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二貫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二貫集·雜證謨 (1)

1. 敷熨淋洗

凡腳氣腫痛之甚者,可用敷藥以散之,或用椒艾囊以溫之,或用香散之藥煎湯以洗之,如百草煎,及防風、荊芥、威靈仙、艾葉、蒼朮、蛇床子、當歸、烏藥之類,皆可用。或單用紫蘇,或忍冬藤煎湯淋洗之,俱妙。

白話文:

如果腳氣腫痛得很厲害,可以用敷藥來消散腫痛,或者用裝有花椒和艾草的布袋來溫熱患處,也可以用一些有香味的藥材煎湯來清洗,像是百草煎這種藥方,或是防風、荊芥、威靈仙、艾葉、蒼朮、蛇床子、當歸、烏藥這些藥材,都可以使用。也可以單獨用紫蘇,或是用忍冬藤煎湯來淋洗患處,這些方法都很好。

2. 禁忌(共三條)

觀《活人》等書云: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淋洗者,皆醫之所禁也。此亦一偏之說耳。蓋補有宜禁者,以邪壅氣實者也;淋洗有宜禁者,以水濕湯氣之宜避者也。如果下部虛寒,或以病後,或以克伐太過,而腳氣不愈者,豈尚堪禁補乎?又若寒邪濕熱,壅結不散,而為腫為痛者,最宜以辛香疏散之藥煎湯蒸洗,則退邪極速,豈禁洗乎?惟是濕熱氣逆而上衝心腹者,不可驟洗,恐助濕氣上升也;此必先降其氣,俟其毒止在腳,再行熏洗,自無不利。蓋補以補其弱也,洗以逐其滯也。

夫何禁之有。

有當禁於未發之先者,如《外臺秘要》云:第一忌嗔,嗔則心煩,煩則腳氣發。又禁大語,大語則傷氣,氣傷病亦發。又不得露足當風入水,以冷水洗足,兩足脛尤不宜冷。雖暑月當著帛袴,至冬寒加綿,常令兩脛及腿溫暖,微汗尤佳。依此將息,腳氣自消,而無邪氣留連之患。

夏月腠理開,不宜當風取涼,涼處坐臥,須得勞動關節,令其氣暢,此拒邪之法,養生之要也。每食後宜行三五百步,疲倦便止,則腳中惡氣隨即下散,雖有浮腫,氣亦不上也。

孫真人云: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此皆濕鬱於內所致也。故凡四時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脫衣洗足,當風取涼,皆成腳氣。暑月久坐久立濕地,則濕熱之氣蒸人經絡,病發必熱,而四肢痠疼,煩悶胕腫寒熱。此又山野農夫多有之,以久濕傷於外也。

白話文:

禁忌(共三條)

有人根據《活人》等醫書說,凡是患有腳氣病的人,服用補藥或用熱水淋洗都是醫學上禁止的。這種說法其實有些片面。補藥之所以有該禁用的情況,是因為邪氣阻塞、氣血旺盛的人不適合補;淋洗之所以有該禁用的情況,是因為要避免水濕或湯氣侵入。但是,如果患者是下半身虛寒,或是因為生病後或過度攻伐而導致腳氣久治不癒,難道還能禁止用補藥嗎?又如果寒邪濕熱阻塞,無法消散,導致腫脹疼痛,最適合用辛香疏散的藥材煎湯蒸洗,這樣可以快速驅除邪氣,怎麼能禁止洗呢?只有濕熱之氣逆行而上,衝擊心腹的情況,才不能馬上就洗,因為這樣可能會助長濕氣上行。必須先將氣降下來,等毒氣只停留在腳部,再進行熏洗,自然不會有壞處。補藥是用來補益虛弱的,洗則是用來驅除阻塞的。

有什麼好禁止的呢?

