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 (1)
卷之三十貫集·雜證謨 (1)
1. 經義
《決氣篇》帝曰: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
《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脈。
《五臟生成篇》曰:諸血者皆屬於心。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澀同),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
《調經論》曰:肝藏血。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孫絡外溢則經有留血。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氣血離居,一實一虛。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
白話文:
皇帝問道:「什麼是血?」岐伯回答:「中焦吸收氣息,從食物中提取汁液,經過變化變成紅色,這就是血。血氣不足的人,面色蒼白,沒有光澤。」
《痿論》說:「心主宰著人體的血脈。」
《五臟生成篇》說:「所有血液都屬於心。人睡覺時,血歸於肝臟,肝臟接受血液才能視物,腳接受血液才能行走,手掌接受血液才能握物,手指接受血液才能拿取東西。睡醒後,被風吹到,血凝結在皮膚上就叫做痹,凝結在脈絡中就叫做澀,凝結在腳上就叫做厥。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血運行受阻,不能回到原處,所以才導致痹厥。」
《調經論》說:「肝臟貯藏血液。血液過多則容易發怒,不足則容易恐懼。孫絡(小血管)外溢就會導致經絡中有瘀血。氣血不協調,陰陽失衡,氣亂於衛氣,血逆於經絡,氣血分離,一實一虛。血聚集在陰,氣聚集在陽,就會導致驚狂。血聚集在陽,氣聚集在陰,就會導致炅中(指胸中灼熱)。血聚集在上,氣聚集在下,就會心煩意亂,容易發怒。血聚集在下,氣聚集在上,就會心神恍惚,容易忘記。」
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帝曰: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平人絕谷篇》曰:血脈和則,精神乃居。
《營衛生會篇》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有兩死而無兩生。
白話文:
血液和氣,喜歡溫暖,厭惡寒冷。寒冷時血液就會凝固不流,溫暖時就會融化消失。氣聚在一起就會導致血虛,血聚在一起就會導致氣虛。
皇帝問道:「血聚在一起就虛,氣聚在一起就虛,那是不是就沒有實質了呢?」岐伯回答:「有就是實,沒有就是虛,所以氣聚在一起就沒有血,血聚在一起就沒有氣。現在血和氣都互相失去,所以就虛了。經絡和孫脈都通向經脈,血和氣並存,這就是實質。血和氣一起向上運行,就會導致大厥,大厥就會暴死,氣復原就會活,不復原就會死。」
《平人絕谷篇》說:血液和脈絡都調和了,精氣神才能安居。
《營衛生會篇》皇帝問道:「血和氣,名稱不同,但屬於同一類,這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營氣和衛氣,都是精氣。血液,是神氣。所以血和氣,雖然名稱不同,但屬於同一類。所以奪取血液就會沒有汗液,奪取汗液就會沒有血液,因此人可以有兩種死法,卻沒有兩種活法。」
《百病始生篇》曰: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六元正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氣厥論》曰: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刺志論》曰: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白話文:
《百病始生篇》說:突然吃喝過飽,就會導致腸胃滿脹;生活作息不規律,勞累過度,就會傷及血管。陽氣的血管受傷,就會導致血液外溢,外溢就會出現鼻出血;陰氣的血管受傷,就會導致血液內溢,內溢就會出現便血。
《六元正紀大論》說:不遠離炎熱的環境,就會被熱氣侵襲,導致血液外溢或便血等疾病。
《生氣通天論》說:陽氣如果過於憤怒,就會使身形氣力衰竭,血液上涌,導致昏厥。
《舉痛論》說:生氣會使氣逆上行,嚴重時會導致嘔血或腹瀉,所以氣上行就會出現這些症狀。
《氣厥論》說:脾臟的熱氣移到肝臟,就會導致驚嚇而鼻出血。子宮的熱氣移到膀胱,就會導致排尿困難且帶血。
