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道集 (3)
卷之三道集 (3)
1. 辨丹溪(二十九,共九條)
嘗見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論,謂人生之氣常有餘,血常不足,而專以抑火為言。且妄引《內經》陽道實,陰道虛,及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等文,強以為證。此誠大倍經旨,大伐生機之謬談也。何也?蓋人得天地之氣以有生,而有生之氣,即陽氣也,無陽則無生矣。
故凡自生而長,自長而壯,無非陽氣為之主,而精血皆其化生也。是以陽盛則精血盛,生氣盛也;陽衰則精血衰,生氣衰也。故經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是豈非血生於氣乎?丹溪但知精血皆屬陰,故曰陰常不足,而不知所以生精血者先由此陽氣,倘精血之不足,又安能陽氣之有餘?由此慮之,何不曰難成易虧之陽氣,而反曰難成易虧之陰氣,是何異但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者乎?故其所立補陰等方,謂其能補陰也,然知、柏止堪降火,安能補陰?若任用之,則戕伐生氣而陰以愈亡,以此補陰,謬亦甚矣。及察其引證經文,則何其謬誕。
白話文:
我曾經看到朱丹溪提出陽氣常有餘、陰氣常不足的觀點,認為人體的氣總是充盈,而血卻常常不足,並以此為依據強調抑制火氣。他還錯誤地引用了《內經》中「陽道實,陰道虛」、「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等文句,強行用來佐證他的觀點。這完全背離了經文的本意,而且過於強調抑制生機,實在是錯誤的論述。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體之所以能生存,是因為吸收了天地之氣,而生機之氣正是陽氣,沒有陽氣就沒有生命。
所以,人從出生到成長,再到壯年,都是陽氣在主導,精血都是由陽氣轉化而來。因此,陽氣旺盛,精血也就旺盛,生機也旺盛;陽氣衰弱,精血就衰弱,生機也衰弱。正如經書中所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這不就是說明血是由氣化生而來的嗎?
丹溪只知道精血都屬於陰,所以說陰氣常常不足,卻不知道生出精血的根本是陽氣。如果精血不足,陽氣又怎麼可能過剩呢?從這個角度來看,應該說陽氣容易耗損,而不是說陰氣容易耗損。這就好比只知道有母親,卻不知道有父親一樣。
所以,他所提出的補陰藥方,說是可以補陰,但其中使用的知母、柏子,只能降火,根本無法補陰。如果長期服用這些藥方,就會損害生機,反而讓陰氣更加不足。用這種方法來補陰,實在是謬誤至極。
而且,他引用的經文,也都是錯誤的解讀,真是荒謬至極。
若經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此「太陰陽明論」言脾之與胃生病有異,以陽明主表,太陰主裡。凡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陽受之則入六腑,而外邪在表,邪必有餘,故曰陽道實也。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而內傷臟氣,臟必受虧,故曰陰道虛也。
此本經以陽主外陰主內,而言陽病多實、陰病多虛有如此,豈以天地和平之陰陽而謂其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乎?勉強引證,此一謬也。又經曰:至陰虛,天氣絕;至陽盛,地氣不足。此方盛衰論言陰陽痞隔之為病。謂陰虛於下則不升,下不升則上亦不降,是至陰虛,天氣絕也;陽亢於上則不降,上不降則下亦不升,是至陽盛,地氣不足也。此本以上下不交者為言,亦非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謂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認為陽氣來自天,主宰外在,陰氣來自地,主宰內在,因此陽氣通常充盈,陰氣則容易不足。這種觀點認為脾臟和胃的病症有所不同,因為陽明經主表,太陰經主裡。外邪侵襲人體,會先影響陽氣,陽氣受損後就會進入六腑,而外邪停留在表層,因此陽氣充盈。飲食不節、作息不規律則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後會進入五臟,傷害臟腑,因此陰氣不足。
然而,這種說法並不代表天地間的陰陽就一定是陽氣充足、陰氣不足。醫書中也有論述說,陰氣過虛則陽氣無法上升,陽氣過盛則陰氣無法下降,這說明了陰陽失衡會導致病症,而非一味認為陽氣充盈、陰氣不足。
且下二句猶或似之,而上二句云至陰虛,天氣絕,則何以為解?此更謬也。以丹溪之通博,而胡為妄引若此,抑為偏執所囿而忘其矯強乎?余陋不自覺,而念切在道,故不能為丹溪諱而摘正於此,猶俟高明之評教。
