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四天集·雜證謨 (1)

1. 經義

《宣明五氣篇》曰: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癲疾,搏陰則為喑。

《生氣通天論》曰: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爭,九竅不通。

《調經論》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

《通天篇》曰: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瀉其陽。陽重脫者易狂,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

《本神篇》曰: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

《脈解篇》曰:太陽所謂甚則狂癲疾者,陽盡在上而陰氣從下,下虛上實,故狂癲疾也。陽明所謂病至則欲乘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陰陽復爭,而外並於陽,故棄衣而走也。

白話文:

邪氣入侵陽氣就會發狂,入侵陰氣就會導致痺症。攻擊陽氣會引發癲癇,攻擊陰氣則會失聲。陰氣不足以制衡陽氣,導致脈象微弱急促,也會發狂。陽氣不足以制衡陰氣,則五臟氣機失調,九竅不通。血液歸屬於陰,氣歸屬於陽,因此會導致驚狂。陽氣旺盛而陰氣不足的人,要謹慎調養,不可過度耗損陰氣,也不能瀉掉陽氣。陽氣過度虧損容易發狂,陰陽俱虛則會暴斃,人事不省。肝臟因悲傷而導致氣機鬱結,就會傷及魂魄,魂魄受傷則會發狂健忘,神志不清。肺臟因過度喜樂而導致氣機耗散,就會傷及魄,魄受傷也會發狂,發狂的人神志迷亂,不復常態。太陽經病症嚴重時會出現狂癲,這是因為陽氣上盛而陰氣下虛,導致上實下虛,因此出現狂癲。陽明經病症發展到一定程度,患者會想要登高唱歌,脫衣奔跑,這是因為陰陽失衡,陽氣外溢,所以才會出現脫衣奔跑的行為。

《陽明脈解篇》帝曰:足陽明之脈,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故妄走也。

《病能論》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陽也。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足陽明經脈病重時,病人會脫掉衣服就跑,爬上高處唱歌,甚至好幾天不吃東西,翻牆上房,所做的事情都超出平時能力範圍,為何病重反而能做這些事呢?岐伯回答:四肢是陽氣的根本,陽氣盛則四肢有力,有力就能登高。身體熱盛,所以才會脫掉衣服想跑。陽氣盛還會讓人胡言亂語,罵人,不分親疏,不想吃東西,所以才會亂跑。

皇帝問道:有些人病重時會發怒狂躁,這種病從何而來?岐伯回答:病從陽氣而生。陽氣受到暴烈衝擊,難以舒緩,所以容易發怒,這種病叫做陽厥。皇帝問道:如何判斷呢?岐伯回答:足陽明經脈總是動,巨陽經和少陽經則不動,不動而突然動,就是大病的徵兆。皇帝問道: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斷絕食物就可以了。食物進入身體後會滋養陰氣,增強陽氣,所以斷絕食物就能抑制陽氣。可以給病人服用生鐵洛製成的飲料。生鐵洛能降氣止病。

《通評虛實論》帝曰:癲疾何如?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大奇論》曰:心脈滿大,癇瘛筋攣。肝脈小急,癇瘛筋攣。二陰急為癇厥。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脈緩甚為狂笑,微澀為癲疾。肺脈急甚為癲疾。腎脈急甚為骨癲疾。

《奇病論》曰帝曰: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寒熱病篇》曰: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癲狂篇》曰: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陽,血變而止。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血變而止。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癲疾(癲癇)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方法。其中提到,脈搏滑而大,病程長,可自行痊癒;脈搏小而堅緊,則難以治癒。癲疾的脈象,虛弱者可治癒,實證者則難以救治。心脈和肝脈滿大或緊急,都可能導致癲癇發作,而陰脈緊急則會引起昏厥。狂笑可能是心脈過於緩慢,而微澀的脈象則可能為癲癇。肺脈急促或腎脈緊急也可能導致癲癇。

此外,癲癇可能是胎兒在母腹中時,母親受到驚嚇,導致氣血上衝而引起。癲癇的初期症狀包括不愉快、頭重痛、眼紅,嚴重時會心煩意亂。根據症狀,針灸可以治療癲癇,例如針刺天柱穴可以治療四肢無力、眩暈等症狀。癲癇發作時,可以針刺手太陽、陽明、太陰等穴位,根據不同症狀選擇不同的穴位。若出現口歪、啼哭、喘息等症狀,則可針刺手陽明、太陽穴位。若肢體麻痺,則需針刺對側穴位。

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骨癲疾者,顑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脈。

嘔多沃沫,氣下泄者,不治。脈癲疾者,暴僕,四肢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沫,氣下泄者,不治。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以上俱言癲疾。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始生,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

白話文:

治療癲疾,要長期陪伴病人,觀察他們發病的徵兆。發病時,如果發現他們身體有異常,就放血治療,將血液收集在葫蘆裡。當病人發病時,血液會自動攪動。如果血液沒有動,就灸刺尾椎骨二十壯。尾椎骨就是骶骨。骨癲疾患者,臉頰和全身肌肉都腫脹,但骨頭突出,出汗、煩躁、嘔吐泡沫,氣息下泄,就無藥可治。筋癲疾患者,身體疲倦、肢體僵硬,要刺頸部大經脈的大杼穴。

