼,天上應當降下的白露就不會出現。如果天地之氣不能相互交通,萬物的生命就無法得到滋養,得不到滋養就會使樹木枯死。惡氣不能發散,風雨不合時宜,白露不能降下,植物就會枯萎不繁榮。如果賊風屢屢來襲,暴雨頻頻發生,天地四時不能相互調和,與自然規律相悖,就會走向滅亡。只有聖人能遵循自然規律,所以身體沒有奇特的疾病,萬物也不會失去生機,生命力不會枯竭。

《六元正紀大論》黃帝問:天地之氣的盈虛變化是怎樣的?岐伯回答說:天氣不足,地氣就隨之不足;地氣不足,天氣也隨之不足。運氣居於其中,且常常先於天地之氣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上面的氣過於旺盛,天氣就會下降;如果下面的氣過於旺盛,地氣就會上升,氣的盛衰變化會產生細微的差別。輕微的變化,差異就小;嚴重的變化,差異就大。嚴重的變化會導致氣的地位互換,氣的交流,就會產生大的變故,疾病就會發生。

《五常政大論》黃帝問:西北方天氣不足,左邊寒冷而右邊涼爽;東南方地氣不足,右邊炎熱而左邊溫和,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這是陰陽之氣高低運行的規律和大小差異造成的。東南方屬於陽,陽氣的精微物質下降到下方,所以右邊炎熱而左邊溫和;西北方屬於陰,陰氣的精微物質奉養於上方,所以左邊寒冷而右邊涼爽。因此,地勢有高低,氣候有溫涼,地勢高的地方氣候寒冷,地勢低的地方氣候炎熱。

因此,適應寒冷涼爽之氣的,會感到脹滿;適應溫熱之氣的,會生瘡。用下降的方法可以消除脹滿,用發汗的方法可以消除瘡瘍,這就是皮膚紋理開合的常理,以及陰陽氣大小的差異。

《五運行大論》黃帝問:大地處於下方嗎?岐伯回答說:大地在人的下方,處於太空之中。黃帝問:依靠什麼來支撐呢?岐伯說:靠大氣來托舉。燥氣使大地乾燥,暑氣使大地蒸騰,風氣使大地運動,濕氣使大地潤澤,寒氣使大地堅實,火氣使大地溫暖。所以風寒之氣在下,燥熱之氣在上,濕氣在中間,火氣在其中遊走,寒暑六種氣候變化,才形成了空虛又化生萬物的狀態。

《方盛衰論》說:陰氣虛到極點,天氣就會斷絕;陽氣盛到極點,地氣就會不足。陰陽交合,是修道之人所要遵循的法則。陰陽交合是指陽氣先到,陰氣後到,所以聖人診斷疾病時,要根據陰陽先後到來的順序來把握病情。

《太陰陽明論》說:喉嚨主導天氣的運行,咽喉主導地氣的運行。

5. 陰陽氣(二)

《至真要大論》帝曰:願聞陰陽之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陽明,何謂也?曰:兩陽合明也。帝曰:厥陰何也?曰:兩陰交盡也,氣之相守司也,如權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陰陽之氣,清靜則生化治,動則苛疾起,此之謂也。

《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陰陽應象大論》曰: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

《太陰陽明論》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詳脾胃門)

《終始篇》曰:陰者,主臟,陽者,主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臟。

《痹論》岐伯曰: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陰陽別論》曰:剛與剛,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淖則剛柔不和,經氣乃絕。

《寒熱病篇》曰:足太陽入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䐜目,陰氣盛則瞑目。

《口問篇》曰: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

《大惑論》曰:夫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

《方盛衰論》曰:雷公請問,氣之多少,何者為逆?何者為從?帝曰:陽從左,陰從右,老從上,少從下。

白話文:

陰陽之氣(二)

《至真要大論》

黃帝問:我想了解陰陽的第三種含義,是什麼呢?岐伯回答說:氣的多少不同,作用也不同。黃帝問:什麼是陽明呢?岐伯回答說:是兩陽之氣結合而光明。黃帝問:什麼是厥陰呢?岐伯回答說:是兩陰之氣交合到盡頭。陰陽之氣互相維持,就像秤桿一樣不能失去平衡。陰陽之氣,清靜平和就能產生萬物,使身體正常運作;如果妄動,就會引起嚴重的疾病,這就是陰陽之氣的道理。

