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 (3)
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 (3)
1. 咳血論治(共二條)
凡咳血嗽血者,諸家皆言其出於肺;咯血唾血者,皆言其出於腎。是豈足以盡之?而不知咳、嗽、咯、唾等血,無不有關於腎也。何也?蓋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此肺腎相聯而病則俱病矣。且血本精類,而腎主五液。故凡病血者,雖有五臟之辨,然無不由於水虧。
水虧則火盛,火盛則刑金,金病則肺燥,肺燥則絡傷而嗽血,液涸而成痰。此其病標固在肺,而病本則在腎也。苟欲舍腎而治血,終非治之善者。第腎中自有水火,水虛本不能滋養,火虛尤不能化生,有善窺水火之微者,則洞垣之目無過是矣。
一、咳血、嗽血,皆從肺竅中出,雖若同類,而實有不同也。蓋咳血者少痰,其出較難;嗽血者多痰,其出較易。咳而少痰者,水竭於下,液涸於上也,亦名干嗽。嗽而多痰者,水泛於上,血化為痰也,亦謂之白血。此二者之治,雖皆宜壯水補陰,凡一陰煎、四陰煎、六味地黃湯、麥門冬湯、天門冬丸、貝母丸之類,皆必用之藥也。
然乾咳者,宜加滋潤為佐,如天冬、麥冬、百合、柏子仁、茜根之屬,或當歸亦可酌用;多痰者宜加清降為佐,如貝母、海石、阿膠、竹瀝之屬,而當歸則非所宜也。
白話文:
咳嗽帶血或嗽(音同「漱」)血的人,大家都認為血是從肺部出來的;而咯(音同「各」)血或唾血的人,則認為血是從腎臟出來的。這樣的說法難道就能完全解釋嗎?其實大家不了解,咳嗽、嗽、咯、唾等所帶的血,沒有一個不與腎臟有關聯的。為什麼呢?因為腎經的脈絡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著舌根;它的一個分支從肺部出來,聯繫心臟,注入胸腔。這就是肺和腎互相聯繫,一旦生病就會一起受影響的道理。而且血的本質是精華一類的物質,而腎臟主管體內的各種液體。所以凡是關於血的疾病,雖然會從五臟來辨別,但都脫離不了是因為體內的水液不足所導致的。
水液不足就會導致火氣旺盛,火氣旺盛就會反過來傷害肺金,肺部生病就會乾燥,肺部乾燥就會導致肺絡受傷而出血,液體乾涸就會形成痰。這樣看來,病症表現在肺部,而病根卻在腎臟。如果想要捨棄腎臟來治療出血,終究不會有好的效果。腎臟本身有水和火,腎水不足原本就無法滋養身體,腎火不足更無法化生出津液,如果能精通水火的微妙變化,那看清疾病的本質就沒有什麼難的了。
一、咳嗽帶血和嗽血,都是從肺部的孔竅出來的,雖然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卻有不同。咳嗽帶血通常痰比較少,出血也比較困難;嗽血則通常痰比較多,出血也比較容易。咳嗽時痰少,是因為下面的腎水枯竭,上面的肺液也乾涸了,這種情況也稱為乾咳。嗽血時痰多,是因為水液往上泛濫,血液化成了痰,這種情況也稱為白血。這兩種情況的治療,雖然都適合滋養腎水、補充陰液,像是使用一陰煎、四陰煎、六味地黃湯、麥門冬湯、天門冬丸、貝母丸等藥方都是必須的。
但是,乾咳的人應該加一些滋潤的藥物來輔助,像是天冬、麥冬、百合、柏子仁、茜根等,也可以酌情使用當歸;痰多的人則應該加一些清熱降火的藥物來輔助,像是貝母、海石、阿膠、竹瀝等,而當歸就不適合使用了。
2. 咳血辨古