一、丹溪相火論曰:五行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內陰而外陽,主乎動者也。故凡動皆屬火。天主生物,故恆於動,人有此生,亦恆於動,其所以恆於動者,皆相火之所為也。故人自有知之後,五志之火為物所感,不能不動,為之動者,即《內經》五火也。
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扇而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
白話文:
丹溪先生在相火論中提到,五行各有特性,唯火有君火和相火兩種。君火是人火,相火是天火。火內屬陰,外屬陽,主導著運動。所以一切運動都歸屬於火。天地主宰萬物生長,因此常處於運動狀態,人之所以能生存也同樣需要不斷運動,而這些運動都源於相火的驅使。人從有意識後,五志之火會受到外物影響,無法停止運動,這就是《內經》中所說的五火。
相火容易被激發,五性厥陽之火互相煽動,就會無端妄動。火妄動就會變化莫測,無時無刻不在消耗真陰。真陰虛耗就會生病,真陰耗竭就會死亡。
接下來的兩句話雖然也有些相似,但前面兩句提到至陰虛、天氣絕,這要怎麼解釋呢?這就更錯誤了。丹溪先生學識淵博,為什麼會胡亂引用這些論點,還是因為固執己見,忘記了要兼聽則明呢?我學識淺薄,自知不足,但心繫醫道,所以無法為丹溪先生隱瞞,只好在此摘正,希望得到高明者的指教。
據丹溪此論,則無非闡揚火病而崇其補陰之說也。第於此而淺視之,則若或近理,故易動人;於此而深味之,則意識皆幻,大是誤人,余請精繹其義,用解後人之惑何如?蓋自一元初肇,兩儀繼之,則動靜於斯乎見。而陽主動,陰主靜也。自兩儀奠位,而五行布之,則氣質各有所主,而火主熱,水主寒也。
此兩儀動靜,為五行之先天。先天者,性道也;五行寒熱,為兩儀之後天。後天者,變體也。先後之理,有可混言者,有不可混言者。其可混者,如火本屬陽,即言火為動,若為不可也。其不可混者,以陽為元氣之大主,火為病氣之變見,而動乃陽之性道,安得以性道為病變,而言凡動皆屬火也。
白話文:
根據丹溪的理論,主要在強調火病的理論,並推崇補陰的方法。然而,如果只是表面地理解,這種理論似乎合乎常理,容易使人產生誤解;如果深入探討,就會發現這些理論都是虛幻的,極有可能誤導人。我打算詳細解析這段理論,來解除後人的疑惑,怎麼樣?
從一開始,宇宙由原始的一元開始,接著是兩儀的出現,這裡展現了動態與靜態。陽性的事物總是動態的,而陰性的事物則是靜態的。兩儀奠定位置後,五行元素隨之分佈,每種元素都有其特定的特性,其中火代表熱,水代表冷。
兩儀的動態和靜態,是五行元素的原始狀態。原始狀態是指事物的本質或本性;五行的冷熱特性,則是兩儀狀態的變化表現。原始與變化之間,有些可以混為一談,有些則不能。例如,火本屬陽性,如果只說它是動態的,這是不正確的。然而,陽性是原始力量的主要代表,火則是疾病表現的一種變化,動態是陽性的本質或本性,我們不能將本質與變化混為一談,也不能認為所有的動態都只是火的表現。
即自天人論之,則曰天行健,豈天動即火乎?又曰君子以自強不息,豈人動即火乎?使天無此動則生機息,人無此動則性命去,又何可以火言動乎?若謂之火,則火必宜去,而性亦可去乎?若謂凡動皆屬火,則豈必其不動而後可乎?夫以陽作火,詞若相似,而理則大倍矣。
故在丹溪則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余則曰陽虛則病,陽脫則死,此機微疑似中,有毫釐千里之異,臨岐者不可不詳察也。或曰:子言雖是,第未達丹溪之意耳。如曰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以致真陰受傷,陰絕則死者。豈非因動生火乎?予曰:此或因情欲之思動火者,止有一證,如欲念不遂,或縱欲太過,致動相火而為勞為瘵者,誠有之也。此外而五志之動皆能生火,則不然也。
白話文:
從天人合一的角度來看,天行健,難道天動就會起火嗎?同樣的,君子以自強不息,難道人動就會起火嗎?如果天沒有這種動,就會失去生機,人沒有這種動,就會失去性命,怎麼能用火來形容這種動呢?如果說動就是火,那麼火就應該去除,而人的本性也可以去除嗎?如果說一切動都是火,那麼難道一定要不動才能活嗎?用陽氣來比喻火,詞語看似相似,但道理卻相差甚遠。
所以丹溪先生說陰虛則病,陰絕則死;我則說陽虛則病,陽脫則死,這其中的機微疑似,有毫釐千里之差,行走在醫學之路的人不能不仔細觀察。有人可能會說:你的話雖然有道理,但還沒有完全理解丹溪先生的意思。例如,他說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以致真陰受傷,陰絕則死。這不就是因為動而生火嗎?我說:這可能是因為情欲的思緒而動火,只不過是一種症狀而已,例如欲念不遂,或縱欲過度,導致動相火而造成勞損或瘵病,的確存在。除此之外,五志的動都能生火,那就不是這樣了。
