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1. 濕證
2. 經義
《至真要大論》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痙項強,皆屬於濕,太陰司天,其化以濕。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生氣通天論》曰: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汗出見濕,乃生痤痱。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
《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濕氣勝者,為著痹也。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百病始生篇》曰: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
《太陰陽明論》曰: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調經論》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刺志論》曰: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臟氣法時論》曰: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禁濕地濡衣。
《宣明五氣篇》曰:脾惡濕。
《五癃津液別篇》曰: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則為溺與氣。
《陰陽應象大論》曰:濕勝則濡瀉。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九宮八風篇》曰:兩實一虛,犯其兩濕之地,則為痿。
《五常政大論》曰:敦阜之紀,大雨時行,濕氣乃用。太陽司天,濕氣變物。太陰司天,濕氣下臨。
《六元正紀大論》曰:辰戌年,太陽司天之政,水土合德。寒濕之氣,持於氣交,民病寒濕,發肌肉萎,足萎不收,濡瀉,血溢。丑未年,太陰司天之政,濕寒合德,黃黑埃昏。民病寒濕,腹滿,身䐜憤,胕腫。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
《痿論》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脈要精微論》曰: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是中氣之濕也。
《五運行大論》曰:濕傷肉,風勝濕。
《通評虛實論》曰: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五色篇》曰:厥逆者,寒濕之起也。
《長刺節論》曰: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說:各種濕氣引起的腫脹,都歸屬於脾。各種抽筋、脖子僵硬,都歸屬於濕氣,太陰(指陰曆六月)主事時,氣候以潮濕為主。濕氣過盛,是土氣過於旺盛的表現,寒水受到邪氣侵襲,就會產生腎臟疾病。風氣過盛,是木氣過於旺盛的表現,土濕受到邪氣侵襲,就會產生脾臟疾病。濕氣在體內過盛,治療要用苦味的熱藥,輔以酸味和淡味的藥物,用苦味藥來燥濕,用淡味藥來利濕。
《生氣通天論》說:由於濕氣侵襲,會感到頭部像是被包裹住一樣。濕熱不去除,大筋會攣縮變短,小筋會鬆弛變長。攣縮變短會導致拘攣,鬆弛變長會導致痿軟無力。出汗時遇到濕氣,就會長出痤瘡和痱子。秋天受到濕氣侵襲,會導致氣逆而咳嗽,甚至發展成痿軟無力的厥症。
《痹論》說:風、寒、濕三種邪氣混合侵入人體,就會形成痹症。濕氣偏盛的,稱為著痹。如果不是風、寒、濕三種邪氣混合侵入,就不會形成痹症。如果多汗且身體濕潤的,說明是遭受濕氣侵襲很嚴重。陽氣虛少,陰氣偏盛,兩股氣互相作用,所以會出汗且身體濕潤。