王節齋曰:大抵咳嗽見血,多是肺受熱邪,氣得熱而變為火,火盛而陰血不寧,從火上升,故治宜瀉火滋陰,忌用人參等甘溫之藥。然亦有氣虛而咳血者,則宜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但此等證不多耳。
愚意王氏之說,乃多以火證為言。故凡治血因火動而為咳嗽者,則不得不於滋陰藥中加清火等劑。如黃芩、桑皮清肺火,黃連清心火,石膏清胃火,梔子、龍膽草清肝火,黃柏、知母清腎火,貝母、栝蔞、竹葉、枇杷葉潤肺化痰。此等治法,非不可用,然惟火之偶盛而根本未虧者,則但去其火,自無不愈。
若用此法概治勞損,總不過暫解燃眉,終非救本之道。蓋凡陰虛生火等證,多以真陰受傷,水虧而然。此其所重在陰,不當在火。若治火太過,則未免脾腎俱敗,必致不救,此所以虛火宜補也。且常有過服天冬、生地之類,致傷胃氣,不能生金而不愈者;又有妄用黃柏、知母之屬,愈損真陰,遏絕生氣而不復者。此又傷而復傷,則尤為脾肺腎三陰虧損之害。
故凡欲壯水補陰者,無如一陰煎、左歸飲,或五陰煎、五福飲、大補元煎、六味地黃丸等方,斯為最妥。其有火本無根,化元失守,或誤用寒涼而病及脾肺,則有以寒在上焦而為嘔惡,為短氣,為眩運者;有以寒在中焦而為膨滿,為痰涎,為飲食不運者;有以寒在下焦而為溏泄,為腹痛,為小水不化,為足寒膝冷等證,則理中湯、理陰煎,或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皆當隨證隨臟擇而用之。勿謂見血者多是肺受熱邪,而但知滋陰降火,則必多為人害矣。
白話文:
咳嗽帶血,多半是肺部受到熱邪侵擾,氣受到熱的影響轉變成火,火氣旺盛導致體內陰血不安寧,跟隨火氣向上衝,因此治療上應該以洩火滋養陰液為主,要避免使用人參等甘溫性質的藥材。但也有因為氣虛而咳嗽帶血的情況,這時就適合使用人參、黃耆、款冬花等藥材,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我認為王節齋的說法,主要針對的是火熱引起的病症。所以,凡是治療因火氣引發的咳嗽帶血,就必須在滋養陰液的藥方中加入清火的藥材。例如黃芩、桑白皮可以清肺熱,黃連可以清心火,石膏可以清胃火,梔子、龍膽草可以清肝火,黃柏、知母可以清腎火,貝母、栝蔞、竹葉、枇杷葉可以潤肺化痰。這些治療方法並非不可用,但只適用於火氣偶爾旺盛而身體根本沒有虧損的情況,只要去除火氣,自然就會痊癒。
如果用這種方法來治療勞損引起的咳嗽帶血,效果頂多只是暫時緩解燃眉之急,並非根本解決之道。因為凡是陰虛生火等症狀,多半是因為身體的真陰受損,體內的水液不足所導致。這種情況的重點在於滋養陰液,而不是一味地清火。如果過度清火,可能會導致脾腎功能衰敗,最終無法救治,這就是為什麼虛火要用補的方法來治療。而且,常常有人過度服用天冬、生地之類的藥材,反而傷害胃氣,導致無法產生肺金而無法痊癒;也有人胡亂使用黃柏、知母之類的藥材,更加損害真陰,阻礙生機而無法恢復。這種反覆的傷害,會導致脾、肺、腎三陰更加虧損。
因此,想要滋養陰液補益真水的,最好使用一陰煎、左歸飲,或是五陰煎、五福飲、大補元煎、六味地黃丸等藥方,最為恰當。至於那些火氣沒有根源,元氣失守,或是因為誤用寒涼藥物而損害脾肺的情況,可能會有寒氣在上焦導致嘔吐、氣短、頭暈的症狀;有寒氣在中焦導致腹脹、痰涎、消化不良的症狀;有寒氣在下焦導致腹瀉、腹痛、小便不利、手腳冰冷等症狀,這時就應該使用理中湯、理陰煎,或是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的藥方,依照不同的症狀和臟腑情況來選擇使用。千萬不要以為咳嗽帶血大多是肺部受到熱邪侵擾,而只知道滋陰降火,這樣反而會害人。