夫所謂五志者,喜怒思憂恐也。經曰: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五臟既受此傷,則五火何由而起?又曰:喜則氣散,怒則氣逆,憂則氣閉,思則氣結,恐則氣下。此五者之性為物所感,不能不動,動則耗傷元氣,元氣既耗如此,則火又何由而起?故經曰:五臟者,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是可見臟不可傷,氣亦不可傷,未聞傷即為火也。即云為火,必有火證,使無火證,而但以動字敷衍其說,是何異捉影為形,而天下事又何不可馬鹿其間乎。且常見五志所傷之人,傷極必生戰慄。是蓋以元陽不固,神氣失守而然。倘遇河間為之和,則又必謂戰慄皆生於火矣。
白話文:
所謂五種情緒,指的是喜、怒、思、憂、恐。古籍記載:「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五臟一旦受到這些情緒的傷害,五種內火又從何而生呢?古籍還說:「喜則氣散,怒則氣逆,憂則氣閉,思則氣結,恐則氣下。」這五種情緒的特性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無法抑制,一旦運作就消耗元氣。元氣耗損如此嚴重,內火又從何而生呢?因此古籍記載:「五臟主藏精氣,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
由此可見,五臟不可傷,元氣亦不可傷。從未聽說過受傷就會產生內火。即使說有內火,也必然會有明顯的內火症狀。如果沒有內火症狀,只用「動」字來解釋,這和抓影子當作形體有什麼區別?世上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如此荒謬地解釋嗎?而且常見到因五種情緒受傷的人,傷到極點就會產生戰慄。這是因為元陽不固,神氣失守導致的。如果遇到河間先生,他可能就會說戰慄都是由內火引起的。
孰是孰非,其幾如此,能不為生民痛哉!
一、丹溪《局方發揮》曰:相火之外,又有臟腑厥陽之火,五志之動,各有火起。相火者,此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出於天造。厥陽者,此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於人慾。氣之升也,隨火炎上,升而不降,孰能御之?
原經文五火之說,乃解精微論中言厥病之目無所見也。謂其陽並於上,陰並於下,陰陽不交,所以為厥。厥者,逆也。由其陽逆於上則火不降,陰逆於下則水不升,水既不升,火又不降,而目以一陰之微精,不勝五臟之陽逆,此單言厥逆之為病也如此,豈言火有五而水止一乎?又按二火之說,乃逆調論言:人有身寒之甚而反不戰慄者,名為骨痹。謂其人腎氣素勝,以水為事,則腎脂枯而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
白話文:
誰對誰錯,情況如此,難道不應該為百姓感到痛心嗎?丹溪在《局方發揮》中說:除了命門火之外,還有臟腑的厥陽之火,五種情緒的變化,各自有相應的火出現。命門火,是《內經》中說的「一水不勝二火」的火,源於天性。厥陽之火,是《內經》中說的「一水不勝五火」的火,源於人的欲望。氣往上走,隨著火一起往上,升而不降,誰能控制它呢?
《內經》中五火的說法,出自《解精微論》中講述厥病的症狀,指的是眼睛看不見,因為陽氣往上走,陰氣往下走,陰陽不交,所以導致厥病。厥,就是逆的意思。由於陽氣逆行往上,所以火不降,陰氣逆行往下,所以水不升,水不升,火不降,眼睛靠陰氣中的精微之氣,無法抵擋五臟陽氣逆行的力量,這就是單純的講述厥病的病因。怎麼能說火有五種,而水只有一種呢?再者,二火的說法,出自《逆調論》,指的是有些人身體非常寒冷,卻不打寒顫,稱為骨痹。因為他們腎氣過盛,以水為用,導致腎脂枯竭,骨髓不足,所以寒氣深入骨髓。
又以肝為一陽,心為二陽,二藏皆有伏火,則一水不勝二火,所以身雖寒而不凍慄,此單言骨痹之為病也如此。又豈陽常有餘之謂乎?若以五火、二火儘可引為火證,則如示從容論中有云二火不勝三水者,又將何以解之,而何獨不引為言耶?試以此問丹溪,其將何以答乎?
一、丹溪曰:氣有餘便是火。又曰: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若諸寒為病,必須身犯寒氣,口得寒物,乃為病寒。非若諸火,病自內作。所以氣之病寒者,十無一二。
予味丹溪此言,不能不掩卷嘆息。豈必氣之病寒者十無一二耶?夫氣本屬陽,陽實者固能熱,陽虛者獨不能寒乎?故經曰: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又經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則其義有可知矣。且今人之氣實與氣虛者,孰為多寡?則寒熱又可知矣。
白話文:
肝臟屬陽氣,心臟屬二陽,這兩個臟腑都有潛藏的熱氣,就如同水火不平衡,水無法克制火一樣。因此,雖然身體冰冷,卻不會發抖,這就是單純的骨痹病症。
有人認為,五臟的火氣和心肝的火氣都可以被視為火證,但《從容論》中提到二火不勝三水,這又該如何解釋呢?為什麼不也將其視為火證呢?如果問朱丹溪,他會怎麼回答呢?
