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三道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道集 (2)

1. 誤謬論(二十七)

經曰:揆度奇恆,道在於一,得一之精,以知死生,此即斯道中精一執中之訓也。凡天人之學,總無出此。矧醫之為道,性命判於呼吸,禍福決自指端,此於人生關係,較之他事為尤切也。以此重任,使不有此見此識,誠不可猜摸嘗試以誤生靈。矧立法垂訓,尤難苟且,倘一言失當,則遺禍無窮,一劑妄投,則害人不淺。此誤謬之不容不正也。

賓自從斯道,常稽往古,所見軒岐之下,凡明良繼出,何代無之。然必欲求其得中者,則舍《靈》《素》之外,似亦不多其人。蓋竊見相傳方論,每多失經意,背經旨,斷章取義。假借數語以飾一偏之詭說者,比比其然。此總屬意見有不到,至理有未明,故各逞胸臆,用示已長。

白話文:

古書記載,理解人體的奇特變化,關鍵在於把握一個根本道理。掌握這個道理的精髓,就能洞悉生死之機,這就是精一執中的核心思想。無論天人學說,都逃不出這個根本道理。尤其醫學之道,性命繫於呼吸,禍福操之於指端,與人生關係最為密切。面對如此重任,若沒有深刻的理解,就不可輕易嘗試,以免誤人性命。更何況制定醫學法規,傳承醫學典範,更不能草率行事,一句話失當,後患無窮;一劑藥材誤投,就會造成嚴重傷害。因此,錯誤絕不容許存在。

許多醫者追尋醫學之道,常參考古代典籍,發現自軒轅、岐伯之後,歷代都有醫術高超的良醫。但想要真正精通醫學,除了《靈樞》、《素問》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途徑。因為我發現許多流傳的醫學論述,往往偏離經書的本意,曲解經文,斷章取義,用一些片面的說法來掩飾自己的錯誤觀點,比比皆是。這都是因為他們理解不夠深刻,對醫學真理缺乏明辨,所以才逞一時之快,妄自尊大。

致令斯道失中,大違精一之義。此則醫之於人,亦何賴焉。是豈知道本一源,理無二致。自一源而萬變,則萬變仍歸於一,自二致而錯亂,則錯亂遂其為兩。故言外有理,理外亦有言。如理有在而言不能達者,此言外之理也;有可以言而不可以行者,此理外之言也。然理外豈別有言乎?第以疑似之間,加之便佞,則真為偽奪,而道傍之築,從來有矣。

如古之楊墨異端,今之傳奇小說,謂皆非理外之言乎?言可假借,則是非亂而強辯出。由是賢者固執,愚者亦固執。如擇善固執,則精一之謂,君子時中,則執中之謂,此賢者之固執也;其有言偽而辯,行僻而堅,必不知反,必不可移者。此愚者之固執也。執中者,見事之舛,則不得不言,以利害所關,不容已也;邪僻者,見人之長,則反詆其短,以鄙陋不伸,不肯已也。千古來是非邪正,每為此害,矧以惟類知類,而當局者亦難其人耳。

白話文:

這樣的醫學之道若失去了平衡,完全違反了精純一體的原則。這樣一來,醫者對於病患,又能提供什麼幫助呢?這豈不是表明瞭知道事物的根本源自同一,理論與實踐之間沒有分開。從同一源頭產生多種變化,那麼這些變化最終仍歸於同一;如果理論與實踐出現混淆,那麼混淆就會成為兩個不同的方向。所以,理論之外有道理,道理之外也有語言。例如,道理存在但語言無法表達,這是理論之外的道理;有可以說卻無法實現的,這是道理之外的語言。然而,道理之外豈有另外的語言?只是因為人們在疑惑和猜測之間,加上了輕率的言語,使得真理被偽裝取代,這種情況在旁邊修建道路時就已經存在了。

比如古代的楊朱、墨子等異端邪說,現在的奇書小說,說他們都是道理之外的語言嗎?語言可以被借用,因此是非變得混亂,並且強烈辯論產生。因此,賢明的人固執己見,愚蠢的人也會固執己見。選擇好的固執,那就是精純一體的原則;君子追求中庸,那就是執守中道,這是賢明者的固執;有人言語偽造,行為偏頗堅定,必定不知悔改,不可改變,這是愚蠢者的固執。執守中道的人,看到事情的錯誤,不得不用語言去糾正,因為涉及到利益和危害,不容忽視;邪僻的人,看到他人的長處,反而責備他們的短處,因為他們的視野狹隘,不肯放棄。千古以來的是非對錯,往往受到這種影響,況且只有類似的人才能理解類似的問題,而當事人也難以找到合適的人選。

