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五天集·雜證謨 (2)
卷之三十五天集·雜證謨 (2)
1. 寸白蟲(共三條)
此蟲長寸許,色白,其狀如蛆,母子相生,有獨行者,有個個相接不斷者,故能長至一二丈。治寸白蟲無如榧子煎,其效如神。
《本事方》云:用《良方》錫灰、蕪荑、檳榔者極佳,五更服則蟲盡下。以此為末,用石榴根煎汁送下三錢,或丸服亦可。
《庚志》云:趙子山,字景高,寓居邵武軍天王寺,苦寸白蟲為患。醫者咸云:是疾當止酒。然以素所耽嗜,欲罷不能。一夕醉於外舍,至夜半口乾舌燥,倉卒無湯飲,適見廊廡下有甕水,月色下照,瑩然可掬,即酌而飲之,甚甘如飴,連飲數酌,乃就寢。迨曉蟲出盈席,覺心腹頓寬,宿疾遂愈。一家皆驚異,驗其所飲,蓋寺僕日織草履浸紅藤根水也。
白話文:
這種蟲長約一寸,顏色潔白,外形像蛆,母蟲會生出幼蟲,有些蟲獨自行動,有些則連在一起,因此可以長到一兩丈長。治療寸白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榧子煎水喝,效果奇佳。
據《本事方》記載,用錫灰、蕪荑、檳榔製成藥粉,在五更時服用,可以徹底驅除蟲體。也可以將藥粉研末,用石榴根煎汁送服三錢,或者製成丸劑服用。
《庚志》中記載:趙子山,字景高,住在邵武軍天王寺,長期被寸白蟲困擾。醫生們都說這種病必須戒酒,但他實在太愛喝酒,難以割捨。有一天晚上,他在外舍喝醉了,半夜口渴難耐,卻找不到水喝。剛好看到廊檐下有一個水缸,月光照耀下,水缸裡的清水看起來非常清澈,他便舀了幾杯喝下,覺得甘甜無比,連喝了好幾杯,才去睡覺。第二天早上,蟲子爬滿了床鋪,他感覺肚子裡輕鬆了不少,多年的宿疾也痊癒了。全家人驚訝不已,仔細檢查他喝的水,原來是寺廟僕人用紅藤根水浸泡草鞋時留下的。
2. 小兒疳蟲(名曰疳䘌)
小兒疳䘌,亦由飲食過傷,致成疳積。身熱腹大,面黃,四肢無力,昏睡,鼻爛汁臭,齒齦生瘡,或下痢黑血。皆腹中有蟲故也。宜九味蘆薈丸、追蟲丸、四味肥兒丸、七味肥兒丸、蟾蜍丸之類主之。蟲去之後,仍當調補氣血。
白話文:
小孩疳積,也由於飲食過度傷害,導致積食而形成。症狀包括身體發熱、肚子膨脹、面容黃瘦、四肢無力、昏昏欲睡、鼻孔流出臭液、牙齦長瘡,或拉肚子排出黑色血便。這些都是因為肚子裡有蟲子的緣故。建議服用九味蘆薈丸、追蟲丸、四味肥兒丸、七味肥兒丸、蟾蜍丸等藥物來治療。蟲子驅除後,還要調補氣血,以恢復健康。
3. 應聲蟲(共二條)
《泊宅編》云:水州通判聽軍員毛景得奇疾,每語喉中必有物作聲相應。有道人教令誦本草藥名,至藍而默然。遂取藍搗汁飲之,少頃吐出肉塊長一寸余,人形悉具,自後無聲。
陳正敏《遁齋閒覽》載楊勔中年得異病,每發言應答,腹中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漸大。有道人見而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無聲,乃頓服之,遂愈。後正敏至長沙,遇一丐者亦有是疾,環而觀之者甚眾。因教服雷丸,丐者亦愈。
白話文:
古代醫書《泊宅編》記載,水州通判聽說軍官毛景患了怪病,每次說話喉嚨裡都會有東西發出聲音回應。一位道人教他念誦本草藥名,念到「藍」字時聲音突然消失。於是毛景取藍草搗汁喝下,不久便吐出一塊長約一寸的肉塊,人形俱全,之後就再也沒有聲音了。
陳正敏的《遁齋閒覽》中也記載了楊勔中年時患了一種奇怪的病,每次說話應答,肚子裡都會有小聲音回應,持續了好幾年,聲音越來越響。一位道人看到後驚呼,這是應聲蟲,如果久治不愈,會影響到妻子,應該念誦本草藥名,遇到蟲子不響的藥材,就服用它。楊勔依言照做,念到「雷丸」時,蟲子不再發聲,於是馬上服用雷丸,病就好了。後來陳正敏來到長沙,遇到一個乞丐也患有同樣的病,圍觀的人很多。他教乞丐服用雷丸,乞丐也治好了。
4. 九蟲