朱丹溪說:氣盛就是火。五臟都有火,五志刺激它們,就會產生不同的火氣。寒證必須接觸寒氣,或吃冰冷的食物才會發病。而火證則源於內部。因此,氣虛導致的寒症很少見。
我讀到這裡,不禁感嘆。真的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是因為氣虛導致寒症嗎?氣本屬陽,陽氣旺盛就能產生熱,陽氣虛弱就不能產生寒嗎?經書上說:陽氣充足,則熱;陽氣不足,則寒。又說:血液和氣都喜歡溫暖,害怕寒冷。寒冷會使血液凝滯,無法流通,溫暖則使血液消散。道理很明白。現在,氣盛的人和氣虛的人,哪個更多?從這裡就能明白寒熱的道理了。
然而何以證之?如心氣虛則神有不明,肺氣虛則治節有不行,脾氣虛則食飲不能健,肝氣虛則魂怯而不寧,腎氣虛則陽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氣虛則倉廩匱而並及諸經,三焦虛則上中下俱失其職,命門虛則精氣神總屬無根。凡此者,何非氣虛之類?氣虛即陽虛,陽虛則五內不暖而無寒生寒,所以多陽衰羸敗之病。
若必待寒氣寒食而始為寒證,則將置此輩於何地?夫病之所貴於醫者,貴其能識生氣,是誠醫家最大關係,而丹溪全不之察。故無怪其曰:氣有餘便是火。而余反之曰:氣不足便是寒。使其聞余之說,尚不知以為然否。
一、丹溪《格致餘論》曰: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
白話文:
但是要怎麼證明呢?例如心氣虛弱就會精神恍惚,肺氣虛弱就會呼吸困難,脾氣虛弱就會消化不良,肝氣虛弱就會魂魄不安,腎氣虛弱就會性功能減退、精氣不足、意志消沉,胃氣虛弱就會食欲不振、營養不良影響全身,三焦虛弱就會上中下三焦功能失調,命門虛弱就會精氣神無根基。這些都是氣虛的表現,而氣虛就是陽虛。陽虛就會五臟冰冷,寒氣加劇,所以容易出現體弱虛寒的病症。
如果一定要等到寒氣入侵、寒涼食物吃多了才算寒症,那麼這些人該怎麼辦呢?醫生的重要任務,就是懂得辨別身體的生機,這是醫學最重要的原則,而丹溪卻完全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因此他才會說:「氣有餘便是火。」而我則反駁他:「氣不足便是寒。」不知道他聽到我的說法後,會不會認同呢?
丹溪在《格致餘論》中提到:六種氣候因素中,濕熱是最容易致病的,佔了八九成。
據此說,濕熱為病十居八九,則無怪乎寒涼之藥,亦宜八九矣,此亦大謬之言也。夫陰陽之道,本若權衡,寒往暑來,無勝不復。若偏熱如此,則氣候亂而天道乖矣。故軒轅帝曰:其德化政令之動靜損益皆何如?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災變,不能相加也。勝復盛衰,不能相多也。
往來大小,不能相過也。用之升降,不能相無也。各從其動而復之耳。此氣交變大論之文,豈亦其不足信乎?
一、丹溪夏月伏陰論曰:若於夏月火令之時,妄投溫熱,寧免實實虛虛之患乎?或曰:巳月純陽,於理或通。五月一陰,六月二陰,非陰冷而何?答曰:此陰之初動於地下也。四陽浮於地上,燔灼焚燎,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
白話文:
有些人說,濕熱是疾病的常見原因,幾乎佔了八九成,所以寒涼的藥物也應該佔八九成。這種說法完全錯誤。陰陽之道就如同天平,寒暑交替,互相制衡,沒有哪一方能永遠佔據優勢。如果偏熱如此嚴重,氣候就會混亂,天道也會失衡。因此黃帝問岐伯:「德化政令的影響,是怎麼樣的?」岐伯回答:「德化政令、災變,不能互相加重;勝復、盛衰,不能互相超過;往來、大小,不能互相超越;運用升降,也不能互相缺少。它們只會各自運動變化,然後恢復平衡。」這是氣交變化的重要道理,怎麼能不相信呢?