然此輩雖云偏拗,猶知傍理,自非曳白者所能。其奈此中尚有全不知脈絡,而止識皮毛者,亦且囂囂,偏能宜俗,是不過見熱則用寒,見寒則用熱,見外感則云發散,見脹滿則云消導。若然者,誰不得而知之。設醫止於是,則賤子庸夫皆堪師範,又何明哲之足貴乎?嗟!嗟!朱紫難辨,類多如此。

予因溯源稽古,即自金元以來為當世之所宗範者,無如河間、丹溪矣。而且各執偏見,左說盛行,遂致醫道失中者,迄今四百餘年矣。每一經目,殊深扼腕,使不速為救正,其流弊將無窮也。茲姑撮其數條,以見倍理之談,其有不可信者類如此,庶乎使人警悟,易轍無難,倘得少補於將來,則避諱之罪,亦甘為後人而受之矣。

白話文:

這些人雖然被稱為偏激,但他們還是懂得遵循道理,這並不是那些只懂得空談的人能做到的。然而,在這些之中,還有一些完全不懂脈絡,只懂得表面知識的人,他們卻大肆宣揚,能夠迎合常識,這不過是在看到熱就使用寒藥,看到寒就使用熱藥,看到外感就說要發散,看到脹滿就說要消導。如果這樣,誰都能夠做到。如果醫生只是這樣做,那麼即便是普通人也能夠成為老師,又怎麼能稱得上智慧呢?唉!唉!紅色和紫色都難以分辨,大多數都是這樣。

因此,我追溯歷史,從金元時期開始,就是當代所崇尚的,無疑是河間和丹溪。而且他們各自持有偏見,左派的說法盛行,導致醫學之道失去了中庸之道,至今已經四百多年了。每次看到這樣的問題,都會感到非常痛心,如果不迅速加以修正,其危害將會無窮無盡。現在姑且挑出幾條,以見到那些不符合道理的言論,大多都是這樣,希望人們能夠警醒,改變方向並不容易,如果能夠對未來有所補償,那麼即使要承擔避免禁忌的罪名,我也願意接受後人的責備。

2. 辨河間(二十八,共九條)

劉河間《原病式》所列病機,原出自《內經·至真要大論》。蓋本論詳言五運六氣盛衰勝復之理,而以病機一十九條總於篇末,且曰: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瀉之,虛者補之,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是可見所言病機,亦不過挈運氣之大綱,而此中有無之求,虛實之異,最當深察,總惟以和平為貴也。

故《五常政大論》又詳言五運三氣之辨,則火之平氣曰升明,火之太過曰赫曦,火之不及曰伏明,此虛火實火之辨,則有如冰炭之異,而《內經》不偏不倚之道,固已詳明若是。奈河間不能通察本經全旨,遂單採十九條中一百七十六字,演為二百七十七字,不辨虛實,不察盛衰,悉以實火言病,著為《原病式》以訖於今。夫實火為病故為可畏,而虛火之病猶為可畏。

白話文:

劉河間《原病式》所列的病機,最早出自《內經·至真要大論》。這篇論述詳細闡明了五運六氣盛衰、相生相剋的道理,並在篇末以十九條病機總結。文中提到,對於疾病,要根據情況,有的要尋找病因,有的要消除病因;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使之調和暢通,最終達到平衡。由此可見,這些病機只是概括了運氣變化的大原則。其中有無的尋找、虛實的區別,最值得深究,總是以和平為首要目標。

而《五常政大論》則更詳細地論述了五運三氣的差異。比如,火氣平和則稱為「升明」,火氣過盛則稱為「赫曦」,火氣不足則稱為「伏明」。這是虛火實火的區別,猶如冰炭之別。《內經》不偏不倚的道理,已經闡明得十分清楚。然而,劉河間沒有通曉《內經》的全部精髓,只從十九條病機中摘取了一百七十六字,擴充為二百七十七字,沒有區分虛實,也沒有辨別盛衰,一味以實火論病,編寫成《原病式》流傳至今。其實,實火為病固然可怕,但虛火引起的疾病更加令人畏懼。

實火固宜寒涼,去之本不難也;虛火最忌寒涼,若妄用之,無不致死。矧今人之虛火者多,實火者少,豈皆屬有餘之病,顧可概言為火乎?歷觀唐宋以前,原未嘗偏僻若此,繼自《原病式》出,而丹溪得之定城,遂目為至寶。因續著《局方發揮》,及陽常有餘等論,即如東垣之明,亦因之而曰火與元氣不兩立。

