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從集·雜證謨 (2)
卷之十從集·雜證謨 (2)
1. 經義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盛者瀉之,虛則補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白話文:
所有向上衝逆的症狀,都屬於火熱。所有腹脹肚子大的情況,都屬於熱。所有煩躁狂亂、行為失控的症狀,都屬於火。所有突然發作、身體僵硬的症狀,都屬於風。所有生病時身體發出聲響,像擊鼓一樣的,都屬於熱。所有身體浮腫,伴隨疼痛酸楚、容易驚嚇的症狀,都屬於火。所有身體抽搐、肢體扭曲反轉,以及體液渾濁的症狀,都屬於熱。所有體液清澈、冰冷的症狀,都屬於寒。所有嘔吐酸水、腹瀉不止的症狀,都屬於熱。
所以《大要》這本書說:要謹慎地把握疾病的關鍵,各自找出疾病所屬的性質,有這種情況就去尋找這種性質,沒有這種情況也去尋找這種性質;病勢強盛的就責備於邪氣太盛,病勢虛弱的就責備於正氣虛弱;病勢強盛的就用瀉法,病勢虛弱的就用補法。一定要先掌握五種勝負的變化規律,疏通血氣,使其調和暢達,才能達到身體平和的狀態,這就是其中的道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