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2)

1. 論虛損病源(共十一條)

一、七情傷腎,恐亦居多。蓋恐畏在心,腎則受之,故經曰:恐傷腎。又曰:恐則精卻。又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余嘗診一在官少年,因恐而致病,病稍愈而陽痿,及其病復,終不可療。又嘗見猝恐者,必陰縮或遺尿,是皆傷腎之徵也。然恐固傷腎,而怒亦傷腎。

經曰: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腰背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於季夏。是知盛怒不惟傷肝,而腎亦受其害也。

一、怒生於心,肝必應之,怒不知節,則勞傷在肝。經曰:怒傷肝。又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蓋肝為陰中之陽臟,故肝之為病,有在陰者,有在陽者。如火因怒動而逼血妄行,以致氣逆於上,而脹痛、喘急者,此傷其陰者也。又或氣以怒傷,而木鬱無伸,以致侵脾氣陷,而為嘔為脹,為泄為痛,為食飲不行者,此傷其陽者也。

然隨怒隨消者,未必致病,臟氣堅固者,未必致病,惟先天稟弱,而三陰易損者,使不知節,則東方之實,多致西方之敗也。然怒本傷肝,而悲哀亦最易傷肝。經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蓋怒盛傷肝,肝氣實也;悲哀傷肝,肝氣虛也。

但實不終實,而虛則終虛耳,虛而不顧,則必至勞損。而治當察其邪正也。

一、驚氣本以入心,而實通於肝膽。經曰:驚則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又曰:東方色青,入通於肝,其病發驚駭。此所以驚能動心,而尤能傷及肝膽。心為君主,固不可傷,而膽以中正之官,實少陽生氣所居,故十一臟陽剛之氣皆取決於膽,若或損之,則諸臟生氣,因皆消索致敗,其危立見。嘗見微驚致病者,惟養心安神,神復則病自卻。

若驚畏日積,或一時大驚損膽,或致膽汁泄而通身發黃,默默無言者,皆不可救。(膽黃證,論詳黃疸門)

一、色欲過度者,多成勞損。蓋人自有生以後,惟賴後天精氣以為立命之本,故精強神亦強,神強必多壽;精虛氣亦虛,氣虛必多夭。其有先天所稟原不甚厚者,但知自珍,而培以後天,則無不獲壽。設稟賦本薄,而且恣情縱欲,再伐後天,則必成虛損,此而傷生,咎將誰委?又有年將未冠,壬水方生,保養萌芽,正在此日,而無知孺子,遽搖女精。余見苞萼未成而蜉蝣旦暮者多矣,良可悲也。

此其責水在孺子,而在父師,使不先有明誨,俾知保生之道,則彼以童心,豈識利害?而徒臨期懇禱,號呼悲慼,將何濟於事哉。

一、勞倦不顧者,多成勞損。夫勞之於人,孰能免之,如奔走食力之夫,終日營營,而未聞其勞者,豈非勞乎?但勞有不同耳。蓋貧賤之勞,作息有度,無關榮辱,習以為常,何病之有?惟安閒柔脆之輩,而苦竭心力,斯為害矣。

白話文:

論虛損病源(共十一條)

一、七情之中,恐懼傷腎的情況也很多。因為恐懼存在於心中,腎臟會受到影響,所以醫書上說:「恐懼會傷害腎臟。」又說:「恐懼會使精氣流失。」還說:「恐懼而不解除,就會傷害精氣,精氣受損就會導致骨頭痠痛、萎軟無力,甚至精液不自主流出。」我曾經診治過一位年輕的官員,因為恐懼而生病,病情稍微好轉後就陽痿了,等到病情復發,就再也治不好了。我也曾經看過突然受到驚嚇的人,必定會出現陰莖萎縮或尿失禁,這些都是腎臟受損的徵兆。然而,恐懼固然會傷腎,發怒也會傷腎。

醫書上說:「腎氣過盛而過度發怒,就會傷害意志,意志受損就會健忘,忘記之前說過的話,腰背無法彎曲伸直,頭髮枯槁,臉色憔悴,會在夏天死亡。」由此可知,過度發怒不只傷肝,腎臟也會受到損害。