此後,如王節齋、戴原禮輩,則祖述相傳,遍及海內。凡今之醫流,則無非劉朱之徒,動輒言火,莫可解救,多致伐人生氣,敗人元陽,殺人於冥冥之中而莫之覺也。誠可悲矣!即間有一二特達,明知其非而惜人陽氣,則必有引河間之說而群吠之者矣。何從辨哉。矧病機為後學之指南,既入其門,則如夢不醒,更可畏也。

白話文:

真正有火氣的人,用寒涼的方法治療,當然容易去除;但虛火的人最忌諱寒涼,如果胡亂使用,就可能致命。而現今大多數人都是虛火,真正火氣的人很少,怎麼可以一概而論都屬於火氣過盛的病症呢?過去唐宋以前,醫學界從未有這種偏頗的說法,直到《原病式》出現,丹溪學派推崇它,視為至寶,接著寫了《局方發揮》等書,並提出陽常有餘等觀點。就連像張仲景那樣明醫,也因此而說火氣和元氣不能同時存在。

之後,像王節齋、戴原禮等後人,沿襲這種觀點,在全國各地傳播開來。現在的醫界,基本上都是劉完素、朱丹溪的門徒,動不動就說火氣,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反而常常傷人元氣,損害陽氣,讓人不知不覺地死去,實在令人悲哀!偶爾有一兩個有識之士,明知這種說法不對,想要保護患者的陽氣,就會被那些推崇河間學派的人群起而攻之,難道就沒有辦法辨別嗎?而且病機是後學者的指南,一旦步入歧途,就如同墜入夢境般無法醒悟,實在可怕啊!

醫道之壞,莫此為甚。此誤謬之源不可不察,故直筆於此,並再辨其略於下。

一、河間論吐酸曰: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而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經言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云云。

賓謂吐酸吞酸等證,總由停積不化而然。而停積不化,又總由脾胃不健而然。脾土既不能化,非溫脾健胃不可也。而尚可認為火盛耶?且妄引經文為證,其謬孰甚。本證別有詳辨,具載吞酸門,所當互閱。

一、河間論瀉痢曰:瀉,白為寒,青紅黃赤黑皆為熱也。大法: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寒,赤色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痢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或澀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瀉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

白話文:

醫道之壞,莫此為甚。此誤謬之源不可不察,故直筆於此,並再辨其略於下。

醫學之道,敗壞至此,實在是沒有比這更糟糕的了。這些錯誤的根源不可不察,因此我直言不諱地寫下這些文字,並在以下再詳細辨析其中錯誤。

一、河間論吐酸曰: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也。而俗醫主於溫和脾胃,豈知經言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云云。

河間先生在《河間論》中說:吐酸,是肝木之味,是因為火氣旺盛,抑制不了金氣,不能平息木氣,導致肝木氣盛,所以才會吐酸。然而,民間的醫生只注重溫和脾胃,難道他們不知道經書上說,人體受寒會導致熱病嗎?

賓謂吐酸吞酸等證,總由停積不化而然。而停積不化,又總由脾胃不健而然。脾土既不能化,非溫脾健胃不可也。而尚可認為火盛耶?且妄引經文為證,其謬孰甚。本證別有詳辨,具載吞酸門,所當互閱。

我認為,吐酸、吞酸等症狀,都是因為食物停積不消化造成的。而食物停積不消化,又是因為脾胃虛弱造成的。脾土不能消化食物,就必須溫補脾胃。怎麼還能說是由於火氣旺盛呢?而且還錯誤地引用經文作為證據,實在是謬誤至極。關於這個症狀,我另有詳細的辨析,記載在「吞酸門」中,大家可以互相參考。

一、河間論瀉痢曰:瀉,白為寒,青紅黃赤黑皆為熱也。大法: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寒,赤色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痢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證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或澀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瀉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

河間先生在《河間論》中說:瀉痢,白色屬於寒證,青、紅、黃、赤、黑色都屬於熱證。主要的診斷方法是觀察小便:小便清澈無色,不澀,屬於寒證;小便赤色,屬於熱證。如果食物沒有消化,顏色不變,吐瀉物腥臭,清澈冰冷,小便清澈無色,不澀,身體發涼,不渴,脈象遲緩、細弱,屬於寒證。如果食物沒有消化,顏色變了,但不是白色,而且煩渴,小便赤黃,可能還有澀感,屬於熱證。凡是食物消化了,無論顏色和其他症狀如何,都屬於熱證。寒證導致的瀉痢,食物是無法消化的。

