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十二貫集·雜證謨

2. 腳氣

3. 經義

《太陰陽明論》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通評虛實論》曰: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臟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調經論》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五常政大論》曰:太陰司天,濕氣下臨。

《六元正紀大論》曰:太陽司天之政,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萎不收。太陰司天之政,民病寒濕,腹滿,身䐜憤,胕腫。太陰所致為重,胕腫。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經脈篇》曰:胃病則大腹水腫,膝臏腫痛。足陽明實則狂,顛虛則足不收,脛枯。

《平人氣象論》曰:足脛腫曰水。

白話文:

經義

《太陰陽明論》說:陽氣容易受到風邪侵襲,陰氣容易受到濕邪侵襲。風邪侵犯人體,通常是上半身先感受到;濕邪侵犯人體,通常是下半身先感受到。如果身體虛弱時又受到清濕之邪侵襲,那麼疾病通常從下半身開始;如果身體虛弱時又受到風雨之邪侵襲,那麼疾病通常從上半身開始。

《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身體上半部分出現病症,多半是受到風邪侵襲;身體下半部分出現病症,多半是受到濕邪侵襲。

《陰陽應象大論》說:地面的濕氣,如果侵犯人體,會傷害皮膚、肌肉和筋脈。

《通評虛實論》說:腳步不穩、行走困難,通常是受到寒邪、風邪和濕邪侵襲所致的疾病。

《臟氣法時論》說:脾臟最怕濕邪,應當趕緊吃一些味道苦的食物來去除濕氣,並且要避免待在潮濕的地方,以及穿著潮濕的衣服。

《調經論》說:當人體受到寒濕之邪侵襲時,皮膚會失去收縮能力,肌肉會變得僵硬緊繃,營血運行會變得澀滯,衛氣也會散失,所以說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這種虛弱的狀態,是因為身體內正氣不足,按壓身體時,氣血就會湧上來,讓局部感到溫暖,所以反而感覺舒適不痛。

《五常政大論》說:當太陰之氣主導氣候時,濕氣就會從天空降臨大地。

《六元正紀大論》說:當太陽之氣主導氣候時,人們容易患上寒濕之病,表現為肌肉萎縮,腳部萎軟無力。當太陰之氣主導氣候時,人們容易患上寒濕之病,表現為腹部脹滿、身體腫脹、腳踝腫大。太陰之氣導致的病症通常比較嚴重,特別是腳踝腫脹。

《生氣通天論》說:因為氣機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身體腫脹,如果四肢的氣機都出現問題,那麼陽氣就會衰竭。

《經脈篇》說:胃部有病,會導致腹部脹大、出現水腫,膝蓋和骨頭也會腫痛。如果足陽明經氣過於旺盛,人就會出現癲狂的症狀;如果足陽明經氣虛弱,人就會腳部無力,無法抬起,小腿也會萎縮乾枯。

《平人氣象論》說:腳和小腿腫脹,就是水腫。

4. 論證(共五條)

腳氣之說,古所無也。自晉蘇敬始有此名。然其腫痛麻頑,即經之所謂痹也;其縱緩不收,即經之所謂痿也;其甚而上衝,即經之所謂厥逆也。逮夫後世,則有類傷寒四證,而以腳氣居其一。謂凡頭痛發熱,身痛便閉,而但見腳膝屈弱無力者,便是腳氣。此說太混,予不然之。

夫腳氣本水濕下壅之病,而實非陽邪外感證也,若諸證之兼見者,則或有之,若以外感之腳軟者,便認作腳氣,則淆亂意見,大不通也。茲予刪諸繁瑣,述其節要,法既無遺,庶便理會。

一、腳氣之證,其初甚微,飲食動作,無不如故,或無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病後而漸得之,及其病也,則自膝至足,或見麻痹,或見冷痛,或見痿弱,或見攣急,或腫,或不腫,或日漸枯細,或蒸蒸惡熱,或洒洒惡寒,或如冰冷,或如火熱,或到底能食,或不能食,或有物如指,發自腨腸,而氣上衝心,是皆腳氣之正病也。

