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 (5)

1. 通閉方法

凡治小水閉塞不通,危急之甚,諸藥不效者。速尋白菊花根搗爛,用生白酒沖和,取酒汁溫而飲之,神效。按此方或白花者一時難得,即不拘何色,但以家菊根代之,亦必無不效。一法治膀胱有溺,或因氣閉,或因結滯阻塞,不能通達,諸藥不效,危困將死者,用豬溲胞一個,穿一底竅,兩頭俱用鵝翎筒穿透,以線扎定,並縛住下口根下出氣者一頭,乃將溲胞吹滿,縛住上竅,卻將鵝翎尖插入馬口,解去根下所縛,手捻其胞,使氣從尿管透入膀胱,氣透則塞開,塞開則小水自出,大妙法也。

一、通塞法:凡敗精幹血,或溺孔結垢,阻塞水道,小便脹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臥,亦用鵝翎筒插入馬口,乃以水銀一二錢徐徐灌入,以手逐段輕輕導之,則諸塞皆通;路通而水自出,水出則水銀亦從而噴出,毫無傷礙,亦最妙法也。

白話文:

對於那些小便堵塞不通,病情危急到各種藥物都無法奏效的情況,可以迅速尋找「白菊花根」,將其搗碎,再加入生的「白酒」調和,喝下酒液的熱度,效果奇佳。根據這個方子,如果難以找到白色的菊花根,不必拘泥於顏色,使用家中菊花的根代替,同樣會有奇效。

有一種治療方法是針對膀胱蓄尿,可能因為氣閉或者結滯阻塞,導致尿液無法流通,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尿流受阻,若各種藥物都無效,病人的生命瀕臨死亡邊緣時,可以使用一個豬尿胞,打一個底部孔洞,兩頭各用鵝翎筒穿透,用線固定,將尿胞的一頭用線綁在下方排出氣體的地方,然後將尿胞吹滿,綁住頂部的孔洞,接著將鵝翎尖端插入馬口,解開下方綁著的線,用手扭動尿胞,讓氣體從尿管進入膀胱,氣體一進入,堵塞就會被打通,堵塞解除後,小便自然會流出,這是一種極為奇妙的治療方式。

另一種疏通方法是針對敗精、幹血或是尿孔結垢,阻塞尿道,造成小腹脹痛無法排尿的情況。讓病人平躺,使用鵝翎筒插入馬口,慢慢灌入「水銀」約二三錢,用手輕柔地導引,所有阻塞都會被打通;當道路暢通後,尿液自然流出,尿液流出時,水銀也會隨著噴出,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種方法也是極為奇妙的。

一、熏洗通便法:凡偶有氣閉,小水不通,脹急危困之極者,速用皂角、蔥頭、王不留行各數兩,煎湯一盆,令病者,坐浸其中,熏洗小腹下體。久之,熱氣內達,壅塞自開,便即通矣。若系婦人,亦可用蔥數莖塞陰戶中,外加熏洗,其通尤速。

白話文:

一、燻洗通便法:對於時常出現氣體阻塞、小便不通、腹部脹痛至極的狀況,應迅速使用皁角、蔥頭、王不留行(藥名)各幾兩,煎煮成一碗湯,讓病人坐於其中,對下腹部和體部進行燻洗。經過一段時間,熱氣會深入體內,使堵塞自行開通,便能順利排出。若是婦女,也可以使用幾根蔥塞入陰戶中,外部再進行燻洗,通暢的效果會更快。

2. 述古(共三條)

易老云:寒在胞中,遏塞不入,熱在下焦,填塞不便,須用感北方寒水之化,氣味俱陰之藥,以除其熱,泄其閉塞。

東垣治一人,病小便不利,目睛突出,腹脹如鼓,膝以上堅硬,皮膚欲裂,飲食不下,服甘淡滲利之藥皆不效。予曰:疾急矣,非精思不能處。思至半夜,曰:吾得之矣!經曰膀胱者,津液之腑,必氣化而能出焉。多服滲利之藥而痛益甚,是氣不化也。啟玄子云: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甘淡氣薄者皆陽藥,獨陽無陰,欲化得乎?遂以滋腎丸群陰之劑投之,再服愈。