3. 衄血論治(共五條)
衄血證,諸家但謂其出於肺,蓋以鼻為肺之竅也,不知鼻為手足陰明之正經,而手足太陽亦皆至鼻。故仲景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此太陽之衄也。《原病式》曰:陽熱怫鬱於足陽明而上熱,則血妄行為鼻衄,此陽明之衄也。若以愚見言之,則凡鼻衄之血,必自山根以上,精明之次而來,而精明一穴,乃手足太陽、足陽明、陰陽蹺五脈之會,此諸經皆能為衄也。然行於脊背者,無如足太陽為最。
行於胸腹者,無如足陽明為最。而尤有其最者,則又惟衝脈為十二經之血海,沖之上俞出足太陽之大杼,沖之下俞會足陽明之氣街,故太陽、陽明之至,而衝脈無不至矣,衝脈之至,則十二經無不至矣。所以衄之微者,不過一經之近。而衄之甚者,則甚至數升或至鬥許,並通身形色盡脫,又豈特手太陰一經而病至如是耶?臨證者不可不察。
一、衄血之由,內熱者多在陽明經,治當以清降為主。微熱者,宜生地、芍藥、天冬、麥冬、玄參、丹參,或《局方》犀角地黃湯、生地黃飲子、麥門冬散之類主之。熱甚者,宜芩、連、梔、柏,或茜根散、抽薪飲、加減一陰煎;若兼頭痛、口渴者,宜玉女煎、白虎湯之類主之。或陽明熱極,下不通而火壅於上者,宜《拔萃》犀角地黃湯之類,通其下而上自愈。
一、衄血之由外感者,多在足太陽經。觀仲景曰: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曰:傷寒不大便,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成無己曰:傷寒衄者,為邪氣不得發散,壅盛於經,逼迫於血,因致衄也。麻黃湯、桂枝湯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發散經中邪氣耳。
按此論治,則凡傷寒因衄而邪得解者,即所以代汗也,不必治之。若雖見衄血而脈仍浮緊,熱仍不退,是必衄有未透,而表邪之猶未解耳,故仍宜麻黃、桂枝等湯,然此二湯乃仲景正傷寒之治法,倘病由溫熱而有未宜於此者,則但於傷寒門擇散劑之宜者用之,或於余新方中諸柴胡飲隨宜用之,自無不可。
一、衄血雖多由火,而惟於陰虛者為尤多。正以勞損傷陰,則水不制火,最能動衝任陰分之血。但察其脈之滑實有力,及素無傷損者,當作火治如前。若脈來洪大無力,或弦,或芤,或細數無神,而素多酒色內傷者,此皆陰虛之證,當專以補陰為主。若有微火者,自當兼而清之,以治其標。
若雖見虛熱,而無真確陽證,則但當以甘平之劑溫養真陰,務令陰氣完固,乃可拔本塞源,永無後患。如一陰煎、三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之類,皆必用之劑。如兼氣虛者,則五福飲、五陰煎之屬,皆當隨意用之。
一、止衄法:凡衄血甚多不能止者,用蒜一頭,搗如泥,作餅如錢大,厚一分許,貼腳心。左衄貼右,右衄貼左,兩孔俱出者,左右俱貼,即止。又止衄歌(因九四)、止衄方(因九三)、鼻衄蒸法(因九五)、黑神散(和二二)俱可擇用。
白話文:
衄血病症的治療方法(共五條)
一般認為鼻出血(衄血)是肺的問題,因為鼻子是肺的孔竅。但實際上,鼻子是足陽明經和手陽明經的主要路徑,而且手太陽經和足太陽經也都會經過鼻子。所以,張仲景說:「太陽病,脈象浮緊,發熱但沒有出汗,如果出現鼻出血,病就會好。」這是太陽經的鼻出血。《原病式》也說:「陽熱鬱積在足陽明經,導致熱氣上行,血不循常道,就會發生鼻出血。」這是陽明經的鼻出血。