《千金要方》云:人腹中生蟲,大率有九,皆能食人臟腑。一曰伏蟲,長四分,群蟲之主也。二曰蛔蟲,長一尺,生髮多則貫心而殺人。三曰白蟲,長一寸,子孫相生,其母轉大,長至四五丈,亦能殺人。四曰內蟲,狀如爛杏,令人煩滿。五曰肺蟲,狀如蠶,令人咳嗽。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令人嘔吐胃逆喜噦。
七曰弱蟲,又名膈蟲,狀如瓜瓣,令人多唾。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令人腸鳴。九曰蟯蟲,致細微,形如菜蟲,居廣腸之間,多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痍,即生諸癰疽、癬瘻、瘑疥、齲蟲,無所不為,其害匪細。凡此諸蟲,大則依附臟腑之間,小則侵蝕肌膚之內。若元氣尚實,未為大害,稍有虛損,遂肆其毒,甚至如勞瘵殺人,及傳屍疰怪,或應聲溪鼠之類。而非理之可測者多矣。
業醫者,不可不究其所致之本,及治之之法也。
白話文:
《千金要方》記載,人肚子裡生蟲,常見的有九種,都能傷害人的內臟。第一種叫做伏蟲,長四分,是所有蟲子的首領。第二種叫做蛔蟲,長一尺,生長太多就會穿透心臟致人死亡。第三種叫做白蟲,長一寸,會繁衍後代,母蟲會越長越大,長到四五丈也能殺人。第四種叫做內蟲,形狀像爛杏,讓人感到肚子飽脹不舒服。第五種叫做肺蟲,形狀像蠶,讓人咳嗽。第六種叫做胃蟲,形狀像蝦蟆,讓人嘔吐、胃逆流、愛打嗝。第七種叫做弱蟲,又叫膈蟲,形狀像瓜瓣,讓人流口水。第八種叫做赤蟲,形狀像生肉,讓人腸鳴。第九種叫做蟯蟲,很細小,形狀像菜蟲,住在直腸附近,多則會長痔瘡,嚴重則會長癩瘡。這些蟲子還會引起癰疽、癬瘻、瘑疥、齲蟲等等各種疾病,危害極大。
這些蟲子,大的會附着在內臟之間,小的會侵蝕皮膚內部。如果人體元氣充足,蟲子就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但如果稍微虛弱,蟲子就會肆虐,甚至像勞瘵一樣致命,還會傳染屍疰怪病,或者出現應聲溪鼠之類的怪事,這些都是無法用常理解釋的。
所以,醫生們必須要深入研究這些蟲子的成因和治療方法。
5. 狐惑(共二條)
仲景曰: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起臥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蝕於上部則聲啞,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熏之。愚按:此仲景云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則可見本非傷寒也。而後世即以狐惑為傷寒者,豈非誤乎!
《千金要方》曰:凡得傷寒及天行熱病,腹中有熱。又食少,腸胃空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及下部。若齒齦無色,舌上盡白,甚者唇里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喜眠,當數看其上唇內有瘡唾血,唇內如粟瘡者,心內懊憹痛悶,此蟲在上蝕其五臟;下唇內生瘡者,其人喜眠,此蟲在下,蝕其下部。人不能知,可服此蝕蟲藥,不爾,䘌蟲殺人。
白話文:
張仲景說,狐惑病的症狀像傷寒,患者沉默寡言,昏昏欲睡,卻無法閉眼,起臥不安,喉嚨有灼痛感稱為惑,陰部有灼痛感稱為狐,不願意進食,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反胃,臉色時紅時白時黑。如果灼痛感在喉嚨,則聲音嘶啞,用甘草瀉心湯治療。如果灼痛感在陰部,則咽喉乾燥,用苦參湯洗滌。如果灼痛感在肛門,則用雄黃熏蒸。我認為,仲景所說的狐惑病,症狀雖然類似傷寒,但本質上與傷寒不同。後世將狐惑病歸為傷寒,難道不是錯誤嗎?