丹溪先生在《夏月伏陰論》中說:「如果在夏天的炎熱季節,胡亂使用溫熱的藥物,難道能避免實證虛證的風險嗎?」有人說:「巳月是純陽之月,使用溫熱藥物或許可以。」但五月有一陰,六月有二陰,不是應該使用陰涼藥物嗎?丹溪先生回答:「這是陰氣在地下開始活動,而四陽之氣則浮在地表,炙熱炎炎,金石都被烤熔,哪裡有什麼陰冷之氣呢?」
據此一說,則夏月止宜寒涼矣。而何以帝曰: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旺氣,是以反也。然則丹溪止知治旺氣。而旺氣有不可治者,何以不知也?矧春夏之溫熱,秋冬有寒涼,此四時之主氣也;而風寒暑濕火燥,此六周之客氣也。故春夏有陰寒之令,秋冬有溫熱之時,所謂主氣不足,客氣勝也。
所謂必先歲氣,無伐天和,亦此謂也。豈丹溪止知有主氣,而客氣之循環勝復,又何以不知也?然此猶以氣令言也。若人之血氣陰陽,本自不同,病之表裡寒熱,豈皆如一?設以夏月得陰證而忌用溫熱,冬月得陽證而忌用寒涼,則其人能生乎?是丹溪止知時熱宜涼,而舍時從證。
白話文:
根據這個說法,夏季就應該要以寒涼來治療。但為什麼古代帝王會說:「服用寒涼卻反而發熱,服用溫熱卻反而發寒」,這是什麼道理呢?岐伯說:「這是因為治療了旺盛的氣,所以才會出現反轉的現象。」
那麼丹溪只知道治療旺盛的氣,卻不知道旺盛的氣也有不能治療的時候,這是為什麼呢?更何況春天和夏天以溫熱為主氣,秋天和冬天以寒涼為主氣,這是四季的主氣;而風寒暑濕火燥,這六種則是周而復始的客氣。所以,春夏會有陰寒的氣候,秋冬會有溫熱的氣候,這就是所謂的主氣不足,客氣佔優勢。
所謂的「必須順應季節,不要違背天地之和」,也是這個道理。難道丹溪只知道主氣,而不知道客氣的循環和盛衰變化嗎?
然而,以上都是以氣候來論述。如果人的血氣陰陽本來就不同,疾病的表裡寒熱,又怎麼會完全相同呢?如果在夏天遇到陰證,卻忌諱使用溫熱藥物,冬天遇到陽證,卻忌諱使用寒涼藥物,那麼這個病人還能活下去嗎?可見丹溪只知道季節炎熱就應該用寒涼,而忽略了要根據季節和證狀來治療。
又何以不知也?觀其所論,止言夏月忌溫熱,不言冬月忌寒涼,何其畏火之見,主火之言,一至於此。
一、丹溪《局方發揮》曰:經云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又曰:暴注屬於火。又曰:下痢清白屬於寒。夫熱為君火之氣,火為相火之氣,寒為寒水之氣,屬火熱者二,屬水寒者一,故瀉痢一證。似乎屬熱者多,屬寒者少。詳玩《局方》專以熱澀為用,若用於下痢清白而屬寒者,斯可矣。
經所謂下迫者,即裡急後重之謂也,其病屬火。相火所為,其毒甚於熱也,投以澀熱,非殺之而何?
據此說,以二火一水言瀉痢之由,殊未當也。夫經言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者,謂暴瀉如注之下迫,非腸澼下痢之謂也。觀《太陰陽明論》曰:陰受之則入五臟,下為飧泄,久為腸澼。然腸澼言久,豈同暴注而皆為熱乎?且《內經》所言瀉痢之證,寒者極多。今於泄瀉門詳列可考,何丹溪俱不引證,而獨引二火之說,亦勉強矣。
白話文:
這怎麼能不知道呢?看看他所說的話,只說夏季忌諱溫熱,卻不提冬季忌諱寒涼,這真是太過於怕火、偏重於火,實在是偏頗之見。
丹溪在《局方發揮》中說:經書上說暴瀉下迫都屬於熱,又說暴瀉屬於火,還說下痢清白屬於寒。熱是君火之氣,火是相火之氣,寒是寒水之氣,屬於火熱的有兩種,屬於水寒的只有一種,所以瀉痢這種病症,看起來屬於熱的比較多,屬於寒的比較少。仔細研究《局方》,它專門用澀熱來治療,如果用於下痢清白這種屬於寒的病症,倒也無妨。
經書上所謂的下迫,就是裡急後重的意思,這種病屬於火。相火所造成的傷害,比一般的熱還要厲害,只有用澀熱才能制服它。
根據這種說法,用二火一水來解釋瀉痢的原因,實在不妥。經書上說暴瀉下迫都屬於熱,指的是像水一樣大量流瀉的下迫,而不是腸澼下痢。看看《太陰陽明論》說:陰氣受寒就會進入五臟,向下就會導致飧泄,久了就會變成腸澼。可見腸澼是指久病,怎麼能和暴瀉一樣都算是熱呢?而且《內經》中提到的瀉痢病症,寒證很多。現在我們在泄瀉門裡詳列了很多證據可以參考,丹溪為什麼都不引用,而只引用二火之說,未免強詞奪理了。
及遍考《內經》,則止有暴注下迫皆屬於熱一句,並無暴注屬於火之文,即或以屬火之年有言暴注者,然木金土水之年皆有此證,又何以獨言火也?蓋其意專在火,故借引經文以證其說,而不知經言二火者,本言六氣之理也,豈以瀉痢一證為二火乎?觀之經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何不曰洞泄熱中,其義可知,而丹溪何不察也。夫以瀉痢為火者,本出河間,而丹溪宗之,故變為此說。
戴原禮又宗丹溪,故云:痢雖有赤白二色,終無寒熱之分,通作濕熱治。自此說相傳,遂致諸家方論,無不皆言濕熱,而不知復有寒濕矣,其害孰甚。至若《局方》一書,雖云多用熱澀,然於實熱新邪,豈云皆用此法。
白話文:
仔細翻閱《內經》,只找到「暴注下迫皆屬於熱」一句,並沒有「暴注屬於火」的說法。即使在火年有提到暴注,但木、金、土、水年也都有這種症狀,為何單獨說火?這是因為他們專注於火,所以借用經文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卻不知道經文中提到的二火,指的是六氣的原理,怎麼能用瀉痢一種病症就說成是二火呢?經文上說:「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為何不說洞泄熱中?道理顯而易見,丹溪為何看不明白呢?