《百病始生篇》說:風雨容易傷害人體的上部,清冷的濕氣容易傷害人體的下部。
《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身體上半部分發病,是受到邪氣侵襲;身體下半部分發病,是受到濕氣侵襲。
《太陰陽明論》說:所以陽氣容易受到風邪侵襲,陰氣容易受到濕邪侵襲。受到風邪侵襲,通常上半身先發病;受到濕邪侵襲,通常下半身先發病。
《調經論》說:寒濕之邪侵入人體,會導致皮膚毛孔收縮功能失常,肌肉會變得緊繃僵硬,體內的營血運行不暢,衛氣也會離散,所以說這是虛證。這種虛證表現為呼吸氣短,按壓患處,氣血卻能充足以溫暖患處,所以會感到舒適而不疼痛。
《刺志論》說:飲食攝入過多,但體內氣不足的人,是因為有失血的情況,而且濕邪容易停留在人體的下部。
《臟氣法時論》說:脾臟害怕濕氣,要趕緊吃苦味的食物來燥濕,並且要避免居住在潮濕的環境,避免穿濕衣服。
《宣明五氣篇》說:脾臟厭惡濕氣。
《五癃津液別篇》說:天氣寒冷時,皮膚腠理會閉塞,氣機不暢,水液會往下流到膀胱,所以會產生小便和水氣。
《陰陽應象大論》說:濕氣過盛,就會導致大便稀溏。秋天受到濕氣侵襲,冬天容易發生咳嗽。大地的濕氣,接觸到人體就會傷害皮膚、肌肉和筋脈。
《九宮八風篇》說:如果身體呈現兩處實證,一處虛證的情況,又遭遇到兩處濕氣侵襲的地方,就會導致痿軟無力的疾病。
《五常政大論》說:在敦阜的時令(指春天),會經常下大雨,濕氣也會隨之而盛行。太陽主事時,濕氣會使萬物發生變化。太陰主事時,濕氣會從天而降。
《六元正紀大論》說:在辰年和戌年,太陽主事,水土之氣相合,寒濕之氣會在天地交界處產生,百姓會得寒濕疾病,表現為肌肉萎縮、腿腳痿軟無力、大便稀溏、出血等。在丑年和未年,太陰主事,濕寒之氣相合,會出現黃色和黑色的塵埃,百姓會得寒濕疾病,表現為腹脹、身體腫脹、四肢浮腫。太陰主事的地方,會容易產生濕氣,最終會變成降雨。
《痿論》說:肌肉痿軟無力,是因為長期處在潮濕的環境中造成的。
《脈要精微論》說:體內氣機阻塞,內部感到脹滿,氣機強盛卻又感到驚恐的人,說話的聲音像是從屋子裡傳出來一樣,這是體內中氣濕盛的表現。
《五運行大論》說:濕氣容易傷害肌肉,風氣可以克制濕氣。
《通評虛實論》說:腳跛行,是寒、風、濕三種邪氣共同侵襲所致的疾病。
《五色篇》說:手腳冰冷、氣機逆亂,是寒濕引起的。
《長刺節論》說:全身肌肉疼痛,稱作肌痹,是受到寒濕侵襲所導致的。
3. 論證
濕之為病,有出於天氣者,雨霧之屬是也。多傷人臟氣。有出於地氣者,泥水之屬是也。多傷人皮肉筋脈。有由於飲食者,酒酪之屬是也。多傷人六腑。有由於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換之屬是也。多傷人膚腠;有濕從內生者,以水不化氣,陰不從陽而然也。悉由乎脾腎之虧敗。
其為證也,在肌表則為發熱,為惡寒,為自汗。在經絡則為痹,為重,為筋骨疼痛,為腰痛不能轉側,為四肢痿弱痠痛。在肌肉則為麻木,為胕腫,為黃疸,為按肉如泥不起。在臟腑則為嘔惡,為脹滿,為小水秘澀,為黃赤,為大便泄瀉,為腹痛,為後重、脫肛、㿗疝等證。凡肌表經絡之病,濕由外而入者也。
飲食血氣之病,濕由內而生者也。此其在外者為輕,在內者為甚,是固然矣。然及其甚也,則未有表濕而不連臟者,里濕不連經者,此其濕病之變,不為不多。故凡治此者,必當辨表裡,察虛實,而必求其本也。
然濕證雖多,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則一曰濕熱,一曰寒濕而盡之矣。蓋濕從土化,而分旺四季,故土近東南,則火土合氣,而濕以化熱。土在西北,則水土合德,而濕以化寒,此土性之可以熱,可以寒。故病熱者謂之濕熱,病寒者謂之寒濕。濕熱之病,宜清宜利,熱去濕亦去也;寒濕之病,宜燥宜溫,非溫不能燥也。
知斯二者,而濕無餘義矣。何今之醫家,動輒便言火多成熱,而未聞知有寒多生濕者,其果何也?豈寒熱之偏勝,原當如是耶。抑陰陽之顯晦,察有易難也。且夫陰陽之理,本無軒輊,猶權衡也,此而不知,烏雲明慧,創一偏之說,以遺患後人。則金元諸公,有不得辭其責者矣。