其有為發熱頭痛,寒熱往來,或腹內作痛,或見飲食則嘔吐,或惡聞食氣,或不欲見明,或語言錯亂,精神昏憒,是皆腳氣之兼證也。大抵此證有緩急:緩者,其來漸,或二三月而日甚;急者,其來速,或一二日而即起。治之若緩,恐其氣上衝心,亦能殺人。

一、腳氣之因有二:一則自外而感,一則自內而致也。自外而感者,以陰寒水濕雨霧之氣,或坐臥濕地,致令濕邪襲人皮肉筋脈。而凡清濕襲虛,則病始於下,致為腿足之病,此外因也。自內而致者,以肥甘過度,酒醴無節,或多食乳酪濕熱等物,致令熱壅下焦,走注足脛,而日漸腫痛,或上連手節者,此內因也。

然在古人,謂南方卑濕,病多外因,北方嗜酒酪,病多內因,此固一說;然北方亦有寒濕,南方豈少酒濕,此固不必分南北。其或內或外,凡受邪氣,有病始於足,而漸致他證者,即腳氣之謂也,必察其因而治之,則自無失矣。

一、方書以腫為濕腳氣,不腫者為乾腳氣。濕者,宜除濕。乾者,宜行氣。

一、陳無擇曰:腳氣不專主一氣,亦不專在一經,兼有雜生諸病,未易分別,須尋經絡之陰陽,再察脈息之虛實,以為治也。凡自汗、走注者,為風勝。無汗、攣急、掣痛者,為寒勝。腫滿重著為濕勝。煩渴燥熱為暑勝。若四氣兼中者,但察其多者為勝,分其表裡,以施治也。

白話文:

關於腳氣的說法,古代並沒有這個名稱。從晉朝蘇敬才開始有這個病名。但它所表現的腫脹疼痛、麻木不仁,其實就是醫學典籍中所說的「痹症」;它所表現的鬆弛無力、無法收縮,其實就是醫學典籍中所說的「痿症」;它嚴重時向上衝逆,其實就是醫學典籍中所說的「厥逆」。到了後世,有些人把腳氣歸類為類似傷寒的四種證候之一,認為凡是頭痛發熱、身體疼痛、大便不通,但卻出現腳膝彎曲無力的情況,就是腳氣。這種說法太過混亂,我不同意。

腳氣本來就是水濕向下壅滯的疾病,並非外感陽邪所引起的。如果出現上述各種症狀的合併表現,那或許還有可能,但如果把外感導致的腳軟就認為是腳氣,這就混淆了概念,大錯特錯了。現在我刪除那些繁瑣的說法,只講述重點,使治療方法沒有遺漏,以便大家理解。

一、腳氣這種疾病,初期症狀非常輕微,飲食和活動都像平常一樣,可能沒有其他疾病卻突然得了,也可能在生病之後慢慢得到。等到病情發作時,就會從膝蓋到腳出現麻木、冷痛、痿弱無力、拘攣抽筋等症狀,可能腫脹,也可能不腫脹,可能逐漸消瘦乾枯,可能感到發熱,也可能感到發冷,可能感覺冰冷,也可能感覺火熱,可能仍然能吃東西,也可能吃不下,可能有像手指大小的硬塊,從腿肚子發出來,並且氣向上衝到心臟。這些都是腳氣的主要症狀。

另外,還有一些腳氣的兼帶症狀,例如發熱頭痛、忽冷忽熱、腹痛、想吐、噁心、不喜歡聞到食物的味道、不喜歡看到光亮、說話顛三倒四、精神恍惚等。總體來說,這種疾病有緩慢和急速之分:緩慢的,病情慢慢加重,可能兩三個月才越來越嚴重;急速的,病情來得很快,可能一兩天就發作了。如果治療不夠及時,病情可能會向上衝到心臟,甚至會導致死亡。