或火主疾速,而熱盛則傳化失常,谷不能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又曰痢為熱,熱甚於腸胃,怫熱鬱結而成,或言下痢白為寒者,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也?如世之穀肉果菜,濕熱甚則自然腐爛化為濁水,故食於腹中。感人濕熱邪氣,則自然潰發,化為膿血也。

據河間此說,似是而非,誤人不淺。夫瀉白為寒,人皆知也,而青挾肝邪,脾虛者有之,豈熱證乎?紅因損臟,陰絡傷者有之,豈盡熱乎?正黃色淺,食半化者有之,豈熱證乎?黑為水色,元陽衰者有之,豈熱證乎?若此者皆謂之熱,大不通矣。且凡瀉痢者,水走大腸,小水多澀,水枯液涸,便尿多黃,此黃澀之證未必皆由熱也。

白話文:

有些人认为,火主疾速,热盛就会导致传化失常,食物无法消化而导致腹泻。也有人说痢疾是热症,热气在肠胃中积聚而引发痢疾,还有人认为痢疾带白是寒症,这都是错误的。如果真的是寒症,就无法消化食物,又怎么会转化成脓呢?就像食物、水果和蔬菜,如果受潮热影响,就会腐烂成浑浊的水,而食物在腹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如果感染了湿热邪气,自然就会溃烂,化成脓血。

河间先生的这种说法似乎有道理,却并不完全正确,容易误导人。泻白是寒症,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青色是肝邪,脾虚的人也会出现青色大便,这怎么能说是热症呢?红色是因为损伤心脏,阴络受损,这也不能说都是热症。黄色淡是因为食物半消化,这也不能说是热症。黑色是因为水色,元阳衰弱的人也会出现黑色大便,这也不能说都是热症。如果把这些情况都归为热症,就太不合理了。而且,凡是泻痢的人,水会流入大肠,小便少且涩,水枯液涸,大便和尿液都偏黄,这种黄涩的症状不一定都是热症造成的。

亡液者渴,亡陰者煩,此煩渴之證未必盡為熱也。至如完穀不化,澄澈清冷,誠大寒矣。然人偶有寒邪傷臟,或偶以生冷犯脾,稍失溫和即病瀉痢者,此本受寒,然未必即大寒證也。且凡脾胃初傷,陽氣猶在,何能卒至清冷,遂成完穀不化?若必待清冷不化始云為寒,則陽已大敗。又豈無漸寒而遽至若是哉?夫漸寒者,即寒證也。

此等證候,犯者極多。若作熱治,必用寒涼。夫既以生冷傷於前,復以寒涼敗於後,乃至冰堅於霜而遭其厄者,皆此論之殺之也。再觀其前條,則猶云瀉白為寒也;觀其後條,則又云或言下痢白為寒者誤也。然則凡治此者,舍清涼之外,則必無寒證矣,謬甚!謬甚!又若寒則不能消穀,及谷化為膿之說,則尤為不妥。夫飲食有時,本當速化,此自胃氣之常,人皆賴之以為生也。

白話文:

人體失去津液就會感到口渴,失去陰氣就會感到煩躁,但這些煩渴的症狀並不一定都是熱症。如果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排出物清澈冰涼,這才算是真正的寒症。然而,有些人因為寒邪侵襲臟腑,或因為吃生冷食物損傷脾胃,身體稍微不溫暖就會出現腹瀉或痢疾,雖然這些都是因為受寒引起的,但並不一定是嚴重的寒症。而且,脾胃剛開始受傷時,陽氣仍然存在,不可能馬上就出現清澈冰涼、無法消化的現象。如果一定要等到食物完全無法消化才算寒症,那麼陽氣已經嚴重受損了。怎麼可能沒有逐漸變寒就突然變成這樣呢?其實,逐漸變寒本身就是寒症。

這些症狀非常普遍,如果用治療熱症的方法來治療,必然會使用寒涼的藥物。而病人先前已經因為生冷食物受傷,之後又因為寒涼的藥物導致病情加重,最後就如同冰雪覆蓋霜雪般遭受厄運,都是因為這種錯誤的治療方法造成的。再看看前面的論述,說瀉白是寒症;再看看後面的論述,又說有些說下痢白是寒症的說法是錯誤的。那麼,治療這些病症時,除了使用清涼的方法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寒症了,這實在是太過荒謬!太過荒謬!另外,說寒症會導致無法消化食物,以及食物消化成膿的說法,也十分不妥。人吃東西,本來就應該快速消化,這是胃氣正常運作的表現,所有人都是靠這個來維持生命。