嘔吐泡沫、氣息下泄的患者,也無藥可治。脈癲疾患者,會突然發作,四肢脈絡都脹滿且跳動。脈絡脹滿,要全部刺出血,如果出血不多,就灸刺頸部太陽穴、腰部帶脈穴,以及其他穴位的本輸穴。嘔吐泡沫、氣息下泄的患者,也無藥可治。癲疾發作如狂躁,則無法治癒。以上都是關於癲疾的治療方法。

狂症剛開始,病人會先表現出悲傷,之後會喜忘、易怒、恐懼,這都是因為憂慮飢餓導致的。治療時,要取手太陰、陽明經脈放血,直到血液變色停止,也可以取足太陰、陽明經脈放血。狂症剛開始,病人會少睡覺、不飢餓,並且自認為高尚、聰明、尊貴,喜歡辱罵他人,日夜不停,治療時要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經脈。觀察病情,如果這些經脈充盈,就取穴放血,如果經脈不充盈,就不要取穴。狂言、驚恐、愛笑、喜歡唱歌跳舞、行為荒唐無度,都是因為極度恐懼導致的。

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顑。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

以上俱言狂證。

《長刺節論》曰: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

白話文:

治療狂症,要取手陽明、太陽、太陰經穴。患者神志不清,眼睛胡亂看,耳朵胡亂聽,並且常常大喊大叫,這是氣血不足造成的。治療時,要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部兩側顑穴。狂症患者往往食慾旺盛,常常看到鬼神,並且喜歡笑,但笑聲不出,這是因為過於歡喜而引起的。治療時,要取足太陰、太陽、陽明,之後再取手太陰、太陽、陽明。狂症剛發作,尚未達到如此程度,首先要取左右曲泉穴動脈,直到流血,稍停片刻,如果病情未見好轉,就按照上述方法取穴,並灸骨骶穴二十壯。

以上都屬於狂症的治療方法。

《長刺節論》說:病症出現在陽經,並且寒熱交替,四肢也寒熱交替,這叫做狂症。針刺虛脈,觀察四肢是否都已發熱,如果熱病已退,即可停止針刺。病症剛發作時,每年發作一次,不治療,就會每月發作一次,再不治療,就會每月發作四五次,這叫做癲病,針刺四肢各經脈,如果沒有寒症,就用針調節,病症就會停止。

《二十難》曰:重陽者,狂;重陰者,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疾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倨貴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僵仆直視,其脈三部俱盛是也。

白話文:

《二十難》說:陽氣過盛的人會發狂,陰氣過盛的人會發癲。陽氣外泄的人會看到鬼,陰氣外泄的人會眼瞎。

《五十九難》說:狂癲兩種病,要怎麼區分呢?狂病剛發作時,患者少睡不餓,自認為高明,自以為聰明,自以為尊貴,胡亂大笑,喜歡唱歌跳舞,亂跑不停,就是這種症狀。癲病剛發作時,患者心情不好,身體僵硬,直直地看著前方,脈象三部都旺盛,就是這種症狀。

2. 論證(共二條)

癲狂之病,病本不同。狂病之來,狂妄之漸而經久難已;癲病之至,忽然僵仆而時作時止。狂病常醒,多怒而暴;癲病常昏,多倦而靜。由此觀之,則其陰陽寒熱,自有冰炭之異。故《難經》曰:重陽者狂,重陰者癲,義可知也。後世諸家,有謂癲狂之病,大概是熱,此則未必然也。此其形氣脈氣自亦有據,不可不辨察陰陽,分而治之。

一、癲,即癇也,觀《內經》所言癲證甚詳,而癇則無辨。即此可知。後世有癲癇、風癇、風癲等名,所指不一,則徒滋惑亂,不必然也。又如《別錄》所載五癇,曰馬癇、牛癇、豬癇、羊癇、雞癇者,即今人之謂羊癇、豬癇也。此不過因其聲之相似,遂立此名。可見癲癇無二,而諸家於癲證之外,又有癇證,誠屬牽強,無足憑也。

又《千金方》有風癇、驚癇、食癇,及陰癇、陽癇之說,皆所當辨,並列後條。

白話文:

癲狂疾病,病因不同。狂病發作,逐漸變得狂妄,久而難癒;癲病發作,則突然僵硬倒地,時而發作時而停止。狂病患者清醒時,大多暴躁易怒;癲病患者則常處昏迷,多倦怠安靜。由此可見,癲狂兩種疾病的陰陽寒熱,存在著天壤之別。所以《難經》說:「重陽者狂,重陰者癲」,這句話的道理就很明顯了。後世一些醫家認為癲狂疾病大多是熱證,這就未必正確了。癲狂的症狀、氣機、脈氣都有其依據,不可不辨別陰陽,然後再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癲,就是癇。觀看《內經》中對癲證的描述非常詳細,而癇則沒有明確的辨別。由此可知,癲和癇其實是一回事。後世出現了癲癇、風癇、風癲等名稱,所指的並不一致,容易造成混淆,並不一定正確。再比如《別錄》中記載的五癇,即馬癇、牛癇、豬癇、羊癇、雞癇,其實就是現在人所說的羊癇、豬癇。這些名稱只是因為發病時患者發出的聲音相似,才隨意取名而已。可見癲癇其實是同一個病,而一些醫家在癲證之外又加上一個癇證,實在是牽強附會,毫無根據。

另外,《千金方》中提到風癇、驚癇、食癇,以及陰癇、陽癇等,這些都是需要仔細辨別的,後面會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