一、腳氣的病因有兩種:一種是從外部感受的,一種是從內部產生的。從外部感受的是因為陰寒水濕、雨霧之氣,或是坐臥在潮濕的地方,導致濕邪侵入人體的皮膚、肌肉、經脈。通常來說,清濕之氣侵襲虛弱的身體,疾病就從下肢開始,導致腿腳生病,這是外在的病因。從內部產生的,是因為過度食用肥膩甘甜的食物、飲酒沒有節制,或是過多食用乳酪等濕熱之物,導致熱邪壅堵在下焦,向下流注到足部和脛骨,於是逐漸腫脹疼痛,有時也會向上連累到手部關節,這是內在的病因。

古代人認為南方地區潮濕,疾病多是外因引起的,北方人喜歡飲酒和食用乳酪,疾病多是內因引起的,這也是一種說法。但實際上北方也有寒濕,南方也不少飲酒吃濕熱食物的人,所以不必分南北。不管是內因還是外因,凡是受到邪氣,從腳開始發病,並且逐漸導致其他症狀的,就是所謂的腳氣。一定要仔細辨別病因,對症治療,這樣才不會有失誤。

一、醫書上認為腫脹的腳氣是濕腳氣,不腫脹的是乾腳氣。濕腳氣應該用祛濕的方法治療,乾腳氣應該用行氣的方法治療。

一、陳無擇說:腳氣不只是一種氣引起的,也不只局限於一條經脈,它會同時產生各種複雜的疾病,很難分辨清楚。必須仔細探究經絡陰陽的狀況,再觀察脈象的虛實,才能決定治療方法。凡是容易出汗、遊走不定疼痛的,是風邪偏盛;不出汗、拘攣抽筋、牽掣疼痛的,是寒邪偏盛;腫脹沉重的,是濕邪偏盛;煩躁口渴、發熱的,是暑邪偏盛。如果同時受到四種邪氣的侵襲,就觀察哪一種偏盛,再分清表裡,來進行治療。

5. 論治(共八條)

腳氣之病,實三氣之所為也,然亦有虛實之異。又腳氣本為壅疾,古云忌用補劑。然必下元不足及陽明之氣有虧者,而後邪氣得以犯之,此其中亦有虛證。總之,凡治此者,只因證施治,則萬全也。但察其因於表者,以發散為主;因於里者,以疏利為主。外因者多寒濕,宜用溫熱;內因者多濕熱,宜用清涼。

若元氣本虛,及病久致虛者,必當培補下元,不得以忌補之說為拘也。

一、腳氣初起,無非濕滯,如無他證兼見,而身體重著者,單宜治濕,以分利為主。凡腳膝中濕,或腰腿痠疼,重著腫痛者,宜除濕湯。不問久近乾溼,並可用。若腳膝痠軟重著,而胃氣不清,或見噫氣吞酸脹滿者,平胃散。若腳氣浮腫而兼泄瀉者,宜五苓散,或胃苓湯。

一、寒濕外侵致成腳氣者,十居六七,其證疼痛拘攣,惡寒清厥,脈多弦細。治宜以溫經除濕為主。是以古人治此之法,大抵熱藥多,寒藥少,故每用麻黃、川烏、桂、附、乾薑之屬。《內經》曰:濕淫於內,治以苦熱。正以烏、附、麻黃走而不守,故能通行經絡。乾薑、官桂辛甘大熱,故能助陽退陰,清濕既除,病無不愈。

凡感寒濕雨水,或四氣流注,致成腳氣,腫痛不可忍者,宜雞鳴散,如神。若寒濕內侵,陽虛陰盛,胃氣不強,經氣不行,頑木浮腫,或疼痛不用者,獨活湯。若寒邪入腹,喘急疼痛,或筋急上衝悶亂,危急欲絕者,茱萸丸,或茱萸木瓜湯。若寒濕在經,血脈不和,腰腳筋骨痠軟無力,或拘攣疼痛,脈弱而澀者,酒浸牛膝丸。