若化覺稍遲,便是陽虛之病,又何待不能消穀而始為寒乎?矧以所下膿垢,原非谷之所化。蓋飲食入胃,凡其神化而歸於營衛者,乃為膏血;其不能化而留於腸胃者,惟糟粕耳。此其為精為穢,本自殊途,是以糟粕不能化膿,從可知矣。且垢亦非膿,而實腸臟之脂膏也。

何以知之?近有偶病而服硝黃等藥者,隨瀉而下,必有如膿之垢,又或偶患泄瀉者,於一二日間,即有此垢,豈熱化之膿,其速有如此乎?又如久痢不已,或經年累月不能痊可,而每日所下皆有膿垢者,豈熱化之膿,可以久延如此乎?此其非膿也,明矣。既知非膿,安得皆云為熱?此蓋以腸臟受傷,而致膏脂不固,隨剝隨下,所以如此。

白話文:

如果感覺遲緩,就是陽氣不足的病症,怎麼能等到無法消化食物才算寒症呢?況且,膿液和食物殘渣本來就不是同一種東西。食物進入胃裡,經過身體運化吸收,變成精華的就被稱為營氣和衛氣,成為身體的能量和保護力量;那些不能被吸收的殘渣就只是廢物而已。精華和廢物本來就是不同的東西,所以食物殘渣不可能變成膿液,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膿液和糞便裡的油脂也不同,糞便裡的油脂其實是腸胃裡的脂肪。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些人因為生病而服用硝石和黃連等藥物,在腹瀉時就會排出像膿一樣的油脂;有些人偶爾拉肚子,一兩天後也會出現這種油脂,難道熱氣化成的膿液速度有這麼快嗎?又比如,有些人長期腹瀉,甚至好幾年都治不好,每天排泄物中都有膿液和油脂,難道熱氣化成的膿液能持續這麼久嗎?由此可知,這些東西都不是膿液。既然不是膿液,怎麼能都說是熱症呢?這是因為腸胃受傷,導致脂肪無法固定,不斷脫落排出,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若不為之安養臟氣,而再用寒涼以治其熱,則未有不藏氣日敗,而必至於死。故今之治痢多危者,率受此害,最當察也。

一、河間曰:假如下痢赤白,俗言寒熱相兼。其說尤誤。豈知水火陰陽寒熱者,猶權衡也,一高必一下,一盛必一衰。豈能寒熱俱甚於腸胃而同為痢乎?如熱生瘡瘍而出白膿者,豈可以白為寒歟?由其在皮膚之分,屬肺金,故色白也。在血脈之分,屬心火,故為血癤也。在肌肉,屬脾土,故作黃膿。

在筋部,屬肝木,故膿色帶蒼。深至骨,屬腎水,故紫黑血出也。各隨五臟之部而見五色,是謂標也。本則一出於熱,但分深淺而已。大法下迫窘痛,後重裡急,小便赤澀,皆屬燥熱,而下痢白者必多有之,然則為熱明矣。

白話文:

如果沒有好好保養臟腑的元氣,就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發熱,那一定會損傷元氣,最終導致死亡。現在很多人治療痢疾都非常危險,就是因為這樣,一定要小心謹慎。

河間先生說:如果痢疾的糞便有赤有白,俗話說寒熱相兼。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難道不知道水火陰陽寒熱就像天平一樣,一邊高,另一邊就低,一邊盛,另一邊就衰嗎?怎麼可能腸胃同時有寒有熱而導致痢疾呢?就像熱氣導致瘡瘍,排出白色的膿,難道可以說白色就是寒嗎?因為它是在皮膚,屬於肺金,所以顏色是白色;在血脈,屬於心火,所以是血癤;在肌肉,屬於脾土,所以是黃膿;在筋部,屬於肝木,所以膿色帶蒼;深至骨,屬於腎水,所以是紫黑色的血。它們的顏色都隨著五臟的不同部位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這就是表面現象。根本原因都是因為熱,只是深淺不同而已。痢疾患者出現排便困難、腹痛、肛門墜脹、裡急後重、小便赤澀等症狀,都是因為燥熱,而下痢白色的人很多都有這些症狀,所以可以確定是熱證。