《生氣通天論》

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如果失去它應有的位置,就會減損壽命,無法顯現生命的光彩。所以天的運行應當像太陽一樣光明。因此,陽氣是向上發散的,是保護身體外表的。陽氣如果過度勞累就會散張,導致精氣耗盡,積累在夏天,使人出現昏厥,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像房屋倒塌一樣崩潰,像水流一樣無法停止。陽氣如果大怒,就會導致形體和氣血耗盡,血向上湧,使人出現昏厥。陽氣充盈就能滋養精神,柔和就能滋養筋骨。

如果陽氣的開闔功能失調,寒氣就會侵入,產生嚴重的脊柱彎曲。陰氣是收藏精氣並促使身體活動的;陽氣是保護身體外部使其穩固的。如果陰氣不能勝過陽氣,脈搏就會虛弱,流動加快,甚至會發狂。如果陽氣不能勝過陰氣,五臟的氣就會相互爭鬥,九竅不通暢。所以,聖人會調理陰陽,使筋脈協調,骨髓堅固,氣血順暢。這樣就能達到內外調和,邪氣無法侵犯,耳聰目明,精神恢復正常。如果陽氣過於強盛而不能收斂,陰氣就會耗盡。

陰氣平和,陽氣潛藏,精神就能安定。如果陰陽分離,精氣就會耗盡。

《陰陽應象大論》

陽氣化生為氣,陰氣形成物質。寒冷到極致會產生熱,熱到極致會產生寒。寒氣產生濁氣,熱氣產生清氣。清氣下降,就會產生腹瀉;濁氣上升,就會產生腹脹。旺盛的火氣會衰弱,微弱的火氣會強盛。旺盛的火氣會消耗氣,氣會滋養微弱的火氣。旺盛的火氣會散失氣,微弱的火氣會產生氣。陰氣過盛,陽氣就會生病;陽氣過盛,陰氣就會生病。陽氣過盛會產生熱,陰氣過盛會產生寒。嚴重的寒冷會產生熱,嚴重的熱會產生寒。

寒冷會損傷形體,熱會損傷氣。氣受傷會產生疼痛,形體受傷會產生腫脹。所以,先痛後腫是氣損傷形體;先腫後痛是形體損傷氣。人到四十歲,陰氣就減少一半,生活起居開始衰退。人到五十歲,身體變重,耳目也不再靈敏。人到六十歲,陰氣衰退,氣大衰弱,九竅不利,下部虛弱,上部充實,眼淚鼻涕都會流出來。所以說:了解陰陽的道理就會強壯,不了解就會衰老。

《太陰陽明論》

陽氣是天的氣,主導在外;陰氣是地的氣,主導在內。所以陽氣運行的道路是實的,陰氣運行的道路是虛的。陰氣從腳向上走到頭,再向下沿著手臂走到指尖;陽氣從手向上走到頭,再向下走到腳。所以說:陽氣生病是從上走到盡頭再向下走,陰氣生病是從下走到盡頭再向上走。(詳見脾胃部分)

《終始篇》

陰氣主導五臟,陽氣主導六腑。陽氣從四肢末端接受,陰氣從五臟接受。

《痹論》

岐伯說:陰氣平靜的時候,精神就會潛藏;如果躁動不安,就會消散。如果飲食過量,就會損傷腸胃。

《陰陽別論》

如果剛強的陽氣與剛強的陽氣相搏,陽氣就會消散,陰氣也會消亡。如果陰氣柔弱,陽氣剛強,就會導致陰陽不協調,經氣也會斷絕。

《寒熱病篇》

足太陽經的陽氣進入大腦就會分開。陰蹺脈和陽蹺脈,陰陽之氣相互交會。陽氣進入陰,陰氣進入陽,在眼角處交會。陽氣盛就會眼脹,陰氣盛就會閉眼。

《口問篇》

陽氣耗盡,陰氣盛,眼睛就會閉上;陰氣耗盡,陽氣盛,就會醒來。

《大惑論》

衛氣白天在陽分運行,夜晚在陰分運行。所以陽氣耗盡就會睡覺,陰氣耗盡就會醒來。

《方盛衰論》

雷公問:氣的多少,什麼是逆?什麼是順?黃帝說:陽氣從左邊運行,陰氣從右邊運行,年老的人氣從上而下,年輕的人氣從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