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2)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2)
1. 述古(共四條)
七傷者:一曰大飽傷脾,脾傷善噫,欲臥,面黃。二曰大怒逆氣傷肝,肝傷少氣,目暗。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飲傷肺,肺傷少氣,咳嗽,鼻鳴。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心傷苦驚,喜忘喜怒。六曰風雨寒暑傷形,形傷髮膚枯夭。
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志傷恍惚不樂。又曰: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痿,三曰裡急,四曰精寒,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舉。
王節齋曰:人若色欲過度,傷損精血,必生陰虛火動之病。睡中盜汗,午後發熱,咯咯咳嗽,倦怠無力,飲食少進,甚則痰涎帶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熱脈沉數,肌肉消瘦,此名勞瘵,最為難治,輕者用藥數十服,重者期以歲年。然必須病人惜命,堅心定志,絕房室,息妄想,戒惱怒,節飲食,以自培其根,此謂內外交治,庶可保全。
薛立齋曰:勞瘵之證,大抵屬足三陰虧損,虛熱無火之證,故晝發夜止,夜發晝止,不時而作。當用六味地黃丸為主,以補中益氣湯調補脾胃。若脾胃先損者,當以補中益氣湯為主,以六味地黃溫存肝腎,多有得生者。若誤用黃柏、知母之類,則復傷脾胃,飲食日少,諸臟愈虛,元氣下陷,腹痞作瀉,則不可救矣。
夫衄血吐血之類,因虛火妄動,血隨火而泛行,或陽氣虛,不能攝血歸經而妄行,其脈弦洪,乃無根之火浮於外也。大抵此證多因火土太旺,金水衰涸之際,不行保養,及三冬火氣潛藏,不遠幃幕,戕賊真元,故至春末夏初,患頭疼腳軟,食少體熱,而為注夏之病。或少有老態,不耐寒暑,不勝勞役,四時迭病,此因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精血未滿而早為斫喪,故其見證難以名狀。若左尺脈虛弱或細數,是左腎之真陰不足也,用六味丸。
右尺脈遲軟,或沉細而數欲絕,是命門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於兩尺微弱,是陰陽俱虛也,用十補丸。此皆滋其化源也,仍須參前後發熱、咳嗽諸證治之。
白話文:
述古(共四條)
七種傷身的情況:
- 暴飲暴食傷了脾胃,脾胃受損就會經常打嗝,想睡覺,臉色發黃。
- 大怒導致氣往上衝傷了肝,肝受損就會氣短,眼睛昏暗。
- 用力舉重物、久坐潮濕的地方會傷腎,腎受損就會精少,腰背疼痛,手腳冰冷。
- 身體受寒又喝冷飲會傷肺,肺受損就會氣短,咳嗽,鼻塞。
- 憂愁思慮過多會傷心,心受損就會經常感到驚恐,健忘,情緒起伏大。
- 風雨寒暑侵襲身體會傷形體,形體受損就會導致頭髮皮膚枯槁衰敗。
- 過度恐懼、不懂節制會傷及意志,意志受損就會精神恍惚,不快樂。
另外還有七種傷身的情況:
- 陰寒:指寒邪侵入體內。
- 陰痿:指男性生殖器萎縮,勃起功能障礙。
- 裡急:指腹部絞痛,想大便卻無法順利排出。
- 精寒:指精液寒冷。
- 精少:指精液量少。
- 陰下濕:指陰部潮濕。
- 小便苦數:指小便頻繁且感到苦澀,臨事不舉,性功能障礙。
王節齋說:
如果人縱慾過度,損傷精血,必定會產生陰虛火旺的病症。表現為睡覺時盜汗,午後發熱,咳嗽有痰,身體疲倦無力,食慾不振,嚴重時會痰中帶血,或咳血、吐血、流鼻血,身體發熱但脈象沉細而快,肌肉消瘦。這種病叫做勞瘵,非常難治。輕微的需要吃幾十副藥,嚴重的則要用數年時間治療。但病人必須愛惜生命,下定決心,戒除房事,停止胡思亂想,戒除惱怒,飲食有節制,來培養身體的根本。這樣內外兼顧治療,才能保全性命。
薛立齋說:
勞瘵這種病,大多屬於足三陰經的虧損,表現為虛熱但不是真的有火的證狀,所以白天發病晚上停止,或者晚上發病白天停止,發病時間不固定。應當以六味地黃丸為主,配合補中益氣湯來調理脾胃。如果脾胃先受損,則應以補中益氣湯為主,用六味地黃丸來溫養肝腎,這樣很多人都能夠痊癒。如果誤用黃柏、知母之類的清熱藥,反而會損傷脾胃,導致食慾越來越差,各臟腑更加虛弱,元氣下陷,肚子脹滿並拉肚子,那就無法救治了。
關於流鼻血、吐血等症狀:
這些都是因為虛火妄動,血隨著火而亂跑,或者是因為陽氣虛弱,無法將血收回經脈,導致血亂行。這種情況的脈象是弦而洪大,這是沒有根的虛火浮在外面。這種病大多是因為體內火氣太旺,腎水虧虛,卻不注意保養,加上冬天火氣潛藏時,不避開房事,消耗了真元,所以到了春天末夏天初,就會出現頭痛腳軟,食慾不佳,身體發熱等中暑症狀。有些人還會早衰,不耐寒暑,無法承受勞累,一年四季都容易生病。這都是因為氣血剛開始發育時就因勞心虧損,精血還沒補足就過度消耗,所以出現的症狀難以描述。如果左邊尺脈虛弱或者細而快,表示左腎的真陰不足,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右邊尺脈遲緩無力,或者沉細而快,甚至快要摸不到了,表示命門的相火不足,可以用八味丸治療。如果兩邊尺脈都微弱,表示陰陽兩虛,可以用十補丸治療。這些都是滋補精氣的方法,但仍需根據之前發熱、咳嗽等其他症狀來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