據此說,以五色分五臟,其理頗通。若謂本則一出於熱,則大不通矣。且五臟之分五色之證,則猶有精義,余因其說,併為悉之。夫瀉出於臟,無不本於脾胃,脾胃之傷,以五氣皆能犯之。故凡其兼赤者,則脾心證也;兼青者,脾肝證也;兼白者,脾肺證也;兼黑者,脾腎證也;正黃者,本臟證也。若以脾兼心,火乘土也,其土多熱,言火可也。

以脾兼肝,土受克也,其土多敗,非火也。以脾兼腎,水反克也,其土多寒,非火也。以脾兼肺,母氣泄也,其土多虛,非火也。本臟自病,脾受傷也,其土多濕,非火也。此兼證之盛衰,其逆順有如此。且凡脾腎之強者有實熱,脾腎之弱者皆虛寒,此臟氣之可辨也。矧火本熱,而尚有虛火實火之異;風本陽也,而亦有風熱風寒之異;土本乎中氣也,而亦有濕熱寒濕之異。至於金之寒,水之冷,同歸西北之化,則其寒多熱少,理所必致。

白話文:

根據古人所說,用五種顏色來區分五臟,這個理論還算通順。但是說五臟之病都源於熱,那就完全說不通了。其實五臟與五色的關係,還有一些更深層的道理。我根據這個理論,並將自己的理解補充進去,詳細說明如下:

任何從臟腑中瀉出的病症,最終都源於脾胃的虧損。脾胃容易受到五氣的侵犯,因此各種病症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如果病症兼帶紅色,那就說明脾和心有問題,是火氣太旺、灼傷了脾土;如果兼帶青色,那就是脾和肝有問題,是肝木克制脾土,導致脾土虛弱;如果兼帶白色,就是脾和肺有問題,是肺金泄掉了脾土的精氣,導致脾土虛損;如果兼帶黑色,則是脾和腎有問題,是腎水反克脾土,導致脾土受寒;如果只有黃色,那就是脾臟本身出了問題,脾土過於濕潤。

這些兼帶顏色的病症,也反映了病情的盛衰和逆順變化。脾腎強壯的人,往往容易出現實熱的症狀;脾腎虛弱的人,則往往容易出現虛寒的症狀。這就是辨別臟氣的關鍵。而且,火雖然本性屬熱,但也有虛火和實火之分;風雖然本性屬陽,但也有風熱和風寒之分;土雖然本性屬中氣,但也有濕熱和寒濕之分。至於金屬的寒性和水屬的冷性,都歸屬於西北方的特性,因此它們的寒性多於熱性,這是理所當然的。

豈可謂五臟之痢,本則一出於熱乎?因致寒證之含冤者,此言之不得辭其責也。又赤白義詳後丹溪條中。

一、河間曰:夫治諸痢者,莫若於辛苦寒藥治之,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蓋辛熱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使氣宣平而已。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故治諸痢者,黃連、黃柏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濕熱之病。

據河間此說,最為治痢之害。又觀其所著藥性,則曰諸苦寒藥多泄。惟黃連、黃柏,性冷而燥。故自丹溪而後,相傳至今。凡治痢者,舉世悉用寒涼,皆此說之誤也。毋論其他,姑以苦能燥濕一言辨之,則河間之見大左矣。夫五味之理,悉出《內經》,《內經》有曰:以苦燥之者,蓋言苦之燥者也。

白話文:

怎麼能說所有五臟的痢疾,根源都是來自於熱呢?對於因寒證而導致痢疾的人,這話就說不過去。至於赤白痢的詳細解釋,後面丹溪的論述中會提到。

河間說:治療各種痢疾,最好的方法是用苦寒藥,或者稍微加一些辛熱藥來輔助。因為辛熱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讓氣機宣暢平穩。就像錢氏的香連丸之類的藥物。所以治療各種痢疾,黃連、黃柏是君藥,因為它們苦寒性強,正好針對濕熱病症。

根據河間的這種說法,治療痢疾就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再看看他所著的藥性論述,裡面說所有苦寒藥都容易瀉下。只有黃連、黃柏,性寒而燥。所以從丹溪之後,一直流傳至今,凡是治療痢疾,全世界都用寒涼藥物,都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說法。不論其他,就拿苦能燥濕這句話來說,河間的見解就大錯特錯了。《內經》中有關於五味的論述,裡面說:「以苦燥之者」,意思就是說苦味能燥的意思。

河間不能詳察,便謂是苦皆燥,而不知《內經》之言苦者,其性有二,其用有六。如曰:火生苦。曰:其類火,其味苦。曰:少陽在泉為苦化,少陰在泉為苦化。曰:濕淫於內,治以苦熱;燥淫於內,治以苦溫。是皆言苦之陽也。曰:酸苦湧泄為陰。曰:濕司於地,熱反勝之,治以苦冷。