《刺志論》說:脈象有力,血液充盈,這是正常的;脈象虛弱,血液不足,也是正常的。反之就是病態。脈象強勁,血液不足,這就是反常;脈象微弱,血液過多,也是反常。吃得多,氣卻不足,可能是因為血液外溢或體內濕氣過重。脈象細小,血液充盈,可能是因為飲水中含有熱氣。脈象粗大,血液不足,可能是因為脈絡中有風氣,水分無法進入,這就是所謂的「脈有風氣」。
《脈要精微論》曰: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肝脈若搏,因血在脅下,令人喘逆。腎脈耎而散者,當病少血。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脈微澀為血溢。肺脈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肺脈微滑為上下出血,澀甚為嘔血。肝脈大甚為內癰,善嘔衄。脾脈微澀為內㿉,多下膿血。腎脈微澀為不月。
《示從容論》曰: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
《玉機真藏論》曰:秋脈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
《平人氣象論》曰:臂多青脈曰脫血。安臥脈盛謂之脫血。
《陰陽別論》曰:陰虛陽搏謂之崩。
《痿論》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說,肺部的脈搏堅實而有力,患者容易出現咳血。肝臟的脈搏跳動明顯,因為血液在脅肋部位積聚,會導致喘逆。腎臟的脈搏柔軟而分散,患者容易出現貧血。
《邪氣臟腑病形篇》指出,心臟脈搏微弱而澀滯,容易導致血溢。肺臟脈搏微弱而急促,代表肺寒發熱,身體疲乏,咳嗽咳血。肺臟脈搏微弱而滑利,容易導致上下出血,如果澀滯嚴重,則會嘔血。肝臟脈搏強勁,容易導致內癰,常常嘔吐和鼻出血。脾臟脈搏微弱而澀滯,容易導致內膿,經常排出膿血。腎臟脈搏微弱而澀滯,容易導致月經不調。
《示從容論》說,血液外泄,是因為脈搏急促,血液無處可行。
《玉機真藏論》指出,秋季脈象不足,容易導致喘息、呼吸困難、咳嗽,上半身出現血症,下半身則會出現病痛。
《平人氣象論》說,手臂上出現很多青筋,代表失血。安臥時脈搏旺盛,也代表失血。
《陰陽別論》指出,陰虛陽亢,會導致崩漏。
《痿論》說,悲傷過度,會導致胞絡斷裂,胞絡斷裂就會導致陽氣內動,表現為心口疼痛,頻繁小便帶血。
《經脈篇》曰:腎足少陰也,是動則病飢不欲食,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
《脈解篇》曰:少陰所謂咳則有血者,陽脈傷也,陽氣未盛於上而脈滿,滿則咳,故血見於鼻也。
《厥論》曰: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
《至真要大論》曰:陽明司天,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陰陽別論》曰: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
《五音五味篇》曰: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陽明常多氣多血,厥陰常多氣少血,少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血少氣,此天之常數也。
白話文:
《經脈篇》說:腎經是足少陰經,如果這個經脈活動過度,就會出現不想吃飯的病症,咳嗽或吐口水時會帶血,呼吸急促而喘不過氣。
《脈解篇》說:少陰經中提到的咳嗽帶血,是陽脈受傷的表現。陽氣尚未充盈到上半身,而脈絡卻已滿盈,滿則易咳,因此血液就會從鼻子流出來。
《厥論》說:陽明經出現厥逆,就會出現喘咳、發熱、容易驚恐、鼻出血、嘔吐血液的症狀。
《至真要大論》說:陽明經當令時,如果咳嗽不止並且吐出白血,就會死亡。
《陰陽別論》說:結陰症患者,第一次便血一升,第二次便血兩升,第三次便血三升。
《五音五味篇》說:女人天生陽氣充足,血氣不足,因為她們經常失血。一般來說,太陽經常血多氣少,少陽經常氣多血少,陽明經常氣血都多,厥陰經常氣多血少,少陰經常血多氣少,太陰經常血多氣少,這是天生的規律。
《評熱病論》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
《宣明五氣篇》曰: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曰:陽病發於血。曰:久視傷血。《九針論》曰:苦走血,病在血,無食苦。《五味論》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
《至真要大論》曰:凡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司天在泉之年,皆有見血等證。又《氣交變》等論:凡歲火太過,及歲金太過不及之年,亦有見血等證。