白話文:
濕氣引起的疾病,有些是來自天氣,像是雨霧之類,多半會傷害人的臟腑之氣;有些是來自地氣,像是泥水之類,多半會傷害人的皮膚肌肉和筋脈;有些是來自飲食,像是酒類和奶類,多半會傷害人的六腑;有些是來自汗液,像是大汗淋漓沾濕衣服,卻不馬上換掉,多半會傷害人的皮膚;還有些是濕氣從體內產生的,是因為體內的水液不能轉化成氣,陰氣不能順從陽氣而造成的,這些都源於脾和腎的虛弱衰敗。
濕氣發病的症狀,如果表現在肌膚表面,就會發熱、怕冷、容易出汗;如果表現在經絡,就會產生麻痹、身體沉重、筋骨疼痛、腰痛到無法轉動身體、四肢痿軟痠痛;如果表現在肌肉,就會出現麻木、浮腫、黃疸、按壓肌肉像按泥巴一樣沒有彈性;如果表現在臟腑,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部脹滿、小便不順暢或顏色黃赤、大便腹瀉、腹痛、裡急後重、脫肛、疝氣等症狀。凡是肌肉表面和經絡的疾病,濕氣多半是從外部侵入的。
而飲食和氣血引起的疾病,濕氣則多半是從內部產生的。這種情況,如果濕氣在體表就比較輕微,如果濕氣在體內就比較嚴重,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到了嚴重的時候,沒有單純的表濕不影響內臟的,也沒有單純的裡濕不影響經絡的,這就是濕病多變的情況,不可不注意。所以凡是治療濕病,必須要辨別表裡,了解虛實,並找到病根所在。
雖然濕病的種類很多,但辨證論治的方法,其要點只有兩種:一是濕熱,一是寒濕,基本上可以涵蓋所有情況了。濕氣的產生跟土有關,會隨著四季變化,因為土在東南方,就會和火氣結合,使濕氣轉化成熱;土在西北方,就會和水氣結合,使濕氣轉化成寒,這說明土的性質可以轉化為熱,也可以轉化為寒。所以,表現為熱的就叫做濕熱,表現為寒的就叫做寒濕。濕熱的疾病,適合用清熱利濕的方法治療,熱退了濕氣自然就消散了;寒濕的疾病,適合用燥濕溫陽的方法治療,不溫熱就不能把濕氣燥乾。
了解了這兩種情況,就可以掌握所有濕病的治療方法了。為什麼現在的醫生,動不動就說火多會化熱,卻不知道寒多會生濕呢?難道寒熱的偏盛,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嗎?還是說陰陽的道理,有顯而易見和難以察覺之分呢?其實陰陽的道理,本來就沒有輕重之分,就像天平一樣,如果連這個都不懂,就不能說是聰明有智慧了,只會創立片面的說法,遺禍後人。那麼,金元時期的那些醫學大家,就難辭其咎了。
4. 論治(共七條)
一、濕熱證,必其證多煩渴,小水赤澀,大便秘結,脈見洪滑、實數者,方是熱證,治宜清利。如熱甚者,宜以清火為主,而佐以分利;熱微者,宜以分利為主,而佐以清火,如四苓散、小分清飲,或大分清飲、茵陳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之。如果濕熱之甚,或元氣無損而兼秘結不通者,方可或行推蕩。若無實結等證,則不宜妄行攻擊。
一、寒濕證,凡諸病濕而全無熱脈熱證者,便多寒濕之屬。蓋水之流濕,本緣同氣,惟濕中有火,則濕熱熏蒸,而停郁為熱。濕中無火,則濕氣不化,而流聚為寒。故凡病內濕等證者,多屬氣虛之人。氣屬陽,陽虛則寒從中生,寒生則濕氣留之。此陰陽之性,理出自然,有不必外中於濕而後為之濕也。
此之變病,惟腫脹、泄瀉、痰飲、嘔吐等證多有之。病之微者,宜溫、宜利、宜燥。如五苓散、平胃散、滲濕湯、六味地黃丸之類是也;病之甚者,必用溫補,俟陽氣漸復,則陰邪始退。如八味丸、理中湯、聖朮煎,或佐關煎、胃關煎、薛氏加減《金匱》腎氣湯之類,皆當隨證加減用之。
一、寒濕之氣中於外者,此與內生之濕自有不同,宜溫而兼散。如五積散、平胃散、加味五苓散、不換金正氣散之類主之。
一、寒濕之證,凡氣令陰寒,及陽氣不足之人,多有其證。而丹溪謂六氣之中,濕熱為病者,十居八九,亦言之過矣。
一、治濕之法,凡濕從外入者,汗散之。濕在上者,亦宜微汗之。濕在中下二焦,宜疏利二便,或單用淡滲以利小便。