認為瀉痢屬火,最初是河間提出的,丹溪繼承了他的觀點,因此有了這種說法。戴原禮又繼承丹溪的觀點,所以說:「痢雖然有赤白二色,但最終沒有寒熱之分,都用濕熱治療。」這種說法流傳下來,導致許多醫書都說濕熱,而忽略了寒濕的存在,其危害十分嚴重。即使像《局方》這樣的醫書,雖然多用溫熱收澀的方法,但對於實熱新邪,怎麼可能都用這種方法呢?
觀其所載太平丸、戊己丸、香連丸、薷苓湯之類,豈非以寒治熱者耶?又若真人養臟湯、大已寒丸、胡椒理中湯之類,皆有可用之法,其中隨證酌宜,顧在用之者何如耳?豈《局方》專以熱澀為用,而可斥其非耶。且是書之行,乃宋神宗詔天下高醫各以效方奏進而成者。此其中或過於粉飾者,料不能無,而真效之方必亦不少。
白話文:
你看這書中所記載的太平丸、戊己丸、香連丸、薷苓湯等等,豈不是用寒性藥物來治療熱症嗎?又像真人養臟湯、大已寒丸、胡椒理中湯等等,也都各有其適用的方法,其中要根據病症情況來酌情使用,關鍵在於使用者如何運用,怎麼能說《局方》只用熱性藥物來治療疾病,而一味排斥它呢?況且這本書的編纂,是宋神宗下令天下名醫各以有效方子奏請進獻而成的。其中可能存在過於誇張的成分,料想也難免,但真正有效的方子一定也不少。
第在丹溪之言火多者,謂熱藥能殺人,而余察其為寒多者,則但見寒藥之殺人耳。明者其深察之。
一、丹溪曰:痢赤屬血,自小腸來;白屬氣,自大腸來,皆濕熱為本。初得一二日間,元氣未虛,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下後看其氣病血病而用藥,氣用參、術,血用四物。痢五日後不可下,脾胃氣虛故也。壯實者亦可下。
據此說,以赤白言血氣,而分屬大腸小腸,其於五行之說則然。而於病情之真則鑿矣。蓋小腸為心之腑,宜其主血,大腸為肺之腑,宜其主氣。然水穀氣化於小腸,豈小腸之非氣乎?或於糞前而見血,豈大腸之無血乎?觀之經曰:血者,神氣也。此非赤化於氣乎?又曰:白血出者死。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用太多熱性藥物會傷人,而我觀察到,其實是過度使用寒性藥物才會傷人,希望大家能仔細思考。
丹溪先生還說,痢疾若大便赤色,是血熱,從小腸來;若大便白色,是氣虛,從大腸來,都是濕熱引起的。病發初期一兩天,元氣未虛,一定要用峻猛的藥物把病邪趕走,這就是通因通用之法,可以用大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瀉下後觀察病情,若屬氣虛要用人參、黃芪,若屬血虛要用四物湯。痢疾發作五天后就不能再瀉下,因為脾胃氣虛了,但體質強壯的人還是可以瀉下的。
根據這些說法,以赤白來區分血氣,並分別歸屬於大腸和小腸,這符合五行理論,但在病情真相上卻有些片面。因為小腸是心臟的腑,理應主血,大腸是肺臟的腑,理應主氣。然而,水穀在小腸中消化吸收,小腸怎麼會沒有氣呢?如果便血,大腸怎麼會沒有血呢?看看經書上怎麼說:血是神氣,這難道不是血化為氣嗎?經書上又說:白血出現就死,這不是氣化為血嗎?