曰:濕化於天,熱反勝之,治以苦寒。是皆言苦之陰也。此其言性之二也。又曰以苦發之,以苦燥之,以苦溫之,以苦堅之,以苦泄之,以苦下之,此其言用之六也。蓋苦之發者,麻黃、白芷、升麻、柴胡之屬也。苦之燥者,蒼朮、白朮、木香、補骨脂之屬也。苦之溫者,人參、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肉豆蔻、秦椒之屬也。

白話文:

河間醫家未能詳細探究,便認為所有苦味藥物都具有燥性,卻不知《內經》中提到苦味藥物的特性有兩種,功效則有六種。

例如書中提到:火生苦,其類火,其味苦。少陽在泉為苦化,少陰在泉為苦化。濕邪入侵體內,可用苦熱之藥治療;燥邪入侵體內,可用苦溫之藥治療。這些都是指苦味的陽性特質。

另外,《內經》中也提到:酸苦湧泄為陰。濕邪盛行於地,熱邪反過來勝過它,可用苦寒之藥治療。濕邪盛行於天,熱邪反過來勝過它,可用苦冷之藥治療。這些都是指苦味的陰性特質。

以上說明了苦味藥物的兩種特性。

此外,書中又提到苦味藥物的六種功效:以苦發之、以苦燥之、以苦溫之、以苦堅之、以苦泄之、以苦下之。

具體來說:

  • 發散之苦:如麻黃、白芷、升麻、柴胡等。
  • 燥濕之苦:如蒼朮、白朮、木香、補骨脂等。
  • 溫補之苦:如人參、附子、乾薑、肉桂、吳茱萸、肉豆蔻、秦椒等。

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苦味藥物,還有其他苦味藥物具有不同的功效,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苦之堅者,續斷、地榆、五味、訶子之屬也。苦之泄者,梔、柏、芩、連、木通、膽草之屬也。苦之下者,大黃、芒硝之屬也。夫氣化之道,惟陽則燥,惟陰則濕,此不易之理也。豈以沉陰下降有如黃連、黃柏之屬者,以至苦大寒之性而猶謂其能燥,有是理乎?是但知苦燥之一言,而不察苦發、苦溫、苦堅、苦泄、苦下之五者,抑又何也?凡醫中之訛,每有云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者,類如此。

白話文:

苦味藥中,性質堅固的有續斷、地榆、五味子、訶子等。苦味藥中,性質泄瀉的有梔子、柏樹、黃芩、黃連、木通、膽草等。苦味藥中,性質下降的有大黃、芒硝等。氣化的道理,陽氣主燥,陰氣主濕,這是不可改變的道理。難道因為黃連、黃柏等藥物性寒沉降,就認為它們有燥性嗎?這是不合道理的。只知道苦味藥有燥性,卻不明白苦味藥還有發散、溫暖、堅固、泄瀉、下降等五種不同的性質,這是為什麼呢?醫學中常常出現這種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錯誤,就像這樣。

因致後人治痢,多不分寒熱虛實,動以河間之法,及其將危,猶云血色如此,何敢用溫?腹痛如此,何敢用補?死而無悟,深可哀也。誰之咎與?誰之咎與?

一、河間腫脹條云:腫脹者,熱勝則胕腫。如六月濕熱太甚而庶物隆盛,則水腫之義明可見矣。

據此說,豈其然乎?夫腫脹之病,因熱者固有之,而因寒者尤不少。蓋因熱者,以濕熱之壅,而陰道有不利也;因寒者,以寒濕之滯,而陽氣有不化也。故經曰:臟寒生滿病。又曰:胃中寒則脹滿。是皆軒岐之言也。由此觀之,豈脹皆熱病耶?且庶物隆盛,乃太和之陽化,以此擬形質之強壯則可,以此擬胕腫之病象,擬亦下矣。

白話文:

治療痢疾,許多人不懂得辨別寒熱虛實,一味使用河間張仲景的方法。病人病情危重,他們還說:「血色如此,怎麼敢用溫藥?」「腹痛如此,怎麼敢用補藥?」病人死去,他們依然不明白,實在可悲!這是誰的過錯?這是誰的過錯?