有些禁忌是在疾病還沒發作前就要注意的,例如《外臺秘要》說:「第一忌諱發怒,發怒會使人心煩,心煩就會引發腳氣。」又禁止大聲說話,因為大聲說話會損傷氣,氣傷了病也會發作。另外,也不能讓腳暴露在外吹風、接觸水,更不能用冷水洗腳,尤其要避免小腿受寒。即使在夏天,也應該穿著絲綢褲子,到了冬天則要加穿棉褲,經常保持小腿和腿部的溫暖,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按照這樣調養,腳氣自然會消退,而且不會有邪氣留連的後患。

夏天皮膚毛孔張開,不應該吹風納涼,在陰涼處坐臥時,必須活動關節,使氣血暢通,這也是抵禦邪氣的方法,是養生的要領。每次飯後應該散步三五百步,感到疲倦就停止,這樣腳中的穢氣就會隨之下散,即使有浮腫,氣也不會上逆。

孫思邈說:「古代人很少有這種疾病,自從永嘉南渡以後,達官貴人中患此病的人就很多了。這都是因為濕氣鬱積在體內所導致的。因此,無論一年四季的哪個時候,都不可以久坐久立在潮濕寒冷的地方,也不可以在酒醉汗出時脫衣洗腳,更不可以在風口處納涼,這些都會導致腳氣。夏天如果久坐久立在潮濕的地方,濕熱之氣就會侵入經絡,發病時必定會發熱,而且四肢痠痛、煩悶、浮腫、發冷發熱。這也是山野農夫容易患病的原因,因為他們長時間受到外部濕氣的侵襲。」

3. 述古

楊大受曰:腳氣是壅疾,當用宣通之劑,使氣不能成壅也。如羌活導滯湯之類,所宜通用。又如蒼白朮、防己、南星以去濕,羌活、獨活、木瓜、檳榔,行氣利關節以去壅,佐木通、牛膝以引經,當歸、生黃地以和血,此必用之藥也。又如東垣拈痛湯之類亦甚捷,余因證之虛實而辨治之,此即通變活法也。

白話文:

楊大受說:「腳氣是一種氣血壅塞的疾病,應該使用能宣散通暢的藥劑,使氣血無法聚集成阻滯。像是羌活導滯湯之類的方劑,都應該廣泛使用。另外,像是蒼朮、白朮、防己、半夏這些藥材可以去除濕氣;羌活、獨活、木瓜、檳榔則可以運行氣血、疏通關節來解除壅塞;再搭配木通、牛膝來引導藥力入經絡;當歸、生地黃則可以調和氣血。這些藥材是必須使用的。還有像東垣拈痛湯之類的方劑,效果也很快。我會依照病情的虛實來辨證施治,這就是靈活變通的治療方法。」

4. 附按

薛氏治一男子,素有腳氣,脅下作痛,發熱,頭暈嘔吐,腿痹不仁,服消毒、護心等藥不應。左關脈緊,右關脈弦,此亦腳氣也。以半夏左經湯治之而愈。一男子腳軟腫痛,發熱飲冷,大小便秘,右關脈數,乃足陽明經濕熱流注也,以大黃左經湯治之而愈。一婦人肢節腫痛,脛足尤甚,時或自汗,或頭痛,此太陽經濕熱所致。

用麻黃左經湯二劑而愈。一男子兩腿腫痛,脈滑而數,此濕痰所致也。先以五苓散加蒼朮、黃柏,二劑少愈,更以二陳、二朮、檳榔、紫蘇、羌活、獨活、牛膝、黃柏而瘥。夫濕痰之證,必先以行氣利濕健中為主,若中氣和則痰自消,而濕亦無所容矣。一男子右腿赤腫焮痛,脈沉數,用當歸拈痛湯。

四肢反痛,乃濕毒壅遏,又況下部藥不易達,非藥不對證也。遂砭患處,去毒血,仍用前藥,一劑頓減,又四劑而消。一婦人患腳氣,或時腿腫筋攣,腹作痛,諸藥不應,漸至危篤。諸書云:八味丸治足少陰腳氣入腹,疼痛上氣,喘促欲死者,遂投,一服頓退,又服而愈。凡腎經虛寒之人,多有此患,乃腎乘心,水剋火之證,少緩則死不旋踵,宜急服之。