此非白亦為血乎?蓋白者赤者,無不關乎血氣,但其來淺者白,而來深者則赤也。故經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此自至理,何其明顯,而顧可以小腸大腸分血氣哉!然此猶無礙,亦不必深為之辨也。至若初得一二日間,元氣未虛,必推蕩之,為通因通用法,則此說不可概言矣。
蓋此證有不宜下者,有必不可下者。豈以一二日間必可推蕩耶?若病之可瀉者,必其元氣本強,積聚多實,則無論寒邪熱邪,但得一推,則邪從瀉去,而氣本無傷,故可瀉也。使無此元氣,無此脹實,則無可言瀉者矣。則強盛之人,隨食隨化,故飲食不易傷,瀉痢不易犯,即有所犯,亦無不隨病而隨愈也。
白話文:
這不是白色也是血嗎?因為白色和紅色,都與血氣有關,只是淺的為白色,深的則為紅色。所以經書上說:陽絡受傷則血液外溢,血液外溢就會流鼻血;陰絡受傷則血液內溢,血液內溢就會出現便血。這都是很明顯的道理,為什麼還要用小腸和大腸來區分血氣呢?不過,這也無妨,不必深究。但如果剛開始一兩天,元氣還沒有虛弱,一定要將邪氣推出去,用通因通用的方法,那就不能一概而論了。
因為這種病症有不宜瀉下的,也有絕對不能瀉下的。怎麼能說一兩天內就一定可以推出去呢?如果病症可以瀉下,一定是元氣本來就很強,積聚的實邪很多,無論是寒邪還是熱邪,只要一推,邪氣就會隨著瀉下去,而元氣本身沒有受傷,所以可以瀉下。如果沒有這種元氣,沒有這種積聚的實邪,就沒有可言瀉下了。強壯的人,吃什麼就消化什麼,所以飲食不易傷身,瀉痢不易犯病,即使犯病,也能隨著病症而恢復。
其有易病者,必其易傷者也。易傷者,必其本弱者也。所以凡患瀉痢而有久延難愈者,必其弱者多,而強者少也。是以治宜推蕩者,亦不過數十中之一二耳。且體弱之證,亦有不同,有微弱者,有次弱者,有大弱者,此其形氣脈息,病因證候,是實是虛,自可明辨。凡見脾腎不足而致瀉痢者,則始終皆不可下。
若妄用之,則微者必甚,甚者必死,莫可解救,此推蕩之不可輕用也。誠見其致誤者不少矣。即在丹溪亦曰:余近年涉歷,亦有大虛大寒者,不可不知。此丹溪晚年之一隙耳。而亦知前言之過否。
一、丹溪痢疾門附錄曰:諸有積者,以肚熱纏痛推之。諸有氣者,以肚如蟹渤驗之。究其受病之源,決之對病之劑。大要以散風邪,行滯氣,開胃脘為先。不可遽用肉豆蔻、訶子、白朮輩以補住寒邪。不可投米殼、龍骨輩以閉澀腸胃。邪得補而愈盛,故變證作,所以日夕淹延而不已也。
白話文:
容易生病的人,一定也容易受到傷害;容易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原本就體質虛弱。所以,患有久瀉久痢、難以治癒的人,大多是虛弱體質,而強壯的人比例較少。因此,適合用攻邪驅邪的方法治療的人,也只佔全部病人中的十分之一二而已。而且,體弱的症狀也有不同的程度,有輕度虛弱、中度虛弱和重度虛弱,這些差異可以從他們的形貌、氣息、脈搏和呼吸,以及病因、症狀,以及是實證還是虛證等方面來判斷。如果發現是脾腎不足引起的瀉痢,那麼從頭到尾都不能使用攻邪的藥物。
如果妄用攻邪藥物,那麼輕度虛弱的人會變得更嚴重,嚴重虛弱的人就會死亡,根本無法救治。這就是攻邪藥物不能輕易使用的原因。我親眼見過不少因為錯誤使用攻邪藥物而導致病患病情加重的例子。即使是丹溪先生也說過:「我近年來行醫問診,也見過不少虛寒體質極度虛弱的病人,這一點必須注意。」這正是丹溪先生晚年發現的經驗,也證明他以前的一些觀點可能存在偏差。
丹溪先生在《痢疾門附錄》中寫道:如果病人有積滯,肚子會熱痛難忍,可以用推法檢查;如果病人有氣滯,肚子會像螃蟹一樣鼓起來,可以用此驗證。要找出病人患病的根源,然後再用對症的藥物治療。主要的治療原則是散風寒、行滯氣、開胃脘,不能急著用肉豆蔻、訶子、白朮等溫補藥物來補住寒邪;也不能用米殼、龍骨等收澀藥物來閉塞腸胃。邪氣得到補益就會更加旺盛,導致病情變化,所以會拖延日久,難以痊癒。
據此散風邪,行滯氣,開胃脘三法,亦不過言其大概,固未盡也。至若補住寒邪之說,則大有不通,而且最易惑人,為害不淺。夫既受寒邪,即當辨其虛實,然實者必有實證,本不宜補,不宜補而補之,則隨補隨甚,即顯見也。又何待乎變證?若因臟氣受傷者,則無非虛證,即宜溫補。