若寒濕壅腫,氣滯不行,或冷或痛者,立效散。若寒濕兼風者,如五積散、小續命湯皆宜用,詳具後條。

一、濕熱內蒸致成腳氣者,多因酒食不節,其證必煩熱多渴,脈見滑數,二便或多不利,治宜利濕清火為主。若濕熱下壅,足脛腫痛不消者,防己飲加減治之;或蒼朮黃柏丸,或二妙散,或加味二妙丸,俱妙。若濕熱氣壅,上衝胸腹,煩渴悶亂,頭痛口乾者,《活人》犀角散。

若濕熱流注經絡,肢節煩痛,肩背沉重,手足遍身疼痛熱腫者,當歸拈痛湯。若感冒暑濕,肢節疼痛,身熱口渴,小便赤澀,氣虛氣促者,清暑益氣湯。若肝腎陰虛血熱,腳瘠疼痛,行止艱難,小水不利者,續斷丸。

一、腳氣有壅滯氣逆者,其證必喘滿氣急,上攻心腹,甚至危急可畏。治宜行滯降氣為主。凡腳氣上衝心腹,喘急不得眠臥者,紫蘇散、檳榔湯,或加減檳榔湯。甚者,四磨飲。若腳氣喘急、腹滿腳腫者,桑白皮散,或木通散。若腳氣臍下氣升,衝心煩悶者,木香散,或檳榔散。

若腳氣心胸壅悶,嘔逆多痰不食者,半夏散,或紫蘇湯。若浮腫,心腹痞悶,小水不利,大腹皮散。

一、風濕合邪而為腳氣者,其證必兼外感,而或為寒熱往來,或為喘咳氣急,或流走無常,或筋骨疼痛,治宜以散風除濕,通行經絡為主。若感四時風疫風濕,或處陰濕之地,致為腳氣痿弱,筋骨疼痛,或寒熱往來者,敗毒散。若寒熱如瘧,赤腫疼痛者,加味敗毒散。若腳氣以風寒濕邪客於經絡,而骨髓痠痛不可忍,或遍身疼痛,惡寒嘔逆者,五積散;一法加全蠍三個,入酒煎服。若腳氣以風濕留滯,而陰寒外閉,表邪不解,或咳嗽喘滿寒熱者,小青龍湯。

若風濕留滯,肢節煩痛,心神壅閉者,大腹子散。《千金》云:若腳氣脈大而緩,宜服小續命湯二劑,立瘥。《活人》云:腳氣屬冷者,以小續命湯,煎成,入生薑自然汁服之,最快。若腳氣風濕勝,而兼發熱咳嗽,肢體疼痛者,芎芷香蘇散。若腳氣風濕流注,憎寒發熱,無汗惡寒者,麻黃左經湯。

一、腳氣有虛證。凡脾胃肝腎之脈,皆出於足,邪之易入,多有乘虛,故肝虛則筋病,腎虛則骨病,脾虛則肌肉病,胃虛則宗筋病。或以勞欲不節,或以酒濕太過,或以病後失調。凡內有虧損而外有腳氣者,無非虛證。此當以調補為主,而兼察四氣以治之。若肝腎陰虛,感觸四氣,而癱瘓頑木,半身不遂,腳膝無力,遍體疼痛者,神應養真丹,或《三因》四斤丸,或虎骨酒,或八味地黃湯。若脾胃大虛,陰寒在下,陽氣不行而病腳氣者,獨活湯、附子八味湯。

若精血不足,陰虛於下,氣不歸精,而腳氣上逆衝心者,地黃湯。若脾胃虛寒,兼風濕外邪而成腳氣者,風引獨活湯,或追毒湯。若腳氣以脾腎虛寒,而兼咳嗽氣逆嘔吐者,兼補厚朴湯。

一、腳氣有實邪。凡壅盛腫痛,而或為閉結,或為脹滿者,治宜以疏導通利為主。若風濕壅盛,腳氣腫痛,便結腹滿者,羌活導滯湯,或枳實大黃湯。若四氣流注,陽明風熱,腰腳腫痛,大小便秘,喘滿腹痛者,大黃左經湯。若腳氣飲食不消,心下痞悶,腿腳腫痛者,開結導飲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