一、治濕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固然矣。然濕熱之證,多宜清利;寒濕之證,多不宜利也。何也?蓋凡濕而兼寒者,未有不由陽氣之虛,而利多傷氣,則陽必更虛,能無害乎?但微寒微虛者,即溫而利之,自無不可。若大寒大虛者,則必不宜利。
此寒濕之證,有所當忌者也。再若濕熱之證,亦有忌利者,以濕熱傷陰者也。陰氣既傷,而複利之,則邪濕未清,而精血已耗。如汗多而渴,熱燥而煩,小水乾赤,中氣不足,溲便如膏之類,切勿利之。以致重損津液,害必甚矣。故凡治陽虛者,只宜補陽,陽勝則燥,而陰濕自退。
陰虛者,只宜壯水,真水既行,則邪濕自無所容矣。此陰陽二證。俱有不宜利者,不可不察。
一、濕證之見,凡黃疸、腫脹、泄瀉、痰飲、嘔吐、痹痛、淋秘之類,皆有濕證。當於各門詳察治之。
白話文:
論治(共七條)
一、濕熱證:如果病患表現出煩躁口渴,小便赤澀,大便乾結,脈象洪大滑利、快速有力等情況,這屬於熱證,治療上應以清熱利濕為主。如果熱象很嚴重,應以清火為主,輔以利濕;如果熱象輕微,應以利濕為主,輔以清火。可以使用四苓散、小分清飲、大分清飲、茵陳飲等方劑,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如果濕熱很嚴重,或者患者本身元氣未損,但同時有便秘不通的情況,可以考慮使用瀉下的藥物。但如果沒有實質性的積滯等症狀,則不應該隨意使用攻下之法。
二、寒濕證:凡是患有濕病,但完全沒有熱象或熱脈的,多屬於寒濕。水的流動是因為性質相同,如果濕中有火,就會導致濕熱熏蒸,停滯鬱積而產生熱。如果濕中沒有火,濕氣就無法被化解,反而會聚集變成寒。因此,患有內濕等症狀的人,多數是氣虛的體質。氣屬於陽,陽氣虛弱就會導致寒邪從內部產生,寒邪產生則會使濕氣停滯。這是陰陽的自然規律,即使不接觸外來的濕邪,也可能產生濕病。
這種病症容易出現腫脹、腹瀉、痰飲、嘔吐等症狀。症狀輕微時,宜使用溫陽、利濕、燥濕的方法,如五苓散、平胃散、滲濕湯、六味地黃丸等。症狀嚴重時,必須使用溫補的方法,等到陽氣逐漸恢復,陰邪才會消退。可以使用八味丸、理中湯、聖朮煎,或者搭配關煎、胃關煎、薛氏加減《金匱》腎氣湯等,都應根據具體情況加減使用。
三、外感寒濕:外感寒濕與體內自生的濕邪有所不同,治療上應以溫陽兼散寒為主。可以使用五積散、平胃散、加味五苓散、不換金正氣散等方劑。
四、寒濕體質:凡是氣機陰寒,以及陽氣不足的人,容易出現寒濕的症狀。而朱丹溪認為,在六種外感病邪中,濕熱引起的疾病佔八九成,這種說法是有些誇大的。
五、治療濕邪的方法:如果是外感濕邪,應使用發汗的方法來驅散。如果是上焦有濕,也應使用微微發汗的方法。如果是中下二焦有濕,應該通過疏通大小便的方法來排出,或者單純使用淡滲利尿的藥物來促進小便。
六、治療濕邪的原則:古人說治療濕邪應該調理脾胃、清熱、利小便。所以說治療濕邪而不利小便,就不是正確的方法,這話是沒錯的。但是濕熱證多適用清熱利濕的方法;而寒濕證則多不宜使用利尿的方法。為什麼呢?因為凡是濕邪兼寒的,大多是由於陽氣虛弱導致的,而利尿的藥物又會損傷陽氣,陽氣更加虛弱,怎麼會沒有害處呢?但如果只是輕微的寒邪和虛弱,適當溫陽利濕是可以的。如果是嚴重的寒邪和虛弱,則絕對不能使用利尿的方法。
這就是寒濕證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濕熱證也有需要忌用利尿的情況,就是因為濕熱已經損傷了陰液。如果陰液已經受損,又使用利尿的方法,就會導致濕邪還沒清除,而精血已經耗損。如果患者出現汗多口渴、燥熱煩躁、小便乾赤、中氣不足、小便混濁如米漿等症狀,千萬不要使用利尿的方法,這樣會加重津液的耗損,危害更大。所以凡是治療陽虛的,只應該溫補陽氣,陽氣旺盛則能使身體乾燥,而陰濕自然消退。
對於陰虛的患者,只應該滋養陰液,當體內真水充足,邪濕自然無法停留。這兩種陰陽不同的病證,都有不宜利尿的情況,不可不仔細觀察。
七、濕邪的表現:黃疸、腫脹、腹瀉、痰飲、嘔吐、痹痛、淋證、小便不暢等疾病,都有可能與濕邪有關。應該在各個相關的病症中仔細觀察並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