二、怒氣產生於心中,肝臟必然會受到影響,如果發怒不知節制,就會勞損肝臟。醫書上說:「發怒會傷肝。」又說:「發怒會使氣機逆亂,嚴重時會導致嘔血和腹瀉。」這是因為肝臟是陰中之陽的臟器,所以肝臟的疾病,有的屬於陰,有的屬於陽。例如,因為發怒而使肝火妄動,導致血流不正常,氣機逆亂而往上衝,出現脹痛、呼吸急促等症狀,這是傷了肝的陰。又或者,因為發怒而使肝氣鬱結無法伸展,導致侵犯脾胃,使得脾氣下陷,出現嘔吐、腹脹、腹瀉、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這是傷了肝的陽。

然而,發怒後很快就消氣的人,未必會生病,臟腑強健的人,也未必會生病,只有那些先天體質虛弱,容易受到三陰損害的人,如果不知節制,就會像東方肝木過於強盛而導致西方肺金衰敗一樣。然而,發怒本來傷肝,而悲哀也很容易傷肝。醫書上說:「肝臟因悲哀而受到影響,就會傷害魂魄,魂魄受損就會胡言亂語、精神恍惚,精神恍惚就會不正常,出現陰莖萎縮、筋脈攣縮,兩側肋骨無法抬起,頭髮枯槁,臉色憔悴,會在秋天死亡。」這是因為過度發怒會使肝氣過盛,而悲哀會使肝氣虛弱。

但是,過盛不會永遠過盛,而虛弱則會永遠虛弱,如果對虛弱置之不理,就一定會導致勞損。因此,治療時應當仔細辨別邪正。

三、驚嚇的氣機本來會進入心臟,但實際上會影響到肝膽。醫書上說:「受到驚嚇會使心無所依,精神無所歸,思緒無法安定,導致氣機紊亂。」又說:「東方代表青色,與肝相通,肝病容易引發驚恐。」這說明驚嚇會影響心臟,尤其會傷害肝膽。心臟是君主之官,固然不可受損,而膽是中正之官,是少陽生氣的所在,所以所有臟腑的陽剛之氣都取決於膽,如果損害了膽,就會導致各臟腑的生氣衰敗,危險就會立刻顯現。我曾經見過因為輕微驚嚇而生病的人,只要調養心神,等神志恢復正常,疾病就會痊癒。

如果驚恐日積月累,或者一時受到劇烈驚嚇而損害了膽,導致膽汁外洩,全身發黃、默默不語,就難以救治。(關於膽黃的症狀,在黃疸門有詳細論述。)

四、過度沉溺於色慾的人,大多會導致勞損。因為人自出生以來,都依賴後天的精氣作為生存的根本,所以精氣強盛,精神也強盛,精神強盛就會長壽;精氣虛弱,氣也虛弱,氣虛就會夭折。有些人先天體質並不好,但如果懂得珍惜,並且培養後天的精氣,就能夠長壽。如果先天體質就虛弱,又放縱情慾,耗損後天精氣,就一定會導致虛損。因此而傷身,又能怪誰呢?還有一些未成年的少年,腎精剛開始產生,應該好好保養,但卻無知地手淫。我看過很多花苞還沒開放就早夭的人,真是令人悲哀。

這種情況,責任在於少年自己,也在於父母和老師,如果沒有事先教導他們養生之道,讓他們知道保養的重要性,他們年紀小,怎麼會知道其中的利害?等到事情發生後才來祈求、悲傷,又能有什麼用呢?

五、過度勞累而不注意休息的人,大多會導致勞損。對於人來說,誰能避免勞動呢?例如那些奔波勞碌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卻沒有聽說他們因此生病,難道他們不是勞累嗎?只是勞動的方式不同罷了。貧賤之人勞動,作息有度,不涉及榮辱,習慣成自然,不會有什麼疾病。只有那些安逸享樂的人,如果過度耗費心力,才會因此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