《千金要方》記載,凡是得了傷寒或天行熱病的人,腹部都會有熱,而且食慾不振,腸胃空虛,導致寄生蟲在體內滋生,啃噬五臟和下部。如果牙齦沒有顏色,舌苔全白,嚴重者唇內還有潰瘍,四肢沉重,昏昏欲睡,要仔細觀察上唇內是否有潰瘍並吐血,唇內是否有像小米粒一樣的瘡,心中煩躁、疼痛、悶脹,這是寄生蟲在上面啃噬五臟;下唇內長潰瘍,患者昏昏欲睡,這是寄生蟲在下面,啃噬下部。人體無法察覺,應服用驅蟲藥,否則,蟲子會害死人。
又曰:凡患濕䘌者,多是熱病後,或久瀉不止,或有客熱結在腹中,或易水土,溫涼氣著,多生此病。亦有干䘌,不甚瀉痢,而下部瘡癢。不問乾溼,久則殺人。凡濕得冷則苦痢,單煮黃連及艾葉、苦參之屬,皆可用之。若病人齒齦無色,舌上白者,或喜眠煩憒,不知痛癢處,或下痢,急治下部。
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部為意,下部生蟲,蟲蝕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燒艾於竹筒熏之。
白話文:
又說:凡是患了濕瘡的人,大多是因為熱病之後,或者久瀉不止,或者有外來的熱邪結聚在腹中,或者水土不服,溫涼之氣侵襲,多半會生此病。也有乾瘡,不甚瀉痢,但下部會瘡癢。不論是乾瘡還是濕瘡,久病不治,都會致命。凡是濕瘡遇到冷氣,就會導致苦痢,單獨用黃連、艾葉、苦參等藥物煎煮,都可以使用。若病人牙齦無色,舌苔發白,或者嗜睡煩躁,不知痛癢,或者下痢,要緊急治療下部。
不懂此病的人,只知道攻治上部,不重視下部,結果下部生蟲,蟲子蝕爛肛門,肛門潰爛露出五臟,就會死亡。可以用艾草放在竹筒裡燃燒熏之。
6. 諸蟲方
一、傳屍勞瘵未甚者,宜早用神授散。(因二五五)
一、䘌蟲內蝕,下部生瘡,宜雄黃兌散主之。(因二五七)
一、大孔蟲癢方。(因二五八)
一、銀硃煙,用治膚腠諸蟲,無不神妙。(新因五三)
白話文:
一、對於傳屍勞瘵初期的患者,應當及早使用神授散進行治療。(根據第二五五條)
一、若發生蟲子在體內侵害,導致下部長出瘡,應當使用雄黃兌散來主導治療。(根據第二五七條)
一、針對大孔蟲所引起的瘙癢,有專門的方劑可以使用。(根據第二五八條)
一、銀硃煙可以用於治療皮膚和腠理中的各種蟲子,效果非常神奇。(根據新因五三條)
7. 諸蟲論列方
掃蟲煎(新和十四),獵蟲丸(新攻五),蕪荑散(和三一九),追蟲丸(攻九七),化蟲散(攻九八),五君子煎(新熱六),百順丸(新攻六),苦楝湯(攻四七),榧子煎(和三二一),甘草瀉心湯(寒二八),溫臟丸(新熱二四),蟾蜍丸(小一二三),四味肥兒丸(小百十一),理中湯(熱一),理陰煎(新熱三),七味肥兒丸(小百十三),溫胃飲(新熱五),歸脾湯(補三二),九味蘆薈丸(小百十五),萬應丸(攻九九),遇仙丹(攻五一),木香檳榔丸(攻四九)
白話文:
掃蟲煎、獵蟲丸、蕪荑散、追蟲丸、化蟲散、五君子煎、百順丸、苦楝湯、榧子煎、甘草瀉心湯、溫臟丸、蟾蜍丸、四味肥兒丸、理中湯、理陰煎、七味肥兒丸、溫胃飲、歸脾湯、九味蘆薈丸、萬應丸、遇仙丹、木香檳榔丸等都是古代中醫常用的方劑,涵蓋了驅蟲、溫補、清熱、解毒等多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