蓋溫可以逐寒邪,補可以健脾腎,脾腎既健,寒邪既去,則無不速愈。何反有補住之理?又何有變證之說?且溫補之法,原不在米殼、龍骨之屬。又豈止豆蔻、白朮而已乎。若執補住之說而禁用之,則必致虛者日虛,而變證百出矣。余所見者,惟寒涼變證之害,不可勝紀,或近則旬日,遠則累月經年,終於殞命而後已。
白話文:
這些散風寒、行滯氣、開胃脘的方子,只是大致的說法,並不完整。至於說要「補住」寒邪,就完全不合理,而且很容易讓人誤解,危害很大。
當人體受到寒邪侵襲時,要先判斷是虛還是實。實證的人,一定有明顯的病症,不應該補,補了反而會加重病情,這很明顯。又何必等到出現其他病症呢?如果寒邪傷了臟氣,那就一定是虛證,應該溫補。
溫能驅散寒邪,補能強健脾腎,脾腎強健,寒邪消除,病自然就會很快痊癒。哪裡有什麼「補住」的道理,更何況還有「變證」的說法?而且溫補的方法,也不只是米殼、龍骨這些,豆蔻、白朮也不過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執著於「補住」的說法,而拒絕使用溫補藥物,就會導致虛症加重,各種病症接踵而來。我親眼見過許多人因為過於寒涼而引發的病變,數不勝數,有的幾天就沒命,有的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都無法痊癒,最後還是不治而亡。
未聞有以溫補變證而日夕淹延不已者。茲餘年出古稀,涉歷不少。凡遇人言,率多不分虛實,無不曰補住寒邪,無不曰邪得補而愈盛。正以信之者多,所以害之者甚。因致抱疾之輩,寧受寒涼而死,不願溫補而生。究其所由,實由乎此。嗟,嗟,一言關係,有如是乎!餘切悲之。
今但反其說曰:以寒遇寒,則留住寒邪,邪得寒而愈甚,理所必然。遭此害者多矣,因特表其義,謹以告諸惑者。
又總原劉、朱二家之說,無非偏執言火。故但見經文有火字,則必引以為證。凡如前列諸條,果亦有一言合經意者否?彼二子者既曰讀經,何以不顧上下文,而單扯一句,便可著書妄言,豈謂後世之人都無目耶?抑舉世可欺耶?抑性體之有未明耶?謬已甚矣。吾不得為之解也。
白話文:
未曾聽聞過有人使用溫補方法導致病情長期未能痊癒的。現在,我已經年過古稀,經歷了不少事情。遇到人談論病情時,大多不分虛實,都說要補氣來對付寒邪,認為補氣會使病情加重。因為相信的人多,所以傷害也大。導致一些生病的人寧願忍受寒冷死亡,也不願意試試溫補的方法。究其原因,其實就是這種誤解。唉,唉,一個簡單的意見,竟然影響如此重大!我對此感到非常悲傷。
現在我只反轉這個觀念說:當用冷藥去治冷病,反而會留住寒邪,邪氣得到冷藥反而會更加嚴重,這是道理上的必然結果。遭受這種危害的人很多,因此特別強調這個道理,謹慎地告訴那些困惑的人。
另外,總結了劉、朱兩家的理論,他們都是偏向於認為體內有火。所以只要看到經典中有「火」這個字,就會引用來作為證據。前面列出的各條原則,真的有符合經典意思的一個嗎?這兩位學者既然說自己讀過經典,為什麼不顧及上下文,就單獨挑出一句,隨便寫書發表自己的看法,難道後世的人都沒有眼睛嗎?還是整個社會都可以被愚弄?還是人性的本質有未明確的地方?真是錯得離譜。我無法為他們辯護。
自二子之說行,而軒岐之受誣亦久矣。何也?以後人之遭毒於亡陽者,必謂軒岐之誨之也。使軒岐再起而見之,能無眥裂而發豎乎。此時醫受病之源,實河間創之,而丹溪成之。予為此論,蓋一則為後人保生命,一則為軒岐正道統,一則為後生淺學,知識未廣。凡初見彼書者,無不信為經訓,多致終生受誤,害可勝言!欲清其流,必澄其源,故單採二家之略,辨正於此,而有餘未盡,誠難悉也。
白話文:
自從「二子之說」流行以來,軒岐二氏所受的誤解也已經很久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後世有人因「亡陽」而中毒,就認為是軒岐教導的緣故。如果軒岐二氏能再活過來看到這些,豈不怒髮衝冠、眼睛都裂開了嗎?事實上,醫者遭遇「亡陽」之病的根源,是河間(張仲景)所創,丹溪(朱丹溪)所成。我寫下這篇文章,一來是為了保全後世的生命,二來是為了替軒岐正本清源,三來是為了提醒後學之人,他們的學識尚淺,知識不廣。凡是初次看到那兩本書的人,無不相信是經書教訓,結果導致終生誤解,其危害不可言喻!想要清除這些錯誤的流傳,必須要澄清其根源,因此我特地擷取兩家的部分論述,在此進行辯正。然而,還有很多未盡之處,實在是難以一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