河間張仲景的《腫脹條》說:「腫脹是因為熱盛導致。」就像六月濕熱過盛,萬物生長茂盛,這就是水腫的原因。

根據這個說法,真是這樣嗎?腫脹的病,確實有因為熱引起的,但因為寒引起的也很多。熱者,是因為濕熱阻礙,陰道不通暢;寒者,是因為寒濕停滯,陽氣不能化解。所以《內經》說:「臟寒生滿病。」又說:「胃中寒則脹滿。」這些都是醫聖張仲景的醫學理論。由此可見,腫脹並不都是熱病。而且萬物生長茂盛,是陽氣旺盛的表現,可以拿來比喻人體強壯,但拿來比喻腫脹的病症,就太牽強了。

一、河間曰:戰慄動搖,火之象也。慄,寒慄也。或言寒戰為脾寒者,未明變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熱甚,亢極而戰,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慄也。然寒慄者,由火甚似水,實非兼以寒氣也。

據此說,則凡見寒戰皆為火證,而何以經曰陰勝則為寒。又曰陽虛畏外寒。又曰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慄也。又曰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凡此者皆屬經言,而河間悉言為火,其然否可知也。

一、河間曰:驚者,心卒動而不寧也。所謂恐則喜驚者,恐則傷腎而水衰,心火自甚,故喜驚也。

據此所云:恐則喜驚,恐則傷腎。然經曰:肝氣虛則恐,又曰: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夫肝氣既虛,腎氣既傷,而復見氣下氣亂,無非陽氣受傷之病。陽氣既傷,則何由心火遽甚而驚則皆由火也。即曰恐則傷腎,不能滋養肝木,而肝虛則驚,又何不可?且腎水獨衰者有之,豈必水衰即火盛也?今常見驚恐之人,必陽痿遺溺,其虛可知。然因火入心而驚者,固亦有之,未有因恐而驚者,皆可指為火證,則倍理甚矣。

白話文:

河間認為,寒戰是心火過盛的表現。心火過熱,亢奮到極點,反而會抑制水氣,導致寒戰。寒戰是由於火氣過盛,並非因為兼有寒氣。

然而,經書中也提到,陰氣過盛會導致寒,陽氣不足會畏寒,陽氣不足而陰氣盛,就會先出現寒戰。還有說陽明經虛弱也會導致寒戰和下巴腫脹。這些都是經書中的論述,而河間卻將所有寒戰都歸結於火氣,這是否正確呢?

河間認為,驚恐是心神突然不安的表現。恐懼會傷腎,導致腎水不足,心火就會更加旺盛,因此容易驚恐。

但經書中也說,肝氣虛弱會導致恐懼,恐懼會導致氣下降,驚恐會導致氣紊亂。肝氣虛弱,腎氣受損,氣下降和氣紊亂,都是陽氣受傷的表現。陽氣受傷,怎麼可能心火突然旺盛,導致驚恐都是火氣過盛呢?也可以說,恐懼傷腎,不能滋養肝木,導致肝虛而驚恐,這也是合理的。而且腎水單獨不足的情況也是存在的,並不一定腎水不足就火氣旺盛。現在我們常見的驚恐之人,往往伴隨陽痿和尿失禁,這足以證明他們的虛弱。當然,火氣入心導致驚恐也是存在的,但不能說所有因為恐懼而驚恐的人都是火氣過盛,這就過於片面了。

一、河間曰:虛妄者,以心火熱甚,則腎水衰而志不精一,故神志失常,如見鬼神。或以鬼神為陰,而見之則為陰極脫陽而無陽氣者,此妄意之言也。

據此一說,則凡以神魂失守而妄見妄言者,俱是火證,亦不然也。夫邪火盛而陽狂見鬼者,固然有之。又豈無陽氣太虛而陰邪為鬼者乎?《難經》曰:脫陰者,目盲。脫陽者,見鬼。華元化曰:得其陽者生,得其陰者死。豈皆妄意之言乎?何自信之如此也。

白話文:

河間先生說,虛妄症是由於心火過旺,導致腎水衰弱,心志不集中,因此神志失常,像是看到鬼神。也有人認為鬼神屬陰,看到鬼神就是陰氣過盛、陽氣不足,這是錯誤的說法。

依此觀點來看,所有神魂失守、胡言亂語的患者都是火症,這也不完全正確。確實,邪火旺盛導致陽氣狂躁、看到鬼神的患者是存在的。但陽氣過虛、陰邪作祟而導致看到鬼神的患者也同樣存在。《難經》中記載,陰氣不足會導致目盲,陽氣不足則會看到鬼神。華元化也說,得到陽氣就能活著,得到陰氣就會死亡。這些都是有根據的,怎麼能說都是妄言呢?為何如此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