依我看來,所有鼻出血,必然是從山根以上,精明穴附近流出,而精明穴這個地方,是手太陽經、足太陽經、足陽明經、陰蹺脈、陽蹺脈五條經脈交會的地方,所以這些經脈都可能導致鼻出血。不過,在背部循行的經脈中,以足太陽經影響最大;在胸腹部循行的經脈中,以足陽明經影響最大。而影響最大的,則要數衝脈,它是十二經脈的血海。衝脈的起始穴位在大杼穴,屬於足太陽經;終止穴位在氣街穴,屬於足陽明經。因此,太陽經和陽明經的氣血都能到達衝脈,而衝脈氣血到達,十二經脈的氣血也都跟著到達。所以,輕微的鼻出血,只是一條經脈的問題;嚴重的鼻出血,會大量出血,甚至好幾升或一斗,導致全身都失去血色。這絕不是單單手太陰肺經的問題。所以,行醫者不能不仔細觀察。
一、鼻出血的原因,多半是內熱,而且多在陽明經。治療應該以清熱降火為主。如果只是輕微發熱,可以用生地、芍藥、天冬、麥冬、玄參、丹參等藥材,或者用《局方》的犀角地黃湯、生地黃飲子、麥門冬散等來治療。如果熱勢很盛,則要用黃芩、黃連、梔子、黃柏等藥材,或者用茜根散、抽薪飲、加減一陰煎等來治療。如果同時有頭痛、口渴的症狀,可以用玉女煎、白虎湯等來治療。如果陽明經熱到極點,導致下部不通,火氣都壅塞在上面,則要用《拔萃》犀角地黃湯等,使其下部通暢,上部自然就會好轉。
一、鼻出血的原因,如果是外感引起的,多半在足太陽經。張仲景說:「傷寒病,脈象浮緊,沒有發汗,因而導致鼻出血的,可以用麻黃湯來治療。」又說:「傷寒病,沒有大便,小便清澈的,表示病不在裡,還在表,應該發汗。」如果頭痛,一定會鼻出血,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成無己認為:「傷寒病鼻出血,是因為邪氣沒有散發出去,壅塞在經脈中,迫使血液亂竄,才會導致鼻出血。」用麻黃湯、桂枝湯治療鼻出血,不是直接治鼻出血,而是發散經脈中的邪氣。
根據這樣的治療觀點,凡是傷寒病因為鼻出血而使邪氣得到疏解的,就等於代替發汗了,不必特別治療。如果雖然有鼻出血,但脈象仍然浮緊,發熱也沒有消退,表示鼻出血還沒有完全疏通,表邪還沒有解除,所以仍然要用麻黃湯、桂枝湯等來治療。不過,這兩種藥方是張仲景正治傷寒的方法,如果是因為溫熱病而導致的,可能不適合,則應該從傷寒的藥方中選擇適合的散劑來使用,或者從其他新的藥方中選擇適合的柴胡飲來使用,也沒有問題。
一、鼻出血雖然多半由火引起,但陰虛的人更容易發生。因為過度勞累會耗損陰液,導致水無法制約火,最容易導致衝脈和任脈的血妄動。如果脈象滑實有力,而且平時沒有外傷的,應該按照火來治療,如同前面所說的。如果脈象洪大無力,或者弦、或者芤、或者細數無神,而且平時多有酒色過度的內傷,這些都是陰虛的症狀,應該專注於補陰。如果稍微有點火氣,也應該同時清熱,來治療標症。
如果只是虛熱,沒有明確的陽熱症狀,則應該用甘平的藥物來溫養真陰,務必使陰氣穩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再有後患。像一陰煎、三陰煎、左歸飲、六味地黃湯等,都是必須要使用的藥方。如果同時有氣虛,則要用五福飲、五陰煎等藥方,可以隨病症變化來調整使用。
一、止鼻出血的方法:凡是鼻出血量很多,無法止住的,可以用一頭大蒜,搗成泥狀,做成銅錢大小,約一分厚的小餅,貼在腳底。左邊鼻孔出血,貼在右腳底;右邊鼻孔出血,貼在左腳底;如果兩個鼻孔都出血,則左右腳底都要貼,馬上就能止血。另外,止血歌(因九四)、止血方(因九三)、鼻衄蒸法(因九五)、黑神散(和二二)等方法,也可以選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