丹溪曰:小便不通,有氣虛,有血虛,有實熱,有痰,有濕,有氣結下焦。血氣乾者,死。

白話文:

古人說,寒氣停留在體內,阻塞不通,熱氣在下焦,積聚難消,需要用帶有北方寒水特性的、氣味偏陰的藥物,才能去除熱氣,疏通阻塞。

一位醫生治療一位小便不通、眼球突出、腹部脹大如鼓、膝蓋以上硬邦邦、皮膚快要裂開、吃不下飯的病人,服用甘淡滲利藥物都無效。醫生苦思冥想,半夜才恍然大悟,想到經書上說膀胱是津液的器官,必須依靠氣化才能排泄。病人服用滲利藥物反而更痛,說明氣化功能失調。古代醫家說: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生長,沒有陰氣,陽氣就無法化生。

甘淡藥性偏於陽,單純的陽氣無法化生陰氣,於是醫生使用滋腎丸,這是一種偏陰的藥物,病人服用兩次後就痊癒了。

另一位醫家說,小便不通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氣虛、血虛、實熱、痰濕、氣結在下焦。如果血氣枯竭,就會危及生命。

3. 癃閉論列方

抽薪飲(新寒三),四苓散(和一八七),八正散(寒百十五),益元散(寒百十二),玉泉散(新寒十五),大分清飲(新寒五),化陰煎(新寒七),滋腎丸(寒一六三),二陳湯(和一),六味湯(補百二十),八味湯(補一二一),補中益氣湯(補三十),左歸飲(新補二),右歸飲(新補三),黃連解毒湯(寒一),六安煎(新和二),四物湯(補八),《金匱》腎氣湯(補一二四),綠豆飲(新寒十四),八味丸(補一二一)

白話文:

抽薪飲、四苓散、八正散、益元散、玉泉散、大分清飲、化陰煎、滋腎丸、二陳湯、六味湯、八味湯、補中益氣湯、左歸飲、右歸飲、黃連解毒湯、六安煎、四物湯、腎氣湯、綠豆飲、八味丸。

4. 論外備用方

地髓湯(和三四五,閉痛),疏鑿飲(和五三,水閉),人參固本丸(補百六,陰虛),五苓散(和一八二),蔥白湯(和三百五十,氣閉欲死),萬全木通湯(和三四九,利便),導赤散(寒一二二),七正散(寒百十六,火閉),導水茯苓湯(和六二,閉而腫),蔥熨法(因二九一),清肺飲子(寒四十,氣分熱),黃芩清肺飲(寒三八,氣熱),葵子湯(寒一二四,膀胱熱),赤茯苓湯(寒一二三,膀胱熱),《直指》黃芩湯(寒百七,心肺熱),豬苓湯(和一八八,傷寒下後小便不通),獨蒜通便方(因二八九),龍膽瀉肝湯(寒六三,肝火),十全大補湯(補二十),三味牛膝湯(寒一二六,莖痛閉),加味龍膽瀉肝湯(寒六四),加味逍遙散(補九三,虛熱),加味通心飲(寒三三,疝閉),《良方》龍膽瀉肝湯(寒六二),大連翹飲(寒七八,風熱),小便不通方(因二百九十)

白話文:

地髓湯用於閉痛,疏鑿飲用於水閉,人參固本丸用於陰虛,五苓散用於一般閉症,蔥白湯用於氣閉欲死,萬全木通湯用於利便,導赤散用於寒熱症,七正散用於火閉,導水茯苓湯用於閉而腫,蔥熨法用於相關症狀,清肺飲子用於氣分熱,黃芩清肺飲用於氣熱,葵子湯用於膀胱熱,赤茯苓湯用於膀胱熱,《直指》黃芩湯用於心肺熱,豬苓湯用於傷寒下後小便不通,獨蒜通便方用於相關症狀,龍膽瀉肝湯用於肝火,十全大補湯用於補益,三味牛膝湯用於莖痛閉,加味龍膽瀉肝湯用於相關症狀,加味逍遙散用於虛熱,加味通心飲用於疝閉,《良方》龍膽瀉肝湯用於相關症狀,大連翹飲用於風熱,小便不通方用於相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