白話文:
女性月经不来,是由于子宫经脉闭塞。子宫经脉属于心脏,并连接子宫,现在气往上冲迫肺部,心气无法向下流通,所以月经就不来了。
过量的食盐会进入血液,导致血病,因此血病患者要少吃咸味食物。阳性疾病发病于血液。长时间看东西会损伤血液。苦味的食物会进入血液,如果血病患者吃太多苦味食物,会加重病情。过量食盐会进入血液,使人感到口渴。
凡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主宰天气的年份,都可能出现出血等症状。另外,火气过旺或者金气过旺或不足的年份,也会出现出血等症状。
2. 論證(共四條)
萬物生成之道,惟陰與陽,非陽無以生,生者神其化也;非陰無以成,成者立其形也。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王;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然人之初生,必從精始,精之與血,若乎非類。而丹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靈物總屬陰。
由此觀之,則凡屬水類,無非一六所化。而血即精之屬也。但精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富於沖,所至皆是。蓋其源源而來,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無所不及。故凡為七竅之靈,為四肢之用,為筋骨之和柔,為肌肉之豐盛,以至滋臟腑,安神魂,潤顏色,充營衛,津液得以通行,二陰得以調暢。凡形質所在,無非血之用也。
白話文:
宇宙萬物的形成,都源於陰陽,沒有陽氣就無法生長,生長則展現出生命的神奇變化;沒有陰氣就無法成形,成形則建立起穩固的形體。人體也擁有陰陽,也就是血氣,陽氣主導著氣,氣充足則精神旺盛;陰氣主導著血,血充沛則身體強健。人生的根本所在,就是陰陽二氣。
然而,人剛出生時,必從精氣開始,精氣與血看似不同,但道家認為:鼻涕、唾液、精液、津液、汗液、血液、體液,這七種精華物質都屬陰性。
由此可見,凡是屬於水類的物質,都是由陰氣化生而來。而血液正是精氣的一種。精氣儲藏在腎臟,量不多;血液則充盈於全身,流遍四肢百骸。血液的源頭來自脾臟的生化作用,由心臟統率,儲存在肝臟,由肺臟宣發,由腎臟排泄,滋養全身,無所不在。因此,七竅的靈明、四肢的行動、筋骨的柔韌、肌肉的豐盈,以及臟腑的滋養、神魂的安寧、顏色的潤澤、營衛的充盈,津液的通暢,陰氣的調節,都離不開血液的作用。凡是與形體相關的一切,都與血液息息相關。
是以人有此形,惟賴此血。故血衰則形萎,血敗則形壞,而百骸表裡之屬。凡血虧之處,則必隨所在而各見其偏廢之病。倘至血脫,則形何以立,氣何所歸,亡陰亡陽,其危一也。然血化於氣而成於陰,陽虛固不能生血,所以血宜溫而不宜寒;陽亢則最能傷陰,所以血宜靜而不宜動,此盈虛性用之機,苟能察其精義而得養營之道,又何血病之足慮哉。
一、血本陰精,不宜動也。而動則為病,血為營氣,不宜損也,而損則為病。蓋動者,多由於火,火盛則逼血妄行;損者,多由於氣,氣傷則血無以存。故有以七情而動火者,有以七情而傷氣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動火者,有以勞倦色欲而傷陰者,或外邪不解而熱鬱於經,或縱飲不節而火動於胃,或中氣虛寒,則不得收攝而注陷於下,或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
白話文:
人體的形狀之所以能夠維持,全靠血液的滋養。如果血液衰弱,就會導致身體消瘦;如果血液敗壞,就會導致身體腐爛,影響到四肢百骸的表裡。任何地方的血液虧損,都會在相應部位出現不同的疾病。一旦血液完全流失,身體就無法維持,氣機也無處可歸,陰陽俱亡,這是極度危險的。
血液是由氣化生,並依賴陰氣生成,陽虛就無法產生血液,因此血液需要溫暖,不能受寒;陽氣過盛會損傷陰氣,因此血液需要安靜,不能過於躁動。這就是陰陽盈虛的道理,只要能理解其中的精髓,掌握養護血液的方法,又何須擔心血液方面的疾病呢?
血液本質上屬陰精,不能躁動,躁動就會生病。血液是營氣的根本,不能受損,受損就會生病。躁動大多是由於火氣,火氣旺盛就會迫使血液亂流;受損大多是由於氣虛,氣虛就會導致血液無處安放。因此,有些人因七情而生火氣,有些人因七情而傷氣;有些人因勞累或縱慾而生火氣,有些人因勞累或縱慾而損傷陰氣;有些人因外邪入侵而熱氣鬱積在經絡中,有些人因過度飲酒而火氣在胃中燃燒;有些人因中氣虛寒,血液無法收攝而沉降於下,有些人因陰氣過盛而陽氣被抑制,火氣無法歸位而向上泛溢,這些都是血液躁動的原因。