一婦人患腿痛不能伸屈,遇風寒痛益甚,諸藥不應,甚苦。先以活絡丹一丸,頓退,又服而瘳。次年復痛,仍服一丸,亦退大半,更以獨活寄生湯,四劑而愈。一男子素有腳氣,又患附骨癰作痛,服活絡丹一丸,二證並瘥。上舍俞魯月,素有疝不能愈,因患腿痛,亦用活絡丹一丸,不惟腿患有效,而疝亦得愈矣。

留都金二守女,患驚風甚危,諸醫皆不能救。遂自用活絡丹,一丸即愈,且不再作。夫病邪深伏在內,非此藥莫能通達。但近代有云此藥引風入骨,如油麵之說,故後人多不肯服,大抵有是病宜用是藥,豈可泥於此言,致病難瘥。

白話文:

薛姓醫生醫治一名男子,他原本就有腳氣病,還出現脅肋疼痛、發燒、頭暈嘔吐、腿麻木無知覺等症狀,服用消炎、保護心臟等藥物都沒效。把脈發現左手關脈緊繃,右手關脈弦硬,這也是腳氣病。用半夏左經湯治療後就痊癒了。

另一名男子腳軟腫痛,發燒且喜歡喝冷飲,大小便不通暢,把脈發現右手關脈急促,這是足陽明經濕熱下注造成的,用大黃左經湯治療後就痊癒了。

一位婦女四肢關節腫痛,尤其小腿和腳最嚴重,有時會自汗,有時會頭痛,這是太陽經濕熱引起的。用麻黃左經湯服用兩劑就痊癒了。

一位男子兩腿腫痛,脈象滑而急促,這是濕痰引起的。先用五苓散加蒼朮、黃柏,服用兩劑後稍微好轉,接著用二陳湯、二朮湯、檳榔、紫蘇、羌活、獨活、牛膝、黃柏等藥材治療才痊癒。一般來說,濕痰的病症,必須先以行氣、利濕、健脾胃為主,如果脾胃功能調和,痰就會自然消除,濕氣也無處可留。

一位男子右腿紅腫熱痛,把脈發現脈象沉而急促,用當歸拈痛湯治療。結果四肢反而更痛,這是因為濕毒淤積,而且下肢的藥力不易到達,並不是藥物不對症。於是先用砭石刺破患處,放出毒血,再繼續服用之前的藥,一劑就明顯減輕,又服用四劑就消腫了。

一位婦女患有腳氣病,有時腿腫脹、筋攣、腹痛,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效,病情逐漸危急。有些醫書說:八味丸可以治療足少陰經腳氣病導致腹痛、呼吸困難、喘息欲死等症狀,於是就給她服用,一服藥就明顯好轉,再服用幾次就痊癒了。凡是腎經虛寒的人,大多會有這種病,這是腎水侵犯心火的現象,如果稍有延誤就會很快死亡,應該立即服用此藥。

一位婦女腿痛,無法伸直彎曲,遇到風寒疼痛更加嚴重,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效,非常痛苦。先給她服用活絡丹一丸,疼痛立刻減輕,再服用就痊癒了。第二年又復發,再次服用一丸,也減輕了大半,再用獨活寄生湯服用四劑就痊癒了。

一位男子原本就有腳氣病,又得了附骨癰,疼痛難忍,服用活絡丹一丸,兩種病都痊癒了。上舍俞魯月,原本有疝氣無法治好,後來因為腿痛,也服用活絡丹一丸,不但腿痛有效,連疝氣也好了。

留都金二守的女兒,得了驚風病,病情非常危急,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自行服用活絡丹,一丸就痊癒了,而且沒有再復發。

病邪深藏在體內,沒有這種藥就無法疏通。但是近代有人說這種藥會引風入骨,像是油麵一樣,所以後人大多不敢服用,其實有這種病就應該用這種藥,怎麼可以拘泥於這種說法,導致疾病難以痊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