故妄行於上,則見於七竅,流注於下,則出乎二陰,或壅瘀於經絡,則發為癰疽膿血,或鬱結於腸臟,則留為血塊血癥,或乘風熱,則為斑為疹。或滯陰寒,則為痛為痹,此皆血病之證也。若七情勞倦不知節,潛消暗爍不知養,生意本虧而耗傷弗覺,則為營氣之羸,為形體之敝,此以真陰不足,亦無非血病也。故凡治血者,當察虛實,是固然矣。
然實中有虛,則於疼痛處有不宜攻擊者,此似實非實也;熱中有寒,則於火證中有速宜溫補者,此似熱非熱也。夫正者正治,誰不得而知之,反者反治,則吾未見有知之者。矧反證甚多,不可置之忽略也。
一、失血於口者,有咽喉之異。蓋上焦出納之門戶,惟咽喉二竅而已。咽為胃之上竅,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喉為肺之上竅,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然喉連於肺,而實總五臟之清道,咽連於胃,而實總六腑之濁道,此其出於肺者,人知病在五臟,而不知出於胃者,亦多由乎臟者也。何也?觀《內經》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
白話文:
因此,如果血氣妄行於上,就會顯現在七竅(眼、耳、鼻、口、舌、肛門、尿道);如果流注於下,就會從二陰(肛門、尿道)排出;如果阻塞瘀積在經絡,就會形成癰疽膿血;如果鬱結在腸臟,就會留下血塊血症;如果乘著風熱,就會出現斑疹;如果滯留陰寒,就會產生疼痛和痺症。這些都是血病的徵兆。
如果七情勞倦不知節制,潛心消磨不知保養,生機本就虧損,又不知節制損耗,就會導致營氣衰弱,形體衰敗。這是由於真陰不足,也同樣是血病。所以治療血病,一定要辨別虛實,這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實證之中也有虛證,例如疼痛的地方,有些是不適合針灸的,這看起來像是實證,實際上卻不是實證;熱證之中也有寒證,例如火熱證,有些是需要快速溫補的,這看起來像是熱證,實際上卻不是熱證。正確的病症,要用正確的方法治療,這是人人都知道的,而反證要用反證的方法治療,我還沒見過有人真正明白的。更何況反證很多,不能忽略它們。
第一,從口部失血,有咽喉方面的差異。因為上焦是氣血出入的门户,只有咽喉两个孔竅。咽是胃的上窍,所以从咽部出血,必定是胃出了问题。喉是肺的上窍,所以从喉部出血,必定是肺出了问题。然而,喉與肺相連,實際上是五臟的清道,咽與胃相連,實際上是六腑的濁道。因此,從肺部出血,人們知道是五臟出了問題,而從胃部出血,很多人也認為是臟腑出了問題。這是為什麼呢?看看《內經》說:五臟都從胃中獲取氣血,胃是五臟的根本。
然則五臟之氣皆稟於胃,而五臟之病獨不及於胃乎?今見吐血之證,古人云:嘔血者出於胃,而豈知其亦由乎臟也。蓋凡胃火盛而大吐者,此本家之病無待言也;至若怒則氣逆,甚則嘔血者,亦必出於胃脘,此氣逆在肝,木邪乘胃而然也;又如欲火上炎,甚則嘔血者,亦出於胃脘,此火發源泉,陰邪乘胃而然也。
由此觀之,則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血出於咽者,豈止胃家之病?但咳而出者,必出於喉,出於喉者,當察五臟;嘔咯而出者,必出於咽,出於咽者,則五臟六腑皆能及之。且胃以水穀之海,故為多氣多血之腑,而實為衝任血海之源。故凡血枯經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
白話文:
既然五臟的氣息都來自於胃,那麼五臟的疾病為什麼獨獨不影響胃呢?現在看到吐血的症狀,古人說嘔血是出自於胃,難道就不知道它也可能源於五臟嗎?其實,胃火旺盛而大量嘔吐,這是胃本身的病症,無需多說;至於因為生氣而氣逆,嚴重到嘔血,也必定出自於胃脘,這是肝氣逆上,木氣侵犯胃所導致的;還有因為心火上炎,嚴重到嘔血,也是出自於胃脘,這是心火源於腎,陰邪侵犯胃所導致的。
由此可見,五種情志之火,都能影響胃,而血從咽喉吐出來,怎麼可能只是胃的病症呢?但如果咳嗽而吐出,就必定是出自於喉嚨,出自於喉嚨的,就應該觀察五臟;如果嘔吐而吐出,就必定是出自於咽喉,出自於咽喉的,那麼五臟六腑都能影響到它。而且胃是水穀之海,所以是氣血充盈的腑臟,實際上也是衝任血海的源頭。因此,凡是血枯經閉的,應該尋找生血的源頭,源頭在胃;而嘔血吐血的,應該尋找動血的源頭,源頭在五臟。
於此不明,濟者鮮矣。
一、凡失血等證,身熱脈大者,難治。身涼脈靜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氣逆,脈見弦緊細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白話文:
在這裡的醫學問題上,能提供有效治療的醫生實在不多。
一、對於所有失血癥狀,如果患者出現身體發熱、脈搏強大的情況,這種情況較難治療。相反,如果患者身體涼爽、脈搏平靜,則比較容易治療。如果患者出現呼吸急促、氣息上逆,脈搏顯示為弦緊細數,且有熱病無法安睡的情況,這樣的病情通常預示著死亡。